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模电复习(含答案)_第1页
(完整版)模电复习(含答案)_第2页
(完整版)模电复习(含答案)_第3页
(完整版)模电复习(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填空题1.在本征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浓度等于空穴浓度;2. 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5 价元素,形成 N 型半导体,在这种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浓度 大于 空穴浓度;3.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3 价元素,形成P 型半导体,在这种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浓度 小于空穴浓度;4.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掺杂浓度,少数载流子的浓度则取决于温度 的因素;5.PN 结正向偏置时, P 型半导体应该接电源的正 极, N 型半导体应该接电源的负极;6.在 PN 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大于 漂移电流,耗尽层变窄;在 PN 结外加反向电压时,扩散电流小于 漂移电流,耗尽层变宽;7.稳压管稳压工作时, 应该工

2、作在 PN 结的 反向工作区,即 P 型半导体应该接电源的 负极,N 型半导体应该接电源的正极,且其工作电压必须大于稳压管的稳压值;8.双极性晶体管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PNP型和NPN型两种类型;场效应管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结型和 绝缘栅型两大类型;场效应管从导电沟道上看可以有P 沟道和N沟道;每一种沟道又分为增强型和 耗尽型型;9.双极性三极管在放大区工作时,必须满足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10. 对于一个 PNP 型三极管, 如果要能不失真的放大信号,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三个电极的电位应满足Ve>Vb>Vc条件;11.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电流源控制型器件,双极性三极管在用小

3、信号等效电路分析时,可以近似看作为电流控制电流源控制型器件;12.在三种双极性三极管的基本电路中,输入电阻最大的是共集放大电路,最小的是 共基放大电路;输出电阻最小的是共集放大电路;同相放大信号的有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反相放大的有共射放大电路;13. 由 NPN 型三极管组成的共射放大电路,如果在输出信号的顶部出现失真波形,则是 截止 失真,若由 PNP 型三极管组成共射放大电路, 在输出信号的顶部出现失真波形,则是饱和 失真;14.U 0V 时, 结 型的场效应管的导电沟道已经存在,而增强型型的场效GS应管则不存在导电沟道;15.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前一级的输出电阻可以作为下一级的信号

4、源内阻,下一级的输入电阻可以作为前一级的负载电阻;16.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影响其提取信号的能力,输出电阻影响其带负载的能力;17.有两个放大倍数相同、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 和 B ,接上同一个信号源,在负载开路的情况下,测出A 的输出电压小于 B 的输出电压,则A 的输入电阻小于B的输入电阻;18.差分放大电路的功能是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19.如果差分放大电路的两个输入信号分别是Vi1 和 Vi2 ,那么差模信号 Vid=Vi1- Vi2,共模型号 Vic = (Vi1+Vi2) /2;20.长尾差分放大电路中用恒流源代替发射极电阻R ,是为了减小电路的共模e放大倍数,提

5、高电路的共模抑制比;21.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因为可以减小温漂;22.直流负反馈是指存在于直 流通 路 的负反馈,其主要功能是稳定静态工作点;交 流 负反馈是指存在于交 流通 路 的负反馈,它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交流性能指标;23.为了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则可以引入串 联负反馈;若要稳定输出电压,则可引入电 压负反馈;若要减小输出电阻,则可引入电 压负反馈;若要稳定输出电流,则可引入电 流负反馈;若要减小输入电阻,则可引入并 联负反馈;24.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电压并联负反馈;25. 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流串联负反

6、馈;26. 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27. 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28.甲类功放电路三极管的导通角是360°,乙类功放电路三极管的导通角是180°,甲乙类功放电路三极管的导通角是大于180°小于 360°;29. 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在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输出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 交流功率;30.乙类功放中的交越失真是在输入信号的过 零 点附近产生的,产生的原因是在输入信号为零时,三极管没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31.在信号

7、运算与处理电路中,集成运算放大器都是工作在线性工作区;并且都可以应用虚 短和 虚 断的概念分析解决问题。32.同 相比例运算电路,输入电阻趋于无穷大,输入电流几乎为零;反 相比例运算电路,输入电阻趋于零,输入电流近似等于流过反馈电阻的电流;33.为 了 避 免 50Hz 电 网 电 压 的 干 扰 进 入 放 大 器 ,应 选 用 带 阻滤波电路;34. 已 知 输 入 信 号 的 频 率 为 10kHz 12kHz ,为 了 防 止 干 扰 信 号 的 混 入 ,应选用 带通 滤波电路;35. 为了使滤波电路的输出电阻足够小,保证负载电阻变化时滤波特性不受负载影响,应选用 有源滤波电路;36

