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1.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以下图是2019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道路及景观图。据此答复以下问题。当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A 西风带控制B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 信风带控制D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与撒哈拉沙漠地区位于同一纬度带上的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未形成沙漠,却成为“鱼米之乡。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太阳辐射不同B 大气环流不同C 下垫面状况不同D 人类活动影响不同3.以下气候类型中,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是A 地中
2、海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热带沙漠气候4.以下气候类型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5.读“某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图,该种气候类型可能分布在A 两河流域B 华北平原C 墨累达令盆地D 珠江三角洲以下图为“三圈环流部分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答复以下两题。6.以下有关上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 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 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 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挪动7.假设甲、乙风向相反,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 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
3、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 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以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8.关于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为动力上升 B 为高空西风C 为热力下沉 D 为东南信风9.当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枯燥B 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C 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D 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以下图中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读图,答复以下两题。10.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A 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B 低纬信风带东南风C 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D 中纬西风带西南风11.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时间一致的地理现象是
4、A 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B 华北平原正值麦收C 东北地区受洪水危害严重D 济南昼开场短于夜以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阴影代表气压带。读图完成以下两题。12.该日,北半球正处于A 春季 B 夏季C 秋季 D 冬季13.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对天气的影响是A 下沉,晴B 由高纬流向低纬,雨C 上升,雨D 由低纬流向高纬,晴读下面的形式图,完成以下两题。14.假如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那么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丙为极地高气压带B 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枯燥的气候C 气压带丁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D 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
5、压带一样15.假如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B 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C 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 气流温暖潮湿读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答复以下两题。16.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 17.有关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风带a和c之间的区域终年温和潮湿B 气压带M和风带b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C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与气压带M无关D 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风带c的北移有关以下图为某月30°N附近气压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以下两题。18.乙气压中心
6、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 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B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挪动C 气流在高空堆积被迫下沉D 受冷气团顶托,暖气团抬升19.此季节A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正忙于收割小麦B 美国的新奥尔良与南非的开普敦都处于雨季C 北亚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正值凌汛D 北京市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幅度为一年中最小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化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一些探究。读“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两题。20.在探究中,假设太阳直射点只在赤道上,没有回归挪动,甲地的气候类型在地球上将无法再找到,据此分析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A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 北半球、温带季风
7、气候C 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 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21.研究说明,假设在北半球甲、乙两地虽然位于同一纬度,但其气候类型不同,造成其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差异B 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C 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D 所处海陆位置的差异22.读世界略图,答复以下问题。1比较图中两地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规律。2地常年盛行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填字母。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3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试分析其形成原因。23.以下图的上部是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的一
8、般情况,下部表示大气的运动状况。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从气压带看是_带,是_带。2从近地面风带看是_带,是_带。3气压带、风带是随_的挪动而挪动的,图示气压带、风带位置大约在_北半球节气前后。4从世界降水带看,处属于_带,但对大陆_岸而言,因受_风与台风影响,降水也较丰富。24.以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季风环流图。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我国东部地区季风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该图反映了北半球_季节的季风环流。2该季节甲处形成了_高或低气压中心,在其控制下多出现_天气。3乙处的风向为_,丙处位于_风带。4此季节,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处于一年中偏_南或北的位置,受该气压带影响,丁地气候特征为_。25.阅读太
