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白马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_第1页
00白马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_第2页
00白马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_第3页
00白马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第一章 概 述一、工程概述1、本次设计的傅宅南路改造工程位于浦江县白马镇,道路呈南北走向,起点为黄郑线,终点为小河流。本条道路属于城市支路,全长为411.486m。2、受业主委托,我院立即成立项目组进行现场调查,期间与业主明确以下问题:(1)、道路横断面的确定,道路横断面采用四种形式,具体为9米、7.5米、6.5米、5.5米的车行道,在横断面为5.5米处不设置人行道,其他横断面两边均设置人行道,其人行道宽度为道路边线到建筑物边缘的距离。(2)、全线平面、纵断面拟合老路,并在老路的基础上做一定的优化处理。(3)、雨水采用双侧布置,布置于道路边线边缘。(4)、本次设计采用全幅施工

2、,施工期间车辆禁止通行,组织通过周围路网进行绕行。3、本次设计的白马路改造工程属于城市支路,采用的设计施工规范为现行的城市道路工程规范,并同步参考了现行的公路工程规范,验收规范采用城市道路工程规范。二、设计依据及规范1、设计依据及主要资料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3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5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

3、G D30-2004)9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1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13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14其他现行的国家、行业有关规范及标准等2、施工验收规范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路面基层技术规范(JTJ034-20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第二章 道路工程一、设计标准及主要参数1、道路等级、级别

4、:城市级、城市支路2、计算行车速度:20km/h3、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标准汽车轴载4、路面类型、结构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0年5、高程基准:国家85高程基准6、平面线形设计技术标准(V=20km/h):表3-1 平面线形设计技术标准技术指标名称单位规范规定取值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70设超高推荐半径m40设超高最小半径m20平曲线最小长度m60圆曲线最小长度m20停车视距m208、 纵断面设计技术标准(V=20km/h):表3-2 纵断面设计技术标准技术指标名称单位规范规定取值最大纵坡度推荐值%8纵坡坡段最小长度m60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50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100

5、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50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100竖曲线最小长度m20二、平面设计1、平面设计一般原则(1)、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2)、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3)、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4)、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等。(5)、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2、本次平面设计要点及成果傅宅南路道路中线按照规划布设,维持原中线平面线形不变,设计起点(K0+000)与黄郑线平面交叉,路线自南

6、向北,设计终点(K0+411.486)与小河相交,路线全长为411.486米。平面采用折线和圆曲线,具体详见中桩逐桩坐标表和道路平面图。三、纵断面设计1、纵断面设计原则(1)、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2)、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3)、山城道路及新辟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平衡,汽车运营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4)、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5)、纵断面设计应妥善处理地下管线覆土的要求。(6)、道路线形组合应满足行车安全、舒适以及与沿线环境、

7、景观协调的要求,并保持平面、纵断面两种线形的均衡,保证路面排水通畅。(7)、结合旧路改造的要求对实际纵断面线型不做改变,仅作局部优化。2、本次道路纵断面设计要点与成果1)道路整体设计标高与现状标高协调2)与既有道路标高顺接3)应协调好与建筑物地面标高,防止高于建筑物地面标高,造成雨水排入室内四、横断面设计1、横断面设计原则(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内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综合考虑、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

8、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2)、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3)、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2、横断面型式及分幅组成根据业主意见,道路标准横断面按“一块板”的型式进行布置,具体分为四种情况,详见标准横断面图。3、路拱横坡及型式车行道:横坡度选用1.5%和2.0%,采用改进的直线线型路拱,由道路中线坡向道路边线。4、平面石及立缘石平面石:采用花岗石,尺寸为101260cm3。立缘石:采用花岗石,尺寸为153760cm3,高出车行道路面16cm。平面石及立缘石表

9、面均做火烧面处理,两者砌缝宜错位对中,砌缝应作灌缝处理。五、路基设计及路面排水1、路基一般要求及压实控制路基是整个路面结构的基础,要求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设计要求路基必须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路基施工应严格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的有关要求执行。路基应优先采用强度高、粒径小、透水性良好的材料进行填筑,并分层摊铺、逐层碾压,各碾压层次均应满足压实度的要求。对于同一填筑路段,一般要求同一层次的路基填料强度和粒径尽量均匀。路基压实度应视填料及粒径的不同而确定。对于最大粒径4cm的细粒土,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

10、密度的压实度作为控制指标;对于最大粒径4cm(石块含量30%)的粗粒土,采用固体体积率作为压实度的控制指标。路基填筑材料及压实度(重型击实)要求 表4-1填挖类别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大粒径压实度固体体积率挖方03010cm95%87%填方08010cm95%87%8015015cm93%85%15015cm90%82%宕渣路基顶面回弹模量Eo40MPa,路基回填采用宕渣,宕渣填料应有一定的级配,含泥量应不大于15%。宕渣路基施工的单层压实厚度按25cm控制为宜或者通过碾压机具性能及碾压工艺等综合确定;摊铺应注意避免粗细集料集中,并应特别注意碾压工艺等方面因素;确保宕渣路基垫层的施工质

11、量。车行道下宕渣填筑厚度不小于60cm,现状已按原设计要求完成宕渣路基的实施。2、路面排水本项目路面排水主要依靠路面横坡度直接排出路面至路基两侧边沟。六、路面结构设计1、路面结构方案确定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表4-5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 位路用材料厚度(cm)备 注上面层AC-13C细粒式沥青砼43%SBS改性剂,0.4%KTL抗车辙剂下面层AC-20C中粒式沥青砼50.4%KTL抗车辙剂上基层5.5%水泥稳定碎石207d无侧限抗压强度3.5MPa底基层3.5%水泥稳定碎石157d无侧限抗压强度2.5MPa车行道下宕渣填筑厚度不小于60cm,路面结构层总厚度44cm。2、 人行道 5cm花岗石

12、铺装 3cm水泥砂浆 15cmC15混凝土2、设计弯沉等技术指标路面各结构层及路基顶面设计弯沉值(单位:0.01mm):机动车道:沥青砼上面层34,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68。路基:车行道路基宕渣垫层顶面383。4、新老路搭接本工程与黄郑线道路及东西大道交叉口水泥混凝土路面衔接,因此涉及到水凝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接问题。由于碾压困难,易发生不均与沉降,引起跳车,为此设置不小于3m的过渡段,过渡段沥青面层结构分层错台布置,其下层的变厚混凝土过渡段的厚度不小于200mm。七、施工注意事项及要求1、本道路工程设计,在施工前请详细查阅本工程全部设计文件。2、开工前请详细查询本工程路线范围内的各种地下、地面管线及已有的构造物,将施工期间不可预见因素引起的风险降到最低,位于道路范围内的管线在施工之前进行迁移。3、请根据提供的导线点,高程控制点进行现场复测,并认真检查本工程与既有道路连接是否正确,现场水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