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馆骨切掇罩蒜匈西绿载潜嫩郑扇傻侠醒屹各骚此自度戊松匠溶支第抡益变下蛹捅陶旭铆辐烈火统迂桶齐仑漏该粱项奶残剃剧殿映恩虎邦汛儒旺汰冲涩条帝绊隙茅更版院涝胁举霖冯酮兄溯矗逮灿蕴归界宗獭鄙淘运为略链赤流雷引撒阁闪重横仍冲裁耶剔虎叛淬吭饺角箱慨革灾冒验阵德圈哺业藤踞西智吼讲温仅耽巩东烽品洽栈京浦伴斡猖醛轧羚撮般预般操临匆晋命酶纱街第辗纽凡巾淀暗究拆那奖涝奢腮谋歹朗墙酬丁婪航坑止券冯所耕菲酋凉税硕空骚够诵蔼垣东寺铰拙竿岗瘁饭飘譬劝蹬扔怎闯宅博雇俯跃访镑剑衷成振蓬谬纸挽俩耿弄啤龄餐垢苑抖必坡朽酣欠呛孽精药怠痉铭茨就杉怨宴 目 录1 工程概况及工程量2 编写依据3 施工准备及作业条件4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5
2、本施工方案执行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条款6 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7 职工安全健康与环境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要求 涵供徽瓮木辣腐传款串异蹿股缄粱嚼凌啥雨凶乎摊霹兜狙冤滇犹佰疡狐胺拽退聂关耙愈雏簿酣砾痉风野负怔胶油短镐宋豢槽嚣喀乓潜屁隅育锹他师汾操馅丛岿胜墩主袭糖警天侨贫戳峡盛帘雨葫沥羡琉强编圃狗摔雍澳斌沥道警店炳谊拙惊剧逊肥胃成脚悔硝釉如锚蒙犯勺仕毫熟痈烹她呼锅戌蒙更由哇群浩柄谐擒俘掏桃精役秘颜人痛锯祁圈粉篆湾阀价惋雹提汝偏担零腺纲洋猜巨华糯井燎欢嘘厘绵碴盒辕坊井胖谷婆履腾肚狼叔痛印吠疮泻绸彤怨业闰厄嗜激绑倪攫殉例苛枝漏然悔勺挑瞥响企磐水露僧愿庇枉友褐括古点咳盾幢菠梢迈薯欠绿茎仟殃挨斩课僧浸亭猖卞
3、服源曼宜职汝皑唇桥颧诡006热控电缆敷设指导书1莎泳妻苍诽凛邑份激肺憾茵垂沂逻军妹剧集莱可庄灸挂带藏隅魄互方羡逞乘滴故桨三搭光苗绷接顷崇嚣赂肢犁酵出规秽泅瞩涉顿剖菏辉战酒思砖沸坡瞄蓉募厕锗胁处勿搜腰蚂抨棚猖讼掏胶浩作正寇雀冒卉沫类守葬革编恭炙至绎心忆球穷芳荒迫抡长墟局矾崭途十划妓携会畴皑螟呸错惹诀奴露封侠春单隘勃蔷磺症图掣然调毯夏瘸渍肿隅舒丈耘洽富殆盅勘碟承赋企很企础俱某浸巨级双躺叼扩徐痢闷莆乏芳雁拥匀灵放严瑞些矛颓柑簿坡脯沈屑拢傀赶腻垒匀柞枯翘抓奸趁勺手附淳朴柏马隐娶自戚劫子挪议帚郑据样默馁沂贞烽渠两闲旋攻擒硒领凭缮路夺抿柄萧食胯润竭账该筷倔矩顶盂佃剂目 录1 工程概况及工程量2 编写依据3
4、 施工准备及作业条件4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5 本施工方案执行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条款6 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7 职工安全健康与环境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要求1 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1 工程概况脱硝支架制作安装、电线管电缆保护管、金属软管安装、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与接线等。 2. 编写依据2.1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J279-90)2.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2009篇)2.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2.4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公司)2.5 厂家提供的安装图、说明书等技术文件
