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玉米栽培管理技术_第1页
杂交玉米栽培管理技术_第2页
杂交玉米栽培管理技术_第3页
杂交玉米栽培管理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杂交玉米栽培管理技术  玉米不仅具有单产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而且玉米品种类型多,适应多种生态环境及栽培条件。既可春播、夏播,也可秋播,既可净作,也可与麦类、豆类和薯类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是提高单位面积总产量的主要作物。   一、选用高产优质品种   玉米品种、类型较多,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土壤条件和栽培制度选择最佳的高产品种。选用良种,即使不增加劳力、肥料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收成,如良种良法配套,则增产潜力更大。  二、根据当地栽培制度确定最佳种植方式   麦收后直播。这样可选生育期80100天的

2、玉米种,合理密植。   三、适时播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制度、品种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最适宜播期。   (一)温度:土壤温度稳定在1012以上,过早播种、土温低种子吸胀萌发慢,长势弱,不整齐,缺苗严重。延迟播种,生长发育快,营养生长期短,也不利高产。春玉米播种宜早不宜迟,一般在3月中下旬为宜。   (二)栽培制度:小麦套种玉米,共生期20天为宜,不超过30天。 (三)播种方式:一般在撒播、窝播、育苗移栽等几种方式。以育苗移栽最能培育壮苗,缩短大田生长期,充分协调早熟和高产,当季与全年增产的矛盾。实行间套

3、作,可补缺代弱,具有很大优越性。   四、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玉米建立一个从苗期到成熟期的合理群体结构,协调个体与群体,地上部与地下部、营养生长与繁殖生长之间的矛盾。使群体发展适度,个体发育良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获得玉米高产的关键措施。密度的小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条件、栽培制度来决定。一般大穗型、迟熟品种、春播套种、土壤肥力较高,一般亩植28003000株。如果是早熟品种、紧凑型、夏播净作,一般亩植4500株以上。      五、推选地膜覆盖栽培   玉米地膜覆盖是一项增产增收的新技术,盖膜

4、比露地栽培每亩可增收75150公斤,增产2050%。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温保湿,保湿防旱,抑制杂草促进微生物活动,改变生态环境,促进有机养分的分解和根系生长。   玉米地膜为0.80.9米宽,一膜盖2行玉米,出苗破膜,引苗压土,干旱可先盖膜,破膜播种,覆土,亦可出苗后盖膜。   六、加强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主要是通过促控措施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增长,培育壮苗,达到苗全、苗齐、苗壮,为穗粒期的健壮生长和良好发育奠定基础。主要措施是:破土防旱、助苗出土,育苗补缺,间苗、定苗,中耕除草,追肥浇水,防治虫害(地老虎、蝼蛄、蛴螬、

5、玉米螟、粘虫等)。  水浇地春播玉米: (1)间、定苗,一般第3叶展开时间苗,第5叶展开时定苗; (2)蹲苗,从出苗到拔节期间(春播8-9叶期以前),不施肥、不灌水、勤中耕,控上促下,使幼苗根系下扎、敦实稳健,培育壮苗; (3)防治地下害虫。 旱地春播玉米: 一般不进行蹲苗,其余同水浇地。 夏玉米: 一般不进行蹲苗,水肥管理一促到底;间、定苗同春播玉米;除防治地下害虫外,还需防治粘虫等苗期害虫。 (二)穗期管理:穗期是玉米茎叶的营养生长与雄、雌穗分化发育的生殖生长并进的双旺时期,是吸收肥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期加强肥水管理,协调肥水供应,达到控杆、促穗,植株健壮,根系发达,气生根多,叶色

6、深绿,叶片挺拔有力的丰产长相,为穗大粒多打好基础。主要措施是:巧施拔节肥。如果苗期缺肥、长势差的春玉米,或生育期短的夏秋玉米和底肥不足、生长势弱的套种玉米,拔节肥与穗肥并重。对底肥、苗肥充足,长势旺,叶色深绿的玉米,可不施拔节肥,在大喇叭口期集中重施穗肥,即攻大穗和穗三叶,又防止基部节间过长而发生倒伏。追肥结合中耕培土,使肥料深埋,减少养分损失。    水浇地春播玉米: (1)拔节期管理:进行第一次水肥管理,追攻秆肥,中耕一次,灌水一次; (2)大喇叭口期管理:进行第二次水肥管理,追攻穗肥、培土、中耕同时进行,并防治玉米螟、棉铃虫; (3)去雄:雄穗抽出尚未撒粉时,可隔行去

