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选择题_第1页
机械设计选择题_第2页
机械设计选择题_第3页
机械设计选择题_第4页
机械设计选择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二、三章总论1.1是非题1.1.1载荷不变时,零件只能产生静应力。N1.1.2零件的应力随时间变化时,均按应变力作强度计算。N(循环次数少但应力范围大)1.1.3各种材料均有疲劳强度循环基数。Y1.1.4 某零件用20MnVB制成并作表面渗碳和淬火处理,当受双向应力时,应该用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强度。Y1.1.5 零件的应力循环特征系数范围一iwr< 1。Y1.1.6 疲劳曲线方程d m/rNN=C仅适有于有限寿命区。Y1.1.7某材料的疲劳曲线可用于分析该材料所制成零件在不同循环特征系数下的应力极限。N1.1.8某材料的极根应力线图可用于分析该材料所制零件在不同循环特征系数下的应力极

2、限。Y第五章螺纹联接6 . 1选择题6.1.1联接螺纹要求 ,传动螺纹要求 a)平稳性好b)效率高c)自锁性好 d)螺距大6.1.2可用作螺旋千斤顶的螺纹有CD螺纹。a)锯齿形 b)三角形 c)梯形 d)矩形6.1.3常用螺纹的线数有单线双线三线三种,其中用于联接和用于传动的各有a)种和两种b)种和三种c)两种和两种d)两种和三种6.1.4管螺纹的公称尺寸是指_D。a)螺纹的外径b)螺纹的内径c)螺纹的中径d)管了的内径6.1.5螺纹的牙形角为a,升角为$ ,螺纹副的当量摩擦角为p v,则螺纹副的自锁条件为C_。a)$Wab) aWpv c) ©Wpvd) pvVp6.1.6相同公称

3、尺寸的三角形细牙螺纹和粗牙螺纹相比,因细牙螺纺的螺距小,内径大,故 细牙螺纹B。a)自锁性好,强度低b)自锁性好,强度高c)自锁性差,强度高d)自锁性差,强度低6.1.7联接用的螺母、垫圈是根据螺纹的_C_选用的。a)中径b)内径c)外径6.1.8我国国家标准规定,螺栓的强度级别是按其材料的_C_来进行划分的。a)抗拉强度(T bb)屈服强极限d sc)抗拉强度d B与屈服极限d S d)硬度HB6.1.9受拉螺栓的断裂,最多发生在D。a)靠近螺栓头的部位b)螺杆当中的部位c)螺纹收收尾的部位d)靠近螺母支离承面的螺纹部位a)受力均匀b)造型美观6.1.11紧联接螺栓按伸强度计算时, 原来的

4、B倍。6.1.10在同一螺栓中,螺栓的材料、直径、长度均应相同,是为了D。c)降低成本d)便于装配考虑到拉伸和扭转的复合作用,应将拉伸载荷增大至a)1.1b)1.3c)1.5d)1.76.1.12设计紧联螺栓时,其直径越小,则许用安全系数应取得越大,即许用应力取得越小。 这是由于直径越小时C 。a)螺纹部分的应力集中越严重b)加工螺纹时越容易产生缺陷c)扳紧时越容易折断d)材料的机械性能越不易保证6.1.13受横向载荷的受拉螺栓所受的载荷是_B,受横向载荷的铰制孔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A,受轴向载荷的松螺栓所受的载荷是_A_,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E 。6.1.146.1.156.1.1

5、6a)工作载荷b)预紧力c)部分工作载荷d)残余预紧力e)工作载荷+残余预紧力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作用时,如果用受拉螺栓联接,则螺栓可能的失效形式为 a)剪切或是挤压变坏b)拉断螺栓受到预紧力F'作用和轴向工作载荷a)F ' ' +Fb)F ' +CC1+C2)F在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中,当工作轴向力小Bc)拉扭断裂F后,螺栓的总拉力 F0等于Ac)F+F 'F加上后,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受力大a)相等b)不相等c)不变6.1.17受剪切。被联接件受横向载荷时,螺栓是否就Ba)一定b)不一定6.1.18在螺栓工作拉力和残余预紧力不变的情况下,C可以收到提高螺

