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重点病害应对方法优选_第1页
大棚蔬菜重点病害应对方法优选_第2页
大棚蔬菜重点病害应对方法优选_第3页
大棚蔬菜重点病害应对方法优选_第4页
大棚蔬菜重点病害应对方法优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棚蔬菜重点病害应对方法优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卵菌类病害如晚疫病、霜霉病;半知菌类病害如灰霉病等仍然是棚室蔬菜的重点病害,而土壤恶化、蔬菜死棵更是2008年棚室蔬菜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由于大棚菜的连年重茬种植和施肥方式的不当等因素,导致大棚土壤迅速恶化,从而致使棚室土传病害、土壤盐渍化、蔬菜的自毒问题等三大问题很突出。 第一:应对土传病害 优选方法:用嘧菌酯(阿米西达)1500倍液蘸苗盘,也可用咯菌腈(适乐时)1500倍液灌根,移栽时穴施0.5克的精甲霜锰锌(金雷)。 土传病害是指由土传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而药剂防治是减少土传病害的主要手段。很多菜农在整畦作垄时,每亩可用多菌灵或硫酸铜或

2、DT或乙磷铝锰锌2-3公斤,均匀撒施于地面,耙松后移栽。该方法虽然对大部分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效,但从成本和防效来看,该方法不如上述优选方法。土传病害主要体现在根部病害上,根腐病、茎基腐病、疫病、青枯病、枯黄萎病等。因为大棚重茬栽培的居多,往往导致病菌在土壤中积累,以上土传病害发生严重,都会在植株上有症状表现的。如根腐病,发生较轻时主根发育良好,但侧根或毛细根呈黄褐色或黑色坏死,植株下部叶片发黄,植株多数表现为生理性的缺素症,发生严重的病株逐渐萎蔫死亡。茎基腐病的发病部位在根结处,发病时根结呈黄褐色腐烂,高温时萎蔫而且很长时间不死棵。疫病多在地表以上的茎秆部位“水烂”,表皮逐渐烂掉而露出木质部,

3、辣椒还能在茎基部表现为黑褐色斑块,菜农常说出现了“黑秆子”。青枯病为细菌性土传病害,植株没有明显的病斑,但表现为叶片急性凋萎,老百姓俗称“青干”,木质部不变色,但含有“脓状物”。枯、黄萎病的显著特征是根毛坏死、木质部变为黄褐色,植株中下部叶片从叶缘处干枯出现大斑点,在茄子上俗称“半边疯”。而土壤不仅是蔬菜生长的基础,也是该类病菌生活的环境,要解决土传病害,就要做好土壤消毒处理。第二:应对土壤盐渍化优选方法:增施生物菌肥,如施三炬微生物菌剂、大源落地生根抗生棵、激抗菌-968等优质生物菌剂(肥),亩施200-300斤。穴施时,可每穴使用20-30克。充分发挥有益菌解磷、解钾的作用,释放土壤中固定

4、态的盐分。连续多年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土壤吸附固定,盐分不断积累,进而导致土壤表面形成“青霜”、“红霜”、“白霜”等,最终造成土壤盐渍化,形成盐害。这是当前棚室蔬菜生产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影响棚室蔬菜可持续生产的最大问题之一。对此,很多菜农通过增施鸡粪等有机肥,试图通过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数量来延缓盐害的进程,可鸡粪中含大量的氮、磷、钾,同样也是造成盐害的一大原因,因而该方法显然不足以应对土壤的盐渍化。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菜农试图通过减少化肥的用量,来缓解土壤盐害。这应该是延缓土壤盐害的首要操作,但固定态的养分难以吸收,仅减少化肥的用量,而不注意其它操作,蔬菜常会表现脱肥早衰的现象。因而,要增

5、施生物菌肥。第三:应对自毒问题优选方法:实行连作。山东部分地区施行轮作换茬种植蔬菜,如瓜类和茄果类蔬菜交替种植,特别是利用夏季与葱蒜类蔬菜轮作。重茬种植,特别是重茬栽培同一种蔬菜,根系分泌的自毒性物质不断地在土壤中积累,当这些物质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影响蔬菜自身的生长。表现为:叶片老化、变黄;果实着色不良,生长势弱等。以上三种问题的解决,应以主动“改土”为主,施行综合治理土壤的方法,建议在采取上述方法的同时,还要配合如下三点常规措施:一是休闲期要深翻地,深度达30厘米以上,并结合淡水浸灌一次,通过综合“洗澡”的方法,蓄淡压盐,可大大减轻土壤含盐量和自毒物质的残留,每年施行一次,有利于棚菜生产的

