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_第1页
部编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_第2页
部编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_第3页
部编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双眼失明,但音乐造诣极高。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戏:戏弄。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1“暮”在文中出现两次,第一自然段中“暮”的意思是_,第二自然段中“暮”的

2、意思是_。2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_3这篇文章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选出下列各项中描述正确的一项(   )A.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B.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D.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2. 文言文阅读。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回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选自新序杂事五(注释)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钩:衣服上的带钩。写:画。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屋室雕文:房屋上

3、雕刻的图案、花纹。文,通“纹”。窥头于牖(yu):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窥,探望,偷看。牖,窗户。施(yì)尾于堂:龙尾伸到了厅堂里。施,延伸。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是:此,这样看来,由此看来。夫(fú):那,那个,那些。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钩以写龙 以:_ (2)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闻:_(3)弃而还走 弃:_ (4)叶公子高好龙   好:_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弃而还走。   “_”通“_”;_ 的意思。3用现代

4、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_(2)失其魂魄,五色无主。_4古代“走”即“跑”的意思。请你举出三个带“走”字其含义也是“跑”的意思的成语来。_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加点字。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_)是吾剑之所从坠  (_)2翻译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3从表达方式上看,选文中前两句的是(_),最后一句是(_)。4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

5、什么特点?_5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_4. 文言文阅读。程门立雪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选自宋史(注释)洛:洛阳。见:拜见。暝坐:打瞌睡。暝:闭上眼睛。游酢(zuò):程门四大弟子之一。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颐既觉:程颐睡醒后。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1)时盖年四十矣 盖:_(2)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去:_(3)颐既觉   既: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一日见颐,颐偶暝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_3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_5. 课外阅读。蝴蝶泉(明)徐霞客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

6、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注释:东向:向东。漱:用水清洗。泉水自树的根部流出,就好像在替树根梳洗一样。可鉴:可以当镜子照。方丈:一丈见方,也就是平方丈。沼:水池。须翅栩然:触须和翅膀都栩栩如生。焕然:光彩夺目的样子。乃已:才停歇。徐霞客游记序(节选)(清)杨名时霞客之游也,升降于危崖绝壑,搜索于蛇龙窟宅。亘古人迹未到之区,不惜捐躯命,多方竭虑以赴之,

7、期于必造其域,必穷其奥而后止。学者之于道也,若覃(tán)思鼓勇,亦如霞客之于山水,则亦何深之不穷,何远之不届?”注释:覃思:深思。何深之不穷,何远之不届:意思是什么样艰深的学问都能穷究,什么样高远的境界都能达到。届:达到。1将蝴蝶泉中写花的句子画上“_”,写蝴蝶的句子画上“”。2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A.“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意思是上面有泉水,从西面冲刷着树干而流出来,清得可以用来照镜子。B.“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意思是又有成千上万的真蝴蝶,触角和脚相连,从树梢倒挂下来,一串的直到泉水的水面上,各种颜色光

8、彩过目,很好看。3选段二中体现徐霞客游历时遇到各种常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危险,却不畏艰辛、献身科学、奋勇攀登,把这个句子画上“_”。4读两个选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段一蝴蝶泉中没有真蝴蝶。B.选段二中体现徐霞客坚忍不拔、追根溯源的科学探索精神。C.选段二中以徐霞客的探险比喻“学者之于道”,意思是说学者做学问应该像徐霞客探险一样。6. 文言文阅读。1画龙点睛张僧sng繇yóu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yú,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字词解释:于:_   每: _

9、0;即: _  以为: _  诞:_因:_   须臾: _ 破: _ 者: _  皆:_2陈蕃有大志陈蕃年十五,尝闲处ch一室,而庭宇芜wú秽huì。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3 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字词解释:尝:_ 芜秽:_候:_ 谓: _  孺子: _ 待

