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水平练习题_第1页
部编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水平练习题_第2页
部编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水平练习题_第3页
部编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水平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水平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并回答问题。_1.这首诗的作者是 ( )代诗人( ) 。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2.“西子”指的是( )。3.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 。4.古诗词中讲究对仗,请写出这首诗中相对仗的词语。水光对(   ) 潋滟对(   ) 晴对(   )2. 课内小阅读。_,长河渐落晓星沉。_,碧海青天夜夜心。1补充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_ 

2、;代诗人_ 。3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晓_应悔 _碧海_4写出三、四句诗的意思: _5古人描写月亮的古诗很多很多,你来默写一首吧!_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惜:   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尖尖角:   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 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2)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   泉水 柳枝 树荫 荷叶 荷花 蝴蝶 蜻蜓(3)这首诗

3、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 阅读故事,完成下列各题。望洞庭_,潭面无风镜未磨。_,白银盘里一青螺。1默写古诗。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和”的意思是:_ 。诗中描写的是_ 的景色。3“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中,诗人把(_)比喻成未经打磨的铜镜;4“白银盘”是喻体,它的本体是(_),作者同时把(_)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

4、所感就写来的。老大:年纪大了。乡音:家乡的口音。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1)结合注释,给诗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少   (sho shào) 相   (xin xiàn)(2)从诗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3)“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6. 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鹿柴_,但闻_。返景_,复照_。1这首诗的作者是_,

5、课题中的“柴”字读作_,另一个读音是_。2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但闻(  )  A但是听见 B只听见(2)返景(  )  A返照的夕阳  B返回景点3下列对古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写了傍晚空寂优美的山林景色。B这首诗以动衬静,间接表现了林中喧闹。7. 古诗阅读。_,每逢佳节倍思亲。_,遍插茱萸少一人。1补全古诗2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的_,诗句描写的是关于_节的内容,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3请结合诗句内容思考,“少一人”指的是少了_。联系诗句内容发挥想象,后两

6、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请写下来。_4节日里都有很多风俗习惯,这首诗中提到的节日风俗是_和_。安石在元日一诗中提到“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_”。我课外搜集到的节日诗词名句还有_,_。8. 课外阅读。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泉眼无声惜细流”中“惜”的意思是( )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2“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尖尖”的意思是( )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3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没有描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7、×”。泉水(_) 柳枝(_) 树荫(_)  荷叶(_)荷花(_) 蝴蝶(_) 蜻蜓(_)4写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的意思。_5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9. 课内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人既写了_,又写了_;既有_之景,又有_之韵。(    )A.湖;山;春天;夏天&#

8、160;B.湖光;山色;晴和;雨天 C.湖光;山色;温暖;凉爽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以绝色美人比喻_,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_,而且_,情味隽永。(    )A.西湖;生命;新奇别致 B.美景;生命;新奇怪异 C.晴天的西湖;活力;别有情趣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把西湖比作_,两者的相似之处是_。这两句运用了_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_”相照应,”浓抹”与前面“_”相照应,“相宜”与“_”、“_”相照应。(    )A.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潋

9、滟;空蒙;好;奇B.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夸张;空蒙;潋滟;好;奇C.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空蒙;潋滟;好;奇10. 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练习。一封家书妈妈,不知风儿是否将这份情向您传达,妈妈,我想家。不知什么时候,我变得如此脆弱,像个傻瓜。希望您给我个满意的回答,我到底有没有变化。玩弹球,玩泥巴,过家家,打水仗,丢石头和捉青蛙,这一切都已经放下,唯一放不下的是您和我爸。妈,以后天气热了,您要注意身体;爸在外开车,很辛苦,您一定要好好照顾他。还有,您别担心我,因为我已长大,从前那个不听话、爱打架的娃,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妈,我真的已经长大,您不要担心,不要牵挂。好了,写到这里吧,今年暑假

10、我一定回家,希望看到一个甜甜蜜蜜、和和美美的家。(1)照样子,写词语。甜甜蜜蜜(AABB式)           (2)你喜欢诗中的孩子吗?为什么?11. 古诗阅读。绝句(其二)唐杜甫江碧鸟逾白 ,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注释)逾:越发,更加。燃:燃烧。过:过去1联系诗句,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欲:_何日:_2朗读这首诗,并在诗中用“/”划分后两句的朗读节奏。3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四种景物,描绘出暮春时节_的江山美景图。4对这首诗的主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1、)A.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B.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C.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12. 课外阅读。瀑布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金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1这首小诗一共有_节,主要讲瀑布的_和_。2请你摘抄一句描写生动的句子:_。3“仰望”的意思是:_,我是用_方法理解的。13.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山行远上寒山    

12、0; 斜,      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      晚,      红于二月花。(1)补全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全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   句诗中可以看出。(3)诗人笔下的秋景图,是按照由   及   的顺序来观察的。主要写了   。四种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1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