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预防医学第1次作业1 .气体、蒸汽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哪条途径进入人体内1分* A.呼吸道'B.消化道1C.皮肤C D.汗腺C E.眼睛2 .影响健康的因素来自1分A.生活方式B.环境条件C.生物遗传因素D.医疗卫生服务E.以上都是3 .下列哪一项不是职业病的特点1分,A.发病有地区性B.群体发病C.能早诊断,治疗预后较好D.病因明确E.存在剂量-反应关系4.二次污染物是指1分A.直接从污染源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B.比一次污染物毒性变小的污染物C.空气中长期存在的、难于降解的污染物D.一次污染物沉降后,再次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E.一次污染物受某些因素作用后,转变成理化性状完全
2、不同的新的污染物5 .铅主要蓄积在1分A.肾脏B.肝脏C.脂肪D.血液E.骨骼6 .光化学烟雾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1分A.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B.神经系统的损害C.对胃肠道的腐蚀作用D.肝肾的损害E.皮肤的损害7 .广义职业病是指1分A.有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疾病8 .有生产性毒物引起的疾病C.有生物性因素引起的疾病D.与职业有关的疾病E.有生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8 .下列不是环境污染物造成的远期作用是1分'* A.化学烟雾作用B.致癌作用光C.致畸作用D.致突变作用E.损伤免疫功能9 .哪一个不是缺碘性地方病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1分A.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加B.甲状腺素合成减少C.甲状
3、腺胶质过量分泌n-D.促使甲状腺增生肥大E.促甲状腺素分泌减少10 .目前最主要的环境污染来源于1分,A.工业生产污染cB.农业生产污染C.交通性污染D.生活性污染cE.自然污染11 .关于健康的观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分A.在临床上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不是确定是否健康的唯一依据B.人类的健康水平直接与其生存的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C.处于代偿状态暂时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人,不能认为是健康, D.研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将生理、生化效应和病理效应看作间断的健康效应谱E.健康是人体对其生存的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二者保持正常的动态平衡12.预防医学的目的是1分 A.预防疾病,促进健康B.消除一
4、切致病因素C.可以治愈的病人,恢复健康D.照料无法治愈的病人,减少痛苦E.解除疾苦,减轻疼痛13 .慢性苯中毒可引起1分cA.巨幼细胞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cC.溶血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低色素性贫血14 .第一级预防的内容不包括1分A.消除或控制各种危害健康的因素B.预防接种、合理营养C.健康咨询、健康教育D.开展婚前检查E.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15.职业病的诊断依据包括1分' A.职业史B.现场劳动卫生调查C.临床表现D.实验室检查应E.以上都是16.多种毒物同时作用于人体,表现出不同于每种毒物分别作用的总和,这种现象称为毒物的1分*A.联合作用B.单独作用C.相加作用D.相乘
5、作用E.拮抗作用17.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1分* A.精神(心理)紧张nB.生产性粉尘C.电离辐射D.非电离辐射cE.有毒物质18 .氟中毒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1分A.氟与钙结合沉降在骨中B.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C.形成氟磷灰石,D.使恒牙的牙釉质钙化变色E.使牙釉质疏松多孔19 .第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1分A.控制和消除致病因素*B.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C.防止健康人群发病D.积极治疗易患急病,防止病残E.研究新的治疗药物20.地方性碑中毒表现出的皮肤三联症是指1分A. 一个患者同时有皮肤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和皮肤过度角化B.一个患者有皮肤色素脱失C. 一个患者皮
6、肤色素沉着nD. 一个患者的皮肤过度角化E.以上都不是21 .我国地方性氟中毒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型是1分A.工业污染型B.饮水型C.燃煤型D.饮食型E.饮茶型22 .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1分* A.全社会的人群B.对于环境变化敏感的人群C.接触环境致病因素的人D.机体对疾病抵抗力较低的人群E.高危人群23 .某种化学物在体内不一定能捡出其存在,但由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 这种情况称为1分A.物质蓄积,B.功能蓄积C.体内蓄积D.生物浓集E.生物转化24 .属于第三级预防内容的是1分A.预防接种B.产前检查C.康复治疗D.筛检E.抽样检查A.生产性粉尘的浓度B