8、.为了获得输入电压中的低频信号,应选用 低通滤波电路;37.一个实际的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绝大多数属于正反馈电路,它主要由放大电路、 选频网络 、正反馈网络部分组成,为了保证振荡值稳定且波形较好,在电路中还需要加入 稳幅环 节 ;38.产生低频正弦波,一般可用RC振荡电路;产生高频正弦波可用 LC振荡电路;要求频率稳定性很好,可以采用 石英晶体 振荡电路;39.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满足 1AF0 时,电路会产生振 荡现象,即系统没有输入信号,在系统的输出仍然会有输出信号。40. 在反馈放大电路中,若满足1 AF1 时,系统引入的是负反馈,若满足1 AF1时,系统引入的是正反馈, 1 AF 称为

9、系统的反馈深度, AF称为系统的环路 增益;判断题(用“”或“ × ”表示判断结果)1.PN 结内的扩散电流是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的(×);2.漂移电流是少数载流子在内电场力作用下形成的( );3.双极性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互换使用不影响电流的放大作用(×);4.双极性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的特征是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也正向偏置();5.结型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互换使用,仍有正常的放大作用( );6. 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 -源电压应使栅 -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 才能保证其 RGS 大的特点( );7.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可以采用自给偏压的偏置方法(

10、15; );8. 由于集成运放是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所以它只能放大直流信号,不能放大交流信号(× );9.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温漂很小,所以应用很广泛(× );10. 在集成电路中制造大电容很困难,所以阻容耦合方式在线性集成电路中几乎无法采用( );11.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 Q 点相互独立(),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12. 在长尾差分放大电路中,不论信号是单端输出还是双端输出,在差模交流通路中,发射极电阻 Re 一概视为交流短路( );13. 在长尾差分放大电路中, 发射极电阻 Re 的作用是为了提高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 );14. 只有两个晶体管的类

11、型相同(都为PNP 管或都为 NPN 管),才能组成复合管 ( × );15. 由于场效应管的栅极几乎不取电流,所以场效应管与双极性三极管不能组成复合管(× );16.两个异类管复合,其复合后的管子类型与前面的一个管子类型相同( );17.只要放大电路引入串联反馈,闭环输入电阻一定比开环输入电阻大(× );18. 在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中, 改变负载电阻 RL 的大小,输出电压会随之发生变化 ( );19. 在深度负反馈的条件下,由于闭环放大倍数仅与反馈系数有关,而与放大器开环时的放大倍数无关,因此可以省去放大通路,留下反馈网络,来获得稳定的闭环放大倍数( 

12、5; );20. 只要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都能稳定闭环电压放大倍数(×);21. 负反馈只能改善反馈环路内的放大性能,对反馈环路之外无效( );22. 处于线性工作状态下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都可以按 “虚地” 来处理( × );23. 在反相求和电路中,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为虚地点,流过反馈电阻的电流基本上等于各输入电流之代数和( );24. 处于线性工作状态的实际集成运算放大器,在实现信号运算时,两个输入端对地的直流电阻必须相等,才能防止输入偏置电流I IB 带来运算误差();25.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属于电压并联负反馈,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也属于电压并联负反馈(

13、× );26.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向负载提供足够大的功率信号( );27.功率放大电路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一个输出功率大小的问题(× );28. 顾名思义,功率放大电路有放大功率的作用,电压放大电路只有电压放大作用而没有功率放大作用( ×);29. 由于功率放大电路中的晶体管处于大信号工作状态,所以微变等效电路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30. 在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最大时,功率管的功率损耗也最大(×);31. 只要具有正反馈,电路就一定能够产生振荡(× );32. 只要满足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电路就一定振荡(×);33. 正

14、弦波振荡电路自行起振的幅值条件是AF 1( × );34. 正弦波振荡器的幅值平衡条件是反馈回放大器输入端的信号幅值与原输入信号幅值相等( );35. 对于正弦波振荡电路而言,只要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即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很大,也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常用半导体器件1.在图示电路中,D1 和 D2 均为理想二极管,ui8sint (V ) , 试 画 出 ui 和 uo 的对应波形图。2. 计算图示电路中流过二极管的电流 ID 。设二极管导通时为恒压降模型。答:图( a)D 导通 I D2.75mA ,图( b)D 截止, I D03.判断图中个二极管是否导通,并求UAO 的电压

