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无线网络疏忙指导手册范本_第1页
CDMA无线网络疏忙指导手册范本_第2页
CDMA无线网络疏忙指导手册范本_第3页
CDMA无线网络疏忙指导手册范本_第4页
CDMA无线网络疏忙指导手册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中国电信CDMA无线网络疏忙指导手册(华为设备分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运行维护部无线处二零一二年三月1 设备能力评估1.1 1X网络能力评估1.1.1 1X网络无线接入能力(1) 基站功率是指基站的前向发射功率,一般情况每载扇配置功率为20W,每RFU可提供100W发射功率,每RRU可提供80W发射功率。(2) 干扰从干扰源上分为外部干扰和部干扰,从干扰对象上分为前向干扰和反向干扰。干扰是CDMA系统受限的主要原因,其中CDMA部反向干扰是最主要原因。基站的反向底噪能直接评估反向的干扰水平。在高话务密集小区,随着用户不断接入网络,基站反向底噪电平会不断抬升,达到上限后,会使新增加的用户

2、淹没在噪声中而无法解调导致呼损。(3) Walsh码资源对于CDMA系统,RC3有64个Walsh码资源,理论上一个载频扇区业务信道最多可以使用的是除去导频、同步、寻呼信道3个Walsh码之外的61个码资源。(4) CE资源分为前向CE资源和反向CE资源,由高通公司CSM芯片中提供,CSM6700能提供前向285,反向256CE。(5) 反向话务量反向话务量包含反向FCH和反向SCH话务量,按照中国电信CDMA网络指标统计体系(话务网)无线容量的定义,三扇区的站型,每载频反向话务量约为24.813Erl(假设软切换因子1.35)。(6) 前向功率负荷前向功率负荷为载频的当前实际发射功率与额定发

3、射功率(一般情况每载扇20w)的比值,一般建议不超过70%。1.1.2 1X网络信令处理能力(1) BSC信令处理模块能力BSC信令处理模块,不仅处理语音呼叫,还处理软(硬)切换、寻呼、短消息、登记、SCH申请、SCH延续、DO连接建立、HRPD会话建立等多种信令流程。BSC中与信令相关的子系统包括SPU、PCU、SMU(仅与DO相关),三种子系统处理的信令流程不同,分别介绍如下:每SPU子系统的规格是180K BHCA; SPU子系统的基本信令流程与处理权重如下:信令流程信令处理权重1x语音呼叫11x数据呼叫1.1TCH SMS呼叫1CCH SMS呼叫0.138登记0.1811x软切换0.6

4、481x寻呼(1 BTS)0.01SCH请求0.325SCH延续0.122DO连接建立0.734HRPD会话建立1.426DO软切换0.53DO寻呼0.01每PCU子系统的规格是1440 K BHCA, PCU子系统的基本信令流程与处理权重如下:信令流程信令处理权重PPP会话建立1.5PPP会话重激活1每SMU子系统的规格是2880K BHCA, SMU子系统的基本信令流量与处理权重如下:信令流程信令处理权重HRPD会话建立6DO连接建立1DO寻呼1(2) BSC接口板信令处理能力BSC接口板信令处理能力以分支建立(包括呼叫建立、软切换分支建立)次数的能力来衡量,一次分支建立为1CAPS。接口

5、板类型应用场景规格CAPS(7.1)规格CAPS(8.0)PEUaIP传输E1接口板,每块单板提供32路E1接口。根据逻辑功能分为用作A接口板的PEUAa、用作Abis接口板的PEUBa两种。150600PO1aIP传输STM-1接口板,每块单板提供1路STM-1光接口。根据逻辑功能分为用作A接口板的PO1Aa、用作Abis接口板的PO1Ba两种。150600AO1aATM传输STM-1接口板,用作Abis接口板,每块单板提供1路STM-1光接口。150150FG1aIP传输FE接口单元,每块单板提供4路FE电接口或者1路GE电接口。根据逻辑功能分为用作A接口板的FG1Aa、用作Abis接口板

6、的FG1Ba、用作PCF数据业务处理与对外接口的FG1Xa。150600GOUcIP传输GE光接口板,用作Abis接口板,每块单板提供4路GE光接口。10002000FG2cIP传输FE接口板,用作Abis接口板,每块单板提供4路GE电接口或12路FE电接口。10002000POUcIP传输STM-1接口板,用作Abis接口板,每块单板提供4路STM-1光接口。10002000OIUaTDM传输STM-1接口板,用作A接口板,每块单板提供1路STM-1光接口。200200EIUaTDM传输E1接口板,用作A接口板,每块单板提供32路E1接口。200200(3) 基站主控板信令处理能力在基站部,

