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电游”拐跑了孩子_第1页
当心“电游”拐跑了孩子_第2页
当心“电游”拐跑了孩子_第3页
当心“电游”拐跑了孩子_第4页
当心“电游”拐跑了孩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注意“电游拐跑了孩子近日,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相关白皮书说明,32.48%的受调查儿童平均每天花在Pad等电子产品上的时间为13小时。Pad等电子产品催生“宅娃一族,中国孩子近视率远高于欧美。另据媒体报道,在浙江某幼儿园进展的防拐演练中,Pad对孩子的吸引力远大于零食和玩具,全班36名小朋友竟有10名被Pad“骗走。而来自一所幼儿园的信息也令人深思,教师提问:“当你孤单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在孩子们的答复中,“玩电脑“玩占了多数。面对部分家长对电子产品的片面认识和责任心的失守,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仔细考虑一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家长别把电子产品当“保姆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多年,经常跟家长

2、打交道,见过这样的场景:场景一:蒙蒙的父母是一对典型的“追新族,所用电子产品总是能引领时代新潮流,他们在家中经常玩和Pad。蒙蒙一岁多时,就对和Pad表现出特殊的好感,每次哭闹,爸爸只要把Pad托在手上,她马上就破涕为笑了。遇到蒙蒙要零食或者玩具时,妈妈只要说我们回家玩Pad,蒙蒙就会乖乖地听话,不再耍脾气。蒙蒙的父母觉得,Pad就是孩子的好玩伴,哄孩子的本领胜过保姆。一段时间过去了,蒙蒙出现眼睛干涩和高频率眨眼的现象。场景二:天天是个5岁的小女孩,她的爸爸对电子游戏特别痴迷,她经常崇拜地看着爸爸玩电子游戏,久而久之,自己也想玩了。在是否让孩子玩电子游戏这个问题上,爸爸妈妈屡次发生冲突,甚至引

3、发了家庭矛盾。爸爸认为,电子游戏是时代的产物,无法与孩子的生活完全隔离,既然无法选择回避,还不如让孩子适当接触,免得上学后因为感到神秘而不可自拔。而妈妈那么认为,尽管电子游戏对孩子的智力开展有好处,但是弊大于利,因为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对儿童视力的影响最明显,病症较轻的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病症较重的还可能因眼底病变而导致失明。为此,小夫妻经常吵架笔者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的认识问题和责任心问题。在认识问题上,一些家长将孩子纯熟操作电子产品视为聪明的表现,并当作夸耀的资本。他们没有深化认识到孩子长期过度玩电子产品带来的种种伤害,有的伤害甚至是不可逆的。在责任心问题上,有的家长工作压力

4、很大,下班后感到疲劳,而有的家长沉迷于网络,对孩子的心理需要视而不见。这样的父母经常会选择让电子产品代替自己陪伴孩子。其实,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陪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多一点时间陪伴孩子,孩子的精神世界就会丰富起来。在此,笔者给家长提一些建议:一是充分认识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给儿童身心带来的各种危害,比方视力受损、神经疲劳、脊柱强直、手指变形、发育缓慢、恐惧胆小、少言寡语等,防止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严格控制使用时间;二是采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和孩子建立一些规那么,如:哪些动画片可以看,哪些电子游戏可以玩,什么时间玩,玩多长时间,从而培养孩子的自控才能;三是做好典范示范,家长在家里尽量不要长

5、时间上网、“追剧,更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要多分配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四是擅长运用自然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的不良情绪,不把电子产品作为“交易筹码;五是将电子产品当成游戏的道具,如玩“捞小鱼游戏时用其播放音乐,用Pad回放家庭活动中拍的照片或者录像,引导孩子用语言进展讲述;六是鼓励和支持孩子结交更多的同伴,并帮助孩子感受与同伴交往的乐趣。真正关注孩子成长中的需要在一次园内绘本教学交流活动中,大班?Polo历险记?教学活动刚开始,教师就介绍Polo是一只小狗,单独住在一个小岛上,感觉很孤单。在理解了“孤单词义的根底上,教师问:“当你孤单的时候,你会做什么?意图是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为故事创

