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单元准备课第1课时数一数【教学内容】教材P2-P5【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具准备】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 23页学校开学图。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5页110的各数实物图。3、110各数的数字卡片共l 0张。【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师: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二、新授1、教学”学校开学图”。出示放大图。(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1)同桌
2、之间互相说一说。指明学生说一说。(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板书“1”,全班同学读两遍。)问: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 (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拉单杠? (2个同学) 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2个同学在看书,2个同学在观看踢足球它们小结: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的数量都是2。(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 (3个小朋友)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小结:3个小朋友踢足球,3条凳子,3个女孩跳绳,它们的数量都是3。(板书“3”,全班跟读两遍。)(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
3、桶有几个?问: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 (5朵花)(8)问: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9)师: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板书“7”,全班跟读两遍。)(10)问: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板书“ 8”)(11)师: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板书“ 9”,跟读两遍)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图上有9个女同学)(12)问: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1数到10。)小结:这幅图帮助我们认识了 1 10的各个数。这幅图我们书上也有,就在课本的第2、3页,(打开书)找一找课本的“ 2”、“3”在哪里?2
4、、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1 10来表示。3、10个数字与图形搭配。4、用同样的方法认识7、8、9、10及图形。5、小结:这10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记牢。6、巩固认数。看图找数交朋友游戏。三、课堂总结今天是小朋友们第一天上数学课, 大家都很认真听讲,值得表扬。希望下节数学 课的时候,大家勇敢一点,举起你们的小手,回答问题好吗?第1单元准备课第2课时比多少【教学内容】教材P6、P7【教学目标】1 .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比较物体的多少。2 .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以
5、及用数学的意识。【教具准备】主题图、小白兔图、砖图、小猪图和木头图。【学具准备】三角形、圆片、小花等学具。【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三只小猪2、 新授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2、师:这一天,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咦,那边为什么这么热闹?原来是热心的小猪们正在帮小白兔盖房子。房子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东西,这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们用来招待小猪们的。3、教学“同样多”。(1)有几只小猪?几只小兔?小兔子们正在干什么?1只小兔搬了几块砖?(出示兔子和砖一一对应图)那4只兔子共搬了几块砖?有多余的兔子吗?有多余的砖吗?师: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那我们就说兔子的
6、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 多。(板书:同样多)(1)找一找,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2)小组交流,指名反馈。4、教学“多”与“少”。(1)找一找,图上有不一样多的两样东西吗?学生说,教师现场板书,并适机提问:谁多?谁少?5、刚才我们知道了 “同样多”、“多”和“少”,那你们知道图上还有什么东 西可以比吗?课间活动。动手摆一摆(1)教师摆橡皮和铅笔,学生模仿。(教师强调一个对着一个摆。)学生同桌互相说:橡皮和铅笔同样多。学生随意摆数个学具。数一数自己的学具,冉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在小组内比一比。3、 练习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第4题。四、发散练习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
7、体,你发现了什么?第2单元位置第1课时上、下、前、后【教学内容】教材P9及练习二第1、2、3题【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2 .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感。【教具准备】教材第9页例题的挂图。【教学过程】一、新授1 .出示教科书P9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1)图上有什么?(2)你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图吗?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指出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并让学生思考:卡车在轮船的()面。轮船在火车的()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同桌互相说,再请个
8、别同学上台说。(3)完成书本第9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自由操作,摆好后互相说一说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懂得区分上下方位关系。2.教师指出生活中除了上、下这两种方位以外还有其他的方位,出示教科书P11第1题的图,请学生观察:(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并回答:小兵在小玉的()面,小玉在小兵的()面。小东的前面是(),小云在小华的()面。学生讨论并重点叙述小玉的位置关系(教师小结:指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互关系的方位词,因此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3)完成练习二第2题。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再进行讲评。二、巩固练习1 .找一找在你的
9、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处于上下或前后关系的,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2 .完成教科书P11第三题。看图想一想,填一填。第2单元位置第2课时左、右【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及练习二,【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2 .联系牛一活实际,能耕决牛.活中行关的可单问球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辨别“左”、“右”。难点:初步确定":,有"n勺即对性”【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1 .反动作游戏感如相对性.师:我们前面认识了 “上”、“下”,下
10、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作练习的小游戏, 游戏之前谁来说说什么是反动作?(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做反动作游戏。)2 .谈话: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我们要举手。大家举起手来,比一比看谁举得最好!提问:你们知道你M答问题时举的是哪只手吗?学牛叫笞:左手。师:对了,回答问题时我们举右手,那男一只手是?学生叫答:左手,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两个方位一一 广、石,根于从恒:主、石)二、探索新知1 .找自己身体的,匕”.师:我们身体除了左右手,还有一些部分也分左右,你能找到并指出来吗?学生 个别展小、汇报C(左右眼、左右H-、左右腿)2 .认i只左右:(1厂师;在口常t活中,你会用左手火门论别fi刷跳事情呢?学牛个别
