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地球的内部圈层 日本探测船“地球号,从海底向下钻入7 000米深处,进展探测、钻孔、取样。这是人类首次尝试钻入地幔层,科学家希望可以揭开地震的成因。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以下关于“地球号探测船的钻探深度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此次钻探可以完全揭开地震的成因B 此次钻探是迄今为止人类第一次地球钻探C 此次钻探的深度只能到达地壳D 此次钻探可达莫霍面2.有关此次钻探到达的地下圈层及圈层特点,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地壳由岩石组成,厚度均匀B 地幔上部由岩石组成,密度较大,有软流层C 地核分外地核和内地核,以铁、镍为主D 以上说法都不对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
2、内部构造。据此以下两题。3.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如今间隔 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 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4.人们在消费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A 传递声音信号B 进展地质探矿C 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 测量山峰的高度以下图为“我国某部分地区莫霍界面等深线单位:千米示意图,甲地为某省会城市。据图答复以下两题。5.以下有关莫霍界面的描绘,最为准确的是A 西高东低B 中间高,南北低C 中间深,东西浅D 西深东浅6.34°N纬线
3、等深线向东凸出,原因是A 山地的延伸B 河流流向C 谷地的分布D 高原的分布阅读材料,以下两题。材料一一队由各国地质学家组成的专家团观察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多年之后在出版的美国某月刊上发表报告,认为非洲大陆将一分为二,阿法尔已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材料二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阿法尔地区火山喷发后形成的裂缝长度迄今已由1 km增大至60 km。7.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其和火山的组成物质都来自地球内部的A 地幔B 地核C 地壳D 岩石圈8.裂缝从1 km延长到60km,非洲大陆也将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A 岩石圈B 大气圈C 生物圈D 水圈
4、以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部分示意图。读图,答复以下两题。9.图中A 为岩石圈B 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C 为地壳D 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10.图中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以下图中的A 甲 B 乙C 丙 D 丁在不同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探知地球内部构造。读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11.以下有关图示内容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A表示岩石圈,由固体组成B B表示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C M表示古登堡面D F、G表示地核,F由非固体物质组成12.以下有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B 地震波
5、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C M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D 在N界面下横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纵波那么完全消失13.有关地震波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B 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会消失C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小D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14.以下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地球内部由里向外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的厚度不均匀,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幔以古登堡面为界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地核是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中温度最高的一层A B C D 15.地震发生时,以下各地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
6、波最迟的是 A B C D16.以下图为“某经线附近莫霍界面的深度分布曲线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不均B 莫霍界面以上为岩石圈C 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厚D 莫霍界面是岩浆发源地17.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根据是A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 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C 地球内部组成物质的变化D 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18.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 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下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D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19.以下各地地壳最厚的是A 华北平原B 青藏高原C 云贵高原D 塔里木盆地20.读“地震波
7、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答复下题。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变化最大处是A 莫霍界面B 地下1 000千米处C 古登堡界面D 地下5 000千米处21.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宏大的能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2图中两个不连续面A为_,B为_,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DE_,FG_。4自己设计图例,并在图中画出岩石圈的范围。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
8、是液态?22.读以下图,答复以下问题。1填出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ABC是_,D是_,CDE是_的一部分。2不连续界面F为_;_填字母是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什么?23.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1图中字母A是_面,B是_面,B面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是_。2写出图中数码或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_,_,_,C_,D_。3D层物质状态呈_态,判断理由是_。24.读“地震波的传播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完成以下问题。1a图中A表示_波,B表示_波。2b图表示地球内部圈层构造,H表示_面。3地球内部圈层C的名称是_。4结合地震
9、波的特性分析,推测F层为液态的根据是_。5填出b图中以下圈层的名称:D_,E_,F_,G_。25.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乙_。2当A处发生地震时,B、C、D、F四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B地测得地震震级为8级,F地测得地震震级为_级。对B、E两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进展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3地震波在经过甲时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根据是_。5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答案解析1.D【解析】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地壳大陆部分较厚,平均厚度约35千米,大洋部分