6、编提供线索。听课教师都以为孩子们会说“找朋友玩“玩玩具之类的答案,然而,他们的答复出乎意料,说“玩电脑“玩的占了多数,只有个别孩子说“找某某小朋友玩“让爸爸陪我玩等。活动开头的这段插曲,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孩子们孤单的时候,首先想到电子产品,这种现象正常吗?现代社会开展日新月异,人的观念也在悄悄转变。那么,现代的孩子,童年是不是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喜欢的与我们童年时所向往的、拥有的有何不同?通过对游戏内容、游戏工具、同伴交往等情况的比较,我们发现,教师们的童年游戏大多是在户外进展的,玩具往往是以物代物、就地取材,而且小伙伴们会一起创编游戏、合作游戏,游戏内容是自主自发的;而如今的孩子拥有大量声、电

7、、光、色类现代成品玩具,大多在室内、在成人的看管下单独游戏,模拟着动画片中的情节。他们生活在由电子屏幕控制的“媒体童年之中,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子一代。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带给孩子丰富物质条件的同时,如何关注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关注孩子成长中的需要?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还是向往大自然宽松自由的环境,喜欢和教师、同伴共同生活,有自己独特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因此,我们提出“三个回归的操作途径,即回归自然、回归共同生活、回归儿童的学习方式,通过“三个回归,给予儿童活动空间的自由,给予儿童更多的话语表达时机。大自然是儿童学习的大课堂,有无穷的奥秘等待着孩子们去探究与发现。我们开展小脚丫走

8、天下活动,通过“快乐单车行“拥抱大树“小蚱蜢养成记等活动,激起孩子们的自然灵性。共同生活是幼儿教育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幼儿教育的原点。我们倡导共同生活理念,在“栗多多旅行记“种蚕豆“衣服宝宝来排队等活动中,让孩子们分工合作,担当不同角色,使孩子们的生活充满了挑战与乐趣。儿童有自己的学习方式、表达方式,他们更乐于通过参与、尝试、交流、表现、观察、模拟来学习。我们主张回归儿童,站在幼儿的立场,考虑幼儿的学习需要来设计活动、布置环境,按照幼儿的节奏安排活动内容,并选择适宜孩子的教育方式。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早上一进电梯,就看见一个坐在儿童推车里的小姑娘拿着Pad,津津有味、目不斜视地看着动画

9、片,孩子的姥姥说,她每天从幼儿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哭着、喊着要看Pad当前,网络在包围了成人的同时,也包围了孩子的成长空间。几乎没有孩子不被光怪陆离的电子产品所吸引,所谓“指尖滑一滑,宝宝笑哈哈。孩子对电子产品的过分迷恋,社会、家庭、幼儿园都需要反思。一方面,现实生活中,我们为孩子提供的游戏太少,而电子游戏往往吸引力强,尚无多少自制力的孩子很容易沉迷其中;另一方面,很多父母与孩子间亲子互动太少,有些甚至将电子产品当“保姆,加重了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当然,在这个电子时代,孩子生活的环境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单纯,我们也不可能把孩子关在一个与电子产品绝缘的环境中。但是,作为父母要明白,Pad等电子产品主要是给成人用的,而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适宜在游戏化、生活化的真实情境中获得开展。此外,学龄前儿童没有才能抵挡诱惑,越是年龄小的孩子,电子屏幕及内容对其造成的伤害越严重。应该看到,也有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坚决抵抗电子产品的诱惑,保证孩子拥有一个绿色童年。有一位母亲说,这样做最直接的受益是:儿子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洗衣、烹饪、手工、画画、下棋、书法、游泳样样热衷,而且玩得不亦乐乎。学校里的学业,也成为一件很轻松的事。这位妈妈还自豪地说,没有被电子产品轰炸的童年,另一个长久的好处是:相信儿子在成年后不会被电子产品控制,因为他已建立起比“依赖电子产品更有意义、更有趣的生命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