15、值,设二极管导通时为恒压降模型。答:图( a)D2 导通, D1 截止, U AO5.3V ,图( b)D1 截止, D2 、 D3 、D4 导通, U AO1.4V4.图示电路中,二极管为理想模型,试画出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uoui 曲线)。答:uiui0uo00uiVuiVuiV单级放大器1.判断图示电路是否具有电压放大作用。如果没有, 则电路应怎样更改才能正常放大,并使电压放大倍数大于1?画出更改后的电路,要求所用的三极管不变,其他元件的数量不变。2. 电路如图所示,设所有的电容对交流可视为短路。a) 画出直流通路,写出求解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表达式;b) 画出交流微变等效电路;c) 写出A

16、Uo/Ui 、AUo/ Uio的表达式;uuss 、 R和 Rd) 若将 C3 开路,对电路的工作将会产生什么影响?3. 电 路 如 图 ( a ) 所 示 , 图 ( b ) 是 晶 体 管 的 输 出 特 性 , 静 态 工 作 点 和 直流负载线已在图上标出。a) 确 定 V cc 、 Rb 和 Rc 的 数 值 , 设 三 极 管 的 V be 可 以 忽 略 不 计 ;答:Vcc12V Rc2kRb400kb)若输出端的负载电阻RL6k,画出交流负载线;答:RL1.5kc)若输入电流ib18sint mA ,在保证输出信号不失真的前提下,为了尽可能减小直流损耗,应该调整电路的哪个元件

17、参数,调整后的元件数值可取为多大?答: 静态工作点下移, I BQ20 A,Rb 600k4. 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三极管的50, R180k , R 220k ,R c2k , R L2k, Vcc12V,求a)静态工作点;答:VCC(1)IBRCIB( R1R2 ) VBE,IE ICI B,VCE VCC ( 1)IBRC , IC2.8mA , VCE6.2Vb) 电压放大倍数;答: rbe300 (1) 26mV,AV(RC/ RL / R2)I Erbec) 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答:Ri rbe / R1,RORC/R2d)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答: IC. mA, R

18、LRC / R2 / RL 0.5k, U omI C RL 1.4V2 85. 电 路 如 图 ( a ) 所 示 , 图 ( b ) 是 晶 体 管 的 输 出 特 性 和 交 、 直 流 负 载 线 ,由此可以得出:a)电源电压 V =6V;ccb)静态集电极电流I CQ=1mA;管压降 VCEQ3V;c)集电极电阻 RC3k;负载电阻 RL =3k;d)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倍数100;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到电压放大倍数A =u-53 ;( rb b200) rbe 20026mV2.826k( 1)I Ee)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正弦电压有效值约为1.5 /( 253 );f)要使放大电路不

19、失真,基极正弦电流的最大值应小于20uA;( a)( b)多级放大电路1. 判断图示各两级放大电路中,T1和 T2管分别组成哪种基本接法的放大电路。画出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写出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表达式。共射-共基电路Ri rbe1 / R1/ R2RoR3,rbe2AV1 122 R3rbe1rbe2共射-共射电路Rirbe1 /( R5 R3 / R2),RoR4,AV1 ( R1 / rbe2 )2 R4rbe1rbe2共射-共射电路Rirbe1/ R1,RoR4,AV1( R3 / rbe2 )2 R4rbe1rbe2共基-共集电路Rirbe1/ R4,1 1Ro

20、R3 / R4rbe2 / R5,12AV1( R3 /rbe2( 12)R5 /R4(12 )R5rbe1rbe2 (12共源-共集电路RiR1,RoR2rbe2 / R4,12AVgm( R2 / rbe2(1)R4(12 )R42( 12 )R4rbe2共源-共射电路RiR3 R2 / R1,RoR8,AVgm( R4 / R6 / R7/ rbe2 )2 R8rbe22. 一个直接耦合的两级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1 25,2 100,rr ' 300,0 7V,V,试求:bb1'bb 2UBE1.U BE20.3a)为了使 U i0 时 , U o5.1V , Rb

21、 的 阻 值 应 为 多 大 ?b) 设 电 路 的 静 态 工 作 点 已 经 由 所 求 出 的 Rb 确 定 , 则 电 路 的 电 压 放 大倍 数 AuU o / U i 是 多 少 ?c) 若 电 阻 Rb 与 T 1 的 基 极 脱 焊 , T 1 和 T 2 的 集 电 极 静 态 电 位 U c1 和 U c 2分别为多少?答:( a) I C 2I E 21mA,I E 2Re20.3 ( IC1IC2 /2)Rc1,I C 10.8mAI E1VccVBE1I C1VBE1Rb5.8k,Rb/ 1,0.5( b)rbe1300(11) 26mV1.134k,I E1rbe

