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按被作用物质的本质可分为_分子 _光谱和 _原子 _光谱。2色谱分析中有两相,其中一相称为_流动相 _,另一相称为 _固定相 _,各组分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分离。_ H _作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3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热导池作检测器时,宜采用2检测时,宜用 _ N 2_作载气。4在色谱分析中,用两峰间的距离来表示柱子的_选择性 _,两峰间距离越 _大 _,则柱子的_选择性 _越好,组分在固液两相上的_热力学 _性质相差越大。5红外光谱图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_透过率谱图 _,另一种是 _吸光度谱图 _。6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
2、振动中有_偶极矩 _变化的化合物, 因此,除了 _单分子 _和 _同核分子 _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7原子发射光谱是由_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_跃迁产生的,线光谱的形成原因是_原子、离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_。8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_入射光的波长 _。9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_各组分在同一波长下吸光度有加合性_。10原子吸收光谱是由_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_的跃迁而产生的。二、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A ) 1. 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A 紫外 /可见光B 近红外光C 微波D 无
3、线电波( D ) 2.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A. 保留时间B. 相对保留值C. 半峰宽D. 峰面积( B ) 3. 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 组分与载气B. 组分与固定相C. 组分与组分D. 载气与固定相( A ) 4. 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A. 调整保留时间B. 死时间C. 相对保留值D. 保留指数( C ) 5. 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 C ) 6. 乙炔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A. 2,3,3B. 3,2,8C. 3,2,7D. 2,3,7( B ) 7. 在醇类化合物中,
4、 OH 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向低波数方向位移的原因是A. 溶液极性变大B. 形成分子间氢键随之加强C. 诱导效应随之变大D. 易产生振动偶合( A ) 8. 下述哪种元素的发射光谱最简单?A.钠B.镍C.钴D.铁(A) 9. 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0 cm 吸收池测得透光度为T;若浓度增大一倍,透光度为2A. TB. T/2TC. 2TD.( C ) 10. 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铷时,加入1%的钠盐溶液,其作用是A. 减小背景B. 释放剂C. 消电离剂D. 提高火焰温度三、 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在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5、答:在液相色谱中,要提高柱效,必须提高柱内填料的均匀性和减小粒度以加快传质速率。减小粒度是提高柱效的最有效途径。2氯仿( CHCl 3)的红外光谱表明其CH 伸缩振动频率为3100 cm- 1,对于氘代氯仿( C2HCl 3),其 C 2H 伸缩振动频率是否会改变?如果变动的话,是向高波数还是向低波数方向位移?为什么?km1m21303m1 m2 可知, C 2H 伸缩振动频率会发生改变,答:根据公式:以及且向低波数方向位移。3在原子光谱发射法中,内标元素和分析线对应具备哪些条件?答:( 1)内标元素含量必须固定。内标元素在试样和标样中的含量必须相同。内标化合物中不得含有被测元素。( 2)内标
6、元素和分析元素要有尽可能类似的蒸发特性。( 3)用原子线组成分析线对时,要求两线的激发电位相近;若选用离子线组成分析线对,则不仅要求两线的激发电位相近,还要求电离电位也相近。( 4)所选线对的强度不应相差过大。( 5)若用照相法测量谱线强度,要求组成分析线对的两条谱线的波长尽可能靠近。( 6)分析线与内标线没有自吸或自吸很小,且不受其它谱线的干扰。4何谓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答:锐线光源是指能发射出谱线半宽度很窄的发射线的光源。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必须用锐线光源, 这是由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很小,要测量这样一条半宽度很小的吸收线的积分值, 就需要有分辨率高达五十
