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众数_第1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众数_第2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众数_第3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众数_第4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众数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众数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去找工作时,他一般最关注什么?生:工资。生:工作环境和待遇。师:找工作时工资的多少往往是人们最关心的,李叔叔看到一份超市招聘公告上写着:本超市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1000元,现招收员工假设干。李叔叔一看条件不错,就应聘做了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可第一个月他只拿到工资500元,第二个月也只有600元,问了一些同事大部分都是600元,少数超过600元。他找到了超市副经理说:你们欺骗了我,我已经问过其他工人没有一个工人的工资超过10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每月1000元呢?超市副经理拿出了超市工作人员的工资表:某超市工作人员

2、月工资如下表单位:元经理副经理员工A员工B员工C员工D员工E员工F员工G员工H员工I月工资30002019900800700700600600600600500问题1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答复下面的问题:1副经理说月平均工资1000元是否欺骗了李叔叔?2你有什么想法?生:刚刚我算了一下,这11个数的平均数是1000,所以月平均工资1000元没有欺骗。师:对,我们学过平均数的知识,平均数是1000元是没有错。那为什么李叔叔只能拿到600元。大家可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生:因为两位经理的工资很高,带动了员工的平均公资。师:,看来这组数据中,由于出现了两个特别的数据,所以平均数1000不能真

3、实反映大多数员工的工资程度,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数反映这个超市的工资程度比较合理呢?请大家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然后说说你的想法。【设计意图:本环节痛过李叔叔在找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数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帮助李叔叔的过程中感受到在这里平均数和中位数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资程度,初步感受众数产生的必要性。】学生小组讨论:生1: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用600元是比较好的,因为这里600元的人是最多的,有4个人。生2:我认为700元比较合理,因为它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师:大家分析的不错,很有自己的想法。平均数会受一些特别偏大或偏小的数据的影响。那么李叔叔最有可能挣到多少钱?生:600元师:6

4、00在这里出现次数最多,它代表的是多数人的工资程度,所以600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二、探究新知。板书:众数。【设计意图;本环节提出这样的问题,主要想通过工资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600理解众的含义,进而理解众数的意义。】师:请大家试着说一说众数的意义;然后老师小结出示概念。齐读概念。师: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了三个统计量,那么,面对详细的问题,我们应该选择哪个统计量来描绘数据的集中趋势呢、下面请看这个问题。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下面是15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米1.41,1.41,1.41,1.44,1.45,1.4,1.48,1.49151,1.51,1.51,1.51,1.

5、52,1.54,1.54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适宜?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学生汇报,老师小结。从审美角度以及队伍整齐观点来看应以众数1.51为标准选择队员身高会比较均匀。【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机,使他们在考虑,探究,讨论。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实际问题中体会三个统计量的区别和他们各自的适用限度,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和体会数学中美的因素】。三、分析数据,尝试统计决策。师:同学们,全世界都关注的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了,我国的体育健儿正在紧张的训练,准备迎战奥运会。国家队的教练想在两名优秀的射击运发动中选择一名去参加比赛:出示两名运发动成绩

6、甲:9.5109.49.59.79.59.49.39.49.3乙:109108.39.89.5109.88.79.9看到两名运发动的成绩,大家能否猜测一下,教练会选择谁去呢?生1:我认为会选甲,甲的成绩很高。生2:我想会选乙,乙打中10环的多。生3:我想应该看看他们的平均分。师:大家说的很好,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用掌声来鼓励他们。那我们就先从平均数入手,大家动手做一做,看看他们的平均数是多少?可以同桌合作生:老师,平均数一样,都是9.5。师;平均数一样我们该怎么办呢?生1:看众数。甲的众数是9.5。生2:9.4也出现三次,9.4也是众数。那两个都是众数吗?师:当然,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7、也可以没有,比方说我们班前五名同学的成绩就没有重复的,那自然就没有众数了。生:乙的众数是10,所以乙获胜的时机大一些。师:在平均数一样时,我们应该看众数。【设计意图:通过一组练习,使学生能灵敏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些数据的特点,并从数据的波动大小中,表达概率的可能性。让学生能根据统计量进展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并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四、学生畅谈收获。五: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络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适宜的统计量。

8、案例反思:老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拟。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1、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开场,我提出的是一个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引发他们的理性认识,通过学生的独立考虑和交流,引起了学生对月工资程度的认知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绘数据特征有时是不适宜的。让学生从详细问题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那么,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

9、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展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

10、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读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化,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根底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历联络起来,在开展想象力中开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观察对象。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

11、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进步学生的写作程度,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2、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众数的概念,我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根底上逐步建构的,这样做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三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描绘的角度并不一样,三者之间既有联络又有区别,同时也浸透出了他们的优越性与局限性。可以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