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_第1页
一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_第2页
一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20192019学年期末考试已经完毕,小编整理了部分有关小学各年级各学科试卷分析的资料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数学网小学频道。一、 根本情况分析:全年级分4班,在籍人数173人,实考人数172人。考试情况如下表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总数人数 44 44 42 42 172总分 3947 4236 3728 3859 15797平均分 90.3 96.3 88.8 91.9 91.8优秀率 70.5% 93.2% 57.1% 76.2% 74.4%及格率 97.7% 100% 97.6% 97.6% 98.3%从表中可见,二班平均清楚显高,三班较低,平均

2、分差距较大。优秀率三班偏低。全校三人不及格,其中一班的戈学英和三班的赵夏龙分别只有8分和2分、四班的王露琴33分。二、进步的方面从试卷分析,计算正确率相对较高,操作题的正确率比较低,根底知识根本技能掌握的扎实,但学生解决根本问题的灵敏性较差。三、薄弱环节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对于存在一定难度的问题,反映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灵敏解决问题的才能较差、语言文字不理解,这与平时训练不到位有一定的关系。例如:第二大类填空,第8小题小红和小明玩数字卡片游戏。任选两张数字相加,想一想,算出的得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有一部分学生想不到要把两个数相加,只是从卡片中选出最大数和最小数。学生理解题意浮于外表,不做深思

3、。还有第三大题第2小题,选择一个圆涂上红色,使得红色圆左边有4个圆,右边有5个圆学生错误原因主要有两点:极个别学生仍然左右不分,个别学生涂色不小心,涂错后不知如何修改,导致卷面花花绿绿比较脏。第四大题解决问题第三小题,桃树和梨树一共有15棵,梨树有10棵,桃树有几棵?学生数量关系还不清楚,总数求部分数要用减法,学生用了加法。第四小题中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平时教学中老师只让学生口头提问,没有练习书写下来。所以句子写得要么不合题意,要么写了半句话。这道题学生扣分比较多。四、改进措施1加强思维训练。在教学中,要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表格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

4、这些题大多都是把解题条件放在图、表或文字之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阅读,来解决。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才能,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的进步。2、加强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

5、,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根底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展,从而进步教学质量。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那么,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展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

6、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读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化,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根底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历联络起来,在开展想象力中开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观察对象。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才能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