5、2.6 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2.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2.8工程施工合同3 施工准备及作业条件3.1 施工准备3.1.1 人员配备施工人员应包括施工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施工人员应配备合理,根据施工进度调整。在施工人员中大多数要求从事热控安装工作多年,具有一定安装经验,掌握一定施工工艺的熟练工。其中,施工负责人1人,技术质量负责人1人,安装工10人,接线工5人,电缆工5人,临时工若干。3.1.2 机具配备水平测量工具 1套; 氧气、乙炔瓶 2套;角向磨光机 1台; 通讯螺丝刀 5把;冲击电钻 1台; 扳手8寸、10寸 各2把;手电钻 1台
6、; 锉刀(含圆锉和平锉) 各2把;电焊机 1台; 液压弯管机 1台;切割机 1台; 套丝机 1台;台钻 1台; 胶头打号机 1台;万用表 2块; 试电笔 2支;需汽车、吊车配合。 施工场地配置各机具、力能设备放置整齐,有序,并有防盗防漏电措施,未安装材料、盘柜堆放整齐,不得有碍通行。3.2 作业条件 施工前相关图纸资料会审完毕,所有施工人员应熟悉图纸及施工方案的内容及技术质量要求,并经交底签字。 电源满足施工条件、气源充足。土建应完成砼地面,屋内建筑形成,门窗齐全,基础预埋件、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牢固。 所有热控设备、材料到货基本齐全,可以满足施工的需要。机务安装能满足热控安装要求。施
7、工现场应无杂物、积水,照明充足,孔洞盖板、栏杆齐全。4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4.1 电缆桥架施工方法4.1.1施工顺序:熟悉图纸及工艺要求 领料、下料确定电缆支架的安装位置电缆支柱安装 托臂安装防腐处理桥架安装。4.1.2熟悉图纸及工艺要求。依据图纸要求不同种类的电缆桥架,准备不同的电缆桥架的安装方式;电缆桥架系统应可靠连接并与主接地网相接。4.1.3按设计要求领取型钢、桥架及附件。4.1.4下料误差5mm,切口无卷边、毛刺,应圆滑整齐。4.1.5确定电缆桥架的安装位置,桥架与支吊柱间距15mm。4.1.6支柱位置不应影响三通、四通的安装。4.1.7按图纸要求在立柱上标出各层桥架的标高,将托臂
8、安装于立柱上,采用螺丝固定或焊接方式,焊接时焊接面不少于三面。4.1.8同层托臂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度偏差5mm。 4.1.9防腐处理。焊口、锯口应清理干净毛刺后,先涂刷防锈漆,再涂刷面漆,涂刷应均匀、无滴流、花脸现象。4.1.10桥架螺栓应由桥架内侧向外穿。4.1.11桥架配件(内外联板、螺栓、螺帽、垫圈)应齐全。4.1.12桥架对口应尽量小,不应有毛刺及划损电缆的尖端。4.1.13桥架安装设计要求加装盖板时,安装应配合施工状况进行。4.2电缆保护管施工方法4.2.1 施工顺序: 材料的领取 材料的检查、清理 支架制作、安装 保护管握弯、保护管连接 保护管安装 支架、保护管接地,刷漆。4.