7、.生产性粉尘的分散度C.生产性粉尘的溶解度'*D.生产性粉尘的化学性质E.生产性粉尘的荷电性26.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1分A.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B.以动物作为传染源,并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C. 一种疾病的病原,不依靠人体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D.经常在某一地区某一人群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E.一种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27.生产性有害因素所致损害主要包括1分A.劳动能力减退和工伤nB.工伤和尘肺C.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应D.工伤、肿瘤和职业病E.职业中毒、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28 .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直接危
8、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1分A.职业性有关因素B.职业性有害因素C.职业性致癌因素D.有害因素E.危害因素29 .水俣病是由于食入被下列哪种物质污染的水体中生长的鱼贝类所致1分A.M? B.甲基汞C.有机铅rD.酚E.有机氯30 .下列疾病那种属于是工作有关疾病1分A.慢性铅中毒B.急性苯中毒rC.矽肺D.石棉肺*E.心血管疾病31 .慢性镉中毒主要影响1分rA.神经B.心脏C.肝脏D.肾脏cE.甲状腺32 .矽肺是1分A.由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中毒B.是由粉尘引起的全身性疾病C.是由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D.生产性毒物引起的全身性中毒E.是由物理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9、33.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分布规律是以下几项,除了 1分A.山区患病率高于平原B.内陆患病率高于沿海C.高山、边远地区患病率高于离海较近地区D.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E.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34.生物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传递关系通过哪种形式体现1分A.新陈代谢B.食物链C.生态平衡D.生物放大作用E.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35.研究和制定环境中的最高容许浓度,又要研究制定最低供应量的物质是1分A.非必需元素B.必需元素无C.有毒元素D.机化合物E.有机化合物36.下列哪项不是判断地方病的依据1分A.当地不同居民的发病率均高B.外地类似居民的发病率均低C.迁出该地的居民发病率降低,D.外地迁入该地的居民均不发病E
10、.当地动物中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37 .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比较多见的是1分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致畸D.致癌E.致突变38 .关于环境污染描述错误的是1分A.可由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引起B.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C.对人类健康可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D.不会造成环境理化结构的改变E.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公害1分39.个体接触一定剂量化学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改变称为A.反应B.剂量反应C.阈效应D.阈值E.剂量效应40.地方性氟中毒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1分A.痛痛病B.氟骨症C.氟斑齿D.卑齿E.水俣病41.2002年列入我国职业病名单中的职业病有1分A.10 类 115
11、种rB.9类100多种C.7类100多种rD.6类100种rE.5类99种42 .因地质地理原因,是某地区土壤饮水中微量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导致该地区居民发生一种特殊性疾病,该病称为1分A.地球化学性地方病B.甲状腺机能亢进症C.慢性营养性缺乏病D.代谢障碍病E.维生素C缺乏症43 .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1分'A.烧类和NOB.SQ和 NOrC.CO和 NOD.颗粒物和烧类E.SQ和颗粒物44.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通常出现机率最大的是1分* A.生理反应正常范围内的变动n-B.生理反应的异常变动C.机体代偿疾病前状态D.患病rE.死亡预防医学第2次作业1 .哪种病原体产生
12、的毒素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反射性呕吐1分A.沙门菌属食物中毒B.肉毒毒素食物中毒C.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D.埃希杆菌食物中毒E.葡萄球菌食物中毒1分2 .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肺癌的发生(RR危险也增加,由此支持吸烟导致肺癌的因果联系,这一推理运用的是A.求同法B.差异法C.同异共用法D.共变法E.类推法3 .因果关联是指1分A.暴露与疾病有较强的统计学关联B.暴露与疾病排除偏倚后的关联C.暴露与疾病有时间先后的直接关联D.暴露与疾病分类资料存在的关联E.暴露与疾病有时间先后的无偏倚关联4 .甲型肝炎的发病在每年3-5月份有升高的现象,流行病学称该现象为1分A.暴发B.季节性C.周期性D.长期变异E.