6、栓疲劳强度的效果。a)增加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刚度b)减小螺栓刚度和被联接件的刚度c)减小螺栓刚度,增加被联接件刚度6.1.19压力容器盖的紧螺栓联接中,若螺栓预紧力和容器内压力不变,但将螺栓由实心变成空心的,贝UD。a)螺栓总拉力Fo增高,联接的紧密性降低b)栓的总拉力Fo降低,紧密性增高c)螺栓的总拉力Fo与紧密性同时增高d)螺栓的总拉力Fo与紧密性同时降低6.1.20压力容器盖的紧螺栓联接中,若螺栓预紧力和容器内的压力不变,但将凸缘间软铜垫片换成橡胶垫片,则A 。a)螺栓的总拉力Fo与联拉的紧密性同时增高b)螺栓的总拉力Fo与紧密性同时降低c)Fo增高,紧密性降低d)Fo降低紧密性增高6.1

7、.21对外载荷是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联接,除考虑它的静强度外,还必须根据螺栓的 D来验算它的疲劳强度。a)最大工作应力b)最小工作应力c)平均工作应力d)应力幅6.1.22对顶螺母为A 防松,开口销与槽形螺母为B防松,串联钢丝为B 防松。a)摩擦b)直接锁住(机械防松)c)破坏螺纹幅(不可拆)6.1.23铰制孔用螺栓可用于外载荷为_Ca)轴向载荷和横向载荷的联接中b)横向载荷和弯矩的联接中c)横向载荷和扭矩联接中第八章带传动11.1.1带传动主要是依靠a)带和两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摩擦力c)带的紧边拉力带的初拉力11.1.2与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相比,带传动的主要优点是a)工作平稳,无噪音c)摩擦

8、损失小、效率高11.1.3应用最广的平带是Ca)皮革带b)塑料带d)棉织带e)毛织带11.1.4 V带传动中,当带轮直径越小时,轮槽楔角应a)越大b)越小d)由带的型号决定11.1.5平带的参数中,A 来规定标准;标准。a)长度b)宽度d)厚度和小带轮直径的比值11.1.6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a)带不是绝对挠性体c)带绕过带轮时产生离心力来传递动动和功率的。b)带和两轮接触面之间的A 。b)传动的重量轻 d)寿命较长c)橡胶布带B。c)和带轮直径无关V带的参数中,c)厚度b)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偏低 d)带的松边与紧边拉力不等11.1.7 V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 A 。a)是不可避免

9、的b)可用增大包角和提高带与带轮间摩擦系数等措施予以避免c)只有在外载荷不超过带传动的最大有效圆周力时才可以避免11.1.8带传动中,主动轮圆周速度 V1、从动轮圆周速度V2,带速V,它们之间 存在的关系是 。a)V 1= V2=Vb)Vi > V> V2c)V iV Vv V2d)V > V1> V211.1.9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由于C 。a)容易变形和磨损b)带在带轮上打滑c)带的弹性滑动d)带的材料不遵从虎克定律11.1.10 V带带轮的最小直径Dmin取决于 A 。a)带的型号b)带的线速度c)高速轴的转速11.1.11 带传动中应取 D1&g

10、t; Dmin,这是为了考虑 B。a)限制胶带的速度Vb)限制胶带的弯曲弯曲应力c)在传动比不变条件下,可增加包角11.1.12 一定型号V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A 成反比关系。a)所绕过带轮的直径b)所绕过带轮上的包角c)传动比d)带的线速度11.1.13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传动比,则小带轮上的包角 Aa)减小b)增大c)不变11.1.14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C。a)带的寿命缩短b)带的弹性滑动加剧c)带在工作时颤动d)带在工作时发出很大噪音11.1.15两带轮的直径一定时,中心矩缩短会导致C。a)带的弹性滑动加剧b)带传动的效率降低c)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d

11、)带工作时噪音增大11.1.16 一带传动,紧边拉力F1与松边拉力F2之比V 10。当空载时,它们的比 值为 A;当载荷小于许用值时,它们的比值为D ;当载荷达到刚开始打滑的瞬间,它们的比值为C 。a)F1/F2 1b)F1/F2 0 c) F1/F2=e 卩 a d)F1/F2 ve卩a11.1.17有效圆周力Fe是由任意一个带轮接触弧(a 1或a 2 )上 的 C限制的。a) a 1和a 2中最大者 b)带对轮的摩擦系数c)最大的摩擦力11.1.18带传动的带受到的最大应力发生在 C。a)带的紧边退出大轮处b)带的松边退出小轮处c)带的紧边进入小轮处11.1.19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C。