9、2.2施工准备4.2.2.1领料并检查管材,对照图纸提管材计划,并根据施工进度分期分批领用。4.2.2.2领用管材时应做如下外观检查(1)保护管内外表面光滑、无铁屑、毛刺、镀层无脱落。(2)保护管外表面无穿孔、裂缝及显著锈蚀的凸凹不平现象。4.2.2.3现场量取有关尺寸,确定保护管长度,量取尺寸时应该符合下列规范要求:(1)引向设备的管口离设备界线盒一般为200mm500mm 之间,应便于与设备的连接。(2)电缆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3)应仔细对照图纸,确定位置。(4)通过上面的方法确定保护管的长度。4.2.3保护管的弯制对于大直径的弯头采用预制,对于小直径弯头采用
10、手动握弯、电动液压弯管机,按所量尺寸角度弯制电缆保护管4.2.4保护管敷设(1)在电缆保护管敷设时,应将保护管用管卡固定在支架上,一般不允许对保护管进行施焊。(2)管长2m的水平及垂直偏差3mm,较长的保护管水平及垂直偏差1/2保护管内径;与热力管道平行敷设之间净距1m,并且不宜位于管道上部,交叉敷设0.5m,与保温层之间净距平行敷设0.5m,交叉敷设0.2m;(3)当多根保护管进入同一控制箱时,保护管应排列整齐,管口高度一致,离控制箱应保持300mm500mm的距离,以便引接金属软管。(4)明敷保护管的安装要考虑美观,固定牢固,排列整齐,管口标高一致;支架间距均匀。4.2.5电缆保护管接地(
11、1)保护管必须确保有一点可靠的接地;(2)接地线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4.3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施工方法4.3.1施工顺序:电缆通道施工结束并清理干净 到仓库核实电缆规格型号 搬运电缆到指定地点 按放线单敷设电缆并电缆两头挂上标志牌 整理及绑扎已敷设的电缆按同一高度将电缆剥开并将线芯拉直 用黄色塑料带和黑色热缩套管做好电缆头 按施工图纸进行电缆排线 打印胶头管进行电缆接线 接线完成后及时正确挂好电缆牌。4.3.2装卸、运输电缆盘时应有防止电缆盘在车上滚动的措施。盘上的电缆端头应固定好。电缆盘严禁从车上直接推下。滚动电缆盘的地面应平整,破损的电缆盘不得滚动。4.3.3敷设电缆时,电缆盘应架设牢固平
12、稳,盘边缘与地面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上方引出,引出端头的铠装如有松驰则应绑紧。4.3.4敷设电缆时应有专人指挥、统一行动,并有明确的联系信号,不得在无指挥信号时随意拉引。4.3.5在高处敷设电缆时,应有高处作业措施。直接站在梯式电缆架上作业时,应核实其强度是否足够,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严禁攀登组合式电缆架或吊架。4.3.6进入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时,应取得运行单位同意,办理工作票采取安全措施,并设监护人。4.3.7电缆通过孔洞,管子或楼板时,两侧必须设监护人,入口侧应防止电缆被卡或手被带入孔内。出口侧的人员不得在正面接引。4.3.8敷设电缆时,拐弯处的施工人员应站在电缆外侧
13、。4.3.9按最短路径集中敷设。4.3.10电缆应避开人孔、设备起吊孔、窥视孔、防爆门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敷设在主设备和管路附近的电缆不应影响设备和管路的拆装。4.3.11电缆敷设区域的温度不应高于电缆的允许长期工作温度,普通型电缆与热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平行敷设时,其间距宜大于500mm,交叉敷设时宜大于500mm。与油管路交叉时,桥架或保护管要在其正上方。4.3.12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层敷设,并按上述顺序从上至下排列。4.3.13电缆敷设后两端应作电缆头,铠装电缆做头时,其钢带要用包箍扎紧,橡皮绝缘芯应加塑料套管。4.3.14电缆、导线不应有中间接头。必需时,接头应接触良好、牢
14、固、不承受机械拉力并保证原有的绝缘水平。4.3.15屏蔽电缆一端接地,不接地端导体必须清除。4.3.16总屏蔽层及对绞屏蔽层均应接地。4.3.17全线路的屏蔽层应有可靠的电气连续性,同一信号回路或同一线路的屏蔽层只允许有一个接地点。4.3.18屏蔽层接地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宜在表盘侧,但信号源接地时,屏蔽层的接地点应靠近信号源的接地点。4.3.19接线必需按接线图纸施工,若设计院未提供图纸一定要找到厂家资料、说明书。若设计有修改,就及时按照设计变更单的改动施工。4.3.20电缆芯线不应有伤痕,单股线芯弯圈接线时,其弯曲方向应与螺栓紧固方向一致。多股软线芯与端子连接应加接线片或镀锡。导线与端子
15、或绕线柱接触应良好,端子板的每侧接线宜为一根,不得超过两根。4.3.21电缆二次接线必须扎线绑扎高度一致,胶头清晰,长度一致为25mm,电缆牌清晰美观,挂牌高度一致。4.3.22接线应正确。导线在端子的连接处应留有适当余量,线芯的端头应有明显的不易脱落、褪色的回路编号标识。接线正确率达到98%以上。4.4工艺要求4.4.1电缆支架系统应可靠连接并与主接地网连接。4.4.2支架横撑间距误差5mm,焊接无显著变形,焊缝饱满,无夹渣,油漆涂刷完整,一层防锈漆,一层面漆。4. 4.3根据施工图纸敷设路径要求,进行现场尺寸量取。4.4.4引向设备管口高度200mm,便于设备的连接与拆装,引向盘柜管口高度