13、流行5 .某单位调查了 1000人的HBsAg的携带情况,其中45人阳性,该调查最合适的流行病学描述指标是1分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 D.感染率E.死亡率6 .如发现非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发生肝癌,则支持乙肝病毒是发生肝癌的影响因素1分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同异并用法E.类推法7 .河豚鱼毒素是一种1分nA.溶血毒素B. a -受体阻断剂C. 0 -受体阻断剂位D.神经毒素E.以上都不是8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1分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解释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E.观察性研究、实验性
14、研究、理论性研究9 .哪个季节河豚鱼含毒素最多,易发生中毒1分*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E.无季节性10 .下列哪项中表达不恰当1分A.流行病主要从群体水平探讨病因B.临床医学主要从个体水平探讨病因C.流行病学可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病因线索位D.临床医学验证病因可靠E.病因研究的方法有实验医学、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11.发达国家人均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发生率均高于发展中国家,由此支持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定标准中的1分A.关联的时间顺序B.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C.关联的可重复性D.终止效应E.关联的特异性12.1998年共发生200例某病患者,在1998年
15、初已知有800例患者,年内因该病死亡 40例,年终人口数1000万人。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分布在全年中,则1998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1分A.0.4B.0.8C.1.6D.约 2.0E.10.013.传染病的城乡分布差异较大,城市多发于农村的传染病是1分A.肠道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C.虫媒传染病D.动物源性传染病E.蠕虫病14.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1分A.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B.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C.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D.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E.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115.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
16、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A.传染源B.传播途径* C.传播媒介D.带菌者E.以上都不是16 .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哪两个层次1分A.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B.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C.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D.宿主的因素和非宿主的因素,E.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17 .流行病学研究是一种1分A.分子生物学方法B.微生物学方法*C.宏观的方法nD.动物实验方法E.数理模型方法18.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典型的症状为1分A.腹痛、腹泻B.剧烈呕吐C.发热D.神经系统症状E.紫绡19.在确定前后果的时间顺序上,哪种研究方法最好 1分A.横断面研究B.生态学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
17、队列研究位E.实验性研究20 .通过描述疾病年龄分布探讨病因,最好的方法是1分A.横断面分析 B.出生队列分析C.发病率分析D.死亡率分析E.队列分析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分A.辅助病因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范畴nB.只要致病的生物因子存在,疾病一定发生C.所有疾病都有明确的必要病因*D.必要病因是组成各种充分病因的不可缺少的部分cE.必要病因是疾病唯一病因22 .地方性甲状腺肿呈地方性分布,属于 1分A.地方性B.自然疫源性C.统计地方性, D.自然地方性E.世界性23 .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1分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C.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D
18、.诊断标准的变化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24 .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1分nA.并非掌握某种疾病的全部病因机制后,才能对该病采取预防措施B.即使查明了病因后,也未必需要针对直接病因采取预防措施C.只要切断病因链上的某一环节,就可防止疾病的连续发生D.疾病的预防措施可针对宿主、环境及致病因子的任何一种E.疾病的预防措施只是针对病因而言25 .毒蕈中的常见原因是1分A.加工方法不当cB.加热不彻底C.未加碱破坏有毒成分D.误食毒蕈E.不恰当的保存方法26.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1分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C.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D.只研究疾病的
19、防治措施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7.毒蕈中的四种类型中不包括的是1分A.胃肠毒型B.神经精神型C.溶血型D.脏器损害型 E.麻痹型28.下列细菌污染食品后通常不引起感官性状改变的地为1分* A.沙门菌nB.肉毒梭状芽胞杆菌C.葡萄球菌D.副溶血性弧菌cE.变形杆菌1分29.某地连续5年统计胃癌死亡率以判断发病趋势,下列哪一种计算较合理A.各年粗死亡率比较B.各年年龄标化死亡率比较C.各年性别标化死亡率比较D.各年死亡率比较,E.各年死亡专率比较30 .对接触石棉粉尘的职业人群进行了为期20年的随访观察,观察期内89人死于肺癌,若以当地全人口的肺癌死亡率作标准,计算得到预
20、期死亡人数12人,则其标化死亡比是1分A.12/89斤B.89/12rC.89-12/89D.89-12/12rE.89/12/1231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1分cA.研究疾病发生概率B.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C.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D.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因素及确定防治措施E.进行统计学检验32 .某因素与疾病可能有因果关系,下列哪种观点不正确1分A.患者中有该因素的比例高于非患者B.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呈现剂量-反应关系C.消除了该因素可减少发生疾病的危险性D.所有患者中均可发现该因素E.暴露于该因素必须在疾病发生之前33 .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表明1分A.疾病的患病率
21、高B.疾病的发病率高C.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D.联系的强度不明显E.因果之间的联系存在许多偏倚34.进行调查研究必须设立对照的有1分A.现况研究、病例对照研究B.现况研究、实验研究c.队列研究、实验研究D.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35.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1分nA.禽类和蛋类B.含淀粉多的食品C.肉类D.发酵食品E.海产品日本居民在美国的日本移民美国出生的日本移民美国白人10055481836. 一项胃癌的移民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标化死亡比)如下:研究结果表明1分,根据此A.胃癌与移民无关B.胃癌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C.