7、负责信令处理的模块是CMPT单板。CMPT单板同时承担1X和DO的信令处理。CMPT支持200K 综合BHCA(8.0版本)。CMPT处理的1X信令流程与处理权重如下:信令流程信令处理权重1X语音呼叫1.000 1X寻呼0.045 1X登记0.155 1X软切换0.684 1X更软切换0.562 1X数据呼叫(FCH)1.000 SCH申请0.076 DO寻呼(1BTS)0.010 DO软切换0.265 DO更软切换0.265 流激活(ACT+DEACT)0.518 流配置(CR+A8A9+GAUP)1.451 DO CCH 进入消息队列的消息条数0.200 (4) 寻呼信道能力每条寻呼信道带

8、宽为9.6kbps,单载频最多可配置7条寻呼信道。每条寻呼信道可容纳的寻呼消息条数约为 29万条/(小时*载扇)。(5) 接入信道能力每条接入信道带宽为4.8kbps,CSM6700芯片最多可以配置15条接入信道。在接入信道消息长度为7帧的情况下,可容纳的接入消息条数约为 25000条/(小时*载扇*接入信道)。1.1.3 1X网络带宽资源能力(1) Abis和A3/A7接口板能力说明TCEs(分支数)= 1X FCH话务量(包括语音与数据)* (1+软切换比例),即包含软切换的话务量。接口板类型TCEs(分支数)PEUBa5760AO1Ba5760PO1Ba5760FG1Ba5760GOUB

9、c23000FG2Bc23000POUBc23000(2) A接口接口板类型TCs(话路数)OIUAa1945EIUAa9881.1.4 1X网络其他资源能力(1) 声码器编解码处理板TCs(话路数)ECUa560ECUc1920DPUTb880TCUc1920(2) DPU1x帧处理板TCs(话路数)1x数据业务话路数DPUSb17608801.2 DO网络能力评估1.2.1 DO网络接入能力(1) MacIndex资源该指标反映载频可接入的DO用户数情况,除去公共信道使用的MacIndex,每载扇可用MacIndex的数量为114。(2) EVDO反向CE配置基站现有两种规格的DO信道板,

10、 6800信道板和6850信道板,6800支持的反向CE数量为192个, 6850支持的反向CE数量为284个。(3) BSC级最大激活用户数BSC级最大激活用户数受DPUDb、PCF、SMU三种单板同时约束,三者中最小值为BSC级的最大激活用户数能力。即:BSC级最大激活用户数= MIN(DPUDb数*1760,PCF数*8000,SMU数*40000)(4) BSC级总PPP会话数(包括激活态和休眠态)BSC级设计会话数受PCF、PCU、SMU三种单板同时约束,三者中最小值即为BSC级的最大总PPP会话数。即:总PPP会话 = MIN(PCF数*300000,PCU数*300000,SMU

11、数*400000)1.2.2 DO网络信令处理能力(1) BSC信令处理模块BSC信令处理模块同时处理1X和DO业务的信令,相关能力规格请参考1.1.2节。(2) BSC接口板信令处理能力BSC接口板的信令处理能力与1X一样,请参考1.1.2节。(3) 基站主控板信令处理能力基站主控板同时处理1X和DO业务,请参考1.1.2节。(4) 寻呼能力(CCH信道能力)寻呼消息是在同步控制信道发送的,同步控制信道与前向业务信道共享前向时隙,而同步控制信道可占用的最大时隙比例是21.875%,在寻呼消息的峰均比为2.2时,每载扇可容纳的寻呼消息条数约为 20万条/(小时*载扇)。(5) 接入信道能力(A

12、CH信道能力)接入信道带宽为38.4kbps。可容纳的接入包的数量约为33000个接入包/(小时*载扇)。1.2.3 DO网络带宽资源能力(1) Abis和A17/A18接口接口板类型处理能力(Mbps)PEUBa50AO1Ba100PO1Ba100FG1BaFE:280GE:300GOUBc1200FG2BcFE:840GE:1200POUBc400(2) A10/A11接口接口板类型处理能力(Mbps)GOUXa400FG1Xa400(3) 前向物理层业务信道时隙资源能力EVDO 前向链路传送以时隙为单位,每个时隙为5/3 毫秒,即每秒钟有600个时隙,这些时隙被CCH和TCH共享使用;前

13、向业务信道物理层平均吞吐量约为1.2Mbps-1.6Mbps;(4) 反向链路繁忙率(反向ROT)理论上,反向链路的繁忙率可以达到100%,但此时反向拥塞非常严重,用户的上行速率感受非常差,数据业务甚至发生中断。因反向链路繁忙率不仅与反向负荷相关,同时与现网ROT门限配置相关,所以建议使用ROT表征反向链路的负荷。1.2.4 DO网络其他资源能力(1) DPU单板每块DPUDb单板可处理 130 Mbps DO数据流量。2 疏忙主要指标分析2.1 1X网络指标名称接入指标信令处理指标带宽资源指标其他指标空口业务信道负载率寻呼信道负荷业务信道拥塞率接入信道负荷Walsh码话务量前向功率负荷BTS