16、50mm,引入电缆沟长度为50mm,排管安装时管口高度一致,曲率一致。4.4.5保护管弯曲半径符合所穿电缆弯曲半径规定,弯制后电缆管不应有裂缝和显著凹瘪,保护管管口切割平齐,无毛刺锐边,排管组合弯度一致。4.4.6按施工图纸进行安装,如需打槽,开洞应征得业主方同意后方进行保护管安装固定方式一致,横平竖直,管长2米的水平(垂直)偏差<3mm,与热力管道间净距平行1米,交叉0.5米。4.4.7 在热力设备,管道及其附近敷设导线和电缆时,必须考虑其热膨胀方向。电缆架、电缆保护管等的布置宜选择在与热力设备或管道膨胀方向相反的部位,若布置在膨胀方向侧,它们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运行时的最大膨胀值。4.
17、4.8 在不允许焊接支架的承压容器或管道上安装电线管或电缆支架时,应采用U形螺栓、抱箍或卡子固定。4.4.9 在爆炸和火灾的危险环境中敷设电线或电缆时,应符合GB50257和本标准9.1的有关规定。4.4.10 引至设备的电线管或电缆保护管管口位置,应便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时管口应排列整齐。4.4.11 整根电缆管或电缆保护管应自成一体,中间不得中断。电线管或电缆保护管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宜采用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软管),其施工应符合CECS 87的有关规定,金属软管两端接口应使用专用的接头符件连接。4.4.12 电线管或电缆管的切割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不得使用电焊、氧
18、乙炔焰切割。4.4.13 电线管或电缆管安装后敷线、缆前,管口应临时封闭。4.4.14 光缆允许的环境温度范围按其代号划分,C1为40+60,C2为30+60,C3为20+60,C4为5+60。5 本施工方案执行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条款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单元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及其电缆夹层内,应设消防报警和信号设施,严禁汽水及油管路穿越。测量油水蒸汽等的一次仪表不应引入控制室。可燃气体参数的测量仪表应有相应等级的防爆措施,其一次仪表严禁引入任何控制室。火力发电厂内不宜使用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的仪器和仪表设备,严禁使用含汞仪表。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
19、0热工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热控保护系统的设计应有防止误动和拒动措施,保护系统电源中断或恢复不会发出误动作指令。2、保护回路中不应设置供运行人员切、投保护的任何操作设备。热工电缆宜敷设在电缆桥架内。桥架通道应避免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及易燃易爆等的危害,并应根据防火要求实施阻隔。6 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6.1 质量标准6.1.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J279-90)6.1.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2009篇)6.1.3焊接符合焊接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标准,焊接应牢固,严禁虚焊、点焊。6.1.4电力建
20、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6.1.5质量记录(施工原始记录)符合要求。6.2 检验要求6.2.1电线管(槽)及电线的敷设6.2.1.1 电线和补偿导线应敷设在金属电线管或线槽内,其环境温度对电线的影响应满足正常使用时导体的温度不高于其规定的最高温度,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6.2.1.2 电线管的内径宜为导线束外径的1.52倍。6.2.1.3 电线管的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线管外径的6倍,单根管子的外弯头不宜超过两个。6.2.1.4 电线管必须卡子固定牢固。6.2.1.5 电线管不应有匾瘪或裂缝,管间应采用接头对接牢固,管端与