9、平洋中两区域图,答复有关问题。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3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26.以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形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答复以下问题。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季节。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3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气候分布?为什么?27.读以下图,答复以下问题。1乙图表示_半球_季。2甲图中四种气候类型在乙图中相应的位
10、置分别是_、_、_、_。3全年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_。4C、D同在30°N40°N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原因是_。28.以下图表示位于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图中A地气候类型为_气候,气候特征是_。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_;气候冬雨夏干的地区是_,其形成原因是_。3D处常年受_气团控制,气候特征为_。4以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把其序号与上述气候的代表字母对应起来:_,_,_。29.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比较两地气候类型。2影响地和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3地常年盛行_风,该地
11、的盛行风是_填字母。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4地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分析其形成原因。30.读“各纬度大气运动状况图,答复以下问题。1D地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_,这里多雨的原因是_。2C地和E地所在的气压带是_,这里干旱少雨的原因是_;C气压带常年控制的地区形成_气候。3B和C之间的是_风带,在大陆西部,常年在这种风的控制下形成_气候。4由于_的挪动,导致了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挪动。31.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挪动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由于_的季节挪动,导致_和_的季节
12、挪动,其规律是:就北半球来说,夏季_移,冬季_移。2图中北半球节气:A_、B_、C_。3图中气压带:甲是_,乙是_。4以下现象发生的时间或与哪一幅图表示的时间相吻合?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进入多雨的湿季。上海为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低的时间。西伯利亚成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32.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图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该图表示北半球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原因是_。3 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C气流与D气流之间形成的气压带是_,该气压带是_原因形成的。33.下面图1为“气
13、压带和风带季节挪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部分图。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当气压带位于图1中甲所示位置时,简述A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2说出与A海沿岸地区相对应的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的名称及成因。34.以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与风带形成和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1图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和_均填字母地区冷热不均。2A和C气压带空气均以_为主,在它们的控制下,降水量_。3终年受B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是_气候。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该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其形成原因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当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说明此时是湿季,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答
14、案】B【解析】江南丘陵地处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成为鱼米之乡。3.【答案】A【解析】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4.【答案】C【解析】热带草原气候是由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5.【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此地全年气温均在0 以上,68月气温高,降水多,雨热同期,故该气候类型是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6.【答案】C【解析】图中显示丙处气流下沉,那么丙为高压带,可能是副高或极地高压带;假设是极地高压带,那么甲、乙同属于极地东风带,故C项正确,A项不正确。由于不能确定丙是否是副高,故也不能确定甲、乙中是否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那么B项不正确;由于没有明确该图
15、所示的半球及丙是否是副高或极地高压带,那么D项也不能确定。7.【答案】C【解析】假设甲、乙风向相反,说明丙为副高,受下沉气流控制而多晴朗天气,故C项正确;由于不能确定南北半球,从而不能确定甲、乙哪个是信风带或西风带,故A、B、D都不能确定。8.【答案】B【解析】为赤道位置,该处大气受热膨胀上升;为高空中的西风,处大气受重力作用而下沉;为北半球的信风,应为东北信风,故B选项正确。9.【答案】C【解析】处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为北半球夏季,在此季节:澳大利亚西南部温和多雨;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应在冬季,故C选项正确。10.【答案】D【解析】
16、气温高,气流上升;根据风向的偏转情况判断该图示意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情况,故处信风带为东北风;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于动力原因堆积下沉;北半球中纬西风带的风向是西南风。11.【答案】D【解析】结合图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知此时为北半球春分日或秋分日,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可能发生。12.【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北半球处于夏季。13.【答案】C【解析】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14.【答案】B【解析】假如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那么丁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丙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为动力作用。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枯燥的气候。为信风带,气压
17、带丁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15.【答案】C【解析】假如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那么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丙是陆地、丁是海洋,该季节海洋气温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流寒冷枯燥。16.【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的纬度、气压带位置和风向可判断、地的气压带和风带,从而确定由南向北的排列顺序。17.【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a和c之间的区域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但并非全部多雨,更非温和潮湿;气压带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b为西风带,它们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而形成的,与气压带M有关;南亚夏季的西南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
