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师版)_第1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师版)_第2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师版)_第3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师版)_第4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师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业引领共成长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温习1 .化学键包括:、。2 .如何比较离子半径大小?3 .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有哪些?二氧化硅属于共价分子吗?4 .为什么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答案】1.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2 .当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当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 数越小,半径越大。3 .有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且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大,离子键越强;不属于;4 .需要克服共价键,使其熔沸点高;复杂的空间网状结构硬度大。5 .下列关系与共价键键能无关的是()A.热稳定性:HCl > HBrB.熔沸点:SiO2 > SiCC.熔沸点:C1

2、2 > F2D.熔沸点:金刚石 > 单晶硅【答案】C6 .下列物质中,化学式既能表示该物质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分子式的是()A.氯化钱NH4C1B.二氧化硅(SiO2)C.白磷(P4)D .硫酸钠(Na2SO4)【答案】C7 .下列过程中破坏的分别是什么作用力,请用序号填写空格。共价键金属键 离子键 分子间的作用力.A.碘升华D.水气化G.电解水B. NaHSO4溶于水E. HCl溶于水H . AlCl 3溶于水C. Na2O2溶于水F.钢铁受热化成铁水I.电解熔融Al 2O3【答案】A;B;C;D;E;F;G;H;I8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氮气 氨气 二氧化碳 次氯酸氯化镁 过

3、氧化钠 氯化俊 甲烷【答案】H N=lfN"N: H * *H O CHhhet Mg(:ci:r.一 H:N:U' LCt' H C IINTQ Nk HH我们让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两个,一个是得到其生成物,如工业生产, 实验室的除杂、提纯、和一些制备实验等;还有一种就是获取其能量,如煤炭发电,燃烧,火箭发 射等。本单元的内容就第二点,让我们一起进入能量的学习。新知精讲、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1.能量守恒及转化人类常利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和食物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并以热能的形式储存下来太阳能核能1F光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总机械艇卜一风

4、力水力2.物质三态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思考】液态水怎样变成气态水,说明水在哪种状态下能量最高?【答案】我们都知道将水加热,液态水会变成气态水。表明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中, 从外界得到了能量。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气态水的能量比液态水的能量高。同理,液 态水的能量比固态水的能量高。【总结】能量从高到低时,放出能量,反之能量从低到高时,吸收能量。物质的三态能量转化如下:(填写吸热"、放热”)C>C)固体j r 港体- f气体()C)【答案】吸热、吸热、放热、放热3.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实验】将高镒酸钾固体加入到水中,观察到溶液中的紫红色范围逐渐扩大,最后溶液都变成 色了。【分

5、析】高镒酸钾晶体表面的微粒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不断被水”分子拖入水中,电离成无色的钾离子和紫红色的高镒酸根离子KMnO 4 - K+ (无色)+ MnO4- (紫红色)。这两种离子又在水分子作用下,克服离子间的引力,逐渐向水中 扩散,分布于整个溶液中,因而使 溶液变成了紫红色。【思考】物质溶解时是否只存在溶质的扩散过程?物质的扩散过程是在水分子作用下,溶质分子或离子向水中分散。扩散时必须克服微 粒间的作用,这部分能量来自水。水分子提供能量后,自身能量必然降低,温度降低。故物质扩散应该是一个吸热过程。显然,物质溶解时,不仅存在扩散过程,还存在着其他过程。如下表实验,观察烧碱、氯化俊、食盐溶解过程的

6、热效应。NaClNaOHNH4C1溶液温度变化【知识总结】(1)溶质溶解在水中通常经过的两个过程:扩散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受到水分子的作用向水中扩散的过程。此过程 热。水合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结合构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此过程 热。【答案】紫红色;吸热;放热。【胡言乱语理解】在溶解的整个过程中,被溶解的物质如一对如胶似漆的小情侣,在班级中极 度拉仇恨值,于是一群单身狗(水分子)用尽洪荒之力将其拆散,小情侣吸收了建议(扩散吸 收能量);为了防止旧情复燃,扩散开来的小情侣被几个单身狗所围绕,还进行开导洗脑,吵 如唐僧,小情侣在这种情况下气的直冒火(放出热量)。Q (吸)Q (放)一一