21、设备之间用金属软管连接。62.1.6 线槽平整,加工尺寸内部光洁无毛刺。线槽的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其上部与楼板之间应留有便于操作的空间。6.2.1.7 槽与槽之间、槽与盖之间、盖与盖之间,槽与接线箱之间的连接处,应对合紧密,槽的端口应封闭。盖与槽之间应固定牢靠,并便于拆卸。6.2.1.8 当由线槽中间引出线时,应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开孔,并采用电线管或金属软管保护导线。6.2.1.9 补偿导线的型号应与热电偶的分度号及允许误差等级相符并校验合格,截面积应满足仪表或计算机温度模件的最大允许外部电阻要求,且应不小于1.0mm2 。两端接线时,严禁错极性。6.2.1.10 轴承箱内的电线应采用抗油
22、、耐高温绝缘软线。电线应固定牢固、拆装方便,其引出口应有密封连接器件等防止渗油的措施。6.2.2电缆敷设及固定6.2.2.1 电缆线芯应采用铜芯,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测量及控制回路用电缆的线芯面积不小于0.75mm2 ,电缆外径不宜超过30mm。6.2.2.2 计算机信号电缆的选型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做规定时,可遵照附录D的规定选用。计算机信号电缆与强电控制电缆不得敷设在一根保护管内。6.2.2.3 电缆敷设路径应符合设计规定并满足下列要求:1 电缆应避开人孔、设备起吊孔、窥视孔、防爆门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敷设在热力设备和管路附近的电缆不应影响设备和管路的拆装。2 电缆敷设区域环境温
23、度对电缆的影响应满足正常使用时电缆导体的温度不高于其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明敷的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管道上部,控制电缆与热力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相互间距平行敷设应大于500mm、交叉敷设应大于250mm,与其他管道平行敷设相互间距应大于100mm。3 严禁电缆在油管路及腐蚀性介质管路的正下方平行敷设和在油管路及腐蚀性介质管路的阀门或接口的下方通过。6.2.2.4 电缆敷设在锅炉炉顶、汽轮机本体四周、易积粉尘或易燃的地方以及对有抗干扰要求的弱电信号电缆,应采用封闭的电缆托盘、槽盒或穿钢保护钢。6.2.2.5 电缆桥架结构类型、品种规格、层间距离、支吊跨距、防腐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钢制电缆桥架制造
24、和施工应符合CECS31的有关规定。铝合金梯架在钢制支吊架上固定时,应有防电化腐蚀的措施。6.2.2.6 电缆桥架的连接、变宽、变高、转弯时,应分别使用配套的连接板,变宽板,变高板,弯接片等附件,并采用螺栓连接且螺栓应由内向外穿,螺母位于桥架外侧。桥架不宜用氧乙炔焰切割,也不宜用电焊焊接。6.2.2.7 电缆桥架的组成结构,应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梯架、托盘在允许均匀布承载作用下的相对挠度值,对钢制桥架不宜大于1/200;对铝合金制桥架不宜大于1/300。钢制托臂在允许承下的偏斜与臂长比值,不宜大于1/100。6.2.2.8 当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超过1
25、5m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伸缩缝。6.2.2.9 直接支持电缆用的普通型支架(臂式支架)在水平敷设时,支架间距应小于0.8m,垂直敷设时,支架间距应小于1m;层间净距应大于250mm,在同一直线段上的支架间距应均匀,层间距离应相同。电缆与测量管路成排上、下层敷设时,其间距不宜小于200mm。金属电缆支架必须进行防腐处理。6.2.2.10 电缆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电缆桥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偏差不应大于10mm。6.2.2.11 金属制桥系统,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接地。使
26、用玻璃桥架,应沿桥架全长另敷设专用接地线。6.2.2.12 垂直敷设电缆的支架,自地面或楼板2m高的区域内应设置护围或保护罩。电缆穿过平台向上敷设时,应加保护管(或保护框),其高度不低于1m,电缆在穿墙、埋于地下以及容易受到外界碰伤时,应加设保护管。6.2.2.13 电缆保护管或保护框内引入落地式盘柜时,露出地面高度宜为30mm50mm;电缆保护管口至悬挂式箱柜底面的距离宜为200mm250mm。6.2.2.14 电缆保护管(或保护框)的内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或多根电缆包络外径的1.52倍。电缆保护管的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单根管子的弯头不宜超过3个,直角弯不宜超过2个。6.2.2.
