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用检查一览表,全了,值得收藏_第1页
糖尿病常用检查一览表,全了,值得收藏_第2页
糖尿病常用检查一览表,全了,值得收藏_第3页
糖尿病常用检查一览表,全了,值得收藏_第4页
糖尿病常用检查一览表,全了,值得收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常用检查一览表,全了,值得收藏2016-03-10经常有人问:去医院为什么让我做那么多检查啊?为了预防并发症, 我应该做哪些筛查?好了,今天我们找到这些资料,供大家参考。在糖尿病的诊疗过程中需要做一些常规的检查,以便辅助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本文就相关的糖尿病实验室检查项目介绍如下:血糖的测定空腹血糖试验:一般是在禁食8小时后,在早8时左右测定的血糖。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为3.9-6.1mmol/L(70-110mg/dl),餐后2小时血糖应在7.7mmol/L(140mg/dl )以下。正常人的血糖相当稳定,但在测定时也要注意有无影响血糖的因素:情绪激动、失眠、饥饿状 态、发生其它疾病如发烧、

2、呕吐、腹泻等都可影响血糖。有的药物可使血糖升高,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胰升糖 素、生长激素、女性口服避孕药、曝嗪类利尿剂等;有的药物可降低 血糖,如:酒精、他巴噪、磺胺类药物。如有可能应在停用数日后再 测。餐后2小时血糖试验:餐后2小时血糖,应从进食开始计算时间,在2 小时时测定,不是2小时内,也不是2小时以后。要注意以下情况:如果测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有无糖尿病, 则应随便进食不限量,且一 定要吃碳水化合物(主食)。如果测定的目的是观察饮食治疗的效果, 则应按饮食治疗规定的量来 进食。如果测定的目的是观察糖尿病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则应在进食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后测定。随机

3、血糖测定:是指不考虑进食的关系,在任何时间测定的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简称糖耐量试验)注意事项:1 .前3日,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不得少于150克。试验者如有感冒、 胃肠炎等急性病时,要等病愈后再作。2 .试验开始前应禁食10-16小时(禁食时间不能再短或过长),可以 饮水,但不可喝茶或咖啡。3 .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不能吸烟并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4 .对疑有反应性低血糖者,可检测服糖后 4和5小时血糖。5 .若在检查期间出现面色苍白、恶心、晕厥等症状时,要停止试验。若以上症状是在服糖后3-4小时出现,应考虑为反应性低血糖,要立刻取血测血糖,并让患者进食。6 .药物:许多药物可使葡萄糖耐量减低

4、,故在试验前应停药,如烟酸、曝噪类利尿剂、水杨酸钠等至少停止3-4天,口服避孕药停一周,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应停一个月以上。7 .儿童按体重1.75g/Kg 予以葡萄糖负荷,总量不超过75g。OGTT结果的判定:1 .餐后2小时血糖(PG2h )小于7.8mmol/L (140mg/dl )为正 常。2 .餐后2小时血糖(PG2h )大于或等于7.8mmol/L (140mg/dl ), 但小于11.1mmol/L (200mg/dl )为糖耐量低减(IGT)。3 .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 (126mg/dl ), PG2h 大于或 等于 11.1mmol/L (200mg/dl

5、)为糖尿病。4 . OGTT的结果有一定的变异性,即同一受试者相隔几日后重复测定,结果可能不同,餐后血糖相差可达25% ,从而影响IGT的确定胰岛素释放试验用各种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物质,可促使正常人的胰岛素 分泌释放。检测方法有放射免疫法(RIA ),近来还有酶联免疫吸附 法(ELISA)。患者口服葡萄糖后在1、2、3小时分别取血,同时查血 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绘成曲线有助于判定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试验准备及方法与口服糖耐量试验相同。不能耐受或不宜服糖的患 者,可用进食100克面粉的馒头代替葡萄糖。C-肽试验正常人空腹血浆C肽水平为0.32 ± 0.14nmol/L,

6、进食后迅速上升, 于1小时后达到高峰,约为空腹值的8倍,第2、3小时后渐次下降。部分糖尿病病人空腹及餐后血浆C肽均低于最小可测值 (0.06nmol/L ),这种情况说明患者无残存 (3细胞功能;部分病人在空腹及餐后血浆C肽值均明显高于正常,说明这种病人经常处于 高胰岛素血症状态。已经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不能作胰岛素释放试验,因为在测定胰 岛素的时候,不能分辨是内源的,还是外面注射的胰岛素。所以只能 测定C-肽。其测定方法及结果的判定与胰岛素释放试验相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在总血红蛋白中所占的比例可反映阶段性血糖水平, 可 代表采血前120天内任何一个时期包括采血当天的血糖值, 但其