14、前向CE忙时利用率、话务量反向CE忙时利用率、话务量BTS主处理板忙时负荷Abis口资源负荷BSCBHCAA口资源负荷BSC主处理器忙时负荷Abis口资源负荷DPU忙时利用率接口板忙时负荷声码器忙时利用率2.1.1 1X网络无线接入能力(1) 业务信道负载率定义反向业务话务量与无线容量的比值,Ø 反向业务话务量公式如下:反向业务话务量= (WALSH占用时长-FCH秒 + 反向1XSCH占用时长秒 +反向2XSCH占用时长秒*2 + 反向4XSCH占用时长秒*4+反向8XSCH占用时长秒*8 +反向16XSCH占用时长秒*16)/3600Ø 无线容量计算方法如下:无线容量

15、= MIN 18.38*1.35,ErlB(BTS业务信道配置数,2%)/BTS载扇数 采集路径测量集:载频话务性能测量测量子集:载频话务性能统计(FCH)指标:WALSH 占用时长-FCH秒测量集:载频话务性能测量测量子集:载频话务性能统计(反向SCH)指标:反向1XSCH占用时长秒、反向2XSCH占用时长秒、反向4XSCH占用时长秒、反向8XSCH占用时长秒、反向16XSCH占用时长秒指标分析当该指标过高时,会对网络产生的一系列的影响,如KPI指标恶化,用户感知下降等。业务信道负载率为60%时为忙。 (2) 业务信道拥塞率定义业务新的请求失败次数占请求总次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如下:(业务信道

16、分配请求次数-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100采集路径测量集:业务信道拥塞性能统计测量子集:载频级业务信道拥塞性能统计指标:业务信道拥塞率%、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指标分析业务信道用水率高时,可能导致用户接入成功率下降、软切换成功率和硬切换成功率下降。建议业务信道拥塞率不高于2%时。(3) WALSH码话务量定义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短消息业务占用WALSH码资源的时长。公式:WALSH 话务量强度(FCH) Erl+WALSH 话务量强度(SCH)Erl采集路径测量集:载频话务性能测量测量子集:载频话务性能统计(FCH)指标:WALSH 话务量强度-F

17、CHErl测量集:载频话务性能测量测量子集:载频话务性能统计(SCH)指标:WALSH 话务量强度(SCH)Erl指标分析64个walsh码中,除去导频、同步、寻呼信道占用的3个Walsh码,其它61个walsh码资源都可以用于业务。GoS=2%时,其对应的Walsh话务量为47Erl,推荐达到33Erl为忙。(4) 前向功率负荷定义载频当前发射功率与额定发射功率的比值,为统计周期的平均值。采集路径测量集:载频信道性能测量测量子集:信道负荷性能统计指标:载频的前向负荷%指标分析当基带发射功率超过额定发射功率时(即前向功率负荷超过100%),信道功率就会被压缩,载频前向覆盖收缩,导致用户接入失败

18、、掉话等。前向功率负荷70%时为忙。(5) 基站1X前向CE最大占用率定义统计周期,所在资源池最大的1X前向信道占用率。采集路径测量集: 网络容量检查测量子集: 设备单板容量指标指标:基站1X前向CE最大占用率指标分析衡量前向CE的闲忙程度,1X前向CE忙时负荷过高,表明该基站已超负荷运行。网络可接入的用户数下降,会造成业务信道分配失败,呼叫接续不成功,或软切换不成功,导致掉话。占用率超过90%时认为 CE资源为忙。(6) 基站1X反向CE最大占用率定义统计周期,所在资源池最大的1X反向信道占用率。采集路径测量集: 网络容量检查测量子集: 设备单板容量指标指标:基站1X反向CE最大占用率指标分

19、析衡量反向CE的闲忙程度。占用率超过90%时认为反向CE资源为忙。1X反向CE忙时负荷过高,表明该基站已超负荷运行。2.1.2 1X网络信令处理能力(1) 寻呼信道负荷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寻呼信道发送的所有消息的总长度占寻呼信道带宽的比例。采集路径测量集:寻呼信道性能测量测量子集:寻呼信道空口占用率性能统计指标:PCH 信道空口平均占用率%指标分析寻呼信道忙时将导致寻呼时延增大、寻呼消息丢失概率增大,寻呼成功率下降。寻呼信道负荷达到70时,认为寻呼信道为忙。(2) 接入信道负荷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接入信道占用时隙与统计时间段总时隙的平均比例。采集路径测量集:接入信道性能测量测量子集:接入信

20、道性能统计指标:ACH 信道平均占用率%指标分析接入信道负荷过高,主要是由于登记消息过多或大量用户同时接入引起。接入信道数:一个6700芯片最大可以配置15条接入信道,一般建议一条寻呼信道对应配置一条接入信道。接入信道负荷达到30时,认为接入信道负荷过高。(3) 基站主处理板忙时负荷定义BTS主处理器忙时的处理能力采集路径测量集:BTS3900 CDMA基站单板CPU占有率性能测量测量子集:BTS3900 CDMA基站单板CPU占有率性能统计指标:主处理模块CPU占有率指标分析CMPT负荷达到75时,认为BTS主控处理板为忙。(4) BHCA分析定义SPU子系统令流程如下:SPU信令流程信令处