7、万的单色器,这在目前的技术情况下还难以做到。因此只能采用锐线光源测量谱线峰值吸收的办法来加以解决。四、 计算题 :(每小题10 分,共 20 分)1摩尔质量为 125 的某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5,当溶液稀释 20 倍后,在 1.0 cm=2.5 × 10吸收池中测量的吸光度A=0.60,计算在稀释前,1 L 溶液中应准确溶入这种化合物多少克?5解:已知: M =125, =2.5 ×10, b=1.0 cm ,A=0.60,根据:A = bc可得:0.60 = 2.55××10.0c×-6-1 c = 2.4 ×10 mol
8、83;L m 20cVM 20 2.4 1061125 6.010 3 g 6.0mg2在一根3 m 长的色谱柱上,分离一样品,得如下的色谱图及数据:17 min14 min211 min进样空气1 min( 1)用组分2 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2)求调整保留时间t R1 及 t R2;( 3)若需达到分离度R=所需的最短柱长为几米?n16( t R )216 (17) 24624解:( 1)b1( 2)tR1=tR1 t= 171= 16 minMtR2tR2 t= 141= 13 minM16(t R2 ) 2( 3) n 有效bH 有效 L / n 有效t R2t Mt R1t M
9、当R=1.5时16(16) 240961= 3000/4096 = 0.73 mmt R2161.2t R113n有效121.224R1296Rn有效4 1.5411.21 Lmin n有效 H 有效1296 0.739.5 10 2 mm0.95m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2)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 助色团:助色团:能使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而产生红移现象的杂原子基团。2. 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当基态原子吸收外界能量(如电能、热能等)跃迁到激发态后,由高能态跃迁回基态而产生的光谱3. 谱线的自吸与自蚀:谱线的自吸与自蚀:原子在高温时被激发, 发射某一波长的谱线
10、, 而处于低温状态的同类原子又能吸收这一波长的辐射, 这种现象称为自吸现象; 严重的自吸会使谱线从中央一分为二,称为谱线的自蚀4. 多普勒变宽:多普勒变宽:原子在空间作无规则热运动所引起的变宽,称为热变宽或多普勒变宽。5. 保留时间:5. 保留时间: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峰最大值出现时所需要的时间。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按被作用物质的本质可分为_分子 _光谱和 _原子 _光谱。2色谱分析中有两相,其中一相称为_固定相 _,另一相称为 _流动相 _,各组分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分离。3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热导池作检测器时,宜采用_ H 2_作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时,宜用 _
11、N 2_作载气。离k离2.303RT lg( aiK i , j a j Zi / Z j )K i , j4尼柯尔斯基 (Nicolsky) 方程式Z i Fj, 其中被称为_电位选择性系数 _, 它可以用来 _估计干扰离子带来的误差 _, 玻璃膜钠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2× 10- 3, 这意味着电极对钠离子的敏感响应为钾离子的_500_倍。5红外光谱图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_透过率谱图 _,另一种是 _吸光度谱图 _。6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 _偶极矩 _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 _单分子 _和 _同核分子 _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7原子发射光谱
12、是由_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原因是 _原子、离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_。_跃迁产生的, 线光谱的形成8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_入射光的波长_。9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 这是基于 _各组分在同一波长下吸光度有加合性 _。10原子吸收光谱是由_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_的跃迁而产生的。1 11晶体膜氯、溴和碘离子选择电极的敏感膜均由其相应的银盐制成,它们的灵敏度由低到高的次序为 _ Cl -<Br -<I -_。三、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A ) 1. 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A 紫外 /可见光C 微波B
