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太子参栽培管理主要技术时间:2010-09-26 04:28 来源:未知 作者:太子参信息网点击:$342次一、基地选择1、海拔高,气候湿润凉爽,生态环境良好,植被保护佳。2、土壤疏松、肥沃,砂壤为佳,排水方便。3、不同作物和水旱轮作,不宜连作,23年轮作,选择 匕荒地",红、黄壤。二、品种选择以适宜当地土壤、气候,群众习惯栽培的品种为佳。以高产、优质、抗病、易管为优先, 如柘参1号、抗毒1号。三、栽种技术1、整畦:深耕 20 25cm ,畦宽0.81.5cm ,畦高15 20cm 龟背形;植沟深 7 10 cm ,沟距13 17cm ;畦沟(工作行)宽 20cm ,深30cm 。2
2、、基肥:亩腐熟猪厩肥、饼肥、堆肥、草木灰、土杂肥、人粪尿、禽类等机肥1000 2000kg ,硫酸钾复合肥 40kg 50kg ,浅耕一遍,然后做成 1 1.3m的畦子。3、种参要求:块根均匀、健壮、无损、无病虫,长度> 3cm,根粗> 0.3cm,每条有效芽R2个。4、种植时期方法:时间 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亩用种量 25 - 30kg ,株距3-5c m,平摆植沟内,头尾相接,芽头盖土4-5cm ,粘土薄,疏土稍厚,适宜深浅增产关键技术之一。5、田间管理:(1)肥料:根据叶色和苗情酌施。茎叶现黄可追肥12次,齐苗期(3月上中旬)亩用复合肥30 - 40kg撒施,第二次4
3、月上旬(块根膨大)视苗情而定,追肥不超过 4月底。(2)排灌:喜湿润、怕涝。干旱浇水,雨后排水,保持湿润,一般自然来水即可满足需水 要求,积水易腐烂死亡。(3)中耕除草:栽种后用 0.1 0.2% 丁草胺喷撒除多种杂草。幼苗出土后结合施肥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用人工小锄浅锄 2 3cm ,避免伤根、叶,封行(4月下旬)前应见草就拔, 中后期除大草外,停止中耕。(4)培土:次年2月出苗后,结合整理畦、沟,将沟土及畦边不滑土刮至畦面,培土厚度2cm为适。四、采收与加工1、采收:6月下旬至7月上旬,植株倒苗、块根停止生长、参根饱满时,即可收获。2、方法:用锄头深挖 15cm以上,不宜过浅,以免伤根。宜
4、选晴天采收,要求用干净河水、涧水、自来水清洗,不得用不洁水洗。五、留种1、原地留种:留在地里不刨,防人畜践踏,不需拔草,防积水,栽时挖出挑选。2、贮藏留种:选择健壮饱满块根, 于院内背阴或凉爽处室内铺砂10cm , 一层参一层砂,砂层10cm厚,共4 5层,保持湿润,每 15 20天翻动检查一次。六、种参生产要求1、无性繁殖(1)种参田为高海拔无病虫参园; (2)植株生长呈现固有的特征、特性、无退化现象;(3)健壮、肥大、饱满,无病虫、机械损伤的块根;(4)引进好的品种、高产、抗病; (5)自选自育,好的变种;(6)异地换种。2、有性繁殖:采集成熟种子播种或利用自然落地长出的参体(不带病毒),
5、加以人工利用,培育用于生产用种,2年时间。七、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凉爽气候,怕高温和暴晒。根系分布30 - 40cm 土层。生长发育5 6个月。(1)萌芽,从栽种到出苗,靠体内营养; (2)旺盛生长,出苗到开花初结果,生长量最大;(3)块根膨大,初结果到开始休眠(4 6月);(4)休眠,从叶片脱落至死亡。八、病虫害防治(一)病因:种参带毒,土壤带毒,气候多雨、高温、高湿,排水不畅,种参质量差, 土地连作,栽培过密,偏施氮肥,管理不善,虫害等。(二)措施:1、农业防治:病虫害预测预报,土地轮作,选用优良种参,植前消毒,合理密植,清沟 排水,施足基肥,适当追肥,中耕、除草,采用新特农药。2、化学