22、胃癌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D.胃癌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均有关E.胃癌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均无关37.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指1分A.宿主B.遗传因子C.环境D.生物环境E.社会环境38.表现为神经毒作用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1分A.沙门菌食物中毒B.变形杆菌食物中毒C.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E.肉毒梭状芽胞杆菌食物中毒39 .下列哪种食物中毒有特效解毒药1分A.河豚鱼食物中毒* B.亚硝酸盐食物中毒C.毒蕈食物中毒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E.沙门菌食物中毒40 .关于流行病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分A.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B.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C.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23、又称为数学流行病学研究D.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E.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41 .下列哪一项最合适描述癌症分布 1分cA.患病率rB.发病率C.罹患率D.死亡率E.病死率42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1分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D.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43 .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的特征1分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预防为主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以治疗为主的特征1分44 .某地统计脑卒中粗死亡率上升,而标化死亡率下降,这是因为, A.该地人口老龄化B.该地发病率上升c
24、.该地人口较年轻D.该地发病率下降E.该地对脑卒中防治措施不得力45.下列哪项不是男性发病多见的主要原因1分,A.可能与解剖生理特点、内分泌和代谢因素有关B.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较多C.可能与机体免疫力有关D.男女职业特点不同E.男女生活方式、嗜好、行为等不同A.潜伏期短B.很多人同时发病C.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D.病人曾进食同一批某种食物E.发病场所集中47.某单位会餐的100人中,有30人因食某一被弧菌污染的食物.于会餐后的三天内发生腹泻、腹痛.这30%是1分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续发率E.感染率48.下列哪项关于病死率的论述是正确的1分cA.病死率多用于慢性疾病,较少
25、用于急性传染病nB.用病死率作为评价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时,可不考虑可比性C.病死率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cD.病死率分母是同期平均人口数c-E.以上都不正确49 .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了下述哪种食物而引起1分'A.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B.腐败变质的食物C.有毒食物D.动物性食物E.植物性食物50 .“肠源性青紫”本质是1分*A.亚硝酸盐食物中毒B.毒蕈中毒C.有机磷中毒D.含氧背植物中毒E.鲜黄花菜中毒51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1分A.死亡率反映一个人群的总死亡水平B.患病率常用于说明慢性病的公共卫生学意义n-C.患病率调查对病程短的疾病意义不大D.发病率的用途比