7、溶液温度降低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若Q Q (吸)v Q (放)一一溶液温度升高Q (吸)瞅)溶液温度基本不变(2)常见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放热的物质:等;吸热的物质:等;热量无明显变化的:等。【答案】NaOH、浓 H2SO4、CaO;NH4CI、KNO3、NH4NO3;NaCl,酒精。4 .溶解和晶体:(1)溶解:当把固体溶质加入水后,扩散到各个部分成为溶液。即称为溶解。(2)结晶: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3)溶解和结晶的关系:是一对动态平衡,是两个同时进行的相反过程。_溶解.固体溶质-结晶 溶液中的溶质溶解速度与结晶速度看到的现象溶液状态(指饱和或小饱和)溶解速率 结晶速率溶质溶解溶解速率

8、结晶速率溶质结晶溶解速率=结晶速率无溶质溶解,也无晶体析出【注意】当达到溶解平衡时并不表示溶质不再溶解和结晶,这两个过程仍然在不断进行,只是 从表面上无法看出。(4)结晶的哪些方法:【答案】不饱和;饱和;饱和; 蒸发结晶改变温度结晶(大部分物质降温结晶)5 .晶体和结晶水合物的风化和潮解(1)晶体自发形成且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叫做晶体。(2)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叫做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思考】是不是所有晶体都带有结晶水呢?【答案】不是,如食盐晶体,硝酸钾晶体等。(3)风化和潮解风化潮解定义结晶水合物的结晶水不太稳定,在室温卜或干燥的空气 里会失晶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晶 体表面逐

9、渐形成溶液的现象叫潮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这种现 象叫风化。解。区别属于变化一属于物理变化(生成水合物 则为化学变化)常见易风化的物质:Na2CO3 - 10HD、Na3P。4 - 1220、Na2SO4 12HO常见易潮解的物质:NaOH、Cu(NO3)2、MgCl 2、红磷、ZnCl2、CaCl2 、P2O5 【思考】硫酸铜晶体转化为无水硫酸铜与无水硫酸铜转化为硫酸铜晶体是否是可逆反应?【答案】化学变化;不是。条件不同。(4)常见的结晶水合物:盐CaS04CaS04-2H0CaS04-2H0Na2SO4Na2SO4 -1020Na2CO3Na2CO3 -1020ZnS04ZnS04-7H0

10、BaS04BaS04FeS04FeS04 -720CuS04CuS04520KAl(SO 4)2KAl(SO 4)2- 12H0不带结晶水晶体的化学式晶体俗名主要用途生石臂制粉笔、模型、塑像等熟后高芒硝制玻璃、造纸工业石碱用于食滞不化,噎膈反胃等皓矶收敛剂、防腐剂、颜料重晶石医疗上用作钢餐”绿矶补血剂、制蓝黑墨水蓝矶、胆矶制农药、镀铜液明矶净水剂、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变化中除有新物质生成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光能、电能、热能(主要形式)等。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1)什么叫做反应的热效应?【答案】人们把发生化学反应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的热效应(2)反应的热效应分为哪几种?放热

11、反应:释放热量的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工用 表示。,点燃如 2H2 + O2 J2H2O +QCH4+2O2点燃 CO2+2H2O + Q都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用 表示。如 C+CO2 高温 2CO-QCaCO3 高温 CaO+CO2 -Q【答案】+Q; -Q(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特点?【答案】放热反应发生后,只要补充反应物,反应就能维持下去;而吸热反应不止补充反应物,还要维持反应条件,否则反应就会停止。(4)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有哪些?【答案】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大部分化合反应(如单质的化合)、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或盐的置换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碳酸钙分解(大

12、部分的分解反应)、红热的碳与二氧化碳或与水的反应等。2 .稳定性的判定(1)化学能与稳定性:定义:是潜藏在物质内部,只有在化学反应时释放出来的能量,称为化学能。与稳定性关系:化学能越高,物质越 (填 稳定"或 不稳定”下同),反之化学能越低,物质 就越。【练一练】处于不同状态所具有的能量,一般是()A.液态气态固态B.气态液态固态C.固态气态液态D.相等【答案】不稳定;稳定;B判定吸、放热反应:能量反应物的 总畿量生成物的 总能量反府物在嬴反应过程能量生成物的 息能量反应物峋 总能量生成物反应物反应过程反但较至转告考 生成总能量高放热反应 吸热反虎一反应物ET.成物生息功的总能量低【