12、a)带的打滑 b)带的疲劳破坏c)带的疲劳破坏及带的打滑11.1.20 带传动的打滑Aa)沿小轮先发生b)沿大轮先发生c)沿两轮同时发生11.1.21 胶带打滑的现象为A 。a)小带轮转动,皮带不动b)皮带运动,大带轮不动c)小轮、大轮及皮带都不动11.1.22 带传动在传动系统中宜置于A。a)高速部分b)低速部分c)不高不低速部分11.1.23带速较高时,带传动传递的功率较大,是因为 B 。a)D i较大b)要求的刀Ff较小c) a较大较大11.1.24同一 V带轮传动,若主动轮转速不变,用于减速较用于增速所能传递的 功率 B 。a)相等b)增加c)减少11.1.25带传动安装张紧装置是为了

13、保证B 。a)不打滑 b)胶带具有一定的张紧力c)提高传动寿命第九章链传动14.1.1 链传动和带动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C。a)工作时平稳,无噪 音b )制造费用低c)寿命长d)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14.1.2 链传动中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着主要是由0a )这种传动一直用来传递小功率b)链速较高,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c )啮合传动,无需很大的初拉力14.1.3动14.1.414.1.5d)链的质量大,离心力也大 链传动属于Ca)两零件直接接触的啮合传b)两零件直接接触的摩擦传动c)带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d )带有中间挠性件的摩擦传动一般套筒滚子链节距的选择是Ba)在满足最大

14、承载条件下尽量选择小值b )在满足传递功率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小的节距c )在满足不脱链的条件下,尽量选取较小值 为了减少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及减轻冲击及动载荷,通常采A,并限制链轮的极限转速。14.1.614.1.7a )较小的链节距和较多的链轮齿数 b )较小的链节距和较少的链轮齿数 c )较大的链节距和较多的链轮齿数 从链传动的运动分析知Ca)传动比和齿轮一样不b)与皮带传动一样传动比减小c )平均传动比准确,但瞬时传动比是变化的 若要使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也等于常数,则它的允要条件 是Ca )大链轮齿数 乙上小链轮齿数Z1的整数倍乙=Zi14.1.814.1.9c )乙=乙,且中心距A是节

15、距p的整数倍d ) Z2=3Z1, A=40p从链传动的运动分析知,链传动的动载荷C。误差增大而增大 b )随链节距的增大而增大c)随转速及节距的增大而增大14.1.1014.1.1114.1.1214.1.1314.1.1414.1.15a)小链轮的转速n1率pc)连链条的速度V周力F链磨损后会导致D 。a)销轴的破坏筒的破坏d )破坏链条和链轮的啮合(脱链) 链传动设计中,一般推荐大链轮齿数不超过 了C。b )传递的功d )传递的圆b)套c )链板的破坏120,这是为a )保证链轮轮齿的强度b )保证链传动的平稳性c)当链的磨损引起的相对伸长量不超过 3%寸仍可保证链和 链轮的啮合d )限

16、制传动比的选择采用多列链可以提高链传动的承载能力,但缺点是Aa)因制造误差造成各列受力不均,承载能力不能按列数成倍 增长b) 比单列的重量增大c)链传动的冲击作用增强d)要求采用较宽的链轮链条的节数宜采用 B。a )奇数b)偶c) 5的倍数d ) 10的倍数速度不太低,润滑良好,具有防护罩的链传动,其失效形式C 。a)销轴在工作中磨损,使链条的节距增大,不能正确啮合b)链条的静强度不够而被拉断c )链板的疲劳断裂或链条其它零件工作表面的点蚀,胶合 为了避免某些链节总是和链轮上某些齿重复啮合,以保证链节磨损 均匀, D 。为了限制链传动的动载荷,在节距 p和小链轮的齿数Z1 一定时应 该限制A。

17、a )链节数Lp和Z均要取奇数b ) Lp和Z均要取偶数c ) Lp取奇数,Z取偶数d ) Lp取偶数,Z取奇数14.1.16布置链传动时应使链条的紧边在上,松边在下,这样B 。a)链条可平稳工作,噪音降低b)松边下垂后不致与紧边相碰c )可减轻链条的磨损d)可使链传动达到张紧的目的第十章齿轮传动12.1.1选择齿轮传动的平稳性精度等级时,主要依据A。a)圆周速度b)转速c)传递的功率d)承受的转矩12.1.2机床主轴箱中的变速滑移齿轮应选用A。a)直齿圆柱齿轮 b)斜齿圆柱齿轮c)人字齿圆柱齿轮d)斜齿圆锥齿轮12.1.3 一平行轴齿轮传动,已知传递动力较大,速度不高,要求运转平稳,在 齿轮

