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发展战略论文_第1页
河南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发展战略论文_第2页
河南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发展战略论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发展战略论文    摘要受大环境的影响,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相对滞后。影响因素主要有政策观念、城市化水平低、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等。加快河南劳动力转移一是扩大城市经济空间,发展特色城市与特色城市经济,增加大容量就业岗位,二是发展集约化农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化,三是拓展省外、海外就业市场。 关键词劳动力就业策略 “劳动不是抽象生产要素。经济,说到底,还是一种组织社会的方式,为那些既是消费者又是工作者的人服务。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才关心人们工作的质量和数量,失业率也才成为社会所关注的中心话题。”在所有的生产要素(土

2、地、劳动、资本品)中,劳动力要素最具活力,它能够主动寻找其他生产要素并与他们合理配置,以提高他们自身的劳动效率和整个社会的劳动效率。随着劳动效率的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劳动技能、劳动质量也相应地提高。相反,劳动的时间会缩短,休闲时间增加,劳动者的生活质量会大大地提高。这是劳动的一般规律即“劳动力转移规律”。假如人为地割裂生产要素之间的自然联系,或者要素的供给不成比例,都会严重影响生产的效率,增加生产的社会成本。这个问题目前正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是由地理状况决定的,不会有大的改变。当然土地的数量也受水土保持、开垦方式和改良措施等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土地

3、的产出效率、利用效率,只能在土地使用的市场化上做文章。重新清算我们对土地要素的认识,重新清理我们的土地政策,消除在土地使用上的垄断和种种限制,让土地的使用真正地进入完全的竞争市场,是提高土地要素利用效率的唯一选择。关于土地要素的话题是一篇大文章,我们将另做讨论。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劳动和资本品。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人口生产的低成本和子女养育的社会化负担(如免费教育、劳动收入的人均分配、土地分配上的人人有份等等),使得我国劳动的供给超常规增长,远远超过了其他经济要素所能承受的数量。从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均分性的分配政策仍然如故。一方面是严厉的计划生育,另一方面人人

4、有份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平均分配,造成我国人口增长的居高不下。庞大的人口数量不仅造成我国人均占有资本量的比例极低,使得社会生产总是在低水平上徘徊,同时庞大的人口还要消耗巨额的能量物资,造成国民经济积累与消费失调,资本品极为匮乏。资本品的供给,按经济学的说法,依赖于企业、家庭和政府过去的投资。短期内,资本存量像土地一样是固定的,但是长期中资本供给对于风险和回报率等经济因素非常敏感。资本品在我国有俩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对资本品表现出一种严重的饥渴症。这是因为,一是建国时间短,经济底子薄,科学技术落后,缺乏积累;二是人口众多将本应积累的部分财富也消耗掉了。其二,仅有的资本积累还分布不均,基本上集中

5、在城市。由于实行严格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大量的农村居民无权使用、享用资本存量,缺乏必要的竞争,使得存量资本利用率也不高。总的来说,由于缺乏活劳动的流动与转移,使得我国生产要素配置不甚合理,生产效率不高。 作为内陆省份河南,受全国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较深,在劳动力转移问题上表现的更为滞后与迟缓。这是由于河南省既是一个人口大省,又是一个农业大省。 一、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河南现有 9256万人,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文盲人口 543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  3073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  3646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

6、#160;  928万人,接受大学(大专以上)教育的  248万人。全省常住人口中,劳动人口(1564岁)为  6211万人,占 67.10。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147万人,占  23.2,全国平均水平为36.1%。河南与之相比,有较大差距;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7109万人,占76.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89个百分点。每年出生    130万人,净增70万人以上,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全省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54.3人,每平方公里比全国多

7、出   419人。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占24.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8个百分点,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数据来源: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在我省  6211万劳动人口中,居住在农村的劳动者约有4700万!我省有耕地1.1亿亩。根据我国农业专家和经济专家测算,按我国农业劳动者目前生产力状况和农资、农产品等价格水平,每人经营20亩土地可保本,经营30亩土地才有钱可赚。据此计算,河南农业微利经营仅需要  367万劳动力!整整多出  4300多万!隐性失业非常严重,大量农业劳动

8、力处于闲置状态,导致劳动效率、效益十分低下。客观地讲,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既是一个巨大资源宝库,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能量消耗中心和经济发展黑洞。劳动力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该资源为了维持正常运转必须消耗大量的其他资源,此外劳动力资源是不能储存的活劳动,过了劳动的盛年期他只能退出而别无选择。因此,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人的最基本权力,它不仅是人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人融入社会大家庭的基本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讲,就业状况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虽然我省农业还有一定的就业空间可以拓展,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大量的劳动力蜗居在农村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也是造

9、成农村地区落后与贫困的问题之所在。 从上述情况看,我省劳动力转移的状况不容乐观,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任务是巨大的。近几年,河南人口迁移和流动速度有所加快。人口上行性迁移大大增加,同级迁移大幅度下降;因婚姻迁入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务工经商的比重则大幅度上升;迁移人口的性别比发生逆转,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从迁入人口的职业构成看,农、林、牧、渔劳动者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工人则大幅度上升。人口流动的原因主要是务工经商和中转,以1835岁初中及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主。由于河南经济落后,不能形成强大的经济吸引力,迁入人口较少,前来务工经商的人口比重不高,省际人口迁移模式在近期和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

10、1 2  下一页    二、影响河南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影响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首要原因是:河南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还没有完全从传统农业经济和农业社会中脱胎换骨出来,二、三产业和城镇的接纳能力弱小。据河南省统计局刘永奇、皇甫小雷、叶皓瑜等研究,河南城镇化水平偏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根据河南省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城镇化水平(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示)全省为23.2%。地级市最高的郑州为55.1%,最低的周口为11.4%,平均为24.8%;县级市县在10%-60%之间不等。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在70%以上

11、,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也在40%左右,全国平均水平为36.1%。河南与之相比,均有较大差距。目前河南省人均GDP为5444元(用现行汇率折算约为   660美元),根据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河南城镇化水平应达到30%左右,但河南的实际显然较低。目前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22.647.030.4,河南工业在GDP中占40.5%,这一比重高出城镇化水平17.3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明显慢于工业化进程。河南城镇化水平偏低,是影响和限制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也说明加速城镇发展的迫切性。 第二,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根据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河南省目前的城市状况、城市承受能力和城市经济规模等测算,在正常情况下,维持1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所需要的劳动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劳动力供给水平,仅目前的城市人口已经足够,在部分城市可能还绰绰有余。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能进一步扩展城市和城市经济空间,就无法接纳4300多万富余农村劳动力。 第三,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烈排挤、限制和制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分配制度和教育制度,几乎堵死了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入城市的通道,以及僵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