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形、弧形-建筑测量放线施工工法(全站仪)_第1页
椭圆形、弧形-建筑测量放线施工工法(全站仪)_第2页
椭圆形、弧形-建筑测量放线施工工法(全站仪)_第3页
椭圆形、弧形-建筑测量放线施工工法(全站仪)_第4页
椭圆形、弧形-建筑测量放线施工工法(全站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椭圆形建筑物测量放线施工工法1冃U言随着现代化建筑物的不断发展,其外在造型也越来越丰富、新颖和多样化。因此,在 建筑工程施工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平面、立面设计较为复杂的建筑物,例如扇形、椭 圆形、正多边形等,其中椭圆形建筑物外形较美观、富有动感,较多地用于体育馆、展览 厅、饭店等大型公共建筑上。由于椭圆形建筑物施工放线,远比一般的矩形、圆形等简单几何图形要复杂得多,对测 量工作者而言,也常常感到较为辣手,而且存在放线方法不一,有的方法很繁琐、放线的 精准度也难以得到保证。为此,下面叙述一种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和计算机AutoCAD软件极坐标辅助法,从而快速准确地完成椭圆形平面定位放线,并通

2、过一个在施工程实例 加以说明。该工法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2。工法特点传统椭圆形放线主要依据解析几何法先进行内业计算后,再用经纬仪与钢卷尺联合放 线,但是存在计算工作繁琐,施工操作麻烦,如果场地平整情况不好或平面形状多变,极易 出错。因此,本工法与常规测量相比较,具体以下特点:(1 )。 测量精度高、速度快、内业计算量小根据椭圆形平面位置,建立极坐标系,借助计算机 Auto CAD虽大的运算功能,快速标 出椭圆形任意两条线间的夹角和所测设椭圆轨迹上控制点的距离,再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 和钢卷尺)快速完成轴线点定位,从而降低了椭圆形放线的难度,提高了放线工作的速度和 精准度。(2) .受外界施工

3、条件影响少,便于检测和纠正由于能即时得出点位坐标和偏差信息,既降低测量施工的难度和强度,还可以结合放 样点坐标进行反验算,随时纠正偏差量。(3)。与其他几种方法比较,具有如下优缺点序号方法优点缺点局限性1直接拉线法操作简便精度不咼用于长半轴10m以下2几何作图法施工麻烦,桩点多精度不咼受场地的局限3直角坐标法施工操作方便内业计算量大,易出错桩点较多4极坐标法施工操作方便内业计算量大,易出错桩点较多5极坐标和计算机辅助法施工简便,精度较咼 内业计算工作量很 小不受施工场地限制, 桩点较少(4 )、适应范围适用于一般椭圆形、弧形建筑平面测量定位的各类建筑物的测量3。工艺原理3.1椭圆形平面曲线的数

4、学方程式(1)椭圆的定义:在一个平面内,到两定点 D1、D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 就叫做椭圆。两定点叫椭圆的焦点,焦点之间的距离为焦距。(2) 椭圆数学方程式:在一个直角坐标系中,将经过焦点D1、D2为X轴,D1D2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为丫轴,其椭圆方程式为:x7a2 + y 7b2=1( a为长半轴,b为短半轴)。3.2椭圆形极坐标法计算式如右图3 1所示,以椭圆平面的圆心0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以长轴(a)和短轴(b)为直径,分别作圆。设 P点为椭圆曲线任意一点,连接 0P由P点向长轴AB作垂线 PE,并向上延长交长轴圆于 G点,连接0G交短轴圆于F点。连接PF,并向短轴CD延长

5、交 于H点,PH亦为短轴CD的垂直线。设OP与短轴CD的夹角为B,设OE为x方向的增量 x,PE为厶y方向的变量 y, OP为射线,长度设为S.在直角三角形OPE中,oP=oE+pE=4 x2+A y2OP=S=设 CGE =贝9 HOG=OGE=在直角三角形 OGE中 OE=A x=ax sin在直角三角形 OFH中,OH=PEA y=bx cos当B角为已知时,贝U:TgB =移项可得:=B =arctg (B) S = OP =上式说明:角与B角为函数关系,若每次测点时,设定一个B值,贝U有相应的角值, 随之可求出 x、 y值,0P长度也可求出。3。3用CAD软件完成椭圆形极坐标点标注在