21、理权重1x语音呼叫11x数据呼叫1.1TCH SMS呼叫1CCH SMS呼叫0.138登记0.1811x软切换0.6481x寻呼(1 BTS)0.01SCH请求0.325SCH延续0.122DO连接建立0.734HRPD会话建立1.426DO软切换0.53DO寻呼0.01SPU子系统BHCA=(SPU信令流程忙时次数 *信令处理权重)PCU子系统令流程如下:PCU信令流程信令处理权重PPP会话建立1.5PPP会话重激活1PCU系统BHCA=(PCU信令流程忙时次数 *信令处理权重)SMU子系统令流程如下:SMU信令流程信令处理权重HRPD会话建立6DO连接建立1DO寻呼1SMU系统BHCA=(

22、SMU信令流程忙时次数 *信令处理权重)采集路径SPU信令流程忙时次数计算1x语音呼叫=尝试次数-CS1x数据呼叫=尝试次数-PSTCH SMS呼叫=尝试次数-SMSCCH SMS呼叫=公共信道MT短消息A口接收Adds_Page次数+公共信道MO短消息空口接收点对点类型DBM次数登记=登记请求次数1x软切换=BS 软切换请求次数-增加分支+BS 间软切换请求次数-增加分支1x寻呼(1 BTS)=寻呼请求次数 / BSC信令点数 * 每LAC平均BTS数SCH请求=前向SCH速率请求次数+反向SCH速率请求次数SCH延续(前向1XSCH占用时长秒+前向2XSCH占用时长秒+前向4XSCH占用时

23、长秒+前向8XSCH占用时长秒+前向16XSCH占用时长秒+前向32XSCH占用时长秒)/ SCH延续周期(0.64 S)DO连接建立=连接请求次数HRPD会话建立=HRPD会话建立请求次数DO软切换= BS软切换请求次数-增加分支 EV-DO+ BS间软切换请求次数-增加分支 EV-DODO寻呼DO首次寻呼策略="子网寻呼":=(EV_DO寻呼1次响应次数+EV_DO寻呼2次响应次数*2+EV_DO寻呼3次以上响应次数*3+EV_DO寻呼失败次数*3) *每子网BTS数DO首次寻呼策略="基于RU寻呼":= EV_DO寻呼1次响应次数*首次RU寻呼的比

24、例*激活集BTS数 +(EV_DO寻呼1次响应次数*(1-首次RU寻呼的比例)+EV_DO寻呼2次响应次数*2+EV_DO寻呼3次以上响应次数*3+EV_DO寻呼失败次数*3)*每子网BTS数其中:首次RU寻呼的比例 经验值为 30% 激活集BTS数 经验值为 3 PCU信令流程忙时次数计算PPP会话建立=分组业务用户接入请求总次数PPP会话重激活=尝试次数-PS+连接请求次数SMU信令流程信令处理权重HRPD会话建立=HRPD会话建立请求次数DO连接建立=连接请求次数DO寻呼=EV_DO寻呼1次响应次数+EV_DO寻呼2次响应次数*2+EV_DO寻呼3次以上响应次数*3+EV_DO寻呼失败次

25、数*3具体指标的采集路径如下表:指标名称测量集测量子集尝试次数-CSBSC整体性能测量CS呼叫建立性能统计BS软切换请求次数-增加分支-CSBSC整体性能测量BSC软切换性能统计BS间软切换请求次数-增加分支-CSBSC整体性能测量BSC间软切换性能统计寻呼请求次数BSC整体性能测量寻呼性能统计登记请求次数BSC整体性能测量位置更新性能统计尝试次数-SMSBSC整体性能测量CS呼叫建立性能统计公共信道MT短消息A口接收Adds_Page次数BSC整体性能测量短消息性能统计公共信道MO短消息空口接收点对点类型DBM次数BSC整体性能测量短消息性能统计尝试次数-PSBSC整体性能测量PS呼叫建立性

26、能统计分组业务用户接入请求总次数PCF呼叫处理测量分组呼叫激活性能统计前向SCH的请求次数BSC信道性能测量SCH申请性能统计反向SCH的请求次数BSC信道性能测量SCH申请性能统计BS 软切换请求次数-增加分支BSC整体性能测量BSC软切换性能统计BS 间软切换请求次数-增加分支BSC整体性能测量BSC间软切换性能统计前向1XSCH占用时长秒BSC话务性能测量BSC话务性能统计(前向SCH)前向2XSCH占用时长秒BSC话务性能测量BSC话务性能统计(前向SCH)前向4XSCH占用时长秒BSC话务性能测量BSC话务性能统计(前向SCH)前向8XSCH占用时长秒BSC话务性能测量BSC话务性能

