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杰先生经方使用经验和体会11.14讲座_第1页
李冠杰先生经方使用经验和体会11.14讲座_第2页
李冠杰先生经方使用经验和体会11.14讲座_第3页
李冠杰先生经方使用经验和体会11.14讲座_第4页
李冠杰先生经方使用经验和体会11.14讲座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资料推荐李冠杰先生经方使用经验和体会 11.14讲座李冠杰先生对中医经方研究及临床使用 11.14讲座(01)下面 呢我们就以三个问题开始说:第一个就是自己对经方体系的一点理解吧;第二个方面对经方应用方的一些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对胡希恕老师和冯世伦老师的 学术思想的一点理解就是自己在学习中的一点体会。那么首先说第一个问题对经方体系自己的一点认识,先从中医里面一个很不正常的情况说起。我在青岛有两个学生,这两个学生都学医十年了, 但是他们都 觉得自己中医临床疗效都不理想后来就决心学经方,认识他们后就约我到青岛去过一次, 其中我有一个学生他做过六年药剂师,对他本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经历,我就跟他

2、聊, 你做了这么多年的药剂师(也就是在药店里抓药),我觉着他对中医开方的现状还是很了 解的,我就问他:你以前做药剂师的时候, 一天收了一百个处方, 那么你这一百 个药方里面有多少是经方?他想了想就对我说:一百个方子里面要是能有五个经方就算是多的。也就是说他这一天的中药处方里经方占不到百分之五,这是我学生的一个情况。像这类情况大家应该知道的也不少吧,凡是从事临床工作的应该都有这方面的经验, 甚至你现在看看包括网上的一些东西,杂志上的一些东西都是这样的情况。再比如说最近的我们遇到的甲流看一看预防甲流的药、治疗甲流的一些药方,我现在一直在关注着它, 现在我们当地甲流还很少, 但是我很关注这些问题。我

3、在网上看看了这么多天,就只有一个人发帖子甲流在有的地方在用经方治,用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经方, 其他的帖子基本上 都不是在用经方。这里边就带出一个问题出来, 一个什么问题呢? 我们再仔细的 去想一想, 咱就说中医的经典。经方嘛,大家都知道张仲景的这套经方体系是中医里面的经典, 我们再去仔细的想一想 他这个经方经典经典到什么程度,它是不是中医的经典呢?大家都知道中医里面的经典都是一些古书 首当其 冲排在第一位的就是 内经再往下就是 伤寒论再排在伤 寒论后边就是金贵要略 那么在金贵要略 的后边,这里 边就开始有分歧了, 有的人说是神农本草 还有的人说是温病 条辨咱不说别的了, 就说多了的这两种说法

4、。咱们再退一步, 就是把四大经典改成三大经典, 因为第四大经 典有争议,所以我们就退回来, 我们就讨论前三个经典,这前三 个经典内经、伤寒、金贵要略,就这三本书。而且这里面金贵要略 和伤寒论是同一本书,实际上 这也就是两大经典没有争议,大伙都公认的。我们仔细去看这两大经典, 严格的说黄帝内经 它不是一本 方书,不是讨论方剂的,它侧重于针灸这一方面, 侧重于中医的理 论基础这一方面, 有关方剂的书, 张仲景的伤寒论 和金贵 要略 就毫无疑问的被列为中医的经典的经典 ,这个应该是没有 什么问题的。但是我们的现状却发生了一个让人觉得太不可思议的局面,大家都说是经典, 张仲景是医圣,张仲景的书没人看,

5、 张仲景的方 没人用, 说张仲景的书没人看,这句话有点过了。我看过这样一篇小的文章, 说有一个老中医, 他带着自己的徒 弟去河南张仲景的老家, 等于说是我们中医界的朝圣吧。到那个张仲景那儿去拜一拜,去了以后, 恭恭敬敬的在张仲景的塑像前磕了三个头,张仲景的老家也算是一个旅游景点,有些在那摆地摊卖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卖那种线装的书,这时候 他的徒弟就说去买本书带回去,这个时候他的老师就制止了。他老师的意思就是说,张仲景虽然是医圣,但是他的书不可看。在他的眼里, 他认为仲景的书不是一本完整的书,是一本残卷,不如看后世医书。这件事就说明中医的一种现状或是一个问题, 我们下面沿着这 个思路再往下继续去

6、想, 我们现在就必须去解决一个问题, 什么是 中医的精髓?这个问题看来是很简单的问题, 但是现在这件事, 在 中医界还统计不了, 说什么的都有。在座的学员们都对经方比较熟,而且对胡老的学术思想比较了解,我们在这先把我们的答案摆出来,然后我们再去做分析,中医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中医本身就是一门经验医学,他的理 论是从实践经验中来的, 他的治疗实践也是从实践经验中来的;包括他的针灸、 中草药治病所有的这些办法都是从实践中来的,都是 经过验证的办法, 然后把它整理成体系就是经验医学。真正这么说的人不多,因为在中医人的心目中有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医学,怎么能是经验医学呢! 好

7、像很多人是不想用这个字眼来形容中医的精髓,我想用另一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不管是经验医学还是经验科学也好,它就真的那么掉架那么没脸面吗?这个事我还很少听说这么去想。我们去看一个发展很成熟的例子,在实际生活当中每时每刻都遇到的一门课, 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力学 ,小到我们现在用的一 把剪刀大到到我们的宇宙飞船,我们的卫星上天, 所有这些东西都离不开力学, 甚至就是我们吃饭的时候,你就是喝一 口水也要利用 地球的引力把它顺势喝下去,我们看看这个经典力学他到底是一门 什么学问呢? 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经验科学。大家都知道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说过当时的牛顿在苹果树下睡 午觉,一个苹果砸下来,砸在他的头

8、上,砸出一个万有引力定 律。实际上这就是说一个苹果掉下来砸出一个牛顿的灵感, 牛顿想 这个事不是一天两天了, 从那时发展下来的力学到现在,已经能把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送到天上去。3 / 6 最新资料推荐但是我们对力学的最基本东西根本无所知, 就是力到底是什么 东西,现在我们人类根本没有办法捕捉到力, 那么它的物质存在到 底是什么,形态没有人知道。我们现在利用力做了那么多事,甚至我们有那么多的公式哪里来的? 实验来的。我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说的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在两个物体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时讨论最热烈的是我给别人一个耳光他也 给了我一个相同的反作用力,等于我没打他呀! 他也打了 我呀!这种定

9、律怎么来的呀? 他根本就不知道是从实践中当然也有推理的 成分试验出来的。我们再想想我们的中医,中医最宝贵的比如随便拿一个方子 泽泻汤, 只有泽泻和白术, 泽泻量是白术的一倍。当初古人是怎么想到用它来治病呢?而且不但想到治病还用它来治特定的病, 胃聚冷水引起的头晕、 晕冒非常灵。当初是怎么想到的, 这也没什么窍门。有的学者就说是上古传下来的 , 这个不可信。因为没有什么证据。那么古人是怎么得到的这个方子呀?肯定是通过反复的实践经验得来的。但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经验医学和力学相比较,我们的成就 绝对不亚于力学, 不要看力学把人造卫星送上天,我们中医的医学从实践中来的,伤寒杂病论277个方子来之不易, 能试出这些方子绝对不是一夜就能试出来的。经方的疗效我会放在经方应用中讲,经方疗效这么好的方子来 的很不容易。不管是现代医学还是其他医学,还没有能超过它的, 这个咱们在后面会详细的说经方疗效方面的。实际上, 我们这样说中医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