13、近红外光D 无线电波( D ) 2.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A. 保留时间B. 相对保留值C. 半峰宽D. 峰面积( B ) 3. 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C.组分与载气 B. 组分与固定相组分与组分 D. 载气与固定相( A ) 4. 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A.C.调整保留时间 B. 死时间相对保留值 D. 保留指数( C ) 5. 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A. 分离度B. 容量因子C. 塔板数D. 分配系数( C ) 6. 乙炔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A. 2,3,3B. 3,2,8
14、C. 3,2,7D. 2,3,7( B ) 7. 在醇类化合物中, OH 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向低波数方向位移的原因是A. 溶液极性变大B. 形成分子间氢键随之加强C. 诱导效应随之变大D. 易产生振动偶合( D ) 8. 在电位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应与待测离子的浓度A. 成正比B. 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C. 的对数成正比D. 符合能斯特公式的关系(A) 9. 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0 cm 吸收池测得透光度为T;若浓度增大一倍,透光度为A. T2B. T/2C. 2TD.T( C ) 10. 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铷时,加入1%的钠盐溶液,其作用是A. 减小背景B. 释放
15、剂C. 消电离剂D. 提高火焰温度四、答题 :(每小题5 分,共 20 分)1在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答:在液相色谱中,要提高柱效,必须提高柱内填料的均匀性和减小粒度以加快传质速率。减小粒度是提高柱效的最有效途径。3CH 伸缩振动频率为 3100 cm- 1,对于氘代氯仿( C23),2氯仿( CHCl )的红外光谱表明其HCl其 C 2H 伸缩振动频率是否会改变?如果变动的话,是向高波数还是向低波数方向位移?为什么?km1m21303m1 m2 可知, C 2H 伸缩振动频率会发生改变,答:根据公式:以及且向低波数方向位移。3在原子光谱发射法中,内标元素和
16、分析线对应具备哪些条件?答:( 1)内标元素含量必须固定。内标元素在试样和标样中的含量必须相同。内标化合物中不得含有被测元素。( 2)内标元素和分析元素要有尽可能类似的蒸发特性。( 3)用原子线组成分析线对时,要求两线的激发电位相近;若选用离子线组成分析线对,则不仅要求两线的激发电位相近,还要求电离电位也相近。( 4)所选线对的强度不应相差过大。( 5)若用照相法测量谱线强度,要求组成分析线对的两条谱线的波长尽可能靠近。( 6)分析线与内标线没有自吸或自吸很小,且不受其它谱线的干扰。4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 H3N ,其红外光谱图如下,推测其结构。答:分子的不饱和度为: = 1 + n4 +
17、(n3- n1)/2 = 1 + 3 + (1-3)/2 =3根据其红外光谱,其可能结构为:CH2 CHCN3主要基团红外吸收峰包括:-CH2 伸缩振动 <3000 cm-1;碳氮叁键2260 cm-1碳碳双键1647 cm-12端烯990,935 cm-1五、计算题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用新亚铜灵测定试液中的Cu( )含量,配制 50.00 mL 中含 25.3 g Cu()的溶液,显色后,在一定波长下用2.00cm 比色皿测得透光率为50%。计算摩尔吸光系数( Cu 原子量为63.54)。m25.310 6cM63.547.96 106mol L110 3解:V50
18、Alg Tlg 0.501.89104 L mol 1 cm 1bcbc2 7.96 10 62 丙烯和丁烯的混合物进入气相色谱柱后测得:空气、丙烯、丁烯保留时间分别为0.5、3.5、 4.8 min ,其相应的峰宽分别为0.2、 0.8、1.0 min 。计算(1) 丁烯在这个柱上的分配比是多少?(2) 丙烯和丁烯的分离度是多少?(3) 该色谱柱的有效塔板数是多少?kVR VM VRt RtR tM4.8 0.58.6解:( 1)VMVMtMtM0.5Rst R( B)tR( A)4.83.51.411 1.0 0.8( 2)b( B )b ( A)22tR2tMtR24.80.5tR1tR
19、11.4( 3)t M3.50.516R221.421.42n有效16384s11.41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3)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 用离子选择电极以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加入标准溶液A。A.体积要小,浓度要高B.离子强度要大并有缓冲剂C.体积要小,浓度要低D.离子强度大并有缓冲剂和掩蔽剂2.某物质的摩尔吸收系数越大,则表明 A 。A.该物质对某波长光吸收能力越强B.某波长光通过该物质的光程越长C.该物质的浓度越大D.该物质产生吸收所需入射光的波长越长3.在下列化合物中,* 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A.1,3 丁二烯B.1,4 戊二烯C.1,
