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代表作(6)_第1页
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代表作(6)_第2页
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代表作(6)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代表作6六、?草象新书?草象新书?是我国古代突出的实验物理学家赵友钦12791368所著。他在书中对光学现象作了比较深化的研究和详细的描绘,并用实验进展小孔成像的研究,指出了小孔成像的规律。从实验知道,光通过小孔时,不管孔的形状如何,屏上得到的光斑总是发光物的像。当孔相当大时,那么屏上得到的光斑形状随孔的形状而定,孔方那么方,孔圆那么圆。他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罅小那么缺乏容日月之体,是以随日、月之形而圆,及其缺那么皆缺。“罅大而可容日、月之体也。说明了小孔成像与孔的大小有关。为了证明这个结论,赵友钦设计了一个完备的实验赵友钦实验图见插页图7。他把一个二层楼房作为实验室,在楼下

2、的两间房子的地面上各挖一个直径约1.33米四尺的圆井,右边井深约1.33米四尺,左边井深约2.66米八尺,在左边井里放一只约1.33米四尺高的桌子,在左井桌上和右井井底各放一块密插1000多支蜡烛的圆板,作为光源,把它们看作太阳或月亮。在楼板上各有一小方孔,左边的孔宽约3.3厘米一寸,右边的孔宽约1.65厘米半寸。他的这些设计都是有道理的。例如他用相邻两个房间而楼板开孔不同,就是为了比照;他把作为光源的蜡烛放在井内,就可以使烛焰比较稳定;井开得相当大,就可以放得下1000多支烛;楼板上孔是较小的方形,可以看到出现的像是圆形,证明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是孔较大的较亮堂,孔较小的较暗淡。但光

3、源的形状假如改变,像的形状也要改变,例如,熄灭一半蜡烛,光源变为一半圆形时,像也缺了一半,烛盘缺左半,像缺右半;烛盘缺右半,像缺左半,证明小孔成的像是倒像。假如撤去左井内小桌,把烛盘放在井底,也就是增大了光源与小孔的间隔 物距,那么天花板上的像就缩小,而亮度却增加了。这种实验设计可以说是考虑得很周密的。经过一系列的周密的观察实验以后,赵友钦指出:“凡景近窍者狭,景远窍者广;烛远窍者景亦狭,烛近窍者景亦广。景广那么淡,景狭那么浓。烛虽近而光衰者,景亦淡,烛虽远而光盛者,景亦浓。由是察之,烛也,光也,窍也,景也,四者消长胜负,皆所当论者也。赵友钦的这种正确科学论断,西方直到16世纪末才由开普勒得出,比我国晚了300年。这里也应指出的是,赵友钦在进展上述小孔成像的研究中,采用的那种实验步骤,即只改变孔的大小;只改变光源的形状;只改变像距;只改变物距;只改变孔在物、像间的位置,即同时改变像距和物距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