6、防治(1)种苗消毒:2.5%适乐时200倍液浸种35分钟。(2) 土壤消毒:播前15天,用0.1%福尔马林消毒。(3)病毒病(花叶病)。是太子参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影响茎、叶。发病症状:该 病害发生后,发病轻时,叶脉变淡变黄,常常是浓淡相间形成花叶;发病重时,叶片皱缩, 出现斑驳,叶子的叶缘常出现卷曲,在苗期发生时常出现植株矮化、顶芽坏死、叶片不能 扩展等症状。防治措施:使用抗病毒类农药,病毒A、病毒特、病毒必克、菌毒杀星等,发病趋重浓度加大,间隔期5天,病重田用量加倍(浓度不增);拔除病株;消灭财虫,20%阿克泰、口比虫咻、抓虱灵、高绿宝等;四周不要有花叶病毒寄主蚕豆、番茄、 或豆、马铃
7、薯等,前作不要十字花种,茄科、瓠果科、豆科、石竹科等。(4)叶斑病。是 太子参叶部的主要病害,常在大田中后期发生。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在 叶片上出现小叶斑,随后叶斑慢慢地扩大发展成圆型的病斑;发病后期,整张叶片干枯、 腐烂,严重的整株枯死,常会大面积的传染,导致整片区死亡,也称为太子参叶瘟病。防 治措施:保护性防治,初期10%阿米西达1500倍液,碱式硫酸铜或 1:1:150波尔多液,大生M-45为600倍(间隔710天)。治疗时使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30% 爱苗3000倍,35%阿米妙收1500倍等。(5)猝倒病。是太子参苗期的另一个主要病害。发病症状:最初在幼茎部呈水渍状病斑
8、, 继而病部变黄褐色,扩展至整个地下茎,引起茎部干瘪收缩呈线状,病害发展很快,幼叶 仍为绿色时,幼苗即猝倒。防治措施:亩用 68%金雷600倍或杀毒矶600倍液,连续喷二 次。(6)根腐病。用2.5%适乐时1500倍,或50%多菌灵800倍,或50%多菌灵1000倍,或70%托布津1000倍,喷雾或浇灌根部连续 23次。(7)白绢病。该病害从生长中期开始影响植株直至留种起苗期,尤其在生长后期到留种期 影响较大。发病症状:该病害发生后,主要在茎基部和块根部发生为害,初期出现暗褐色 软腐,病部有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当土壤湿度大时,菌丝能附着土壤蔓延其表层,同时叶 片表现为叶片从叶缘向内干枯,类似为开
9、水烫枯,后期在菌丝中形成白色后转为黑褐色菌 核,同时引起块根腐烂等症状。防治措施:不宜与花生及其寄生范围内的药用植物轮作, 前茬以禾本科为好,植沟土壤用氯硝胺处理,适量施用石灰消毒,发生病株销毁,病穴施石灰。浇灌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00 1000倍液,或50%氯硝胺200倍控制。(8)紫纹羽病。主要发生块根及块茎上,主要为害块根。发病症状:初期块根表面缠绕着白色根状菌索,后逐渐变红褐色,形成羽状菌膜,病块根自下而上,从外向内逐渐腐烂,从破裂的裂缝中流出,仅空存僵壳”,其在病叶上表现不明显,与块茎接口处维管束慢慢变成褐色,病部脱皮成纤维状,最后干枯。防治措施:不要与甘薯地轮作;用2.
10、5%适乐时100毫升兑水4斤拌种;用80%代森锌500 600倍喷,或代森俊 300倍浸种,或 五氯硝基苯1000倍浇施。(9)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蟒蟾、蟋蛀、白蚁、金针虫等。(10)毒饵诱杀:用或 90%敌百虫50g拌菜叶25kg ,于傍晚田间诱杀。(11)农药毒杀:亩用2.5%劲彪600倍液喷洒地面,把药土翻入土中,或用辛硫磷50倍液兑干细土 150kg配成毒土撒施翻入浅土层内,喷洒0.1%乐斯本或用地虫乐 500倍液灌根,白蚁可用3%乐尔颗粒剂,每亩 23kg。地老虎:用炒香麦妹5kg加90%敌百虫晶体100g制成毒饵诱杀,或90%敌百虫晶体 1000倍液下午浇穴毒杀。蟒蟾:用2.5%劲彪600倍液喷雾,或150g拌适量细土施用,或5%辛硫磷颗粒1 1. 5kg加15 30kg细土撒于床土上,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