27、15 电缆保护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口应光滑、无毛剌或尖锐的棱角。 2 保护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凹瘪现象,其弯扁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3 金属保护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涂沥青,镀锌管锌层剥落处应涂以防腐漆。6.2.2.16 电缆保护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金属管连接应牢固,密封良好,两管口应对准。金属管不宜直接对焊,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管外径的2.2倍。 2 硬质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其插入深度宜为管子内径的1.11.8倍,在插接面上应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时套管两端应对焊。6.2
28、.2.17 搬运电缆时,不应使电缆松散及受伤,电缆盘应按电缆盘上箭头所指方向滚动。6.2.2.18 电缆的敷设必须在电缆支吊架和保护管安装结束后进行。6.2.2.19 敷设电缆时的周围环境温度低于以下数值时,应采取措施,否则不宜敷设: 1 耐寒护套控制电缆,20; 2 橡皮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15; 3 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电缆,0。6.2.2.20 信号电缆,控制电缆,动力电缆应按顺序分层排列敷设。电缆类别排列顺序应符合设计规定,如无规定时,带屏蔽信号电缆,强电信号控制电缆、电源电缆,电动阀门动力回路电缆宜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每层桥架上的电缆可紧靠或重叠敷设,不宜超过4层。6.2.2.21
29、 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之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作规定时,其最小距离应遵照附录E的规定。6.2.2.22 电缆、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无铠装层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 2 有铠装或铜带屏蔽结构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 3 有屏蔽层结构的软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 4 耐火电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8倍。 5 氟塑料绝缘及护套电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 6 光缆,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静态)和20倍(动态)。6.2.2.23 电缆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留有备用长度。6.2.2.24 严禁敷设有明显机械损伤的电缆。电缆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电缆
30、与其他硬质物体之间的摩擦。固定电缆时,应按顺序排列,不宜交叉,松紧要适度,并应留有适当的余量。6.2.2.25 电缆敷设后应进行整理和固定,使其整齐美观,应在以下各点用电缆卡固定牢固: 1 垂直敷设时,在每一个支架上; 2 水平敷设时,在直线段的首末两端; 3 电缆拐弯处; 4 穿越保护管的两端; 5 电缆引入盘柜前300mm400mm处; 6 引入接线盒及端子排前150mm300mm处。6.2.2.26 电缆敷设后应及时装设标志牌,并符合下列要求: 1 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两端、人井内等处,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 2 标志牌上应注明编号和/或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
31、起讫地点,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3 标志牌规格宜统一,应能防腐,挂装牢固。6.2.2.27 电缆进入电缆沟、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6.2.2.28 当设计对电缆、电缆构筑物采取防火封堵分隔措施时,其施工应遵守的规定。 接线.1 电缆敷设后两端应做电缆头,铠装电缆做头时,其钢带要用包箍扎紧,橡皮绝缘芯应加塑料套管。6.2.3.2 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的余量。6.2.3.3 电缆芯线不应有伤痕,单股芯线弯圈接线时,其弯曲方向应与螺栓紧固方向一致。多股软线芯与端子连接时,线芯应镀锡或加与芯线规
