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1页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2页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3页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读下面的诗歌片段,完成练习。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1)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呢?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到横线上。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 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 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

2、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2)对诗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C.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2. 课外阅读。别董大唐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董大:董庭兰,大意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黄云:白云。  白日熏:太阳黯淡无光。  知己:知心朋友。  识:认识,赏识。  君:你。1从诗的题

3、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_诗,是诗人_为送 别友人_所作。2前两句中,诗人写到了   、   、 、   、   等景物,用以衬托诗人 。3后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试着写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说一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3. 古诗鉴赏。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解释诗中加点的词。(1)径:_(2)霜叶:_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_3“霜叶红于二月花”包含着怎样

4、的哲理?_4. 阅读古诗并答题。元 日_一岁除,_入屠苏。_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补全古诗。2元日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描写的节日是_,即农历_月_。3我会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1)一岁除(_) A.去掉 B.过去(2)曈曈日(_) A.初升的太阳 B.太阳正当日头4诗中写了_、_、_、_等一系列的仪式,加之红日高照,渲染了一种_的节日气氛。5“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更贴春联,请你摘抄一副对联,表达对新年的祝愿。_5.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一)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二)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1第一首诗描写的日子是_,第二首诗描写的日子是_,都与新年有关。2对第一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人一种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朝气蓬勃之感B描写了年节的欢乐气氛,展现了一幅生活气息浓厚的民间风俗画卷C“总”和“换”字表达了除旧布新、时间前行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信念D诗中只描写了春节放鞭炮的习俗3这两首诗的区别是(   )。A第一首诗给人心情舒畅的感觉,第二首诗令人觉得悲伤痛苦B第一首诗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愿望,第二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寂寞和绝望

6、6. 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所  见作者:袁枚 (清)牧童骑_,_振林樾。意欲捕_,_闭口立。1把古诗补充完整。2文中加点字意思正确的一组是( )。A.想要  站立 B.将要  立刻 C.欲望  自立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用诗中原句回答)4全诗刻画了一个(   )的小孩儿形象。A.天真烂漫 B.调皮捣蛋 C.工于心计7.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片雪

7、花白啊雪花白酒一样的长江水   信一样的雪花白醉酒的滋味   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滋味   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血一样的海棠红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沸血的烧痛   母亲的芬芳是乡愁的烧痛   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1诗人选择了_、_、_、_四种事物来代表乡愁,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_之情。2每一个小节的开头和结尾都重复,这样写的作用是(   )A.相互呼应

8、0;B.相互衬托 C.相互对比3你觉得还有什么可以代表家乡的景物呢?写一写,并说明理由。_8. 快乐阅读。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在词语后的括号里填上正确解释的序号。回家黄莺在天上飞 陶醉趁着的时间轻拂堤岸老鹰莺飞()拂堤()醉() 趁()归来()鸢()2.诗中用来反映春光明媚的景物有地上的,天上的,堤岸上的,远处朦胧的。这首诗的妙处在于作者不是只泛泛地描写春天风光,而是抓住了这个生活场景,使整首诗变得活泼起来,充满了生活情趣。9. 课外阅读。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

9、人不识君!1说说带点字词的意思。知已:_ 君:_ 无: _ 曛:_2说说诗句的意思。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_10. 阅读故事,完成下列各题。望洞庭_,潭面无风镜未磨。_,白银盘里一青螺。1默写古诗。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和”的意思是:_ 。诗中描写的是_ 的景色。3“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中,诗人把(_)比喻成未经打磨的铜镜;4“白银盘”是喻体,它的本体是(_),作者同时把(_)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11. 古诗阅读。_,每逢佳节倍思亲。_,遍插茱萸少一人。1补全古诗2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的_,诗句描写的是关

10、于_节的内容,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3请结合诗句内容思考,“少一人”指的是少了_。联系诗句内容发挥想象,后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请写下来。_4节日里都有很多风俗习惯,这首诗中提到的节日风俗是_和_。安石在元日一诗中提到“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_”。我课外搜集到的节日诗词名句还有_,_。12. 课内阅读。清明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代著名诗人_写的,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有_、_等习俗。3诗句中_写出了清明的天气特点,_写出了行人的神态特点。4“借问酒家何处有”中“借问”的意思是_。5下面加点词和古诗中“欲”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求知欲 B.随

11、心所欲 C.摇摇欲坠6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_13. 阅读。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注释)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的一种诗体。瑟瑟:碧绿色。可怜:可爱。真珠:珍珠。1“残阳”的意思是(   )A.破旧的太阳。 B.朝阳。 C.夕阳。2这首古诗描写了两幅美丽的画,第一幅是_,第二幅是_。3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二句诗的意思。_4诗人描写的景物中,像珍珠的是_,像弓的是_14. 课外阅读。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_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 古 讽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