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6册_第1页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6册_第2页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6册_第3页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6册_第4页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6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6册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太白诗虽若升天乘云,无所不之,然自不离本位。故放言实是法言。” 李白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意境奇妙,他善于凭借想象,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并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达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年段的古诗文阅读有这样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教学李白的诗,特别适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想象举象,

2、入境悟情,同时感受他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和夸张、豪放的写作风格。【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李白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他的这首早发白帝城不仅是一首家喻户晓,千百年来为人们不断传颂的杰作,而且也是他度尽劫波精神爽的生动写照。这首诗不论从哪一个角度去欣赏, 都离不开一个“ 快” 字, 而这个字在诗中却不见踪影。诗人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充满夸张和奇想。学情分析:学生对诗仙李白并不陌生,曾学过他的许多首诗。对于本诗的表面意思也能大致理解。但对“白帝城”、“江陵”两个地方的有关地理知识欠缺,对于 “彩云”“猿声”等意象的文化内涵不理解,对于李白被流放的经历也知

3、之甚少。 我的思考: 怎样帮助学生通过一首诗来了解一段历史,更多地认识一个诗人,领会一种写法,从而更爱读古诗、读经典,是我这节课要努力去达成的目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本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流放途中遇赦的畅快心情。2、初步感受本诗中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尝试在语境中运用所学诗句。3、工整地抄写早发白帝城。一、初读会意船行飞快1、读诗题,学写“帝”字。2、读正确,指导读出诗的节奏。3、理解本诗大意。(1)自学理解,同桌交流。(2)通过提问,建立联系,理解前两句诗,感受行船之快。(3)想象诗中景象,理解后两句诗,再次感受行船之快。4、有感而发,读出船行之快。【设计意图】在初读会意这

4、一板块,先用几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李白是从哪儿出发去哪儿,路程多远,时间多长,从时空对比中感受到行船之快,教给学生理解诗句方法的同时发展了语文思维的能力。后两句用想象的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受猿啼回荡的同时,小船已过万重山这种很少有过的经历,进一步体会船行之快。二、入境悟情归心畅快1、小结引发探究兴趣:你们知道吗,其实李白写这首诗不光是为了写小船速度快的,他更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2、补充资料,了解本诗背景:李白生活在唐朝,他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就是帮助君王治理国家,虽然他一直都没有受到重用,但是他始终坚信,总有一天,他会乘风破浪,克服所有的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像他在诗中写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5、挂云帆济沧海!”58岁那年,李白终于有机会施展才华、为国效力了,却被诬陷成是谋反的罪臣,流放到一千多公里以外的那个叫夜郎的地方,永生不得与家人朋友相见。3、吟诵诗句,人同此情。(1)吟诵诗句,体会流放途中的愁苦和渴望。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李白 上三峡“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还?”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2)诵读诗句,感怀李白渴望的自由、抱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4、想象流放之苦

6、,引出遇赦之喜。5、再读感受:藏在景中之情。6、齐读全诗,体会诗人遇赦后心情的畅快。【设计意图】在入境悟情这一板块,如果单纯出示相关历史资料,学生很难真正走入诗人内心。整合李白在流放途中所作的两首诗,体会他的愁苦心情以及内心深处被放赦还的渴望。而渴望放赦还的背后又是李白对自由的渴望,更是他安社稷、济苍生的报国情怀,所以第二次整合学生们较为熟悉的李白另三首诗中的诗句,来逐层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理解。三、积累运用借景抒情1、小组交流,填读诗句。(插课件里那页)告辞了,三峡! 来时 ,回时 ; 告辞了,白帝城!来时 ,回时 。告辞了,三峡!告辞了,白帝城! 我愁远谪(zhé)夜郎去,何日金鸡放

7、赦(shè)还? 巴东三峡巫(w)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三朝(zho)又三暮,不觉鬓(bìn)成丝。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全班共读,再次体会李白流放与遇赦不同的心情。3、齐读全诗,熟读而成诵。【设计意图】诗句的整合,不仅是为了入境悟情,还能丰富学生的积累,学习恰当地在语境中来运用。在第三板块,请学生尝试运用本课中读过的诗句来分别表达诗人在流放途中和回江陵时的不同感受,进一步感受借景抒情的写法。四、恭敬抄录静心习文1、小结学诗方法,引出古人学诗文另一法抄录。2、展示教师抄录作品,观察行文格式,提示生字书写要点。(插书法)3、认真恭敬抄录早发白帝城。4、总结:景情历史诗人【设计意图】学习古人抄录诗文的方法,使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书法与古诗相结合,使学生再一次得到文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