20、3 环已二烯D.2,3 二甲基1,3 丁二烯B。4.欲使萘及其衍生物产生最大荧光,溶剂应选择A.1-氯丙烷B.1-溴丙烷C.1-碘丙烷D.1,2-二碘丙烷A。5.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吸收线的半宽度是指C。A.峰值吸收系数的一半B.中心频率所对应的吸收系数的一半K 0C.在2 处,吸收线轮廓上两点间的频率差D.吸收线轮廓与峰值吸收系数之交点所对应的频率的一半6.有一种含氧化合物,如用红外光谱判断它是否为羰基化合物,主要依据的谱带范围是C。A.13001000cm-1B.30002700cm-1-1-1C.19501650cmD.15001300cm7. HF 的质子共振谱中可以看到B。A.质
21、子的单峰B.质子的双峰C.质子和 19F 的两个双峰D. 质子的三重峰8. 某化合物经 MC 检测出分子离子峰的 m/z 为 67。从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可以判断分子式可能为C。A.C4H3OB.C5H7C.C4H5ND.C3H3N29.两色谱峰的相对保留值r 21 等于B。/tR 2tR 2/tR 1tR/tR 1tR11t R/2t R 2A.B.C.D.10.在以甲醇 -水为流动相的反相色谱中,增加甲醇的比例,组分的保留因子k和保留时间 tR 将A. k 和 tR 减小C. k 和 tR 不变A。B. k 和 tR 增大D. k 增大, tR 减小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每题 1 分,
22、共 12 分)1-4 DEABA.反相色谱B.正相色谱C.离子交换色谱D.离子抑制色谱E.离子对色谱1.在流动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弱酸,使弱酸性药物得到很好的分离2.在流动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离子对试剂,使离子型药物得到很好的分离3.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4.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5-8 BAECA.发射光波长对荧光强度作图B.吸收光波长对吸光度作图C.激发光波长对荧光强度作图D.吸收光频率对吸光强度作图E.吸收光波数对透光率作图1. 吸收光谱2. 荧光光谱3. 红外光谱4. 激发光谱9-12 BCEDA.主成分自身对照法B.双波长分光光度法C.标准加入法D.红外光谱法E.质谱法1.对
23、紫外光谱重叠的A 、 B 两组分进行含量测定时选择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时应选择3.确定未知化合物分子式应选择4.芳香族化合物取代类型的确定一般选择三、 X 型题(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h 以上,目的是CD。A.消除不对称电位B. 消除液接电位C.使不对称电位处于稳定值D.活化电极2.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时,影响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线性关系的光学因素有ABCD。A.杂散光B.非平行光C.非单色光D.散射光和折射光3.标准曲线法是光度测定中的基本方法,用参比溶液调节A=0 或 T=100%,其目的是AD。A.使标准曲线通过坐标
24、原点B.使测量中 cT 为线性关系C.使测量符合比耳定律,不发生偏离D.使所测吸光度 A 值真正反应的是待测物的 A 值4.用红外光谱辨认芳香化合物的相关峰有 BCD 。A.=CH 伸缩振动小于 3000cm-1B.=CH 面外弯曲吸收在 900600cm-1,可以用来判断苯环取代情况C.=CH 面内弯曲谱带在 12501000cm-1D.苯环的骨架振动,一般出现1600cm-1, 1500cm-1,和 1450 cm-1 等谱带5.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发现有吸收线的重叠,宜采用的措施是AD。A.另选测定波长B.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C.更换灯内惰性气体D.用化学方法分离6.质子化学位移向
25、低场移动的原因有ABD。A.氢键效应B.去屏蔽效应C.共轭效应D.诱导效应7.质谱分析中,能够产生m/z43 碎片离子的化合物是AB。OA.CH 3(CH2)3CH3 B.CH3C CH 2CH3C.CH2CHCH3D.CHCCH 2CH38.色谱法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ABD。A.达到规定的理论塔板数B.分离度大于 1.5C.固定相和流动相比例适当D.色谱峰拖尾因子在0.95-1.05 之间9. 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AB。A.分配比B.分配系数C.扩散速率D.理论塔板数10.在气相色谱分析中,采用程序升温技术的目的是AD。A.改善峰形B.增加峰面积C.缩短柱长D