18、两端采用两滚针轴承支承,则该齿轮传动宜选择C 。a)直齿圆柱齿轮 b)斜齿圆柱齿轮 c)人字齿圆柱齿轮d)直齿圆锥齿轮12.1.4选择齿轮毛坯的型式(轧制圆钢、锻造、铸造等)时,主要考虑B。a)齿宽 b)齿轮直径 c)齿轮精度d)齿轮在轴上的布置位置12.1.5 有对软硬齿面齿轮传动,小齿轮采用 _C。a)20Cr钢淬火b)20Cr钢高频淬火c)20Cr钢渗碳淬火d) 20Cr钢氮化处理12.1.6齿轮传动中动载荷系数KV是考虑到是由于Ca)工作中有冲击b)载荷沿齿面接触线的分布不均匀c)基节不等,造成内部附加动载荷影响的系数12.1.7斜齿圆柱齿轮的动载系数和相同尺寸精度的直齿圆柱齿轮相比是

19、B。a)相等b)较小c)较大d)视实现工作条件可能大也可能小12.1.8对高速齿轮或表面经硬化处理的齿轮的齿顶进行适量修缘,可 以 _Ba)减少载荷分布不均b)减少动载荷c)提高轮齿的变曲强度d)使齿易于跑合12.1.9斜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的两个齿轮的螺旋方向A,蜗杆传动时两者螺旋方向B,螺旋齿轮传动时两者的螺旋方向C。a) 一定相反b) 一定相同c)不一定12.1.10引用斜齿轮的当量齿轮和当量齿数的目的是在于 a)简化计算过程b)形象直观,易于理解c)选择成型铣刀和强度计算12.1.11斜齿轮的齿数比其当量齿轮的齿数为B 、圆锥齿轮为 B 。a)大b)小c)相同12.1.12 一般软齿面

20、的闭式齿轮传动,当齿轮轮齿最常见的的失效形式是Ca)胶合b)磨损c)点蚀d)轮齿折断因此对这种传动,设计计算时最先要对其进行B。a)齿根变曲强度计算b)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c)短期过载强度校核计算12.1.13在高速重载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中,容易出现的失效形式是_C。a)齿面塑性变形b)齿根折断c)齿面胶合低速重载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E。a)轮齿疲劳折断b)齿面点蚀c)齿面磨损d)齿面胶合e)齿面塑性变形12.1.14 提高齿轮抗胶合能力显著有效措施是C,D。a)加防护罩b)提高齿轮工作温度c)提高润滑油粘度d)降低齿面粗糙度12.1.15在不逆转的齿轮上,由于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不够

21、所产生的疲劳裂纹, 一般容易在轮齿的D一首先出现和扩展。a)受压侧的节线部分b)受压侧的齿根部分c)受拉侧的节线部分d)受拉侧的齿根部分12.1.16在齿宽b相同的前提下,齿面接触强度取决于C。a)齿数的多少b)模数的大小c)齿数和模数的乘积12.1.17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应B 。a)分度圆直径不变条件下增大模数b)增大分度圆直径c)分度圆直径不变的条件下增加齿数d)减小齿宽12.1.18 一对钢齿轮与载荷,参数尺寸都完全相同的一对铸铁齿轮相比具有较大 的齿面接触应力,这是由于钢具有 。a)较高的许用弯曲应力b)较高的许用接触应力c)较大的弹性模量d)较大的塑性12.1.19如果对

22、圆柱齿轮传动进行高度变位,即取变位系数XX2,则其具面接触强度C_。a)比原来提高b)比原来降低c)与原来一样12.1.20为了提高齿轮齿根的弯曲强度应A 。a)增大模数b)减小齿宽c)增加齿数d)增大分度圆直径12.1.21 一减速齿轮传动,主动轮1和从动轮2的材料和热处理要求均相同,工 作时,两轮齿根危险剖面上的弯曲应力 D 。a ) (T F1>C F2b) (T Five F2c) c F1= cF2d )不一定12.1.22 一圆柱齿轮传动,其他条件均不变,仅将齿轮的宽度提高一倍,则轮齿 的齿根弯曲应力t b'与原来的t b相比较,有 C 关系。a ) t b'

23、 =2 t bb) t b' = t bc) t b'略大于0.5 t bd) t b'略小于0.5t b12.1.23 一对啮合齿轮,其大小齿轮的齿根对于弯曲疲劳为等强度的条件是 B。a ) t f1/Y Fa2Ysa1 =T F2/Y Fa1Ysa2b) T F1/ Y FaYsa1Fa2Ysa2c) T F1/Y Fa2Ysa1 = T F2/Y Fa1d) T F1/Y Fa2 /Y12.1.24有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轮1的模数mi=5mm齿数 乙=25,齿轮2模数m=3mrm齿数Z2=25,此时,它们的齿形系数C 。a )Y Fa1 V YFa2b)Y F

