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计时器教学案_第1页
打点计时器教学案_第2页
打点计时器教学案_第3页
打点计时器教学案_第4页
打点计时器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范文范例指导参考word版整理电源稿为生带拎14-2电火化LL协第四讲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第一部分】知识点分布1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重点)2 .由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重点)3 .画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考点)4 .对纸带数据的处理。(难点)5 .画图象的方法。(难点)【第二部分】高频常考知识点总结一、仪器1 .打点计时器的认识正忠冲输出插座负里冲瑜出插座r翳的城融2 .工作原理(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其工作电压为多少?(2)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使用这种电源时,每隔多长时间打一个点,即相邻两个点之间的 时间问隔是多少?(3)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

2、带可以记录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能不能记录时间? 说出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如图1 4 1所示。(5)复写纸放在纸带上边还是下边?(6)解释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42所示,它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比,哪一种误差 小?原因是什么?二、使用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1 4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图 1 4 3(1)怎样从打出的纸带中获取数据?(2)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用纸带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除以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问隔 ,即根据v=Ax/At ,求出在任意两点 间的平均速度,这里4x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4t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数与0.02s 的乘积。)(3)在打

3、出的B、C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如果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那么,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运动的速度较大还是较小?(在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 0.02s ,所以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很小 ) 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1)在图1 4 3中求出B、C之间的平均速度,如果要求不很精确,能否用该平均速度表示 B 点右边一点的瞬时速度?(2)能否把该点的速度表示的更准确一点?(3)如果想每隔0.1s测一次速度,应怎么办?(4)把测量所选“测量点”在内的一段位移填入表格。(5)引导学生求出上述“测量点”附近的平均速度。(6)引导学生把上述的平均速度作为对应点的

4、瞬时速度填入表格。(7)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中速度的变化情况。4 .用图象表小速度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用v-t图象来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计算出的不同时刻对应的瞬时速 度值,在坐标系中描点,最后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条能够描述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1)图象上每一点的意义是什么?(表示该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2)如要求这些点中间一个时刻的速度是多少,应怎么办?(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在连线上与该时刻对应的点的速度就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3)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是什么形状?(是折线。因速度的实际变化是比较平滑的,故要

5、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接起来)【经典练习】1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时间问隔B .位移 C .加速度 D .平均速度解析:从打下的纸带上数一下点的个数就知道时间,因为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s.故A选 项正确。用刻度尺量一下任意两个点间的距离,就知道了物体的位移。故 B选项正确。从纸带上不能直接得到加速度、平均速度,只可以间接计算。故C、D选项错误。答案:AB2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振针每隔0.02 s在纸带上打一个点,现在用此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

6、度,当电源的频率低于50 Hz时,数据计算仍然是按照每隔0.02 s打一个点来处理的.则测出的速度数值与物体的实际速度相比, 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解析:当电源频率低于50 Hz时,实验中实际时间间隔大于 0.02 s ,数值计算时如按照 实际时间问隔,得到实际速度,若实验时仍用 0.02 s作为时间问隔来计算,实验数值比物体 的实际速度偏大.点评:有关实验误差的分析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突破方法是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同 学们应该仔细体会,理解.3 .用同一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 0.1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14 4所示.求 小球的平均速度.123456图144解析:根据题意,小球从

7、1 cm到6 cm位置,位移s=5 cm,所用时间t =0.3 s ,平均 速度 v = s/t =0.17 m/s.点评:本题初看是一新情景的题,经分析可看出本题的做法与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 带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一致.题目不难,学生能很快求出平均速度.所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 力是非常重要的.4 .如图1 45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0、1、2、3、4、5、5 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图所示.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速度一时间图线.解析:(1)1点是0、2问的中间时刻,求出0、2间的平均速度即可认为是1点的瞬时速度, 同理2、3

8、、4、5点的瞬时速度也可求出.0和6两个点的瞬时速度不便求出.然后画出速度 一时间图线.注意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 = 0.1s ,即:v1=0.195m/s,v2=0.40m/s,v3=0.51m/s,v4=0.69m/s,v5=0.70m/s。(2)以。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横坐标:表小时间 纵坐标:表小速度根据第一问计算出的结果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然后连线得到图象如图14 6所示.1X 10 m s 15 .图147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从纸带上看,打点计时器出白毛病是()A.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够大 C.电源频率不够大D.振针压得过紧图 1 4 76

9、.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如图l 48所示,则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产:B.甲、乙两物体若在同一直线上,就一定会相遇田C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D.甲、乙两物体即使在同一直线上,也不一定会相遇;"I乙图 1 487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 条纸带如图149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 A B G D依次表示点。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 T=0.02 s打一个点。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J * * *MlilMI HjlJCWB C DEF G