11、汇报.7(2)师:看来我们的左右手平时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呀!这样,让我们一起来运动一下吧: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教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C3 .拐一拐,进一步认识本(1)师:请大家将学具盒里的圆片、三角形片、正方形片和小棒各拿出一个。根据要求摆一摆:三角形片放在圆片的左边,正方形片放在圆片的右边,小棒放 在二角形片的左边。学生按娈求助手操作C师提出问题: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最左边的是什么?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2)师:把自己摆的打乱顺序,每个人模仿老师刚才的问题,向同桌提三个问题,看ift代笞得乂快乂淮确°学牛同京之间活动。三、巩固提高1 .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
12、做”第2虺。师:说说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位同学C学牛观察、汇报,2 .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的第2感。学牛观察图片,提出那个同学C3 .了解生活中的“左右”。(教材第 13页“生活中的数学")(1)出示少先队员举手的图片(教材第13页“牛,油邛的数学”的右图)师:你知道少先队员敬礼举的是哪只手吗?学生个用汇报,师讲述:少先队员在敬礼时举的是右手C(2)出小标出牌卜择捋,诘克石行教师:瞧,这是老师在学校楼梯旁的墙壁上拍到的照片, 请大家一起念一念标语牌上的内容.:学牛齐读,教师:你知道这标语牌上字的意思吗?如果随意走会有什么后果呢?学生个别汇报,教师:对了,大家在上下楼梯时要按照一定位
13、置,全部靠右行走,就不会造成上下楼梯挑挤的结果了.教师出示课本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的左图,提问:那么这个小朋友现在该 走哪边呢?法能帮助她C 学生个别汇报,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生:左、在师:对!在生活中,我们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在行走时,我们要靠右 行,这样就比较安全了。【板书笔记】:左、右在 的人边在 的左边【教学反思】:“左、右”的教学内容是排在“上、下、前、后”之后。对于左、右,一年 级的学生其实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在描述上学生很容易将左右混淆。因此在 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一一爱动, 以游戏形式融入教学环节中,不 断吸引学生注意力来感悟左右的相对
14、性。在教学巩固环节,发现少数学生对上下 楼梯靠右行这一知识点还没把握好, 需要让学生亲自到楼梯上走一走,亲身体验 一下才可能掌握得更好。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15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P14-P16及练习三第1、2、4、5题知识目标:认识15各数,并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 读写15各数。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
15、创设情景、激情引趣出示主题画:问: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数出你喜欢的动物的数目, 用同样多 的小圆片表示出来。板书课题:15的认识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1、摆一摆你能根据摆出的圆片的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2、感知数的顺序(1)逐次感知数的顺序: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再摆1个呢?依次感知3、4、5的来源。出示点子图,你来给他们5个排队。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 2的后面一个数呢?(3)数一数:让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1 .联系生活,丰富联想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15这几个数?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 1, 2, 3, 4,
16、5的物体,看来只要同学们认 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2 .猜数游戏一个数在2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也可能是几?写一写刚才我们认识了 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在书上第16页描写,比一比谁写得 最好。写得好的上台展示。(4)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的12题。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桌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课时比大小【教学内容】:教材P17及练习三第3、6、7、8题【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 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2 .能力目标初步建立学生的数
17、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3 .情感目标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及其他有关图片。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与4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几? 3的后面是几?(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二、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18、?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子 梨 桃子 香蕉3 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 = 33>23<43等于33大于23小于4(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的?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5>4,谁会读?4 4) 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玉米够吗?三、练一练第18
19、页练习三的第3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四、归纳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和“=”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3课时第几【教学内容】:教材P20及练习四第1、2、题【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 表小事物的多少。2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
20、意识。3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区分几个和第几。【教学难点】: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准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1 .师生交流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出示第20页的图画。动物园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二、探究新知2 .初步感知师:(1)小朋友排在第几?谁排第一?解放军阿姨呢?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2)从前面数,背黄包的阿姨排在第几?从后面数呢?(3)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觉排队,
21、遵守公共秩序。3 .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2)动画展示:穿蓝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问:还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第 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叔叔呢?4 .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 3人是谁,x x同学是从右数的第 几?他还可以排第几?(2)区别几个和第几第几表示确定的位置,几个表示数量的多少。5 .动手操作,深化感知拿出4个圆片和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放在第二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摆?为什么会有两种摆法?引导学生体会第几是相对的。三、反馈练习:1 .第23页的
22、第1题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2.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四、总结评价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分与合【教学内容】:教材P21、P22及练习四第3、4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教学准备】:5根小棒,5个圆片。【教学过程】:、复习准备1 .数数从15,从51比较大小3044025012032 .看图回答一共有