24、a1 > YFa2C)Y Fa1= Y Fa212.1.25对于标准的直齿圆柱齿轮,减小其齿轮齿形系数可采用的方法有 B。a )齿廓修形b)增加齿数c)增大模数d)提高齿轮制造精度12.1.26有A、B C三个齿轮,它们的压力角,模数和齿数均相同,但A齿轮是标准齿轮,B是正变位齿轮,C是负变位齿轮,则它的齿形系数Yf冲以 C 最大。a )Y FaAb)Y FaBc) Y FaC12.1.27在圆柱齿轮中,常使小齿轮齿宽略小大于齿宽,其目的是_Coa) 提高小齿轮齿面接触强度b) 提高小齿轮齿根弯曲强度c) 补偿安装误差,以保证全齿宽的接触d) 减少小齿轮的载荷分布不均12.1.28直齿圆

25、锥齿轮的传动比一般应该不大于A oa )5b)8c)1012.1.29正交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齿数为Z1, Z2节圆锥半顶角为S 1,S 2则其传动比 i= Z 2/ Z 1= A oa )ctg S 1b)tg S 1c)cos S 2d)sin S 212.1.30当两个直齿圆锥齿轮的轴线垂直相交时,一个齿轮所受的径向力与另一个齿轮的C数值相等而方向相反。a)圆周力b)径向力c)轴向力第十三章蜗杆传动13.1.113.1.213.1.313.1.413.1.5蜗杆传动的传动比a) n n2蜗杆传动通常是a由蜗杆向蜗轮i不等于 C 。b) Z2/Z1C) d2/d1A传递运动。b)由蜗轮向蜗杆

26、c)可以有蜗杆向蜗轮,也可以由蜗轮向蜗杆在其中间平面内具有直线齿廓的是B 蜗杆。a)渐开线b)阿基米德蜗杆直径系数q的计算式为 Aa) q=d1/mb) q=d1 m一正交阿基米德蜗杆传动的蜗杆导程角为 应为 A 。c)延伸渐开线d)摆线齿廓c) q=a/md) q=a/d1a =7o7'30”(右旋),蜗轮的螺旋角 3d) 15oA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a)蜗杆的齿面硬度 滑动速度b )蜗杆传递的动力c)蜗杆传动的13.1.9在蜗杆传动中,对于滑动速度Vs12m/S的重要传动应该采用B 作为蜗轮a)7c7'30”b) 81o52'3O”c) 20o13.1.6 其

27、它条件相同时,若增加蜗杆的头数,则其滑动速度a)增加b)减少c)不变13.1.7 蜗杆传动中,蜗轮轮缘通常用青铜制造,这是为了考虑 Ba)耐磨性好b )减摩性好c)强度高d) 工艺性能好选用蜗轮齿圈材料的主要根据是C 。齿圈的材料。c) 45钢调质d)a) HT200b) ZCuSn10Pb1d) 18CrMnTi渗碳淬火13.1.10 对于传递动力的蜗杆传动,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在一定限度内可以采用B .a)较大的蜗杆特性系数b)较大的螺旋升角c)较大的模数13.1.11 为了配凑中心距或提高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常采用变位蜗杆传动,这时要是_A_。a)蜗轮变位b )蜗杆变位c)蜗杆蜗

28、轮均变位第十六章轴16.1.1 自行车轮的轴是 A ,a)心轴b)转轴c)传动轴16.1.2自行车大链轮的轴(脚蹬轴,又称中轴)是Ba)心轴b)转轴c)传动轴16.1.3后轮驱动的汽车,其前轮的轴是一A。a)心轴b)转轴c)传动轴16.1.4某45#钢轴的刚度不足,可采取C措施来提高其刚度。a)用40Cr钢代替b)淬火c)增大轴的尺寸d)改进轴的结构以减轻应力集中16.1.5 汽轮发电机转子轴在高温、高速和重载条件下工作,采用_C材料为宜。a) 45钢正火b) Q255c) 38CrMoAlAd) 45钢调质16.1.6 对大直径轴的轴肩圆周角处进行喷丸处理,起目的是C 。a)是尺寸精确些b