6、AutoCAD软件界面中,根据图纸所给点的椭圆尺寸建立所测设的椭圆极坐标系,以 长轴方向为X轴,短轴方向为y轴,椭圆中心点或焦距点为极坐标原点,采用极坐标追踪技 术,可以很方便地完成椭圆轨迹上定位点极坐标值的标注4。测量仪器及内业要求4.1测量仪器进行椭圆形建筑物测量放线,主要涉及到以下仪器,见下表:测量仪器一览表表4-1仪器名称规格及型号数量(台)用途全站仪GTS332W1定位及轴线投测电子经纬仪DT202C1定位及轴线投测自动水平准仪DZS3-12高程测量激光铅垂仪D2J31竖向控制线投测钢卷尺50m2平面尺寸测量水准塔尺5m2高程测量4.2内业计算椭圆曲线上点位的数据计算:采用极坐标法,

7、辅以计算机软件CAD程序进行角度和尺 寸标注,可以较少繁琐的数学计算,其结果也很准确,避免了人为计算错误。在平面放线 过程中,应对计算机软件标注的数据进行检验复核,确保投测的结果与设计图纸尺寸一致。4。3资料填写工程测量资料应随施工进度填写齐全,并报送监理工程师签字归档。主要填写的测量资 料有: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基槽验线记录;楼层平面放线记录;楼层标高抄测记录;建筑 物垂直度、标高观测记录等。5. 操作工艺要点5.1用CADg序绘图,并进行椭圆极坐标尺寸标出假设一个椭圆平面建筑(见下图5-1所示),其长轴为80m(2a),短轴为40m(2b),要测定椭圆轨迹上36个等分点位的极坐标,以椭圆的圆

8、心为坐标原点,每次测点以对平面的 夹角为10° ,则该椭圆轨迹上136点各点与中心点0的距离S值,采用CAD软件程序的 极坐标定位功能,则可在图上直接对各点进行定位,并一一标注出各点的极坐标值,列出表格后,以供现场测量人员测设使用。5。2现场施工放线程序(1) 按照设计平面图和测量规划部门所提供的定位坐标控制点,先测定椭圆中心点的坐标位置,并测出长轴和短轴四个端点的位置(即1、10、19、28点),如上图5-1所示。(2) 将全站仪(或经纬仪)安于中心点O点,对中调平,并使上下度盘的 O点对齐.(3 )先将视线对准D点,后转动180°对准C点作校核,无误后,使视线向右移动1

9、0° (即 B 1 = 10°),在视线方向读取(或用钢卷尺精确量取)S2 = 20。230m,得2点;再向右继续 转动10° (即B 2 = 20° ),在视线方向同样量取 S3= 20。940m得3点,其余各点依此类 推(4) 椭圆在第二象限内的各点位置值与第一象限内的各点相对称,如S11= S9, S12 = S8, S13= S7 等。(5) 顺滑连接1、2、37各点,即可得到椭圆平面在第一象限内曲线的中心位置。(6) 椭圆在第三、四象限内的各点位置值,可分别依据第一、二象限内对应点的180。倒 镜值,如第三象限内的27点,可在第一象限内的第9点

10、确定后,倒镜180°,在视线方向 精确量取S14= 38。305m,即可得点27.其余各点的求取方法相同。(7 )检查校核在放线测设工作完成后,或每一点位置测定后,尚须用相邻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进行 检查校核,其方法是用余弦定理计算出各点间的水平距离。例如:12点间的距离:已知 S1= 20m S2= 20.230m,B 1 = 10° ,贝U点 1 2= = 3.514m同理得到点 2-3 = = 3。657m点 78= = 7。005m6. * * * *工程椭圆形放线运用实例6.1工程概况主楼平面为椭圆形,见图6-1所示,长轴长度为76.8m,短轴长度25.8m。6。2