23、()从右边数,排第()。从左边起,第5个是()。二、探究新知1 .学习4的分解与组成(1)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红花的游戏,4朵红花,分成两份,看谁分得又快又好。看谁的方法多,分完以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2)交流展示。(3)探讨分的方法刚才大家想了很多方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而且一个也不落下?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444132231引导学生读数的组成,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再自由读 (4)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5)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看到 3和1组成4,就能 想到什么?(6)练习数字4的组成。2.学习5的组成请同学们拿出5根玉米,把它分成两堆
24、,有几种分法?分分看。以小组为单位, 结合4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人人动手操作。互相启发帮助总结出5的几种不同分 法。交流展示汇报并加以整理55551 /A 2 /3/Cl/r怎样才能记住5的组成呢?练习5的组成。(猜数游戏、对口令)三、巩固运用完成21、22页的内容以及23页的3、4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5课时加法【教学内容】:教材P24【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2 .能力目标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 5以内的加法。3 .情感目标养成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对自己合
25、适、喜欢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小棒、三角形和圆片。【教学过程】:复习准备1 .在桌上依次摆出2根小棒,3个三角形,5个圆片。边摆边说一说用数字几表 示,并在学具下面书写。2 .将摆好的三个三角形分成两堆,再把 5个圆片分成两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3和5的组成。二、探究新知1 .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和体验, 再全班交流。师引导说:把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放在一块儿,左手和右手放到一起就是“合 起来”的意思。(反复说几次)让学生体会到把两部分放在一起就是要把这两部 分合起
26、来。从而引出要知道它们合起来有多少在数学上要用加法计算,2 .学习加法算式在数学上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就是要把数字 3和1合起来,用符号“ +”表 示。板书:3 + 1 = 4:加号 等号怎样写加法算式呢?教师演示,让学生在算术本上写下规范的写法。 再次强调说 明:把3和1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强调:加号前面的 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 的1呢? 4又表示什么?学生读算式。3 .结合第24页的气球图,进行动手操作加深体验加法的含义。4 .发散联想,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 并会口头列加法 算式表小。三、巩固发展1 .第24页做一做。要求一边看
27、一边说过程。2 .第28页练习五的第1题。先观察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说明图意,然后在方框 里填得数。四、总结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6课时5以内的加法【教学内容】:教材P25及练、练习五第1、2题【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 5以内的加法。2 .能力目标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3 .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 自信心。【教学重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教学
28、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看图填数OO OOOOO OO、探究发现 出示25页主题图。仔细看,图中画了什么内容,说出图意,同桌同学互说。根据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只小松鼠怎样列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2得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代表汇报。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 3和2组成5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 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强调:加号前面的三、巩固深化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2”呢? “5”又表示什么?1 .完成第25页做一做第1、2题:先看图说图意,再在全班交流,说算式,
29、你是 怎么算的?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 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2 .完成第25页做一做第3题:边摆边列算式1+31+24+141+23+13+24 .完成练习五的四、课堂总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谁能谈谈自己的收获?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7课时减法【教学内容】:教材P26及练习五第3题【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并能用数的组成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的兴趣。3 .情感目标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会计算减法。【教学难点】:
30、理解减法的含义,确定被减数。【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和算式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2+31+31+42+24+13+12 .对口令:5以内数的组成。二、探究新知3 .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出示第26页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小丑手里拿着4个气球,飞走了 1个)师:像这样,从4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 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板书:减法)4 .学习减法算式问:4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飞走了一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飞走的一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像这样飞走了、去掉了等都要用
31、减法计算。(板书:4-1=)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然后全班齐读算式)5 .发散联想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 4-1表示的事物来。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1 .出示第26页的第2幅图让学生认真观察(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2)问:谁知道虚线圈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2 .第26页最下面的做一做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 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吗?试一试。(4人 小组合作完成)四、巩固反馈1 .P28页的第3题(1) 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
32、鼓励。(2)说完图意后,每个小朋友再独立写出算式。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情况下要用减法?怎样计算减法?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8课时5以内的减法【教材内容】:教材P27及第3、4题【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减法的意义,熟练口算 5以内的减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 .能力目标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是最简便的方法。3 .情感目标结合课堂教学渗透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教学难点】: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计