26、患病率大E.病死率可以说明某疾病的严重程度或某医院的治疗水平52 .下列哪项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1分A.发生于气温较低的季节B.多为植物性食品*C.有毒食物多为动物性食品D.潜伏期较长E.都是活菌致病预防医学第3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采用尿精和血糖试验联合筛检糖昴息结果如下尿糖和血倾检某人群中糖尿病幅果1.试脸结果糖尿痛病人非糖尿病病人尿糖试将血糖试脸+十45r11+73十2311一1247S20合计侬7641并联试验的灵敏度为1分E.无法计算2 .某一特定筛检试验,用于患病率较低的人群时,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1分A.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升高*B.阳性预测值降低,
27、阴性预测值升高nC.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测值降低D.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降低nE.以上都不是294.673 .吸烟者肺癌发病率为 48.33 ( 1/10万人年),非吸烟者为4.49 (1/10万人年);吸烟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1/10万人年),非吸烟者为169.54 (1/10万人年),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1分A.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10.8 ,心血管疾病是1.7B.吸烟发生肺癌的危险比心血管疾病高C.对人群而言,吸烟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要比肺癌大得多D.去除吸烟危险因素后心血管疾病病例数的减少将会多于肺癌E.去除吸烟危险因素后肺癌病例数的减少将会多于心血管疾病5%那么该年龄组男女两
28、4 .在Framingham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30-44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性具有发生冠心病同等危险的结论是1分A.正确的* 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C.不正确,因为当要求用率来支持这一推论时却采用了百分比D.不正确,因为没有识别可能的队列现象E.不正确,因为没有对照组5 .在进行某病的队列研究时,最初选择的队列组成是1分A.具有所要调查该项因素的人B.没有所要调查该项因素的人C.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D.患该病的病人E.未患该病的人6.采用尿耦和血糖试验联合筛检糖尿病,结果如下尿楣和血糖筛检某人群中糖尿病储果试蛤结果尿糖试蛤1血糖试脸糖尿病病人非糖尿病病人+*4
29、5十-734-23111247020合计37041E.无法计算,血糖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1分7.某地以往调查人群血清 AbsAg感染率为10%,现拟作复查,研究者规定容许误差为0.1P,应该抽查多少人1分A.4000.1 / 0.9 =44B.4000.9 / 0.1 =3600C.40070/ 30 = 933D.1780.1 / 0.9 = 20E.1780.9 / 0.1 = 16028.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1分A.寻找病因线索B.因果推断C.确定病因D.验证病因E.以上都不是9.为评价一种家用“简便”妊娠试验药盒的效果,其试验结果与医院常规的妊娠诊断试验结果见下表:药盒
30、检睑妊娠医院确诊的妊 扇合计是否是2968否2S2149合计S760117,该药盒的阳性预测值是1分10.抽样调查时不能以样本大小和抽样设计来适当控制的误差是1分A.系统误差B.抽样误差C.随机误差D.标准误E.标准差11.在研究饮酒和心肌梗死发病关系时,考虑到年龄可能是一项混杂因素,为了比较饮酒者和非饮酒者的心肌梗死发病率,可以采用何种方法控制年龄因素的混杂作用1分A.计算标准化率B.多因素分析C.限制D.匹配E.盲法收集12.描述性研究不包括1分A.生态学研究B.横断面调查C.疾病监测D.病例报告E.队列研究13.对5000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发现糖尿病病人161例,测口服葡萄糖2h后的血
31、糖,以血糖大于6.16mmol/L(110mg/dL)为阳性,小于6.16mmol/L(110mg/dL)为阴性进行筛选,查得真阳性154人,真阴性为 3971,则 符合率为1分14 .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 %o,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 %。和0.07 % ,上述研究的归因危险度(AR)为1分15 .如果孕妇孕期暴露于某因素与出生婴儿神经管畸形的相对危险度为3,意味着1分A.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大0.3倍B.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大3倍C.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0.3倍*D.
