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秋水》课文复习_第1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秋水》课文复习_第2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秋水》课文复习_第3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秋水》课文复习_第4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秋水》课文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秋水?课文复习内容预览:20.秋水【知识储藏】1字词积累秋水:秋天的洪水。百川灌河:许多河流注入黄河。灌,注入。河,黄河。不辩牛马:分辨不清牛和马。辩,分辨,如今写作辨。欣然:快乐的样子。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己,自身。东面而视:面向东观看。面,面向,朝向。视,看。望洋:抬着仰望的样子。野语:俗语,俗话。莫己假设:即莫假设己,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少仲尼之间:认为孔子的学识少。轻伯夷之义:认为伯夷的道义轻。大方之家:得大道的人。方,道。2作家作品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曾为漆

2、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开展到非;玄远、高深的程度,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化的,宏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他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

3、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乱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泼,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公

4、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历代均有一些研究庄子的学者,其著作数百种,近年又有?庄子白话?、?庄子现代版?等问世。1989年秋,中外学者云集于蒙城,举行了全国首届庄子学术研讨会。关于?庄子?:?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周的思想,是以老子为依归。但?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庄子?的中心,那么是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在作者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违逆人的天性

5、,因此是毫无价值的。对于个人人生,?庄子?强调全性保真,舍弃任何世俗的知识和声誉地位,以追求与宇宙的抽象本质-道化为一体,从而到达绝对的和完美的精神自由。?庄子?对现实有深化的认识和锋利的批判。不同于其别人只是从统治者的残暴来看问题,作者还更为透彻地指出,一切社会的礼法制度、道德准那么,本质上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3背景链接本篇是?秋水?的节选,篇名为文章篇首的二字,与文章中心没有关系。原文主要阐述事物的相对性和人的认识的局限性,中心局部是河伯与北海假设的对话,通过河伯与北海假设对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对事物的大小、多少、是非、善恶、贵贱的相对性的讨论,说明事物是相比较、相对立而存在的,只有从道家的

6、角度来看,万物才是齐一的,人的认识受时空的局限,只有认识大道的人,才能打破一切局限,所以无论是事物自身,还是人的认识,都要因自然之道,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文本解读】一、谋篇立意这篇文章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己见而骄傲自大。二、文章脉络课文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文末,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弗如。三、写作方法1、比照手法的运用。2、设喻说理,以小见大。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通篇都在设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己见而骄傲

7、自大。有的文言文托手言志,有的托物寓意,此篇即用河神见海神为喻,阐述深化的哲理。平时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向这方面开展,注意平时的积累,才能使自己的写作程度上一个新台阶。四、问题探究1、你怎样理解河伯对河神的那番感慨。成语望洋兴叹就出自此文,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慨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河伯望洋兴叹的一番话中,包括三层意思:先是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假设,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说自己曾经不相信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假设不是看到大海的宽阔,那自己的错误认识那么永远得不到改正;最后,河伯认为

8、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河伯的望洋兴叹,说明了河伯认识到自身的缺点,这点难能可贵。人难免犯错误对自身的认识过高,贵在可以改正。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乏,才能想方设法去改正,不能夜郎自大,令人耻笑。2、句段理解:重点句:以天下之美尽在己。此句写河伯的骄傲自满,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过渡句: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此句在全文构造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开始的骄傲自满向自叹不如过渡。【练习解答】一、1河伯对自己的认识由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到望洋向假设而叹认为野语说的就是他,并严格剖析了自己,无情地批评了自己,最终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浅陋将

9、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他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他看到了北海的壮阔,此其一;其二,他擅长将黄河与北海作比较,将自己与海神作比较,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缺乏;最后,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2课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缺乏,假设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二、1在这个时候,河神乐滋滋地快乐起来,他认为天下一切美妙的东西都聚集在自己身上。2在这个时候,河神方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假设仰首慨叹。3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4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才能,这一类题

10、只要抓住关键字词的意思,译通顺即可。【类文品析】南辕北辙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lsquo;我欲之楚。rsquo;臣曰:lsquo;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lsquo;吾马良。rsquo;臣曰:lsquo;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rsquo;曰:lsquo;吾用多。rsquo;臣曰:lsquo;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rsquo;曰:lsquo;吾御者善。rsquo;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邯郸 奚 恃 2、解释以下句子中的词语。中道而反反: 吾马良良: 此数者愈善愈: 以广地尊名广: 吾欲之楚之: 犹至楚而北行也而: 3、成语 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 的道理。4、译句。此非楚之路。头尘不去。犹至楚而北行也。5、此数者愈善中的此指代什么?6、学完本文,你一定有感想,联络你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一个人怎样才能让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