13、总结】a如图,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 反应(填 吸热"、放热”下 同);反之为 反应。b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 (揩加";减少“;不变”或 都有可能”),只是 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也就是能量守恒”。【答案】放热;吸热;不变(2)反应热与稳定性当化学反应过程释放出或吸收的能量表现为热量时,反应物具有的能量和与生成物具有的 能量总和的差值,即为反应热。【练一练】 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 1mol水蒸气,放热241.8J;若生成1mol液态水,放热285.8J.气态水的热稳定性 液态水的热稳定性(填 、=)【答案】 v3 3) 键能与稳定性f十么是键能? 与

14、稳定性关系:键能越大,物质越 (填稳定"或不稳定”下同),反之键能越小,物质就越【答案】键能是形成(断裂)1mol的化学键时放出(吸收)的能量。稳定;不稳定。3.热化学反应方程式(1)什么是热化学反应方程式?C(s)+O 2(g)CO2(g) + 393.5kJ1/2C(s)+1/2O2(g) 一 1/2CO2(g) + 1/2X 393.5kJ像这种表示化学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试说出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答案】1mol的固体碳与1mol气态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mol气态二氧化碳所释放出的能量为 393.5kJ0.5mol的固体碳与0.5mo

15、l气态氧气完全反应生成0.5mol气态二氧化碳所释放出的能量为 196.75kJ。(3)观察上述两个热反应方程式总结出与化学方程式不同之处?【答案】计量数可以为分数;因为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其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个数,因此可以写成整数或分数;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方程式的右边要写上反应热(放热用"+表示,吸热用:“'表示);【总结】a、反应热数值要与化学方程式中系数对应;b、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向进行时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c、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反应物按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完成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如对于可逆反应的反应热的理解d、热化学方程

16、式之间 (何以“,不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得到新的热化学反应方 程式;【练一练】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已知气态氮气与气态氧气完全反应生成8molNO气体,需吸收热量722KJ,试着写出生成ImolNO的热反应方程式。【答案】可以;0.5N 2(g) + 0.502(g) 一 NO(g)90.25kJ,三、燃料的充分利用(了解)1 .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充分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的反应热称为燃烧热,单位 KJ/mol。关键词:、。【答案】1mol;完全燃烧、稳定的化合物。2 . 了解充分利用燃料的意义3 .燃烧充分利用的方法:(1)燃料充分燃烧(2)热能充分利用4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1) 。

17、a.若空气不足,则燃烧不完全浪费资源,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b.若空气太足,则要带走热量过量空气会带走部分能力,热量损失,浪费能源。(2) 。将固体燃料粉碎,把液体燃料雾化,均可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提高燃料的利用率。(3)进行燃料加工煤直接燃烧不仅燃烧不充分,热值不高,且产生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造成环境污 染。将煤液化或汽化,可提高煤的利用率,并能改善生活环境。【答案】充足的助燃物质;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5 .使热能充分利用的方法(1)利用余热。如在灶具上增加一个利用余热加热水的装置(2)防止热量损失。如在燃料燃烧时加一个挡风罩。(3)进行热交换(工业上常用方法)。工厂里

18、常用热交换器将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加热反应物 或加热生活用水等。6 .新能源的开发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危害:引起温室效应;会造成化石燃料蕴藏量的枯竭;煤燃烧排放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改良措施:煤脱硫;煤的汽化;煤的液化。新能源的开发措施:(1)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燃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节约煤气资源;(2)加快开发水电、热电和新能源。最有希望的新能源: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氢能这些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对环境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课堂小憩新能源汽车上述四幅图依次是充电式汽车、天然气燃料公交车、氢发动机汽车、燃烧电池汽车。,不过小编看 到氢气做汽车燃料好奢侈啊,

19、不过对于控制温室效应等挺好。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 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2015年1月到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 3.44万辆,其中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五车企分 别是,比亚迪,众泰集团,北汽新能源,奇瑞汽车,上汽荣威。小编就举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缺点吧,感兴趣的小朋友们可以课后自己查阅更多资料哦优点:1、发动机相对较小(downsize),此时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由于内燃机可 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车一样。2、因为有了电池,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下坡时的动能。3、在繁华市区,可关停内燃机