10、较薄,平均厚度约7千米。此次钻探从海底向下钻入7千米,可以穿过莫霍面,到达地幔。2.B【解析】结合上题可知,本次钻探可达地幔,不能到达地核,而地壳厚度不均匀,B项中关于地幔的表达是正确的。3.D【解析】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特征可知,在物质组成不同的介质里,地震波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且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故根据地下2 900千米处的波速变化,可反推出该深度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4.B【解析】在进展地质探矿过程中可利用返回地震波来测定矿产。5.D【解析】结合图示可直接读出答案。6.A【解析】34°N纬线等深线向东凸出即向数值小的地方凸出,说明该地的莫霍面较南北两侧高,即存在一个东西走向
11、的高地,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为秦岭。7.A【解析】岩浆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8.A【解析】材料中的“裂缝直接改变的是岩石圈。9.B【解析】莫霍面以上部分为地壳;软流层以上部分为岩石圈,由岩石组成;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10.D【解析】图中所属关系如图丁所示。11.D【解析】根据圈层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M、N分别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A为地壳;B、C之间为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F、G表示地核,分别为外核和内核。12.C【解析】莫霍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下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那么完全消失,地震波可以通过软流层。13.D【解析】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机械波而不是无
12、线电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介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横波传到古登堡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显著减小。纵波和横波传播到莫霍面波速都明显增加而不是减小,由于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传播速度快,故先从震源传播到地面。14.D【解析】地球的内部由里向外依次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古登堡面是划分地幔和地核的界限;受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的影响,总体来说,地球内部圈层的温度由外向里递增。15.A【解析】从莫霍界面到地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异不大,根据图中四地的地壳厚度,地壳厚度越大,传播到地表所用的时间就越长。图中A点是山峰,是地壳最厚的地方
13、,传播到山顶时经过的路程最远,用时最长,得到地震波的时间最迟,A对。B、C海拔低,地壳厚度小,传播到地表路程近,用时短。D是大洋地壳,厚度最薄,用时最短。16.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恒河平原处的地壳厚度较薄,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地的地壳较厚,塔里木盆地的厚度较薄,说明地壳厚度分布不均,A对;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B错;大洋地壳的厚度比大陆地壳薄,C错;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D错。17.A【解析】目前,人类还无法直接观察地球内部的构造。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18.D【解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19.B【解析】地球地壳大陆
14、部分厚,大洋部分薄。青藏高原海拔最高,所以青藏高原处地壳最厚。20.C【解析】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处是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以下横波消失,纵波突然减速。21.1A2莫霍面古登堡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3地壳地幔地核4画图略提示:软流层以上部分。5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由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外核可能为液态或熔融状态。【解析】第1题,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宏大能量,并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由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可知,陆地上的人先感受到纵波,后感受到横波。第23题,结合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及图示各字母的位置可判断各字母代表的名称,明
15、确B界面为古登堡面进而判断地震波通过此界面时的波速变化特征。第4题,岩石圈包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第5题,根据纵波和横波的特点分析。22.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地幔2莫霍面G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B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解析】A、B均位于地表,但厚度不同,分别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ABC均位于80千米深度软流层以上,共同构成岩石圈,D位于80400千米深度,应为软流层,CDE属于上地幔的三个组成部分,当然属于地幔。F为莫霍面,地震波在经过莫霍面时,横波、纵波均明显加速。古登堡面G向下横波完全消失。23.1莫霍古登堡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2地壳岩石圈软流层地幔外核3液或熔融横波不能通过【解析】此题考察了地球的内部圈层,较简单,结合所学即可作答。24.1横纵2古登堡3地壳4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不能通过5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解析】略。25.1莫霍面古登堡面28E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3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4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5见以下图【解析】第1题,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不同划分了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冒险改编权独家授权协议
- 供应链信用风险控制与合作协议
- 电信行业数据安全保密及用户权益保护协议
- 影视特效爆破控制器租赁与现场施工指导合同
- 商业宣传册设计制作劳务合同
- 社区共享厨房加盟店顾客满意度调查与提升合同
- 实验动物手术室租赁合同(含实验数据共享)
- 建筑工程安全质量补充协议
- 电力设备省级总代理采购供应合同
- DB42-T 2038.1-2023 雪茄烟叶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立体育苗
- 卫生统计学-回归与相关
- 德国政治制度简介课件
- 古诗《江上渔者》讲课稿课件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监理月报1期
- 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协议1010审计
- DBJ04∕T 258-2016 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 七年级地理下双向细目表
- 企业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 网吧员工劳动合同书
- Revit基础入门课件
- 小升初英语奥数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