18、风c北移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而成。18.【答案】A【解析】30°N,60°90°E附近为印度半岛,图示印度半岛出现低压中心,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19.【答案】B【解析】当印度半岛出现低压中心时为北半球夏季,北亚河流正处于汛期;北京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幅度较大;南半球为冬季,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忙于放牧。20.【答案】A【解析】结合题干知甲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太阳直射点的挪动控制,应该分布于30°40°之间,据此判断其所在的纬度位置及半球。21.【答案】D【解析】甲、乙两地分别处于大陆的西岸和东岸,海陆位置的差异造成大气环流形势的差异,是形成气候差异
19、的根本原因。22.【答案】12西南偏西D3地位于亚欧大陆东侧;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解析】第1题,位于西欧,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30°N附近的大陆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第2题,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第3题,地受季风影响成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注意要答复出季风环流的成因及其影响才完好。23.【答案】1副极地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2东南信风中纬西风3太阳直射点冬至4副热带少雨东夏季【解析】此题前3个小题是考察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应该运用所学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作为解题的根本图形,当我们把“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摆
20、放的位置稍做调整如以下图,思路就会豁然开朗。比较两图发现,该题的图形除了把圆形球形的地面“拉直成程度的地面外,其他与教材的图形完全一样,这样就很容易解答前3个小题了。第4题,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降水稀少,那么降水带为副热带少雨带,可是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替代了三圈环流,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台风带来较丰沛的降水。24.【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2高晴朗或干冷3西北或偏北东南信风带4南高温多雨【解析】图示风向自内陆吹向海洋,应是北半球的冬季。甲地处欧亚大陆内部,受亚洲高压控制,形成寒冷枯燥的天气。此季节,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处于一年中偏南位置,在其控制下,丁地
21、天气高温多雨。25.【答案】1A国冬季降水西北多东南少,夏季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原因:冬季日本海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太平洋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2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水汽充足;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3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来,降水较多。【解析】第1题,结合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进展分析说明。第2题,结合B国阴影所处位置及其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分析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第3题,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挪动分析1月
22、份盛行风的形成原因;结合盛行风的性质说明其对气候的影响。26.【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2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3没有。该气候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其他大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解析】从风向上看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位置约在30°N40°N,说明此时北半球为夏季。第2题,由图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它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第3题,除亚洲外,其他大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无温带季风气候分布。27.【答案】1北
23、冬2CABD3b4C位于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而D位于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解析】第1题,根据乙图中纬度变化判断为北半球,此时30°40°大陆西岸盛行西风,大陆东岸盛行东北风、西北风,判断为冬季。第2题,根据a、b、c、d四地气温、降水判断a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对应乙图中的C区域;b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对应乙图中的A区域;c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B区域;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D区域。第3题,温带海洋性气候是
24、全年在西风带控制下形成的。第4题,C是地中海气候区,受气压带、风带交替影响,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28.【答案】1温带季风冬季寒冷枯燥,夏季高温多雨2BC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3大陆冬寒夏热,枯燥少雨4CBA【解析】分析气候类型一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分析它的气温特点,气温的特点又受纬度因素和下垫面性质的影响,可看出图中A、B、D是地处温带的气候类型;另一方面是分析它的降水特点,不同地区的大气环流形势决定降水状况,降水量还受距海远近的影响,图中D地距海远,故降水少;B地常年受西风影响,因此全年降水均匀;C地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因此具有冬雨
25、夏干的特点。根据图中信息正确判读B、C在大陆西岸,A在大陆东岸,D在大陆内部,且C处大约在北纬30°40°之间,A、B纬度较高。然后结合气候类型的分布来判断所属类型及特征。29.【答案】12地形3西南西D4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解析】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形式图和图中四地的位置分布,可以判断出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有关,也与当地的地形、海陆轮廓、山脉走向有关。地虽位于副热带地区,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显著,形成了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30.【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易凝结2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热带沙漠3西风温带海洋性4太阳直射点【解析】第1题,D地位于赤道附近,气流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第2题,C、E两地气流下沉,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第3题,B是副极地低气压带,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二者之间是西风带,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第4题,风带、气压带的挪动随着太阳直射点的挪动而挪动。31.【答案】1太阳直射点气压带风带北南2夏至春分或秋分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痔疮的预防与日常护理指南
- 分子靶向治疗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 国际劳务合作仲裁条款合同
- 精益求精智能建筑光伏幕墙清洁机器人租赁服务规范文本
- 花卉绿植租赁摆放与室内外装饰设计服务合同
- 精细化管理影视特效场景施工与后期维护合同
- 智慧商业广场餐饮区特许经营合同
- 跨平台APP前端开发专家劳务派遣服务合同
- 氢能源加注站安全责任追究与事故调查承包合同
- 网店过户流程规范及全程服务协议
- 幼儿园各类档案借阅登记表
- SCL-90量表详细
- 蒸汽疏水阀性能监测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Armstrong
- 机械创新设计技术结课论文
- 公路工程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 普通车床的主轴箱设计机械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
- 神经外科各种引流管的护理精品课件
-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重点图复习汇集
- 隧道CRD法施工工法
- 年产10万吨飞灰水洗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7单元《当兵的人》好男儿就是要当兵课件1 湘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