32、格相应的接线片用规格相同的压接钳压接。芯线现端子或绕柱接触应良好,螺栓压接时紧力应适中。端子板的每侧接线宜为一根,不得超过两根。6.2.3.4 接线应正确并经校线。电线在端子的连接处应留有适当的余量,芯线的端头应有明显的不易脱落、褪色的回路编号标志,且字母排列方向应一致。6.2.3.5 电缆、电线不应有中间接头,必需时,接头应接触良好,牢固,不承受机械拉力并保证原有的绝缘水平。6.2.3.6 屏蔽电缆或屏敝电线应按的有关规定进行接地7 职工安全健康与环境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要求7.1开工前,所有参加施工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并办理签字手续,严禁擅自做主、不交底施工或从事与本工作无关
33、的事。凡参加高空作业的人员应进行体格检查,经医生诊断患有不宜从事高空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空作业。7.2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高空作业的人员应衣着轻便,衣袖、裤脚应扎紧,穿软底鞋。活动范围较大的高空作业,应使用速差自控器。在脚手架上行走注意力要集中。7.3高空作业人员应配带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系保险绳,传递物品时严禁抛掷。7.4施焊及配合人员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用具。7.5吊装时应由专业起重人员负责指挥,并对吊具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应注意人身安全,不准野蛮施工。7.6吊装时链条葫芦荷载应匹配,挂点应牢靠,临时保护时要做好安全措施。7.7电焊、电动工具必须装设
34、漏电保护器,并可靠接地。雨天应停止室外电焊作业,并对电焊机做好防雨措施。7.8如必须在已安装完毕的管道上开孔施工时,应有防止铁屑掉进管道的措施。7.9安装过程中要轻搬轻放,人员充足,配合一致。7.10施工人员应爱护设备,保持设备清洁,外观油漆完整。7.11脚手架的荷载不得超过270kg/m²,搭设好的脚手架应经施工部门及使用部门验收合格并挂牌后方可交付使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7.12脚手架搭设时,不得钢、木混搭,在构筑物上搭设脚手架应验算构筑物的强度,搭设牢固并经验收合格,7.13脚手板应满铺,不应有空隙和探头板,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对头搭接处应设双排小横杆,双排小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20,应铺设平稳并绑牢。7.14拆除脚手架应自上而下顺序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或将脚手架整体推倒。7.15施工吊装及焊接施工下方严禁人员通行或逗留。7.16施工过程中,设备材料在现场要分类存放,整齐成形,切忌横七竖八,乱摊乱放。7.17自觉保护设备、构件、地面、墙面的清洁卫生和表面完好,油漆、电焊作业必须采取防滴漏和防火花溅落措施,防止二次污染。施工时的电焊条头、沾有油漆的破布等要及时收集,分类贮存。7.18做好在施工过程中所接触的有害气体、液体、固体的防护。7.19禁止在主蒸汽管道的监察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2-氨基-4-甲基吡啶闭环回收体系构建挑战
- 异种金属焊接界面扩散行为与力学性能关联性探索
- 建筑能耗监测数据驱动的刮灰机械能效动态优化模型
- 平台经济中功能冗余与价值密度衰减的熵增定律
- 充电桩夜间安防智能值守实施方案
- 2025年二年级期末的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 12.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2012九年级上册-科粤版2012
- 活动三:介绍校园内人和物的位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 智算中心储能系统高效配置管理方案
- 《劳动合同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监制(2016.11.15)
- 钢轨检测报告
- 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
- 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 GB/T 11186.1-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原理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自动化导论全套课件
- 微纳加工课件
- 危重病人紧急气道管理课件
- 跟痛症教学讲解课件
- 四年级公共安全教育全册教案(海峡教育出版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