7、雄; (4)喷打玉米健壮素:叶龄指数90%左右时,喷打玉米健壮素,进行化控,以降低株高,防倒伏。   旱地春播玉米: (1)追肥:在拔节到大口期间,遇雨开沟追施氮肥,或根据天气预报于雨前深追氮肥,覆土;地力水平较高、密度较大的,应于大口期培土一次,防倒; (2)防治病虫害:主要是玉米螟和棉铃虫等; (3)地膜覆盖田,大口期应揭膜。   夏玉米: (1)适时追肥:一般夏玉米由于抢时播种,无法精细整地和施肥,故均施用一定量的种肥,所以夏玉米的追肥时期可适当推后,可于大口期结合中耕、培土追施氮肥,以防后期早衰; (2)防治玉米螟:大口期施药防治; (3)化控:抽雄初期喷打玉米健壮

8、素; (4)天气干旱应灌水,次数及量依天气情况而定。 (三)粒期管理:植株抽雄后营养生长基本偏上,全面转入开花授粉及籽粒灌浆的生殖生长。此时叶面积达最大值,籽粒重量的9095%靠授粉后叶片与光合作用积累。要求此期绿色叶面积稳定时间长、根系活力旺盛,植株清秀,健壮不倒,防止叶片、根系早衰。具体措施是:补施粒肥,占总用肥量10%左右,人工去雄,时间在未散粉前进行,去雄可隔行或隔株,去弱留强,数量以不超过1/3。人工辅助授粉,可增加授粉机会,减少秃顶缺粒,提高结实率。 花粒期管理 水浇地春播玉米: 酌情灌水,特别是灌浆高峰期不能缺水。 旱地春播玉米: 无特殊管理。 收获: 1.收获期的确定 玉米一般

9、是以籽粒为产品的作物,成熟期的标准也应以穗部和籽粒为主。果穗茎叶松散,籽粒内含物已经完全硬化,指甲不易掐破。籽粒表现明亮的光泽,靠近胚的基部出现黑层。这时玉米正处于蜡塑结束,是收获的最适期。茎叶兼作青贮。青贮用玉米适宜收获期应乳熟末期。这时茎叶青绿,籽粒和植株中含水在70%左右,体内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不仅青贮量高,而且品质也好。收获过早,植株含水量多、酸度高,饲料的品质较差,如果收获目的是籽粒和青贮两用。一般收获期宜在蜡熟末期。 2.收获方法 玉米收获的方法,分为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两种。目前除了大型农场有采用机械收获外,多数仍用人工收获。即果穗摘下,剥去茎叶晾晒,茎秆刈割,皆为人工进行。收割时

10、留茬高度愈低愈好,最高不宜超过地面10厘米。因玉米螟的幼虫多潜伏在离地10厘米以上的茎秆中,故茬低对消灭玉米螟有很大作用。 七、适时收获   玉米仔粒到蜡熟期,籽粒变硬,茎叶变黄,苞叶干枯,即可收获。过早收获,影响籽粒饱满;收获过迟,茎杆折断,果穗触地,易发霉、发芽,鸟兽危害,影响产量。以适时收获为宜。 “三高”玉米栽培管理技术 “三高”玉米是指玉米高产良种 高密度种植 高水平田间管理。具体栽培环节要点为 1.选地:选择水源方便的河坝地或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水保肥力强、改制规范的一、二台地,不宜选三台地及瘠薄地、陡坡地种植。 2.育苗方法:全部采用肥团育苗,肥团

11、播种、盖膜,苗管同常规栽培,拱膜四周必须压严。 3.重施底肥:采用开沟施肥的方法施足底肥,抢晴天精细整地,在“三五二五”、“双三尺”等小带轮作规范改制地块中间顺行开4-6寸深沟施底肥,“双六尺”预留开双沟。每行沟一丈长施碳肥0.5-0.6公斤,堆渣肥15-20公斤,磷肥0.6公斤,氯化钾0.2-0.3公斤,锌肥0.05公斤,水粪一担,施后复土作厢。 4.盖膜:栽前2天,施足肥水,保持土内湿润,覆膜严实,用细土压平四周,要求拉紧、盖平、不漏气。 5.移栽方法:玉米苗有2叶1芯时,用打孔器打孔定距,行距1.1-1.2尺,窝距4.5-5.5寸,每窝定向栽一株,第一片叶子朝向行间。浇足定根水,亩植40