26、.改善分离度四、判断题 ( 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共 10 分)1.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与被测离子浓度的对数成正比。×2.若待测物、显色剂、缓冲剂都有吸收,可选用不加待测液而其他试剂都加的溶液做空白溶液。3.溶剂的拉曼光波长与被测溶质荧光的激发光波长无关。×4.在红外光谱中 CH,CC,C O,CCl,C Br 键的伸缩振动频率依次增加。×5.为了测量吸收线的峰值吸收系数, 必须使吸收线的半宽度比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6.在原子吸收测定中,得到较高准确度的前提就是保证100%的原子化效率。×7.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溶液浓
27、度增加到2c 时,其吸光度增加到2A,1透光率降低到 2 T。×8.荧光波长大于磷光波长,荧光寿命小于磷光寿命。×9.在核磁共振波谱中,化学位移与外磁场强度有关,偶合常数与外磁场强度无关。10.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式可知最佳线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小。五、填空题(每空1 分, 16 分)1.某离子选择性电极,其选择系数为K ij ,当 Kij 1 时,表明电极对i 离子的响K当 Kij =1 时,表明电极对i,j 离子的响应相等。2.苯的紫外光谱中有三条吸收带B、 E2、 E1,它们的 波长大小顺序为B E2 E1 ,max 大小顺序为BE2E1_。3.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选
28、择测定波 长的原则主要是吸收最大和干扰最小。4.原子吸收分析的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基体效应的干扰,但它不能消除 _背景吸收_的影响。5.荧光分光光度计中,第一个单色器的作用是扫描激发光谱(将光源发出的复光变成单色光),第二个单色器的作用是扫描发射光谱(将发出的荧光与杂散光分离,防止杂散光对荧光测定的干扰)。6.母离子质荷比( m/z)120,子离子质荷比( m/z) 105,亚稳离子( m* )质荷比为91.9。7.在纸色谱中,被分离组分分子与展开剂分子的性质越接近,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越 _强,组分斑点距原点的距离越_远_。8. 在气相色谱中,线速度较低时,范迪姆特方程 分子扩散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
29、素, 此时宜采用 _相对分子量较大的气体提高柱效。项是引起_作载气,以六、问答题(每题6 分,共 18 分)1.何谓吸收曲线?何谓工作曲线?二者如何绘制?各有什么用途?答:吸收曲线: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 A)为纵坐标得到的曲线。其绘制方法是在吸光物质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扫描吸收波长,即可得到吸收曲线。工作曲线: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 工作曲线是指浓度和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当溶液符合比耳定律时, 此关系曲线为一条直线。 绘制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配制吸光物标准品浓度梯度,测定不同浓度( c)时的吸光度( A),以 c 为横坐标, A 为纵坐标进行拟合,即可得到的直
30、线。吸收曲线( 1)可进行定性分析;( 2)选择定量分析的吸收波长。工作曲线可进行定量分析。2. 指出以下化合物在 1H-NMR 谱中各峰的归宿,并说明理由。Oc bdeCCH2CH3CHCC CH 2CH 3 c aO答 :( 1 ) a=1.22ppm, b=1.30ppm 或 b=1.22ppm, a=1.30ppm, c=4.21ppm, d=7.30ppm , e=7.59ppm。(2)由于取代烯烃的分子构型有顺、反异构,造成两个乙氧基不是等价的,有趣的是这种不等价只在甲基上反映出来,而在亚甲基上没有反映。(3)e( 7.59ppm) >d(7.30ppm)由于 e 同时受苯环
31、和双键磁各向异性的共同影响,明显向低场移动的结果。3.组分的色谱峰可用哪些参数描述?它们在色谱分析中有什么意义?答:(1)保留时间或调整保留时间,用于定性。(2)色谱峰高或峰面积,用于定量。(3)色谱峰区域宽度和分离度,用于衡量柱效。七、计算题(共14 分)1. 精密称取 VB12 对照品 20.0mg,加水准确稀释至 1000ml,将此溶液置厚度为 1cm 的吸收池中,在 361nm 处测得 A0.414。另取两个试样,一为 V B12 的原料药,精密称取 20.0mg,加水准确稀释至 1000ml,同样条件下测得 A0.390,另一为 V B12 注射液,精密吸取 1.00ml,稀释至 1
32、0.00ml,同样条件下测得 A0.510。试分别计算 V B12 原料药的百分质量分数和注射液的浓度。2.某样品为含正庚烷和正辛烷的烃类混合物。现称取该混合物 1500mg,加入乙酸正丁酯纯品 150mg, 混匀后在阿皮松柱( 100)上进行色谱分析,测得结果如下:组分空气正庚烷乙酸正丁酯正辛烷保留时间 (s)20.0194.0330.0393.4峰面积 (mm2)987095校正因子0.941.000.93( 1)分别计算正庚烷和正辛烷的的含量。( 2)计算乙酸正丁酯在阿皮松柱上的保留指数。解 : 由 V B12 对 照 品 计 算 361nm 的 百 分 吸 收 系 数 E11cm% :
33、E1%A0.4142071cmcl20.0100110001000ml g-1 cm-1VB12 原料药的百分质量分数:A0.3901)El100%(207100%94.2%c原料20.010)VB12 % =(1000注射液 VB12 的浓度:cA0.510102.46 10 4El207 1100g ml -1=0.246 mg ml -12.解:(1)分别计算正庚烷和正辛烷的含量。正庚烷的含量:C正庚烷 %WSAi f i100%Wm As fs150980.94100%13.2%1500701.00正辛烷的含量:C正幸烷 %WSAi f i100%Wm As f s150950.931