33、算方法。【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对口令:5以内数的组成2.看图说图意,列算式O O O h 二、探究新知1.出示第27页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完整题意。2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启发提问:要求还剩几只松鼠,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算式是怎样的?5-3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师:同学们有的用5的分解来算,有的用5的组成来计算,有的用想加法算减法 的方法来计算。你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方法来计算减法。现在请同学们再相互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5-3的?3 .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第1题: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
34、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要求还剩下几个用什么方法 计算,怎样列式?为什么?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独立完成第2、3题三、巩固深化1 .练习五第4题先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四、总结提炼2 .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3 .教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在计算减法时,我们可以根据数的组成和 算减想加的方法来计算。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9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 练习五第5、6、7、8、9题【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正确、较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情感目标初步渗透辨证统一的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
35、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教学准备】:卡片,小棒。【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按数的顺序填数。1()5()()()(学生口答)2.数的组成。口5/23123. 5以内加法练习。出示 11 2 3 415以内的加、减法34()213()(口5/23把数字卡片放在方格的上面并移动,做算1+1, 1+2, 1+3, 1+4。再把卡片放在下面并移动,做算2+1, 3+1, 4+1,将数字卡片换成其他的,分别练习5以内的加法。4 . 5以内减法练习分别用5减去比它小的数,依次练习。二、指导练习1 .P29页的第6题。看图把算式填完整。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把算式补充完
36、整。2 .请你用5- 3和2 + 3各编一个小故事。(1)先让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故事,再请人在全班编故事。(2)评一评:谁编得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3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第29页的第7题。全班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三、数学小游戏:回家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四、听算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1 + 34-25-14-32-11 + 12+13-23-12+23+14-11+42 + 35-25-
37、35-43+2(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0课时0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P30及练习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能较工整的书写00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 学会0的加减法计算。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人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使学生能能正确的书写0,让学生弄
38、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同时出示教材第 30页的挂图。二、探究新知(一)认识01 .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盘子里有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学生举起数字卡片 2。盘子里有1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学生举起数字卡片 1。盘子里1个桃子也没有,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师:什么也没有,用“ 0”来表示。(板书:对0的认识)(板书:0)并领读“ 0”。2 .发散思维,充分想像。(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
39、几。(2)老师握起拳头,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3 .揭示第二种含义一一起点。(1)出示直尺图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 0就越远)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 看另一端到了哪个数,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 “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
40、跳远起跳的0起点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4.教学书写0(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写。(3)学生写0,在书中第30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出优缺点。(二)、0的加减法1、出示教材第30页小鸟图第1幅图,让学生认真观察。(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2)出示第2幅图: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先
41、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4)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板书:33=0(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2、出示教材第30页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2)出示第二张荷叶图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可以用数字几表示?(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板书:4+0=4(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6)完成想一想:5-0= 口3、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3 3 = 04+0=45 -0 =
42、5你发现了什么?(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它本身。三、巩固练习:1 .完成第31页的第1题2 .完成第31页的第2题3 .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学生口 答算式)4 .完成第30页的做一做。(全班集体评价)5 .第31页的第3题。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评价要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四、综合练习:1 .P31的第5题。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同 学给予鼓励。2 .第31页的第4题。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最后集体评价。五
43、、全课小结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P32及练习七【教学目标】:1 .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利用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提高自己的计算水 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 .通过整理复习,探索发现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进一步感受加减法之间 的联系与区别,拓展合理推理的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3 .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学习习惯,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人合 作,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正确并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准备】:加法表减法表 口算卡片【教学过
