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材料热处理及组织性能_第1页
钢铁材料热处理及组织性能_第2页
钢铁材料热处理及组织性能_第3页
钢铁材料热处理及组织性能_第4页
钢铁材料热处理及组织性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钢铁材料热处理及组织性能 班级:机设13-A1 姓名:朱铭书 学号:120133404056摘要:钢材是当前社会运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推动了社会的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作为结构材料钢的组织和性能在很高的层面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因此,在选取钢铁材料时主重其组织与性能。然而,回望钢铁发展的历史,钢组织与性能与材料成分和热处理工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改善材料成分和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升钢组织与性能。本文将对钢铁材料热处理及组织性能做浅显分析。正文:一、钢的退火与正火 1、钢的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工艺要求的温度,经过适当的保温以后,在缓慢冷却下来的热 处理工艺过

2、程。加热温度在Ac3点以上的称为完全退火;加热温度在Ac1和Accm之间的称为不完全退火或球化退火;加热温度在A1点以下称为低温退火;还有扩散退火等退火工艺。  退火的加热速度一般不受限制,但对于高合金钢和大截面工件,升温不可过快,否则,由于导热性差,引起很大的热应力,使工件产生变形甚至开裂。一般将升温速度控制在100180/h比较适宜。加热时间是根据工件的有效厚度,并考虑装炉量、装炉方式和加热方法确定的,可以查阅热处理 手册加以确定。退火的冷却方式是根据退火工艺的具体要求进行。 (1) 完全退火     只适用于

3、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为Ac3(2030),合金钢可以略微高于此温度,保温足够时间后,随后缓冷(炉内冷却或按要求的冷却速度冷却)到550500以下,再空冷。    在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钢的内部组织全部进行了重结晶,即发生了加热时的奥氏体化和冷却时的奥氏体分解转变。所以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在重结晶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形核长大,因此细化了晶粒。完全退火使钢获得了接近平衡状态的细晶粒组织,同时消除了焊接、铸钢、热锻轧钢中的粗大组织和魏氏组织,以及因终锻、终轧的温度过低造成的带状组织。完全退火还提高韧性,消除因冷速较快造成的内应力,降低含碳较高的亚共析钢硬度,以利

4、于切削加工,并为后续淬火工艺作好组织准备。  普通退火依靠控制冷却速度来控制转变温度,很难恰到好处,很难控制退火的组织和硬度。另外,工件内外冷却速度差别较大,发生转变的温度不同,因而心部冷却慢,转变温度高,组织偏粗,硬度偏低,内外组织不均匀。  等温退火工艺可以准确的控制过冷度,保证工件内外在同一温度下进行转变,组织均匀,并可大大缩短工艺周期。  (2) 不完全退火  不完全退火的加热温度在在Ac1和Accm之间,即Ac1(2050)。主要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得到的组织是粒状珠光体,所以又称球化退火。球化退火的目的是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并

5、为淬火做好准备。  高碳钢球化退火前的组织不应有网状碳化物,因为网状碳化物,特别是粗片的碳化物,在球化退火的过程中是不能消除的。网状碳化物应在球化退火前消除。工具钢和轴承钢等高碳钢在淬火前均要求粒状珠光体组织,对于网状和球化组织的状态均有严格的质量要求。 (3) 扩散退火  主要应用于合金钢铸件和铸锭,目的是消除铸造时形成的晶内偏析,使成分均匀化,所以扩散退火又称为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的实质,是使合金元素原子充分扩散,使晶内合金成分均匀。所以扩散退火的工艺特点是,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加热温度一般在Ac3以上150250,对于高合金钢铸件特别是铸锭甚至

6、高到11001200。加热温度高,扩散速度快,但是要低于固相线100,以防止过烧。保温时间一般在1015h左右,时间过长,工件烧损严重,能源消耗大,成本增高。  钢经扩散退火后,晶粒会严重长大粗化,因此需要再进行一次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 (4) 低温退火(去应力退火)  加热温度在A1点以下,一般在500650之间,加热保温后,应缓冷到200左右,再出炉空冷。低温退火是为了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冲压件和机械加工件的残余应力,提高尺寸的稳定性。2、钢的正火  将钢加热到上临界点(A3、Acm)以上,进行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空气中冷却(有时吹

7、风或喷雾冷却)的热处理过程称为正火。  正火与退火相比,冷却速度比较快,接近共析成分的碳钢(含碳量c0.61.4)正火后得到珠光体或索氏体的伪共析组织;中碳钢正火后的组织是少量铁素体加伪共析组织;对于低碳钢,正火后的组织中珠光体量多偏细(与退火相比较)。正火可以细化组织,消除热加工的过热缺陷,使组织正常化。同时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对于低碳钢,正火的加热温度是Ac3(100150),目的是细化组织,提高强度,提高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因为碳钢退火的硬度太低,切削时容易“粘刀”,粗糙度高,效率低。 对于中碳钢,正火的加热温度是Ac3(50100),目的是代替调质处理

8、,为高频淬火做好组织准备。调质处理需经淬火,易造成工件变形,且成本高。  对于高碳钢,正火的加热温度是Accm(3050),目的是消除网状渗碳体,为球化退火作好组织准备。  正火用于铸铁件,可以增加基体的珠光体含量。提高强度和耐磨性。 2、 钢的淬火  将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保温一定时间进行奥氏体化,然后在水或油中快速冷却,使奥氏体冷却到Ms点(奥氏体开始向马氏体转变的温度)以下发生马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钢的淬火组织主要是马氏体,虽然马氏体不是热处理所要得到的最终组织,但马氏体在经适当的回火,可以使钢获得需要的组织和使用性能,最终达到热处理的目的。&#