20、,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4、有了内燃机可以十分方便地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难题。5、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资。6、可让电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发生过充、过放,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7、整车由于多个动力源,可同时工作,整车的动力性优良。缺点:系统结构相对复杂;长距离高速行驶省油效果不明显。C.液态水的气化D.水蒸气的液化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C.固体氢氧化钠D.生石灰( )C.无水乙醇D.固体硝酸俊)B.晶体失去结晶水一定是风化的结果D.某饱和溶液冷却析出晶体后,该溶液仍为饱反应进程例题解析知识点1:溶解、结晶、三态

21、变化【例1】下列变化中,只存在放热过程的是()A . NaCl溶于水 B . NaOH溶于水【难度】答案】D变式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制冷。该化学物质是()A .氯化钠B.固体硝酸俊【难度】【答案】B变式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A.固体 NaClB.生石灰【难度】【答案】B【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晶体都含结晶水C.风化与潮解是两个正好相反的过程和溶液【难度】【答案】D是由于浓硫酸溶于水,(变式1:浓硫酸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升高A.只发生扩散过程B.只发生水合过程C.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D.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22、难度】【答案】D知识点2:反应热【例3】(多选)右图是 CO2生产甲醇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E2_E1是该反应的热效应B. E3-E1是该反应的热效应C.该反应放热,在常温常压下就能进行D.实现变废为宝,且有效控制温室效应【难度】【答案】AD变式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 Ba(OH)2 8HO和NH4C1的反应C.炽热的碳与 CO2的反应D.甲烷(CH4)在氧气中的燃烧【难度】【答案】C变式2: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对的打M错的打X。A .物质燃烧总是放热的B.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的,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的C.将蓝矶加热失

23、去全部结晶水,这个过程叫风化D.放热反应在反应发生时都不需要加热E.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变成化学能F.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成光能【难度】【答案】WxxVx)B.共价键断裂D.溶解变式3:下列变化过程中未必吸热的是(A .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电离C.原子失电子【难度】【答案】D知识点3:稳定性【例4】下图分别表示红磷、白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磷比红磷稳定B.白磷燃烧产物比红磷燃烧产物稳定C. 1mol白磷转变为红磷放出 2244.7J的热量D.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4P(s)+502(g) 一R0io(s)+ 2954 kJ【难度】【答案】D 变式1:通常

24、状况下,单斜硫和正交硫是硫的两种固态的同素异形体。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S单斜)+ O2(g) 一 SO(g) +297.16J S(S 正交)+ O2(g) 一 SQg) +296.83J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B.将固态的硫单质气化或液化能提高它们的燃烧效率C.单斜硫升华为气态时要吸收热量D.每摩单斜硫的燃烧放热为 297.16J【难度】共价键键能H-H436H-F565H-S339H-Se314变式2:已知:C(金刚石,固)一>C(石墨,固)+ 1.9 kJ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等质量的石墨比金刚石能量高C.发生了物理变化D.金刚石转化为石

25、墨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难度】【答案】 A 变式3: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时放出热量,说明物质的状态后者()A .能量低,稳定B.能量高,稳定C.能量低,不稳定D.能量高,不稳定【难度】【答案】A知识点4:图像、表格【例5】根据右表的键能(kJ/mol)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 H2(g) 一 2H (g)-436kJB . H(g)+F(g) 一 HF (g)+565kJC. HF的热稳定性大于 H2sD. H2s的沸点比H2Se的沸点高【难度】【答案】D变式1:下列关于右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 Q3 >0B. Q1 = Q2 + Q3C.按Cl

26、、Br、I的顺序,Q2依次减小D. Qi越大,HX越稳定【难度】【答案】C【例6】反应A(g)+B(g) -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 所示,由此可判断 ()A .该反应时放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 AE减小C.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D.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 A的转化率增大H2(g)Br2(g)HBr(g)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a369【例71已知H2(g) + Br2(l) -2HBr(g)+72 kJ蒸发1 mol Br2(l) 需要的能量为30 kJ,其他相关数据 如下表。则表中a的值为D. 404SiCl4(g)+