7、中以 前1-2个月为最佳反映时期。尿糖的检测尿糖检查是早期诊断糖尿病最简单的方法。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 重要线索,但是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在血糖监测条件不 足时,每日4次尿糖定性检查(3餐餐前和晚上910时或分段检查), 和24小时尿糖定量可作判断疗效指标,并供调整降血糖药物剂量的参考O糖尿病相关抗体的检查1、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具有诊断意义的IAA应为未曾用过 外源性胰岛素的病人体内检出可与胰岛素相结合的自身抗体。IAA的 产生与I型糖尿病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早期报道,在新诊的未经胰 岛素治疗的I型糖尿病中,IAA阳性率为18% ,随着方法的发展。新 发现的1型糖尿病中I

8、AA的机制可能与原发于B淋巴细胞的异常或继 发于胰岛(3细胞损伤时,前胰岛素或其生物合成前体被作为抗原。2、胰岛细胞抗体(ICA):在新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中,抗胰 岛细胞抗体的发生率在90%以上。通常在确诊一年后该抗体水平下 降。ICA可更早期发现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出现 抗胰岛细胞抗体阳性,可能以后回发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 )或称I-型糖尿病是一种渐进的慢性疾 病,IDDM 具有一个独特的无症状糖尿病前期,该期甚至可持续多 年,在此期间,患者胰岛素的早期释放在静脉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时表 现较弱。对于多数病例来说,这些患者血液中含有胰岛细胞自身

9、抗体 (ICA)及/或是胰岛素自身抗体(IAA)。ICA能够在临床表现IDDM 症状八年前被检测,所以它可作为IDDM的早期指标及防治手段。 ICA阳性的患者表明胰岛功能呈进行性下降,当胰岛素早期释放过程 完全终止时,临床出现IDDM病症。在IDDM高发病率的人群中及 IDDM患者的亲属中进行ICA的早期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 有发展为糖尿病遗传倾向!3、谷氨酸脱竣酶抗体(GAD):是使谷氨酸转变为神经质 十氨基丁酸 的生物合成酶.广泛存在于动物及人的脑和胰岛组织中,并认为GAD 可能是糖尿病自身免疫反应的始动靶抗原 ,用于I型糖尿病的鉴别诊 断和预测。因糖尿病为B细胞群对高危人群做这三种

10、自身抗体(ICA,IAA和GAD)的筛查,有助于防止或减慢该疾病的发生.自身抗体为阳性责,通 常在以后的5-7年内,易转化为IDDM。4、酪氨酸磷酸抗体(IA-2 ):它是胰岛细胞瘤相关蛋白,是ICA的主 要的成分之一,结构上分为4部分:信号肽,胞外结构,单一跨膜结构域 及胞内结构域,其分子量为120KD.IA-2识别的表位局限于胞内结构 域,其对I型糖尿病诊断的敏感度为50-70%,特异性为99%。综上所述,目前血清糖尿病相关抗体测定主要应用于:在高危人群中 筛查出那些已经或即将发病的个体,进行正确的诊断分型,研究疾病 的自然过程,预测何时会发生(3细胞功能衰竭而需要胰岛素治疗,预 测及评价

11、1型糖尿病免疫干预治疗的疗效等方面,并将随着研究方法 的发展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糖尿病相关合并症的检查糖尿病可累及全身大小血管,各个组织器官均可出现合并症1、肺:透视或X片。糖尿病患者因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结核,既往患结核病在患糖尿病后易造成陈旧结核的活动,查X光以确定是否合并肺结核。2、心脏血管:心电图、心脏超声。糖尿病累及冠状动脉,可造成心肌缺血,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病,甚致心肌梗塞,定期作血管B超(颈 动脉、双下肢动静脉),可及时了解血管厚度,有无斑块及性质,以 及时处置,以防止脑、心和血管的栓塞。3、肝脏:肝功能、乙肝五项、血脂、肝脏超声。肝脏是胰岛素的主 要靶器官,脂代谢紊乱、脂肪肝可造成胰岛素生物效应降低。乙肝病 毒主要侵犯肝细胞,也同样可累及胰腺的(3细胞,引起糖尿病症候群。4、肾脏:肾功能、尿微量四项、肾脏超声。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 主要并发症之一,尿蛋白微量四项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以零点后第一次尿敏感性最高。告诫患者减少粗制蛋白如豆制品的摄 入量。若肾已有漏蛋白情况,肾功能及 B超可用来分析肾脏受损的 程度。5、眼:眼底检查、眼B超。糖尿病引起眼部病变常见有白内障和视 网膜病变。通过查眼底可直视血管病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