6、进行。二是高温闷棚进行土壤消毒。高温闷棚15-20天,有利于消灭部分土传病菌,最好结合有机肥和作物秸秆施入以后进行。有条件的可以施入氰氨化钙(庄伯伯)100公斤一亩地,土传病害特别严重的要用溴甲烷或威百亩或硫酰氟或棉隆进行土壤消毒。三是秸秆还田,增施作物秸秆肥。可利用秸秆分解需吸收土壤中的氮肥来减轻盐害,同时既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又补充了土壤中的有机质,改土养地,一举两得。应对蔬菜死棵优选方法:辣(甜)椒可用普力克一包(10克/包)加金雷35克加福星一包(2克/包)兑水30斤灌根;黄瓜可用苯醚甲环唑(世高)1000倍液混加咯菌腈(适乐时)1500倍液灌根。疫霉根腐病是造成辣(甜)椒死棵最为主要的

7、病害,而在用普力克加DT(琥胶肥酸铜)或甲霜灵加恶霉灵等方法防治效果较差的背后,我们首先应看到并不是药不对症,也很可能是病菌抗药性增强了。对此,选择两种治疫病的药剂再混加福星,可起到增强药效,兼治腐霉根腐病等多种病害的目的。辣(甜)椒疫霉根腐病,主要为害辣(甜)椒茎基部,初呈水烫状,后成“黑秆子”。该病发展迅速,在控制好田间湿度的情况下,也及时检查,及时防治。同时,这也是采用两种药剂相加进行防治的原因之一。造成嫁接黄瓜死棵的主要病害:一是根茎部的拟茎点霉根腐病。开始发病时,植株白天叶片出现萎蔫,晚上或阴天可恢复,持续几天后,下部叶片开始枯黄,且逐渐向上发展,导致植株上的瓜条发育不良。邵老师通过

8、走访发现,发生上述情况时棚内常见的症状有:一是嫁接苗砧木用的是黑籽南瓜时,近地面的茎基部出现水浸状变褐腐烂,致使植株死亡。二是茎基部不出现水浸和腐烂症状,植株的维管束也不变褐,但掘出根部发现毛细根基部变褐腐烂,主根和侧根的一部分也变为浅褐色,严重时根全部变为褐色或深褐色。二是嫁接口以上的蔓枯病。 蔓枯病侵染黄瓜叶片,自叶缘侵染,产生"V"字形大病斑,淡褐色,后期病斑易破碎,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叶柄、瓜蔓或茎基部被害时,病斑呈油浸状,椭圆形至梭形,黄褐色,有时溢出琥珀色胶状物。病害严重时茎蔓白干,腐烂、折断。蔓枯病多从茎表面向内部发展。发病后期常见茎基部纵裂呈乱麻状

9、,而且干缩。并且该病也是导致黄瓜烂头的主要原因。用苯醚甲环唑(世高)1000倍液混加咯菌腈1500倍液灌根预防其传播的前提下,可用百菌清、阿米妙收等药剂喷雾或涂抹进行防治。应对灰霉病优选方法:茄果类蔬菜可用嘧菌环胺(和瑞)、施佳乐(嘧霉胺)1000倍液喷雾防治。瓜类蔬菜可在用咯菌腈(适乐时)蘸花的基础上,使用多霉威(杜邦前程)或烟酰胺(凯泽)800倍液喷药防治。首先,因防治灰霉病的老牌农药如腐霉利、异菌脲、乙烯菌核利已使用多年,抗药性明显增强。用其防治灰霉病,即使加量使用,效果也不理想。特别是在灰霉病暴发后,必须要换用新成分的药剂进行防治。其次,棚内低温高湿的环境是造成灰霉病爆发、流行的主要原

10、因。因此,在管理上先要做好合理浇水、及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再次,灰霉病容易从开败的花器侵染,因此防治灰霉病首先要防止从花器侵染。及时将果实的残花拾去,并清理出棚,切断其侵染的途径。另外,灰霉病病原孢子量大,在喷雾防治难以全面、彻底的情况下,可烟熏加喷药双管齐下,杀灭棚内病原孢子。熏烟可用菌核净,但要注意用量和熏用时间,特别是在豆类和茄子上。瓜类、番茄、辣椒上可亩用200克,熏烟8-10小时;豆灰和茄子上亩用药200克,熏烟6-8小时即可。应对卵菌病害优选方法:可用嘧菌酯·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或用68%金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吡唑醚酯类药剂如凯润1500倍液,连喷2次。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茄子绵疫病、辣椒疫病等病害都属卵菌类病害。黄瓜霜霉病多从温室前部开始发病,发病植株先是中下部叶片背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点,叶片正面症状不明显。后来背面病斑逐渐扩大,正面显露,病斑变淡褐色或黄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出现灰黑色稀疏霉层。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干枯。番茄晚疫病病斑可由叶片向茎蔓蔓延,使茎变细呈黑褐色,最后植株萎蔫,棚内湿度大时,病部表面会生白色霉层。茄子绵疫病在果实上初生水浸状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至暗褐色稍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