27、统计(前向SCH)前向16XSCH占用时长秒BSC话务性能测量BSC话务性能统计(前向SCH)前向32XSCH占用时长秒BSC话务性能测量BSC话务性能统计(前向SCH)连接请求次数EV-DO连接性能测量-BSCBSC级EV-DO连接建立性能统计HRPD会话建立请求次数HRPD会话性能测量-BSCBSC级HRPD会话性能统计BS软切换请求次数-增加分支 EV-DOEV-DO反向信道软切换性能测量-BSCBSC级EV-DO反向信道软切换性能统计BS间软切换请求次数-增加分支 EV-DOEV-DO反向信道软切换性能测量-BSCBSC级EV-DO反向信道软切换性能统计EV-DO寻呼失败次数HRPD会

28、话性能测量-BSC BSC级HRPD会话性能统计EV-DO寻呼1次响应次数HRPD会话性能测量-BSC BSC级HRPD会话性能统计EV-DO寻呼2次响应次数HRPD会话性能测量-BSC BSC级HRPD会话性能统计EV-DO寻呼3次以上响应次数HRPD会话性能测量-BSC BSC级HRPD会话性能统计指标分析各子系统的BHCA与CPU负荷基本成线性比例关系,BHCA引入主要是用于对信令面的计算与分析,而CPU负荷更直观的反应子系统的忙闲程度,因此,信令面的疏忙监控可直接参考各子系统的CPU负荷。(5) BSC主处理器忙时负荷定义BSC主处理器忙时的处理能力采集路径SPU子系统:测量集:SPU

29、O的CPU负荷测量测量子集:SPUO的CPU性能统计指标:SPUO板 CPU负荷%PCU子系统:测量集:PCU子系统性能测量测量子集:PCUO的CPU负荷统计指标:PCUO子系统的平均CPU负荷% 、PCUO子系统的最大CPU负荷%除SPU与PCU外其他子系统(包括SMU、接口板):测量集:子系统的CPU负荷测量测量子集:子系统的CPU负荷统计指标:子系统的CPU平均负荷% 、子系统的CPU最大负荷%指标分析平均负荷(粒度为每小时)达到50,或者最大负荷(粒度为3秒平均值)达到70,认为该单板为忙。2.1.3 1X网络带宽资源能力(1) 基站Abis 链路前向分配带宽占用率定义Abis 接口实

30、际业务带宽与传输链路带宽的比值。反映了接口传输带宽的利用率。采集路径测量集:BTS3900 CDMA基站Abis链路资源性能统测量测量子集:BTS3900 CDMA基站Abis链路资源性能统计指标:基站Abis 链路前向分配带宽平均占用率/基站Abis 链路前向分配带宽最大占用率指标分析Abis占用率过高,可能导致用户接入失败、软切换失败、影响语音质量,甚至掉话。当平均占用率超过70%,或者最大占用率超过90%,则认为链路为忙。(2) BSC Abis接口忙时负荷定义Abis 接口实际业务带宽与传输链路带宽的比值。反映了接口传输带宽的利用率。采集路径测量集:端口性能统计测量集测量子集:端口带宽

31、占用率统计指标:端口发送平均占用率% / 端口发送最大占用率%指标分析端口占用率过高,会导致接入或软切换失败导致掉话,或影响语音质量。当平均占用率超过70%,或最大利用率超过90%,则认为传输链路为忙。(3) A接口忙时负荷定义A2中继电路平均实际使用数量与总中继电路数比值。反映了A2接口中继电路的利用率。计算公式如下:A2中继电路总数 = (OIUAa单板数 * 1945 + EIUAa单板数 * 988)A2平均占用率 = (A2 接口中继电路占用时间秒 / 统计周期秒)/ A2中继电路总数采集路径测量集:A2接口性能测量测量子集:A2接口性能统计指标:A2 接口中继电路占用时间秒指标分析

32、A2平均占用率过高,会导致接入掉话。当占用率超过70%认为A2链路为忙。(4) A3/A7接口忙时负荷定义A3/A7接口实际业务带宽与传输链路带宽的比值。反映了接口传输带宽的利用率。采集路径测量集:端口性能统计测量集测量子集:端口带宽占用率统计指标:端口发送平均占用率% / 端口发送最大占用率%指标分析端口占用率过高,会导致接入或软切换失败导致掉话,或影响语音质量。当平均占用率超过70%,或最大利用率超过90%,则认为传输链路为忙。2.1.4 1X网络其他资源能力(1) 声码器忙时利用率定义声码器忙时峰值占用个数与声码器可用(配置总数)的比值。反映声码器资源的负荷程度。采集路径测量集:BSC整