10、: _   处世:_   扫除: _   安: _清世:_  甚:_3少年志存高远昔有一少年,家贫甚,伐薪自食,夜则映月以览。 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恒炫于众。 一日富者出猎,左右持弓,鹰犬罗后,途与少年遇。 富者众辱之,曰:“尔贫如此,尚不及吾之鹰犬。”少年不应。 富者复曰:“尔随吾后,与鹰犬同逐狐兔,先得者赏尔!” 少年作色曰:“吾虽家徒壁立,然志存高远,非若等鼠类可比! 左右欲殴之,少年瞋目斥之:“尔辈亦鹰犬也!”不顾而

11、去。字词解释:昔:_   甚: _ 伐薪: _  则: _ 览:_者:_   衣: _ 锦: _   恒: _ 于:_左右:_   罗: _众:_   尔: _ 如此:_尚: _ 应: _复:_   吾: _ 逐: _者: _ 作色:_  

12、 徒: _ 志存高远: _  若等: _  殴:_ 瞋目: _ 尔辈: _亦: _   不顾: _   去: _4迂公修屋有迂y氏者,世称迂公,性吝lìn啬sè。篱败不修,瓦裂不葺qì。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迂公叹曰

13、:“适葺治,即不雨yù,岂不徒耗资财!”字词解释:葺:_  暴:_ 妻子:_  号: _ 诟: _   诘:_   适:_ 乃: _旦日: _ 延: _  兆: _  适: _ 徒: _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

14、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使弈秋诲二人弈_    思援弓缴而射之_为是其智弗若与_    非然也_2翻译: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3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_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谢太傅:晋朝的谢安。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讲论

15、文义:讲解诗文。俄而:不久,不一会儿。何所似:像什么。胡儿:谢朗,谢安哥哥的长子。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因:凭借。即:是。无奕女:指谢道韫。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会)B.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C.白雪纷纷何所似? (为什么)D.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2下列语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B.撒盐空中差可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C.俄而雪骤。(不一会儿雪突然停了。)3下列是对这篇文言文主题的概括,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B.谢太傅

16、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9.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苏洵(xún)欲往京城,道泰山间行,遇隐士行于道,憩于茶亭,论秦国与六国之事,隐士举兵家之道,以为六国用兵之道不及秦国,苏洵不以为然。二者言辞激烈,未能休也。人道(谈论)此事:孰闻道多也?注释:苏淘:苏轼的父亲。道:选取道路。憩:休息。道:策略。休:停止。闻:听到,懂得。1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隐士举/兵家/之道 B.隐士/举/兵家之道2解释加点词。以为六国用兵之道不及秦国。及:_3翻译下列句子。苏洵不以为然:_4文中有一个词语与两小儿辩日“孰为

17、汝多知乎”一句的“多知”表达的意思相近,这个词语是“_”。5文章苏洵的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_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1伯牙鼓琴选自( )A.山海经 B.吕氏春秋·本味 C.论语 D.史记2请补充横线上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大意。_3解释下面字词的意思。志(_)少选(_)善哉(_)若(_)11. 阅读理解。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

18、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加点的词。(1)而日中时远也 日中:_(2)日初出沧沧凉凉 沧沧凉凉:_2写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不同的意义。(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_今义:_(2)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_今义:_3联系课文,翻译句子。(1)孔子不能决也。_(2)孰为汝多知乎?_4两小孩辩斗的原因是:一儿认为_,原因是_;一儿认为_,原因是_。(出原文作答

19、)5两小儿所持的依据有道理吗?你认为该怎样解释这一现象?_12.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怕后生笑欧公晚年,尝自窜定平生所为文,用思甚苦。其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嗔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选自宋人轶事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欧公:指欧阳修。窜定:刪正、改定。嗔:怒,生气。1“晚年”的意思是( )A.傍晚的时候 B.年末的时候 C.年老的时候2本文写欧阳修晚年做的事是_。3“自苦如此”的意思是_。欧阳修“自苦如此”的原因是_。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人呢?_1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

20、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爲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1成语“_”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_是_的知音,从“_”一句可以看出。2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横线上。 绝:断绝;穷尽;走不通的;独一无二的;极,最。伯牙绝弦_    斩尽杀绝_    绝处逢生_美妙绝伦_    绝大多数_    悬崖绝壁_善:擅长、长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