44、程】: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复习课,复习 05的认识及加减法,大家高兴 吗?二、联系实际,巧设情景1 .复习序数 出示情境图。放学啦,三位好朋友一起回家,看他们在说什么呢?小绿说:我家住在第三层,到我家去做作业吧!小蓝说:我家在他家下面一层,到我家去吧!小红说:我家在他家上面一层,到我家去吧!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红小蓝分别住第几层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小组交流汇报。2 .复习数的组成我们已经学过5以内数的组成,你们还知道哪些数的组成呢?指名上台展示, 师 板书。三、主动探究,寻找规律1 .加法表(1)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做小小邮递员的游戏,谁来当邮递员呢?先算
45、出得数是几,再把信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箱吧(2)小朋友们看,黑板上的信都是 5以内的加法算式,这些算式排在一起你有什么感觉呢?怎样排列比较好?(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重新整理)观察整理好的加法表,说一说横看竖看斜看,你有什么发现?根据算式的特点和规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2 .减法表投影减法表,遮住部分算式。(1)补充表格表中出现了一些减法算式,还有一些没有写出来。大家仔细观察,看他是怎样排 列的,然后根据表中的规律按顺序把其余的算式补充完整。(2)寻找规律。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发现的排列规律,顺着算式某一行的顺序,让学生很快说出算式的得数。(3)熟练减法计算教师任意指定算式让学生接得数。四、巩固
46、练习,发散思维1 .口算小朋友真了不起!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出示5以内加减法算式卡片,学生抢答。2 .完成第33页练习七的习题五、拓展思维,课堂小结()+ ( ) =5( ) + ( ) =3课堂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会解决真么多的问题。老师相信你们不仅能学好 数学,还能用好数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材P34、P35第一个做一做及练习八第1、2题【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 称,并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 .通过参
47、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质疑激情: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 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 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二、操作感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
48、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2.摸一摸,感知特点。(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 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 须说出
49、来。)三、分组活动,体验特征1 .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1题。(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粘辘”, 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 稳。2 .游戏“看谁摸得准”。(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 照教材35页做一做第2题)(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3 .数图形。投影出示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各 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四、小结:你今天有什
50、么收获?五、游戏 :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第2课时图形的拼搭【教学内容】:教材P35、P36及练习八第3-8题【教学目标】:1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2 .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教学过程】:一
51、、复习。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二、新授。1 .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 .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3 .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4 .取出四个长方体,(学生操作)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 成正方体。)三、巩固练习。1 .完成教科书P35页面下方的“做一做”。2 .完成教科书P37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3 .完成教科书P37第5题。4 .完成教科书P38第7题。5 .完成教科书P3
52、8第6、8题。四、课外实践作业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拼出你所喜爱的图形。第5单兀6 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6、7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P39、P40及练习九第1-3题【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个数,并且会读、会写,同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会比较它们的大小。2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 思想和情感教育。3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 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阶的数学交流意识。教学重点: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
53、们的大 小。【教学难点】:6的写法。【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2.出示05六个数字,读数二、新授1 .学习数数和认数。(1)出示第39页的主题图。(2)观察思考。说一说画面上有彳f么?各有多少?(小组交流)(3)交流、汇报。(4)抽象出画面中的数。问: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 ?(用数字6表示)板书:6问: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 ?(用数字7表示)板书:72 .教学数序。(出示教材39-40页图片)(1)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 ?(5颗)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 (6 颗)再拨一颗是多少呢?(7颗)(2)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 5、6、7的位置。(3)教师将直尺图展示出来,只写出 0、1、2、3、4、5,并排列他们的顺 序。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3 .比较大小。(1)先摆5个圆片,在下面再摆6个圆片。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板书:5<66>5(2)先摆6个圆片,在下面再摆7个圆片。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板书:6<77>64 .教学6、7的序数。(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胸膜病变的临床护理
- 智能交通法律认证补充条款协议
- 心理咨询中心场地租赁服务合同
- 节能建筑改造工程保险服务及环保协议
- 公共安全数据收集与合规操作保证书
- 商业综合体项目普通合伙人投资合作财务审计协议
- 萌宠生活馆宠物用品连锁加盟管理协议
- 互联网直播平台内容审查与内容安全责任协议
- 矿热炉主体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 金融业务外包审核补充协议
- 学校生均占地面积
- 《康复医学》第四章 常见疾病的康复 第二节 肿瘤康复课件
- 2016年度高考全国3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 SIPOC培训教材学习教案
- 2019年重庆江津小升初数学真题及答案
- 《菱形的判定》教学设计(共3页)
- 配电箱系统图
- 电缆井工程量计算
- 初中音乐--人声的分类--(1)pptppt课件
- 育种学 第6章杂交育种
- 钢芯铝绞线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