22、2300( 12) 26mV2.926kI E2AVRi11 ( RC 1 / Ri 2 )2RC 2142RsRi1rbe1rbe2 ( 12 )Re2Ri1Rb / rbe1 , Ri 2 rbe2( 12 )Re2( c) UC1V, UC20V93.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已知:1230 , rbb1'rbb2' 300 ,U BE1 0.7V , U BE20.2V,试求:a) 计 算 T 1 和 T 2 的 静 态 工 作 点 及 晶 体 管 的 rbe ;b) 画 出 简 化 的 h 参 数 微 变 等 效 电 路 ;c)计 算 电 路 的 电 压 放

23、大 倍 数 AuU o / U i 、输 入 电 阻 Ri 和 输 出 电 阻 Ro 。答 :( a ) ImA, IB133uA , U CE 15.3V, rbe11.1k,C11I C 20.43mA , I B 214uA , U CE 27.6V , rbe22.1k(c)AV 18 24,AV 2 0.987,.AV8.240.9878.13 Ri7.58k, Ro215,差分放大电路1.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T 1 和 T 2 的 低 频 跨 导 gm 均 为 2mA/V 。试 求 解 差 模 放 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答 :Rid, Rod2Rd 40k , Av

24、dgm Rd42. 图 示 电 路 参 数 理 想 对 称 ,晶 体 管 的 均 为 50 ,r bb' =100 ,U B EQ 0.7V 。试计算 RW滑动端在中点时 T1管和 T2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 IEQ,以及动 态 参 数 A d 、 A c、 K C M R、 Ri d 和 RO d。答 : IE1IE 2mArbe1rbe2 100 (1) 26mV1.4k1,I E1Ad1( Rc / RL)252Rw,Rbrbe( 1)2Ac( Rc / RL )1.25 10 5Rbrbe( 1)( Rw2Ro )2K CMRAd200000Rid 2 Rbrbe ( 1) Rw

25、9.8kAc,2RodRc10k3. 请说明图示的差分放大电路能否起正常差模放大作用,如果不能,请对电路加以改正。对改正后的电路a) 写出求解差分对管的静态工作点参数I B, I C, U CE 的表达式;b) 画出差模信号等效电路;c)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d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c 和共模抑制比K C M R 的表达式(设恒流源的动态电阻为Ro);d) 根据图示的输入信号极性,说明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相位关系答:( a)I E 1I E 21 ( Rb 2VEEVBE ) / R, I B1I B 2I E1 /1 ,2 Rb1Rb 2VCE 1VCC VBE1 , VCE 2 VCC IC

26、 2Rc VBE 2( c) Ad11( Rc / RL )1 ( Rc / RL )2rbe1, Acrbe(11 )2RoK CMRAdrbe1( 11 )2Ro(11 )RoAc2rbe1rbe1( d)同极性4. 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设VCCVEE12V , Rb1 Rb 210k, RC25.7k,RC 36k, 晶 体管 的 rbb'都 为300,1250 ,3 25,U BE1 UBE2UBE30.6V,电流源 IE1mA 。 问 :a)当 U i0 时 , 为 了 使 U o0 , Re3 应 选 多 大 ?b)该 电 路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uU o / U

27、i 是 多 少 ?c) 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答:( a)I E1I E 20.5mA,I C 3 2mA,I B 30.08mA,I RC 2I c2 I B 30.42mA,U RC2I RC2RC22.4VURC2U BE30.9k,Re3I C3( b ) rbe22.95k, rbe30.63k, Ri 2rbe3( 13 )Re 312 ( Rc1/ Ri 2 )8.89 , Av23Rc 36.24Av1Rb 2rberbe3(13 )Re 32AvAv1 Av255( c)Rid 2( Rb1 rbe1 ) 25.9k,Rod Rc3 10k运算电路1. 分别求解图示各电路

28、的运算关系。答 :( a ) 设 R3 、 R4 、 R5 的 节 点 为 M , 则uMR3 ( uI1uI2 )R1R2i R 4i R3i R5uI1uI2uMR1R2R5uOuMi R4 R4(R3R4R3 R4 )( uI1uI2 )R5 R1R2( b)先 求 解 u O1 , 再 求 解 u O。uO1(1R3 )uI1R1uOR5 uO1(1R5 )uI2R4R4R5 (1R3 )uI1(1R5 )uI2R4R1R4(1R5 )(uI2uI1 )R4( c)A 1 、 A 2、 A 3 的 输 出 电 压 分 别 为 uI 1 、 uI 2 、 uI 3 。 由 于 在 A 4