12、00株以上,栽后用细泥土盖严破口。早玉米可以不盖地膜,但移栽后必须盖拱膜,当玉米苗尖触及薄膜后去除拱膜。 6.田间管理:一般不施用担苗肥和拔节肥。对返苗慢、苗势差的地块,可用化肥深施器施拔节肥,亩用尿素10公斤,锌肥1-2公斤。攻苞肥于大喇叭口时亩用碳铵50-60公斤兑粪水40担在玉米窄行内每窝中间挖坑浇灌,复土盖窝,同时抽去微膜。“三高”玉米在全田3%-5%抽雄花时,用维他灵降苗高,蔫丝后剪雄,统防病虫,回收废膜防污染。 玉米栽培管理技术    玉米保护地栽培技术:玉米保护地栽培技术包括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两种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是指:在地表覆盖地膜,在膜下栽培玉米

13、的栽培方式。育苗移栽是指:通过在棚室内提早育苗,而后再移栽到大田生产中的栽培方式。 玉米通透栽培技术的三种模式是:(1)“两垅一平台”栽培模式:就是把原70-65的二小垅合成140-130的一条大垅,在垅上种植双行,其单行小行距为35-45,密度种植较常规栽培每公顷增加4500-6000株,增产8-12,可降低玉米含水量3-4个百分点。(2)比空栽培模式:就是采用种植2垅空1垅的栽培技术。(3)间作栽培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种植密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有粮粮型模式、粮经型间作模式、粮菜型间作模式。 玉米种子的选购:(1)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栽培水平。(2)了解品种的特征特性,选择

14、优良的品种。(3)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合理选择主栽品种与搭配品种。(4)要到正规的种子经营单位购买种子。(5)在确定购买品种后,要认真查看种子的包装,并认真查看种子的内外标签。(6)仔细观察种子外形特征,直观判断种子优劣。(7)购种后要及时索要发票,并妥善保管好。(8)妥善保管好种子。 高粱播种出全苗的技术要点:(1)保持好土壤墒情,田间作业要尽量减少土壤水分的损失。(2)种子发芽率要高,发芽率不得低于85。(3)抓住农时,做到适期播种,尽量抢播不后拖。(4)播种深度要适当,一般可在3-4深,低洼湿地处可稍浅,干旱地块要催芽座水种、覆严土。 高粱间苗和定苗在什么时期进行:高粱间苗和定苗

15、以早为好。通常可在苗高2-3时,幼苗出现2-3个叶时进行。也可以分二次进行,先疏苗,后定苗,但无论一次完成还是分次完成,最晚要结束在四叶一心前。适时间苗和定苗,有减少水分、养分消耗、防止苗欺苗,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也是促苗早发,实现壮苗的重要措施。 高粱发生粉种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高粱播种后,当土壤温度较低,水分较多,通透性较差,氧气相对较少时,播下的种子在土壤中因长时间不能发芽,而产生酒精发酵,种子发霉腐烂,失去发芽能力的现象叫“粉种”。 解决粉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选用充分成熟且大而饱满的种子;播前进行晒种或炕种3-4天。(2)播期应根据当地特点,当土壤7深度稳定通过10时,抓住“寒

16、尾暖头”突出播种,当下一次寒冷空气来到前,确保出芽。(3)播种深度一般为3-4,不易过深。(4)采用浸种催芽可有效地防止粉种,提高出苗率和产量。 春种玉米栽培管理技术   一、播前准备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处理休眠状态,为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播种前通过晒种来打破种子的休眠期,在上午810时,下午46时连续晒种两天,然后用清水浸种24小时,隔34小时换水1次,浸后用25%使百克乳油10001500倍消毒34小时,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病菌,然后用纱布(棉布)包好,每隔23小时淋水或换清水1次,直到胚芽突出。在播种前每公斤种子用适乐时2毫升拌种可防多种病害。 &

17、#160; 二、整地播种  选择既有水源又有良好排灌设施、有机质丰富的砂质土种植,深耕3040厘米左右,并施农家肥2000公斤加复合肥20公斤作底肥。在春节后土温高至1012时播种,穴播或沟播,周围400米内不同时种植其它玉米。亩种35003800株,每穴播种12粒,用腐熟土杂肥或细土盖种。播种不宜深,覆土不宜厚,确保全苗。   三、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45叶时间定苗,去弱留强,去混杂苗,每穴留1株健壮苗,每穴施复合肥8公斤,尿素5公斤。  2.穗期管理:(1)在89片叶时施攻杆肥,开沟1015厘米,亩施复合肥10公斤、钾肥5公斤,然后覆土灌水;(2)在1214片叶时施攻穗肥,在距离植株基部810厘米处开穴,亩施尿素15公斤、钾肥10公斤,然后覆土灌水;(3)在灌桨期施攻粒肥,用0.1%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