33、体性能测量测量子集:声码器性能统计指标:声码器平均占用率%/声码器最大占用率%指标分析声码器忙时利用率过高时,说明声码器资源不足,有可能造成呼叫接续不成功。当平均占用率超过70%,或最大利用率超过90%,认为声码器资源为忙。(2) DPU忙时利用率定义DPU忙时占用个数与DPU可用(配置总数)的比值。反映DPU资源的负荷程度。采集路径测量集:RPU子系统性能测量测量子集:DPU话路占用性能统计指标:1x DPU平均占用率% /1x DPU最大占用率%指标分析DPU忙时利用率过高时,说明DPU资源不足,有可能造成呼叫接入失败。当平均占用率超过70%,或最大利用率超过90%,认为DPU资源为忙。2

34、.2 DO网络指标名称接入指标信令处理指标带宽资源指标其他指标空口MacIndex利用率CCH信道同步时隙平均占用率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平均吞吐量呼叫话务量ACH接入信道占用率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平均吞吐量前向物理层业务信道时隙占用率等效用户数反向链路繁忙率(反向ROT)BTSEVDO反向CE负荷BTS主处理板忙时负荷Abis口资源利用率BSCBHCAAbis口利用率数据处理单板负荷BSC主处理器忙时负荷A口资源利用率BSC接口板A10/A11接口利用率PCF处理忙时负荷2.2.1 DO网络接入能力(1) MACINDEX资源利用率定义给定的统计时段,前向业务MacIndex被占用(忙)数与可用数

35、比率的峰值。不包括用于公共开销的MacIndex的信道。计算公式如下:(前向业务MacIndex 占用最大数) / (前向业务MacIndex可用数)×100%其中,前向业务MacIndex可用数114,前向业务MacIndex可用的围: 663、72127共114个。采集路径测量集:CE资源性能测量测量子集:DO CE资源统计指标:DO前向业务MacIndex占用最大数个指标分析MacIndex占用最大数102个为忙(90%利用率)时,认为其为MacIndex资源为忙。(2) 呼叫话务量定义给定的统计时段,数据连接的话务量,即数据连接占用时长与统计时长的比值。计算公式:(业务信道连

36、接占用时长(DO 0)秒+ 业务信道连接占用时长(DO A)秒+ 业务信道连接占用时长(DO B)秒)/3600采集路径测量集:EV-DO载频话务性能测量测量子集:EV-DO载频话务性能统计指标:业务信道连接占用时长(DO 0)秒、业务信道连接占用时长(DO A)秒、业务信道连接占用时长(DO B)秒指标分析呼叫话务量过高,可能影响用户接入成功率、前向速率和反向速率。呼叫话务量为20Erl时,认为其为忙。(3) EVDO反向CE配置定义统计周期,所在资源池最大的DO反向信道占用率。采集路径测量集: CE 资源性能测量测量子集:DO CE 资源统计指标:所在资源池DO业务信道反向信道最大占用率%

37、指标分析衡量反向CE的闲忙程度。占用率超过90%时认为反向CE资源为忙。DO反向CE忙时负荷过高,表明该基站已超负荷运行。2.2.2 DO网络信令处理能力(1) DO CCH信道同步时隙平均占用率定义给定的统计时段,系统消息、寻呼消息平均占用的前向时隙比例统计。公式:DO CCH信道平均子同步时隙占用率%+DO CCH信道平均同步时隙占用率%采集路径测量集:DO CCH信道性能测量测量子集:DO CCH信道性能测量指标:DO CCH信道平均同步时隙占用率%、DO CCH信道平均子同步时隙占用率%指标分析当前现网参数条件下,控制信道时隙占用率最大值为21.875%,考虑到寻呼消息的不均衡性(2.

38、2),同步控制信道时隙占用率最大值应为13.58%,建议达到10%(70%*13.58%)时,定义为忙。(2) 接入信道时隙占用率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反向接入信道发送数据实际占用时隙总时长与统计时长的比值采集路径测量集:DO ACH信道性能测量测量子集:DO ACH信道性能测量指标:DO ACH信道平均时隙占用率%指标分析接入信道负荷超过30时容易产生接入碰撞,影响用户接入成功率和接入时延。建议将DO ACH信道平均时隙占用率%大于30%定义为忙。(3) 基站主处理板忙时负荷参考2.1.2相关章节(4) BHCA分析参考2.1.2相关章节(5) BSC主处理器忙时负荷参考2.1.2相关章节2

39、.2.3 DO网络带宽资源能力(1) 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平均吞吐量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的数据量与统计时长的比值。采集路径测量集:DO业务性能测量测量子集:DO前向数据流量性能统计指标:EV-DO前向物理层吞吐量千比特指标分析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平均吞吐量越高,前向时隙利用率越高。当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平均吞吐量超过1.2Mbps时,认为前向信道利用率高。(2) 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平均吞吐量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的数据量与统计时长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的数据量=(DO RTCH信道包长为128比特的反向包数*128+DO RTCH信道包长为25