10、 H I图 1 4 9(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g=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g=m/s8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某次实验中的纸带如图 1-4-10所示,取O为起点 位置,每隔5个间隔为一个计数点,实验使用的电源是50 Hz的低压交流电源,其中OA= 0.60 cmi, OB= 2.40 cm , OD= 9.60 cm ,则OC距离是 cm在B计数点处的瞬时速度 V8=mKs.(图中单位为cm)ZzD图 14109 .下列关于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不要在未放纸带时通电打点,每次打点完毕,应及时切

11、断电源,切忌长时间通电使用B.每打完一条纸带,要将复写纸调整一下,确保下一次打点清晰C.若发现振片振幅不稳定,应调节振片螺母,以使振动稳定D.若打出的点带尾巴或双点,则是由于打点针太长所造成的,应适当调节打点针的长度10 .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求出A.能准确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求出某位移内的平均速度D.可利用某时段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11 .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直流电源B.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C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D.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

12、间隔为0.1 s1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 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C使用打点计时器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将打点计时器先固定在桌子上13 .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像分别如图1411中的a和b所示. 在t1时刻()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图 14 1114 .如图1 412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 动 (

13、)厂一ABCD图 141215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 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 伏,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 秒打一次点,如果每打 5个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个计数点问的时间间隔为秒。16.如图1-4-13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 A点的瞬时速度.3r)10 cm 6 cm i1 cm图 141317.如图1414所示是用纸带拖动小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A R GD 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试求:打点计时器打下B、C D各点时小车的即时速度.B C D £ I< .4!J1一 -I ii i一it

14、ir*- 52, 00 nun _!I 84. 00 mm ;H120.00 mm;图 141418.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约1.4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打印后的纸带如图1 415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纸带中 AB BC CD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0s ,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平均。可以将V平均近以地作为耳间距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I 1(1)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t图线。.二二(2) AK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2_ k间隔间距 (cm)AB5.0BCjo.aCD1

15、5.0DE2aoEF20.0FGM.OGH20.0Hl17.0U8.0JK4X>卷帘运动的数据六、课堂训练及跟踪练习答案课堂训练参考答案:1.CD;2.ACD;3.(1) vGFH2T,图 1 4 15FH表示 F、H 两点间的距离,vg= 1.30 m/s;4. 6.00,0.54跟踪练习参考答案1 .ABCD;2.BCD;3.BC;4.BCD;5.AD;6.B;7.低压交流,46,0.02 秒,0.1;8.4m/s;9.v B=0.26m/s,v 尸0.30m/s,v D=0.34m/s;10. (1)如图 1416 所示,(2)V AK=1.39m/s。【课后作业】1.运动物体拉动

16、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直接 记录了()A.物体运动的时间B.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C.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D.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2 .手拖动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的第1点到第6点的距离为18cm,则()A.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 B.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C.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m/s D.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3 .如图15所示,是某人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点计时器.从 点痕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运动情况是 .若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从打下

17、A点到打下D点,共13点,历时 s,位移为 m,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 BD段的平均速度是 m/s.ABCDf *、图1 54 .某组学生研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实验,得到如图1-6所示的纸带,纸带上的计数点用 O、A、B、C、D、E表示.根据图上数据,可判断小车做什么运动?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 cm/s,小车经过D点时的速度是 cm/s。目邻计数点问白时间间隔为0.1s)'O A BCDEl|1111|1111|111111”口|“1111|1111|1111|1111|< I 010203040 cm U图1 65 .有的同学怕下雨天的电闪雷鸣,其实看到闪电与

18、听到雷声的时间差较大时,说明它离我们 较远.假设闪电与雷鸣的时间差为试着计算一下雷电发生地的距离.6 .图17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某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根据图中的数据, 计算物体在AB段、BC段、CD段和D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图1 77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 V电源工作,它是利用 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工作电源频率是50Hz,如果用它测量时,实验者不知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60Hz,仍按50Hz的频率计算,这样算出的速度值与物体速度的真 实值相比是 (填 偏大”或偏小”).8 .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 ,复写纸片应套在 上,并要放在

19、纸 带的 面;打点时应 接通电源,释放纸带.根据图13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构造图,指出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图1 39 .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1 4所示,图中。点为 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推测纸带 的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在打出 A、F这两点的时间问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B 点的瞬时速度为多大?OABCtf«*1.30单位:cm*+ 3.45*-6.34*10.08» 14.40 19.55图1 41. B、D2. C3. 减速运动,0.24s, 7.75X10-2m, 0.323m/s, 0.203m/s4. 加速运动,65cm/s, 122.5cm/s5. v t解析: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