34、00%12.6%1500701.00(2)乙酸正丁酯在阿皮松柱上的保留指数:lgt R(x)'lg tR(Z)')100(71 310.0174.0 ) 768I 100(Z nlg tR(Z)'lg tR'( Zn )373.4174.0八、光谱综合解析(共10 分)利用以下光谱判断化合物的结构。解:(1)IR:3030cm-1;16501450cm-1 ;20001660cm-1;1225 955 cm-1;900 650cm-1 出现吸收峰,说明是芳香族化合物。另外在 3500 3200cm-1 范围内出现一个强的宽峰, 证明存在缔合的 -OH。所以该化合
35、物可能是芳香族的醇类。(2)13C-NMR :在 =126142ppm 出现 126.2(d),127.4(d),128.2(d),141.6(s)证明是单取代苯; =68.1ppm,三重峰,为 -CH2; =74.6ppm,两重峰,为 -CH; -CH2 和 -CH 由于苯环的磁各向异性影响而向低场移动。(3)1H-NMR :在 =7.2ppm 附近出现苯环质子峰;=4.8ppm 出现三重峰, =3.5ppm 出现二重峰,可能为 -CH-CH2-结构; =3.8ppm 附近出现胖而弱的小峰,进行氘代后此峰消失,说明是活泼质子 -OH 产生的共振峰。(4)MS:分子离子峰强,且分子量为 138
36、;m/z77,51,39,91,65 等碎片离子都说明苯环的存在;所以分子碎片有:OHCHCH2由分子量为 138 与碎片比较应该有2 个 -OH结构可能是:CHCH2OHOHMS 验证:+CHCH2CH CH2+ H2OOHOHOm/z138m/z120CH+CH2CHOHOH+ . CH2OHOHm/z138m/z107综合以上解析化合物为:CHCH2OHOH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4)五、 名词解释 :1. 生色团:生色团:凡能导致化合物在紫外或可见光区产生吸收的基团。2. 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当基态原子吸收外界能量(如电能、热能等)跃迁到激发态后,由高能态跃迁回基态而产生的光谱。
37、3. 锐线光源:锐线光源:指能发射出谱线半宽度很窄的发射线的光源。4. 相对保留值:相对保留值:相对保留值也称选择性因子,其定义为:t R2t Mt R2tR1t Mt R1式中t R2 和 tR1分别为组分2 与基准组分1 的调整保留时间。5. 条件电位:-1六、条件电位:在一定条件下,某电对的氧化型总浓度和还原型总浓度均为 1 mol·L时的实际电位。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光学分析法是基于检测能量与待测物质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引起的变化 _的分析方法。_辐射信号或辐射性质所2气相色谱分析中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作检测器时,使用作 _氮气 _载气,检测灵敏度 _高_
38、。3气相色谱仪由如下五个系统组成:_气路系统 _,_进样系统 _,_分离系统 _,温控系统、检测和记录系统。4高压液相色谱仪的工作过程是:当试样进入进样器时,经进样器的溶剂将试样带入色谱柱_分离,被分离后的试样按先后顺序进入 _检测器 _,它将物质的浓度信号变成_电信号_,由记录仪记录下来,即得到一张液相色谱图。5振动偶合是指当两个化学键振动的频率_相等 _或 _相近 _并具有一个 _公共原子 _时,由于一个键的振动通过公共原子使另一个键的长度发生改变, 产生一个微扰, 从而形成强烈的振动相互作用。6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电离度增大会产生_原子 _线减弱, _离子 _线增强。7在分光光度法中,
39、为了保证误差在2% 以内,吸光度读数范围为_0.20.7_。8原子线的自然宽度是由勒变宽是由 _原子热运动_原子在激发态停留的时间_而产生的。_引起的,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多谱9用离子选择电极以“以一次加入标准法”进行定量分析时, 应要求加入标准溶液的体积要_小 _, 浓度要 _高_, 这样做的目的是_保持溶液的离子强度不变_.七、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A ) 1. 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下述哪种性质上A. 能量B. 频率C. 波长D. 波数( B ) 2. 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C.组分与载气 B. 组分与固定相组分与组分 D. 载
40、气与固定相( B ) 3. 在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为了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常使用的载气为A. 氮气B. 氢气C. 氧气D. 氦气( B ) 4. 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用石油醚为冲洗剂,分离植物叶子的色素时是采用A.C.液液色谱法B. 液固色谱法凝胶色谱法D. 离子交换色谱法( A ) 5. 下列化合物中, C=C 伸缩振动吸收强度最大的化合物为A. R CH=CH 2C. RCH=CH R(反式 )B. R CH=CH R(顺式 )D. R CH=CH R(顺式 )( D )6. 羰基化合物 R CR( 1),R C Cl( 2),R C H(3),R C F( 4)中,C=O 伸缩振动频率出现