29、 组 成 的反相求和运算电路中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外接电阻阻值相等,所以uOR4R1(uI1uI2uI3 )10 (uI1uI2uI3 )2. 图 示 的 电 路 中 , A1 和 A2 为 理 想 运 算 放 大 器 , 求 uo的 表 达 式 。uIuO 2R1R2uOR2R3R4uI答 :R4R1R4uO 2uOR3R43. 指出图示电路中,集成运算放大器 A1 是否带有反馈回路,如果有,请写 出 反 馈 类 型 , 并 求 出 AuU o / U i 。答:电压串联负反馈uO 2uO530, uOuIuO 264. 图示的模拟乘法器和集成运算放大器都是理想器件, K1 0.1V 1,

30、K2 K31V 1, R15k , R2R3 R4 R5 10k ,求 uo1 、 uo2 、 uo3和uo 的表达式。uO 1k1uI20.1u I2答:k2uO120.01uI4uO 2uo 3 102uo1uo2 10 0.2uI20.01uI4uo10uI0.2uI30.01u5I5. 图示的模拟乘法器和集成运算放大器都是理想器件,求电路的运算关系。答: uo1k( ui21ui22 ) , uo 2kuo2R2uo1R2k( ui21 ui22 )R1R1uK ( u2u2) , KR2oi1i 2R16. 在 图 ( a) 所 示 电 路 中 , 已 知 输 入 电 压 0 时 u

31、 O 0 。 试 画 出 输 出 电 压 u O 的 波u I 的 波 形 如 图 ( b ) 所 示 , 当 t 形 。uO1t 2(t1)解 :RCuI dt uOt1当 u I 为 常 量 时uO1 uI (t2t1 ) uO (t1)RC17 uI (t2t1) uO (t1 )10510100uI (t 2t1 )uO (t1 )若 t 0 时 u O 0 , 则 t 5ms 时。uO 100 × 5× 5× 103V 2.5V当 t 15mS 时3( 2.5) V 2.5V。uO 100 ×( 5) × 10× 10输出波

32、形:7. 试 设计 一 个二 阶带 通滤 波器 ,要 求中 心 频率 为 1KHz , 带 宽 为 250Hz 。 画出 电 路图 ,在 电路 上标 出每 一个 元件的参 数 。答:f O1取C0.1ufR11.6k2 RC2 foCQf o4 Q1Av1R22.75BW3AvR1R21.75R2 / R12R R15kR2 8.8kR1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1. 改错:改正图示各电路中的错误,使电路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要求不能改变放大电路的基本接法(共射、共基、共集) 。2.试将所示电路合理连线,组成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3.判断图所示各电路是否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简述理由。设图(b)中C

33、4 容量远大于其它三个电容的容量。图( a):有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因为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反相(A 180?),且图中三级移相电路。图( b 有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因为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反相(A180?),且图中三级移相电路。4. 电路如图所示,试求解:a)写出这是什么振荡电路;b)WR 的下限值;c)振荡频率的调节范围。答:( a)文氏振荡器( b)根据起振条件Rf RW' 2R,RW' 2k。 RW 的下限值为 2k 。( c)振荡频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1.6kHz0max2 R1Cf1145Hz0min2(R1R2)C5. 分别标出图中各电

34、路中变压器的同铭端,使之满足正弦波振荡的相位条件。反馈放大电路1.图示的四个电路中,集成运算放大器均有理想特性(A, ri, ro 0)a) 判断电路中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并指出是何种组态的反馈放大电路;b) 如果是负反馈,说明反馈对这些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有何影响(增大或减小),能稳定何种输出量,稳定何种闭环增益;c)如果是负反馈,写出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ufU O 的表达U i式。答:( a)电压并联负反馈,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均减小,稳定输出电压和闭环互阻增益;I fR4/R21U O1U O1FGU oR3 R4 / R2 R2AR fI iFGAufU iAR

35、 f R1( b)电流并联负反馈,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增大,稳定输出电流和闭环电流增益;FII fR3AI fI O1AufU OAI fRLI oR3 R2I iFIU iR1( c)电流串联负反馈,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增大,稳定输出电流和闭环互导增益;FRU fR4 R3AG fI O1AufU OAG f( RL)I oR4 R2 R3U iFRU i( d)电压串联负反馈,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稳定输出电压和闭环电压增益;FVU fR3AV fU O1U oR2 R3U iFV2. 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A 为高增益集成运放。a) 判断反馈类型,并求反馈系数F;b) 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A fc) 若 A=100 ,且当环境温度变化时, A 产生了 10%的波动, 问 Af 相应的波动 (百分值)有多大?答:电压串联负反馈FVU f1AV fU O1dAV f1dA1U oU iAV f1 AFA10%1 1003. 判断图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并求 出 反 馈 系 数 和 深 度 负 反 馈 条 件 下 的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u f 或 Au sf 。设 图 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