9、160;1、 淬火加热温度  亚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约为Ac3(3050),亚共析合金钢可以是Ac3(3070)。加热温度过高,易使奥氏体晶粒粗大,也浪费能源。加热温度偏低,可能会有一些铁素体未转变成奥氏体,淬火冷却时铁素体不发生变化,保留在淬火组织中,使钢的硬度不足。有些亚共析合金钢,加热到两相区(Ac1Ac3之间的的温度)进行“亚温淬火”,再经适当的回火配合,也取得了良好的强韧化效果。某些高合金钢经过超高温加热,使一些第二相 尽量溶入奥氏体中,淬火回火后断裂韧性有显著的提高。  对于过共析钢,淬火前的组织应是粒状珠光体,淬火加热温度为A1(3050)。从这一温度淬火,可

10、以得到细小的隐晶马氏体加粒状碳化物组织。这种组织硬度高,并由于有粒状碳化物存在耐磨性好,韧性也能满足要求。如果加热温度过高,碳化物会全部溶入奥氏体中,奥氏体晶粒粗大含碳量高,Ms和Mf点(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下降,淬火组织中有粗大的马氏体片和相当多的残余奥氏体,这种组织使钢的脆性增加。由于淬火组织中没有硬的碳化物颗粒,钢的耐磨性不高。2、淬火冷却  冷却介质,第一类冷却介质主要包括水质淬火剂和油质淬火剂,他们使工件的冷却曲线特点是,先慢后快又变慢。水是碳素钢淬火最常用的淬火介质。油是合金钢常用的淬火介质,油的使用温度必须低于其闪点80100,以防着火。 第二类淬火介质包括盐

11、浴、碱浴和金属浴等。 3、 淬透性  是钢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性能,表征钢在淬火时所能得到的淬硬层深度。淬硬层深的钢淬透性好。4、 淬火方法  对淬火冷却的要求是:达到要求的淬火硬度,达到要求的淬火深度,不出现淬火组织缺陷,不开裂,产生的变形应在允许范围以内。 (1) 单液淬火  工件在奥氏体化以后,放入一种冷却介质中一直冷却到室温。冷却介质可以是水、油、空气(静止的或流动的)或者是喷雾冷却等。通常碳素钢因其淬透性差,需要快冷,多用油淬;合金钢因其水淬容易开裂,具有较高的淬透性,常用油淬。单液淬火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经济,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

12、动化;缺点是淬火应力大,易导致变形和开裂,因此多用于形状简单零件的淬火。 (2) 双液淬火  工件加热到奥氏体化后,首先放入水中冷却到Ms温度附近,在快速转移到油中较慢地冷却到室温。这种先水后油的淬火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淬火组织应力,减小淬火变形和开裂的倾向,多用于高碳的工具钢。其缺点是工件在水中的停留时间难于掌握,取出太早,工件进入油中冷却慢易发生分解转变得到非马氏体组织,使工件的硬度达不到要求;工件取出太晚,在水中发生了马氏体转变,产生很大的组织应力,使工件变形甚至开裂。 (3) 分级淬火  将奥氏体化的工件先置于温度约为Ms点的

13、盐浴或碱浴中冷却,待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再取出在油中或空气中冷却。分级淬火可以使工件淬火应力降至很小,淬火变形小,适用于形状复杂界面不均匀的工件淬火。但因为盐浴、碱浴的冷却能力较小,停留时间又不能太长,此法多用于尺寸较小、变形要求严格的精密零件等。 (4) 等温淬火  将奥氏体化的工件放在盐浴或碱浴中,长时间等温最终获得下贝氏体的热处理工艺操作。 四、钢的回火  将淬火钢加热到A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然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回火可以减少或消除应力,可以根据加热温度调整回火后所得到的组织和性能,稳定尺寸,使工件达到服役状态的要求。

14、60; 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碳钢的硬度下降,强度也降低,而塑性升高。  在硬度相同的情况下,淬火回火组织的塑性和韧性优于正火组织。钢经淬火回火后,获得的组织中强化相是粒状均匀分布的,具有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回火处理最后决定钢在使用状态下的组织和性能。回火不足(回火温度偏低或时间不够)硬度偏高,还可以补充回火;由于回火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造成回火过度使回火硬度过低,则必须重新淬火。 (1) 低温回火  回火温度是150250,得到的组织是回火马氏体。低温回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钢中的淬火残余应力和脆性,其性能特点是有高的硬度(5864HRC)和耐

15、磨性,疲劳强度高。各种高碳工具钢、冷作模具、滚动轴承和渗碳的结构件都采用淬火低温回火工艺。对于尺寸稳定性要求很高的精密零件,需经低温长时间回火或多次低温回火,稳定组织和充分消除残余应力。 (2) 中温回火  回火温度是350500,一般得到回火托氏体。其性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韧性,同时又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主要应用于各种弹簧零件和锻模,也可以用来处理要求有高强度、硬度和一定韧性的工件,如刀杆、轴套等。 (3) 高温回火  回火温度500650,回火后的组织是回火索氏体。主要目的是使钢获得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有良好配合的综合力学性能。淬火加高温回火处理,通常称为调质处理,或简称调质。调质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如各种轴、齿轮、连杆和其他重要的连接件等。对于有高温回火脆性倾向的钢,高温回火时应在水或油中快冷。 (4) 高温软化回火  回火温度是A1(2040)得到的组织是回火珠光体,主要用于马氏体钢的软化和高碳合金钢淬火返修品的返修预备处理。马氏体钢都是高淬透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