41、最高者为A. (1)B. (2)C. (3)D. (4)( C ) 7. 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共同点在于A.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的内层电子产生跃迁B. 能量使气态原子的内层电子产生跃迁C. 能量使气态原子的外层电子产生跃迁D. 空心阴极灯产生的共振线使外层电子产生跃迁(C ) 8. 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液c1 的透光度为20% ,试液的透光度为12%;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以c1 为参比,则试液的透光度为A. 40%B. 50%C. 60%D. 70%( D ) 9. 单道单光束型与单道双光束型原子吸收光度计的区别在于A. 光源B. 原子化器C. 检测器D. 切光器( A ) 1
42、0. 关于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时间 , 不正确说法的是A. 浓试样比稀试样长 ;B. 光滑的电极表面和较薄的膜相会缩短响应时间;C. 共存离子对响应时间有影响 ;D. 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会缩短响应时间八、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摄谱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摄谱仪由照明系统、 准光系统、 色散系统及投影系统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主要作用分别为:照明系统:是为了使被分析物质在电极上被激发而成的光源每一点都均匀而有效地照明入射狭缝,使感光板上所摄得的谱线强度上下一致。准光系统:使光线成为平行光束而投射到棱镜上。色散系统:是使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将不同波长的光以不
43、同的角度折射出来,色散形成光谱。投影系统: 包括暗箱物镜及感光板。 暗箱物镜使不同波长的光按顺序聚焦在物镜焦面上, 而感光板则放在物镜焦面上,这样就可得到一清晰的谱线像光谱。2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答: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分子发生振动时有其独特的红外吸收光谱, 谱图上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则反映了各基团的振动频率和有关结构因素的相互影响, 据此可以区分由不同原子和不同化学键组成的物质,甚至可以用于识别各种同分异构体,这就是红外光谱定性分析。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一般根据什么原则选择吸收线?答:通常可选用共振线作分析线,因为这样一般都能得到最高的灵敏度;测定高含量时,为避免试样浓度过度稀释和减少污染等问题,可选用灵敏度较低的非共振吸收线为分析线;对于 As、 Se、 Hg 等元素其共振线位于 200 nm 以下的远紫外区,因火焰组分对其有明显的吸收,所以宜选用其他谱线4简要叙述电分析化学法的特点?答:( 1)准确度高有的方法可测至 10-11-1 的组分,库仑分析法和电解分析法可用于mol ·L原子量的测定。( 2)灵敏度高如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的检测限可达10-7-1,极谱分析法的检测下-10-12-1mol ·L限甚至可低至 10 10mol ·L。( 3)分析速度快( 4)选择性好( 5)所需试样的量较少,适用于进行微量操作( 6)测定与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9741:2025 EN Optics and photonics - Optical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 Test method for striae in infrared optical materials
- 2025年重庆危险品从业资格证题库有多少题目
- 2025年出版物发行零售项目发展计划
- 公文写作与处理考试中的备考策略总结
- 城市社区共享服务协议
- 教育培训行业教师资质证明书(6篇)
- 2025年公文写作的框架及试题答案
- 物流行业员工收入及奖金证明(6篇)
- 行政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及试题及答案
- 2025企业云端存储服务合同
- 风电安全管理课件
- 挂名股东免责协议书(2025年)
- 2025北京首都机场大兴国际机场招聘60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CAMDS操作手册资料
- 雨季冬季施工及台风、炎热气候条件下施工措施
- 长款厚大衣项目质量管理方案
- 幼儿园中班美术《开心帽》课件
- 武进经济发展集团笔试
- 2024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55企业会计学试卷及答案
-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重庆大学
- 少先队活动课《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