11、放线测量方案(1)根据测绘院提供的红线桩坐标点,以椭圆形中心点和纵横中心线为基准线,建立 基准控制线,地下和地上均以此为依据。(2)要求设计单位提供本建筑平面定位电子图.(3)采用极坐标,利用AutoCAD辅助线,以椭圆形中心点及两个焦点为圆心,建立极 坐标系,在图上可方便地标注出椭圆曲线上各轴线控制点的极坐标值。(4)以椭圆形圆心或焦点作为极坐标原点,用全站仪 (或经纬仪和钢尺)进行各轴线 控制点的测定。6.3椭圆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根据测绘院所提供的建筑物坐标点,按照测量方案,完成椭圆形平面的定位控制 桩点和轴线控制线的布设,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纵横方 向采用

12、井字形平面控制网,椭圆形采用极坐标方法进行定位,建筑物的主控制点、主轴线, 需经反复校核检查,确保准确无误2)依据前面所述的椭圆极坐标定位原理,利用AutoCAD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按照设计院所给定的主楼定位图,确定椭圆上各轴线定位坐标点,分别标注出椭圆轨迹上控制点 的极坐标值,再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角法)可以很方便地完成椭圆曲线点定位测量。 地下室部分椭圆平面具体各点位的极坐标值如下: 如下图62所示,将主楼平面四分之一椭圆圆弧上对应于各轴线点,共分为 13 段弧段,分别向椭圆中心连线,标注出各点的极坐标值(S、B). 以椭圆形中心点0为原点,椭圆形平面长轴线为x轴,短轴线为y轴,建立极坐

13、 标系。 根据设计图纸中所给定的椭圆曲线段上各坐标点的位置,在椭圆曲线上分别按照AN点顺序进行编号标注,如下图所示。 将各控制点的极坐标值进行列表(见下表 6-1),测量施工时以此表数据进行投测。 根据椭圆曲线的对称原理,在确定第一象限四分之一椭圆的点位后,其余三个象限I的椭圆曲线可依次确定极坐标B角与极距S的对应表 表6-1点位号极距s (mm角度(9)点间距离(mm)A1286090°4086B1342472° 16'48 "2599C1431962° 10'36”2041D1526155° 8' 43 ”2964E

14、1692646° 21'39 "4651F2004635° 29'23”4620G2353927° 14'57”4571H2723120° 40'27”4492I3100215° 1' 42 "2328J3299412° 11' ”2185K348799° 22' 30”2134L367286° 9'26”1327M378733° 16' 49 ”587! iN383600° 0'0”7. 质量标

15、准7.1各平面轴线放样及细部放样根据主控制轴线进行引测,用全站仪(经纬仪)采用极坐标点法定位后,将各轴线投测 出来,并校核无误后,再依次放出细部线,采用五线制(轴线、柱身线、模板安装控制线、 外墙柱-20cm线、门窗洞口的边角线)。墙体模板拆完后,要及时抄测50标高线.轴线的竖 向投测的允许误差详下表: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表表7-1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 3总高(H)HW 30m± 57。2竖向控制轴线的投测:竖向用激光铅垂仪投点,在主控制点上架设铅垂仪,将垂点引测至上一楼层后,用一测回法转角测设南北控制线,并与南北轴线上的投测点校核,如误差在限差之内,平均后投点、弹

16、线轴线投测传递的允许误差表表72项目允许误差mm企业标准:每层± 3mm± 2mm总 高HH < 30m± 8mm± 5mm30m<H< 60m± 15mm± 10mm7。3每次放线结束后,在网格点上分别进行边角测量,角度和边长各测量 3回,观测值用 平差法进行平差,并在实地修正至设计位置 测所使用的仪器为全站仪(1 ”,1+1ppm), 测距相对中误差小于I /30000,测角中误差小于2. 5”,精度符合规范要求。8 桩点保护措施(1) 基坑上面的主控桩采用井字型控制(桩点用10cm*10cm钢板制作,并浇筑混凝土深800mm)。应加强每个定位桩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