27、2H2(g) 一 Si(s)+4HCl(g),生成 1mol化学键Si-ClH-HSi-SiH-Cl键能(kJ/mol)360436176431Q1、Q2均为正值)A. 200B. 230C. 260【难度】【答案】A变式1:由右表提供数据及相关物质结构知识,反应:晶体硅的热效应是()A .吸收 236kJ B.放出 236kJC.放出 116kJD.吸收 116kJ【难度】【答案】A【提示】1mol晶体硅有2molSi-Si键变式2:已知某些共价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共价键H-HCl-ClH-Cl键能(kJ/mol)436247431求生成ImolHCl时的热效应并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难度】【

28、答案】生成1mol氯化氢放出89.5kJ热量;2H2(g)+Cl 2(g) 一 2HCl(g)+179kJ【解析】Q=生成物键能一反应物键能知识点5: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的判定和意义【例8】(多选)已知氯气、澳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H2 (g)+Cl2(g)2HCl(g)+Q1; H2 (g)+B2(g) 2HBr(g)+Q2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Qi>Q2B .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生成1molHCl气体时放出 Qi热量D. 1molHBr (g)具有的能量大于 ImolHBr (l)具有的能量【难度】【答案】AD变式1:已知2H2(g) + 0

29、2(g) 22O(g) + 483.6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小于241.8KJB. 1mol水蒸气完全分解成氢气与氧气,需吸收 241.8kJ热量C. 2mol氢气与1mol氧气的总能量小于 2mol水蒸气的总能量D. 2mol氢氢键和1mol氧氧键拆开所消耗的能量大于4mol氢氧键成键所放出的能量【难度】【答案】B变式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CH30H(g)+H 20(g) 一 CC2(g)+3H2(g)-49.0kJ反亚物的总能量44).0 kJ CH3OH(g)+1/2 0 2(g) 一 CO

30、(g)+2H2(g)+192.9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生成物的总能量A . ImolCH 30H完全燃烧放热 192.9kJCO.(g)+3H.(g)B.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反应过程C. CH30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推知反应:CH30H(l)+ 1/2 0 2(g) 一 C0(g)+2H 2(g)+Q 的 Q<192.9kJ 【难度】【答案】D变式3: 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 C+H20 CO+H2131.3KJB. C(s)+H 20(g) 一 CO(g)+H 2(g) 10.94K

31、JC. C(s)+H20(g)一CO(g)+ H 2(g)+131.3KJD. C(s)+H20(g) 一C0(g)+H2(g) 131.3KJ【难度】【答案】D知识点6:计算【例9】根据如下热化学方程式:2H 2(g) + O 2(g) 一 22O(l) + 571.6kJH2(g) +1/20 2(g) 一 2O(g) + 241.8kJ求1mol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时的热量变化: 。【难度】 【答案】吸收44kJ的能量。变式1: SF6分子结构中只存在 S- F键,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制备原理如下:(1)S(s) + 3F2(g) - 8(g) + Q已知:1mol S(s)转化为气态硫

32、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 o则反应热效应 Q的值为(单位:kJ)()A. 1780B. 1220C,1220D,1780【难度】【答案】B变式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肿(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mol液态肿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 256.652kJ的热量。(1)写出液态肌和液态双氧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难度】(2)产物不会污染环境【答案】

33、(1) N2H4(1) + 2H 20(1) - Ng) + 4H 2O(g) + 641.63kJ师生总结1、溶解过程的理解,有两个过程;结晶和溶解是动态平衡;记忆部分结晶水合物化学式和俗名;2、辨析概念,如反应热,燃烧热,键能、化学能与稳定性关系等;3、会判定并会写出热反应方程式,会进行简单的计算。<J1 .下列物质:NaOH固体;浓硫酸;NH4NO3晶体;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 U形管的塞子,发现 U形管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呈形如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B.【答案】,氯化钾固体溶于水,2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是由于溶解于

34、水时 溶液的温变变化不显著是由于溶解于水时 , A .只发生扩散过程或溶解于水时只发生水合过程B.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约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C.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D.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难度】【答案】 C B3 .在一定温度下,在硫酸铜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 .仍为1gB .大于1g【难度】【答案】D4 .下列过程需要吸热的是()A . O2 0 +OB. H + Cl - HCl【难度】【答案】A1g无水硫酸铜,可析出晶体的质量()C.等于 1.56gD.大于 1.56gC. CaO+H2O Ca(OH)2 D.浓硫酸稀释5 .等质量的固体硫和硫蒸气