29、)达到规定的表面粗糙度c)降低材料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d)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16.1.7 计算当量弯矩 M'=M 2+ ( aT 20.5, a是根据转矩性质而定的校正系数,当承受的转矩是对称循环时,a= C 。a)16.1.80.3 b)转轴设计中,修正系数0.6c) 1.0当弯矩是第山类 a等于A 。d) 1.5(对称循环)而转矩是第n类(脉动循环)时,其a)c)16.1.9a)c)16.1.10db / ob锁b /+1 b转轴在精确计算时,首先应确定 危险 应力集中较大处 材料为钢质的传动轴,三个从动轮A、B、轴 n=470r/min 时,b)d)A<db / 61b+1

30、b / e1b断面的位置。b)承受最大合成弯矩处a)A-B 极b) B-C 极轴上分置四个带轮(如图),主动轮C上输入功率Pc=65KW , D其输出功率分别为 Pa=15KW、Pb=20KW、Pd=30KW,当B受扭矩最大。c) C-D 极主动R1AAM 图16.1.11 空心轴与同尺寸的实心轴相比较,其抗扭强度C ,而其重量 A 。a)降低b)增强c)不变16.1.12 原则上轴上配合表面应取标准直径,对于d=100200mm,其尾数为 C 。a) 2, 5b) 5, 8c) 0, 516.1.13 当轴做单向回转时,平键的工作面在D;花键的工作面在_C;半圆键的工作面在 _D;楔键的工作

31、面在A ;切向键的工作面在 Aa) 上、下两面b) 上表面或下表面c)侧面d)两侧面16.1.14 下列各种键的失效形式:普通平键为_B。导向键为C ,滑键为一C,钩头楔键为 B,切向键为 _B。a)剪断b)压溃c)磨损d)胶合16.1.15 下列各种键的轴槽加工方法: A型键为 A, B型键为 _B, C型键为 A ;轮壳槽的加工方法:A型键为 C , B型键为:C , C型键为 C。a)端铳削 b)盘铳削c)插削 d)刨削 e)花键连接16.1.16 楔键的上表面斜度为C,下表面斜度为D,轴槽的斜度为_D,论壳槽的斜度为 _C。a) 1: 20 b) 1 : 50c) 1: 100d) 1

32、: 116.1.17 定心精度最高的是E,承载能力最高的是E,定心精度最低的是 C,承载能力最低的是 B。a)平键联接b)半圆键联接c)楔键联接d)切向键联接e)花键联接第十八章滚动轴承18. 1. 118. 1. 2只能承受径向载荷而不能承受轴向载荷的滚动轴承是_Ca)深沟球轴承b )角接触球轴承c)圆柱滚子轴承d )推力球轴承只能承受轴向载荷而不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是 B18. 1. 3a)深沟球轴承c)调心球轴承在下列滚动轴承中,a)深沟球轴承c)推力球轴承b)推力球轴承A轴承的极限转速最高。b )圆锥滚子轴承d)圆柱滚子轴承18. 1. 4在下列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中以D级精度最高。

33、a) P0b ) P6c) P4d ) P218. 1. 5角接触轴承所能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取决于 B 。a)轴承的宽度b )接触角的大小c)轴承精度d )滚动体的数目18. 1. 6为适应不同承载能力的需要,规定了滚动轴承不同的直径系列,不同系列的轴承区别在a)在外径相同时,内径大小不同b)在内径相同时,外径大小不同c)在直径相同时,滚动体大小不同d)在直径相同时,滚动体数目不同18. 1. 7_C可以采用滚动轴承。a)大型低速柴油机曲轴b )大型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c)轧钢机轧辊轴承d )蒸汽蜗轮发电机转子18. 1 .8调心球轴承不宜用来承受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的联合作用, 这是因为C&l

34、t;a)这种轴承外圈没有滚道,不具备承受轴向力结构条件b)在轴向力的作用下,这种轴承将不能很好地发挥自位调心作用c) 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其中一列滚动体将处于部分卸载状态,并使另一列滚动体过载, 从而导致轴承迅速破裂d)在轴向力作用下,其中一列滚动体的径向间隙完全消失,从而使轴承迅速发热绞死18. 1. 9球轴承和滚子轴承的支承刚性相比较,_Ca)两类轴承基本相同b )球轴承较高c )滚子轴承较高d)小尺寸的,滚子轴承较高;大尺寸的,球轴承较高。18. 1. 10 手册中列有各种类型的滚动轴承的极限转速 C。a)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超过b)载荷低于额定动载时,可以超过c) 不是一成不变的,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