32、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3倍E.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2倍16.对于性传播疾病和精神类疾病的诊断应该应用哪种试验方法1分A.高灵敏度试验位B.高特异度试验C.高可靠性试验D.高符合率试验E.高精确度试验17.某因素与某病之间的关联强度最好的衡量指标是1分A.相对危险度B.归因危险度C.病因分值AD.特异归危险度E.比值比18.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分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B.探讨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并验证病因假说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D.探索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验证病因假说E
33、.描述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可进行临床比较19.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2.6,95 %的可信区间为1.73.4,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1分A.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B.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2.6倍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D.率差为1.7E.该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20.现况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1分A.某病的发病率B.某病的二代发病C.某病的患病率D.率死亡构成比E.某病的死亡率21.在队列研究中,结局的确切概念是指1分'A.果暴露属性的分组结果*B.观察中出现了预期结果的事件C.统计检验结D.观察期限的终止时间E.研究队列中存在的混杂结果22.某地区居民队列研究发
34、现体重指数(BMI) >25.0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为其他人群的2.8倍(有统计学意义)而该地区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BM>25.0的人群患高血压的 OR为1.22 (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研究表明此差异的原因是,病人诊断为高血压后,开始注意饮食、体育锻炼等。引起上述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的偏倚是1分A.纳入偏倚* B.奈曼偏倚cC.检出偏倚D.无应答偏倚E.易感性便宜23 .关于诊断试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1分r-A.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B.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C.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符合的程度D.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
35、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检查结果的恒定性E.误诊率又称为假阳性率24 .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 %o,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 %。和0.07 % ,上述研究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为1分A.13.725 .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1分rA.RRrB.ARC.ARPC;' D.PARPn-E.死亡比例26 .关于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哪种说法是正确的1分A.灵敏度愈高,误诊率愈低B.特异度愈高,误诊率愈高C.特异度愈高,漏诊率愈低.D.灵敏度愈高,漏诊率愈低E.灵敏度愈高,预测值愈高27 .在分析
36、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是暴露的最确切含义1分A.暴露是指接触了危险因素B.暴露是指一个发病因素C.暴露是指多个危险因素D.暴露是指感染了病原体E.暴露是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可能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某种疑为与患病可能有关的因子的影响28 .假定某一筛选计划检查1000人,而疾病的流行率为4%,该筛选试验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80%,则筛选出来的阳性人数是1分A.361B.192疗C.228D.772E.76829 .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适宜选用1分*A.抽样调查rB.普查C.典型病例调查D.住院病例调查E.个案调查30.随机抽样的目的是1分A.差减少随机误差*
37、 B.减少样本的偏性cC.消除系统误D.消除测量误差E.消除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31.为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在w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五个社区.对1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体检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该种研究属于1分A.分析性研究* B.现况研究C.社区试验D.生态学研究E.队列研究32 .筛检的目的是1分A.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B.防止筛检人群出现漏诊C.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灵敏度D.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33 .筛检试验在下列哪种情况是最适宜的1分A.患病率高的疾病nB.患病率低的疾病应C.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的疾病D.病情严重,难
38、以治愈的疾病nE.病死率较高的疾病34.在队列研究中,对照的设计可以是 1分A.外对照B.内对照C.总人口对照D.多重对照* E.以上均是135.在现场调查时,当问及某个敏感问题时.很多被调查对象倾向于夸大或掩盖真实情况,此时可能引起的偏倚是分A.暴露怀疑偏倚B.无应答的偏倚C.诊断怀疑偏倚*D.报告偏倚E.测量偏倚36.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哪一项不正确1分A.早期发现病例B. 了解疾病的分布C.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D.普及医学知识E.检验病因37.反映诊断试验收益的指标1分cA.灵敏度B.特异度C.约登指数D.符合率E.预测值38 . Kappa值表示不同观察者对某一结果的判定或同一观察者在不
39、同情况下对某结果判定的1分A.敏感性B.特异性C.可靠性D.变异性E.一致性39 .并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1分* A.灵敏度B.特异度C.约登指数n-D.一致性E.诊断准确性40. 1945年找出某厂的1000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比较这些女工与1000名女电话接线员自19451975年骨瘤发生率在此期间,涂镭女工有20例骨瘤患者,而接线员只有4例,这种研究属于1分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D.临床实验研究E.干预性实验研究1分41. Kappa值表示不同观察者对某一结果的判定或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情况下对某结果判定的A.敏感性B.特异性C.可靠性D.变异性E.一致性42.为了了解