35、分别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A .前者多B .后者多C .两者相等【难度】【答案】B( )D.无法比较6 .物质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过程中一定向外释放能量的是A.石油裂化B.氢气与碘蒸气化合C.钱盐溶于水D.形成碳氢键【难度】【答案】D7 .已知N2(g)+3H2(g)=2NH3(g)+Q1反应历程的能量变化如曲线I,说法正确的是 ()A . 1molN三N键能与3molH H键能之和大于 6molN H键能,所以反应为放热B. N2(g)+3H2(g)= 2NH3(i)+Q2反应历程的能量变化如曲线H ,则Q2>Q1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所需温度,Q

36、1值也相应减少D. 2mol氨气的能量高于1mol氮气和3mol氢气的能量之和,所以反应需要高温【难度】【答案】B8.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 + 02(g) - SO(g) + 297.23 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1 mol SO2 (g)的能量总和大于 1 mo S(s)和1 mol O2(g)的能量总和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增加单位质量的硫燃烧放出的热量C. S(g) + O2(g) 一 S2Og)+Q1kJ; Q1 的值大于 297.23D.足量的硫粉与标况下1升氧气反应生成1升二氧化硫气体时放出297.23 kJ热量【难度】【答案】C9.下列属于热化学方程式的是A

37、. CaCO3f CaO+CO2-1185kJ)B. CaCO3(s) 一CaO(s)+Cg)D. CaCO3f CaO+CO2C. CaCO3(s) -CaO(s)+CO(g)-1185kJQi>Q2的是(【难度】【答案】C10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相等)中,热效应)(双选题)A. 2H2(g)+O2(g) -2HO(g)+QiB. S(g)+O2(g) - SO(g)+QiC. C(s)+1/2O2(g) 一 CO(g)+QD. H2(g)+Cl2(g) - 2HCl(g) +Qi【难度】【答案】BD2H2(g)+O2(g) 一 2HO(l)+Q2S

38、(S)+02(g) - Sg)+Q2C(s)+O2(g) 一 CO(s)+Q21/2H2(g)+1/2Cl2(g) 一 HCl(g)+Q211 .已知:1mol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J的能量(1)1mol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2)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HCl分子时要放出431kJ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H2(g) +Cl 2(g) - 2HCl(g)A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吸收183J的热量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183J的热量D.氢气与氯气反

39、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183J的热量【难度】【答案】D12 .已知3mol乙快燃烧时生成 CO2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 3900J,则燃烧1gC2H2 (乙快)放出的热量为()A. 100kJB. 25kJC. 50kJD. 500kJ【难度】【答案】C13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g) + 0 2(g) - 2HO(l);Q=571.6kJ-bolCH 4(g) + 202(g) 一 CO(g) + 2H 20(1); Q=890kJ-bol现有H2和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犬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 C02和H20(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

40、体中 H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1B, 1:3C, 1:4 D. 2: 314.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酒精( 耗掉5.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难度】【答案】BC2H60),放出的热量为136.5kJ,为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消80mL,试计算燃烧1mol无水酒精放出的热量是多少千焦?【难度】【答案】1365 kJ15.已知断开1 mol H 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 436KJ的能量,断开1 mol Cl 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 243KJ的能量,而形成1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要释放 431KJ的能量,则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时能量变化为()A.吸收 183KJB.吸收

41、 366KJC.放出 366KJD.放出 183KJ【难度】【答案】D16.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H2 (g) +O2 (g)2H2O (g) +Q1;2H2 (g) +O2 (g)2H2O (l) +Q2; H2 (g) +1/2O2 (g)H2O (g) +Q3则氢气的热效应为()A.Q1>Q2,Q2=2Q3B.Q1=Q2=Q3C. QKQ2,Q3=Q1/2D.无法比较【难度】【答案】C17.已知:CH4 (g) +202 (g)CO2 (g) +2H2O(l)+ Q1;2H2( (g) +O2 (g)2H2O (g) + Q2;2H2 (g) +O2 (g)2H2O(l) + Q 30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 . 0.4Qi+ 0.05Q3B. 0.4 Qi+0.05Q2 C. 0.4 Q1+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