40、6比特的反向包数*256+DO RTCH信道包长为512比特的反向包数*512+DO RTCH信道包长为768比特的反向包数*768+DO RTCH信道包长为1024比特的反向包数*1024+DO RTCH信道包长为1536比特的反向包数*1536+DO RTCH信道包长为2048比特的反向包数*2048+DO RTCH信道包长为3072比特的反向包数*3072+DO RTCH信道包长为4096比特的反向包数*4906+DO RTCH信道包长为6144比特的反向包数*6144+DO RTCH信道包长为8192比特的反向包数*8192+DO RTCH信道包长为12288比特的反向包数包*1228

41、8 + DO RTCH信道9.6k速率接收数据包数包*256+ DO RTCH信道19.2k速率接收数据包数包*512+ DO RTCH信道38.4k速率接收数据包数包*1024+ DO RTCH信道76.8k速率接收数据包数包*2048+ DO RTCH信道153.6k速率接收数据包数包*4096)/统计周期(s)/1000采集路径测量集:DO业务性能测量测量子集:DO反向数据流量性能统计指标:DO RTCH信道包长为128比特的反向包数、DO RTCH信道包长为256比特的反向包数、DO RTCH信道包长为512比特的反向包数、DO RTCH信道包长为768比特的反向包数、DO RTCH信

42、道包长为1024比特的反向包数、DO RTCH信道包长为1536比特的反向包数、DO RTCH信道包长为2048比特的反向包数、DO RTCH信道包长为3072比特的反向包数、DO RTCH信道包长为4096比特的反向包数、DO RTCH信道包长为6144比特的反向包数、DO RTCH信道包长为8192比特的反向包数、DO RTCH信道包长为12288比特的反向包数、DO RTCH信道9.6k速率接收数据包数包、DO RTCH信道19.2k速率接收数据包数包、 DO RTCH信道38.4k速率接收数据包数包、 DO RTCH信道76.8k速率接收数据包数包、DO RTCH信道153.6k速率接

43、收数据包数包指标分析当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平均吞吐量为大于500Kbps时,认为反向信道利用率较高。(3) 前向物理层业务信道时隙占用率定义前向物理层实际占用时隙的总时长与统计时长的比值。前向物理层业务信道时隙占用率=DO TCH信道平均时隙占用率+DO CCH信道平均时隙占用率+ DO CCH信道平均子同步时隙占用率%+DO CCH信道平均异步时隙占用率%采集路径测量集:DO业务性能测量测量子集:DO负荷性能统计指标:DO TCH信道平均时隙占用率0.01%、DO CCH信道平均时隙占用率、 DO CCH信道平均子同步时隙占用率%、DO CCH信道平均异步时隙占用率%指标分析前向物理层业务信道

44、时隙占用率过高可能影响用户前向速率。前向物理层业务信道时隙占用率超过70%,则认为忙。(4) 等效用户数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平均每时隙进入调度队列的用户数。计算公式:(激活用户总时隙数个*(5/3/1000))/ 统计时长(s)采集路径测量集:DO业务性能测量测量子集:DO负荷性能统计指标:激活用户总时隙数个指标分析根据现有扩容标准,等效用户数大于4时,说明网络忙,用户感知下降。(5) 反向ROT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反向链路RoT的平均值。计算公式:DO TCH信道ROT平均值1/8db /8采集路径测量集:DO业务性能测量测量子集:DO负荷性能统计指标:DO TCH信道ROT平均值1/8

45、db指标分析当载扇的接入用户数过多或同时在线用户数过大都将导致ROT上升。如果ROT过高,将影响用户接入和用户反向速率。RoT超过5.75dB则认为忙。(6) 基站Abis 链路前向分配带宽最大占用率参考2.1.2相关章节(7) BSC传输接口资源利用率Abis接口、A17/A18接口、A10/A11接口定义Abis 、A17A18和A10A11接口实际业务带宽与传输链路带宽的比值。反映了接口传输带宽的利用率。采集路径测量集:端口性能统计测量集测量子集:端口带宽占用率统计指标:端口发送平均占用率% / 端口发送最大占用率%指标分析端口占用率过高,会导致接入或软切换失败导致掉话,或影响语音质量,

46、或影响数据用户速率。当平均占用率超过70%,或最大利用率超过90%,则需要扩容该链路的传输带宽。(8) PCF主处理器忙时负荷定义PCF实际下行吞吐量与PCF下行处理规格的比值PCF平均处理负荷 = PCF下行平均数据流量Kbps/1000/ 400MbpsPCF最大处理负荷 = PCF下行最大数据流量Kbps/1000 / 400Mbps采集路径测量集:PCF下行数据性能测量测量子集:PCF下行分组数据流量性能统计指标:PCF下行平均数据流量Kbps /PCF下行最大数据流量Kbps指标分析PCF下行流量规格是400Mbps,如果PCF忙时处理负荷过高时,说明PCF处理资源不足,有可能造成用