40、人群中某病的患病情况,开展普查工作最适合于1分A.患病率低的疾病,B.患病率高的疾病C.不易发现的隐性疾病D.病死率较高的疾病E.检查方法操作技术复杂的病种43 .相对危险度(RR)是队列研究中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1分cA.RR95%可信区间(CI )的上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B.RR95% 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C.RR9% 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cD.RR95% CI包括l ,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联系E.RR95% CI包括l
41、,则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统计学联系44 .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 %o,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 %。和0.07 %,上述研究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为1分45 .队列研究容易出现的重要偏倚是1分46.47.48.A.选择偏倚B.失访偏倚C.回忆偏倚D.测量偏倚E.混杂偏倚采用尿糖和血糖试行3三筛检糖尿病,结果如I尿橱n血糖筛检某人群中糖尿病解果1试验结果糖尿病病人非糖尿居病人?尿布S睑血糖试将+457+?3十231112476201 封1997641E.无法计算影响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的主要因素是1A.灵敏度B.特异度C.重
42、复性D.现患率E.受检人数用尿糖定性试验检查糖尿病患者和正常成年人各,串联试验的特异度为1分400人,结果前者为300例阳性,100例阴性,后者有50例阳性,350例阴性,尿糖定性试验筛检糖尿病的灵敏度为1分A.50/400 X 100%=12.5%B.100/400 X 100%=25.0%C.200/400 X 100%=50.0%后 D.300/400 X 100%=75.0%rE.350/400 X 100%=87.5%49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生态学研究是探索病因的1分A. 一种粗线条的描述性研究B. 一种精细的描述性研究C.特殊的病例对照研究D.特殊的队列研究0.56 %o,吸烟与不
43、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E.特殊的现场实验50 .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分别为0.96 %。和0.07 % ,上述研究的相对危险度(RR)为1分E.851 .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1分A.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B.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C.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D.整群抽样所得样本代表性最好E.样本量相同时,抽样调查部普查覆盖面大 52.某乡7000户约3万人口,欲抽取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1分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抽样E.多级抽样
44、预防医学第4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分从而使患者及早就医.提高了早期病例检1.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可能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 A.病例对照研究更容易估计随机误差&B.队列研究更容易区分混杂偏倚司C.疾病的发病率很低D.病例对照研究更容易判断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E.病例对照研究可以计算比值比2 .某因素在病因学上与某疾病本无关联,但由于该因素的存在而引起该疾病症状或体征的出现高的估计了暴露程度,这种偏倚是1分A.入院率偏倚*B.检诊症候出偏倚C C.诊断怀疑偏倚D.易感性偏倚E.测量偏倚1分3 .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
45、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A.传染源* B.传播媒介C.带菌者& D.传播途径E.以上都不是4 .实验性研究不包括下列哪一项1分M A.主要在现场进行的研究'B.在人群中观察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C.改变环境条件以消除某种可疑的因素,观察其后发病率的变化,证实这些因素的病因作用D.在临床上观察某种新药或新疗法的疗效* E.先选病例,再探索其暴露因素5 .疫源地的消灭必须满足 1分A.传染源被移走或消除了排出病原体状态B.病原体与机体发生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C.所有易感的接触者经该病最长潜伏期观察,未出现新病例或新感染发生, 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6 .在病例对1研究中,病例的最佳选择是1分A.新发病例B.现患病例C.典型的重病例I- D.自觉症状病例E.死亡病例7 .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 1分1A.散发为主8 .呈周期性C.儿童发病为主* D.患者有食用被污染食物史,不是者不发病E.呈季节性8. 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x 2=12.36, P<0.05, OR=3.3,正确的结论为1分1 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柳州工学院《新媒体概论(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暖通空调综合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制备科学(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职业大学《GS二次开发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彩泥粽子手工课件
- 2024年贵金属靶材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17讲 人类遗传病-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课件
- 高中化学2023北京通州高三(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 新生儿脐部护理
- 朝韩语二级笔译实务样题
- 实验五生态瓶的制作
- 2023年副主任医师(副高)-中医妇科学(副高)考试高频试题(历年真题)带答案
- 大学生器乐训练基础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丽水学院
- 临床常见功能障碍的传统康复治疗
- 阿片类药物的麻醉应用
- 学习型社区研究
-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范本
-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国外研究现状共3篇
- 石油钻机配件及相关产品HS编码表
- T-GDWCA 0033-2018 耳机线材标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