47、户速率上不去。当PCF平均处理负荷超过70%,或PCF最大处理负荷超过90%,需要扩容PCF。2.2.4 DO网络其他资源能力(1) DPU单板利用率定义DPU忙时占用个数与DPU可用(配置总数)的比值。反映DPU资源的负荷程度。采集路径测量集:RPU子系统性能测量测量子集:DPU话路占用性能统计指标:DO DPU平均占用率% /DO DPU最大占用率%指标分析DPU忙时利用率过高时,说明DPU资源不足,有可能造成呼叫接入失败。当平均占用率超过70%,或最大利用率超过90%,认为DPU资源为忙。3 疏忙疏忙方法3.1 1X网络疏忙疏忙方法3.1.1 1X网络无线接入忙(1) 业务信道负载率忙疏

48、忙原则业务信道负载率忙即反向话务量高,一般由于载频用户数过多或者数据业务SCH分配速率高导致。对于多载波扇区,可优先考虑均衡载波间的负荷,再通过扩容载频或者加站解决。风险评估无疏忙步骤Ø 检查多载波策略,是否已经配置了HASH驻留或者是使能负荷均衡硬指配功能。如果没有启动类似的多载波负荷均衡的算法,则优先启动,引导本扇区下其它非忙载频进行负荷分担。Ø 若扇区下所有载频负载率均偏高,则加载频或者新建基站或者扇区分裂进行负荷分担。(2) 业务信道拥塞率忙疏忙原则业务信道拥塞的原因包括License CE不足、物理CE不足、WALSH不足、前反向功率不足、前反向Abis链路带宽不

49、足、TC资源不足等。需要根据现网具体情况分析。风险评估无疏忙步骤Ø 首先确定受限的资源项Ø 根据不同的拥塞原因确定疏导原则。比如,前反向功率不足则要扩容载频或基站,Abis链路带宽不足增加Abis链路,TC资源不足则要增加ECU/DPUT单板、Walsh不足则开启相应的负荷均衡算法或者加载频加站来解决。相关资源不足可参考本文中的相应章节。(3) Walsh码资源忙疏忙原则Walsh码资源不足需要结合Walsh码话务量、CE负荷、软切换比例与前向功率负荷等进行综合分析,避免解决该类资源不足时引起其他资源拥塞。风险评估调整不合理的情况下可能引入其它资源的不足,如为了解决Wals

50、h资源不足开启RC3/RC4自适应功能导致前向功率负荷过高。疏忙步骤Ø 扇区下载频负荷不均衡时,开启相应的负荷均衡算法(如负荷均衡硬指配算法等),非忙载频分担忙载频负荷Ø 若经过评估,功率不受限,则可开启RC3/RC4自适应功能。Ø 若软切换比例过高,则可以调整软切换参数(如开启动态软切换功能、调整TADD、TDrop),降低软切换比例。Ø 载频反向SCH速率分配过高时,在不大幅度影响用户感知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参数降低分配反向高速率SCH的概率。Ø 通过一些参数的调整以与功能的开启都无法解决Walsh资源受限下,可通过加载频、加基站和扇区裂分等网

51、络规划手段提升该区域的网络容量。(4) 前/反向CE资源忙疏忙原则现网CE资源的调整步长为16个CE。风险评估无疏忙步骤Ø 安装信道板到目标基站。 Ø 加载。 ü 如果基站设置了自动加载标志,HCPM/HECM插入机框后,将自动从BAM加载HCPM/HECM软件。 ü 如果没有设置自动加载,则执行加载命令加载HCPM/HECM软件。Ø 请参见HCPM/HECM指示灯说明,确认单板工作正常。 Ø 在操作维护台上增加信道板上配置的载频信息Ø 在操作维护台上增加信道板上配置的RRU/RFU/ODU/STRM与逻辑CE资源(5) 前

52、向功率负荷疏忙原则前向功率负荷高现象,一般只出现在局部小区。前向功率负荷应对方法较多,需要根据实际的网络情况来确定具体的疏忙手段。风险评估无疏忙步骤Ø 对于多载波基站,优先考虑载波间负荷是否均衡;Ø 对于室外宏站,要避免过覆盖导致的前向功率不足,优先考虑调整覆盖使周边站分担话务的方式解决;Ø 对于数据业务导致的前向功率不足优先考虑SCH限速;Ø 此外,还可以考虑通过优化前向功控参数缓解;Ø 若以上优化方式都不可行,需考虑通过扩容载频或基站的方式解决。(6) 反向业务话务量疏忙原则反向业务话务量需要结合Walsh码话务量、CE负荷、软切换比例与前向功率负荷等进行综合分析。风险评估无疏忙步骤Ø 扇区下载频负荷不均衡时,开启相应的负荷均衡算法,非忙载频分担忙载频负荷Ø 若软切换比例过高,则可以调整软切换参数,降低软切换比例。Ø 载频反向SCH速率分配过高时,在不大幅度影响用户感知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参数降低分配反向高速率SCH的概率。Ø 通过一些参数的调整以与功能的开启都无法解决时,可通过加载频、加基站和扇区裂分等网络规划手段提升该区域的网络容量。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