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瓷造型的风格与形式美_第1页
浅谈陶瓷造型的风格与形式美_第2页
浅谈陶瓷造型的风格与形式美_第3页
浅谈陶瓷造型的风格与形式美_第4页
浅谈陶瓷造型的风格与形式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陶瓷造型的风格与形式美任何一个从事陶瓷美术工作者,在设计陶瓷造 型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个问题.即每 当作者在思考陶瓷器皿如何表现其某种形式的时候, 同时亦应考虑某种表现风格。在创作设计的具体过程 中,为了正确地、充分地体现自己的主题思想、往往 会在艺术形式上花很多精力仔细推敲、从整体到局部 进行反复修改,直到作品的形式与风格完全统一吻合 为止。我们知道,人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陶瓷与 人们衣、食、住、行又是紧密相连的,它不仅是物质 产品、同时又是精神产品,具备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 所以,对于陶瓷造型设计来说,首先应考虑在适应人 们物质需要的前提下,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美化人们

2、的生活环境。因此,它必须是实用、经济、美观三者的统一体、是科学技术与艺术技巧的统一体。艺术作品风格的外貌特征,就在于形的样式,陶瓷艺术作品的优美风格,也总是与其美的形式分割不开,紧密相连的。在具体的陶瓷创作中,不论是单件或多件;它的风格与形式都反映了作者的设计思想、审美观念,同时亦反映了人们一定时期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远在公元前30001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彩陶上就出现了器物的造型,及其装饰与实用统一相结合的美的形式。当时只用红、白、黑三种素色来描绘简单的几何图案纹样。笔法的粗犷、形象的概括、节奏的鲜明、对比的强烈构成其形式的美,并且充分体现出当时人们豪放不拘的性格,蓬勃向上的风尚。到了商

3、朝的奴隶社会,前代好的风格受时代的压 抑,以致不能发扬光大,因此,当时陶瓷器物造型装饰的形式伦为机械,呆板、毫无生气。战国与汉代时期,陶瓷作品随着堆花、刻花等手 法的运用,低温色釉的出现,在装饰手法上明显增加 了许多形式。到了唐代,继承前代的基础,唐三彩逐步发展而 独树形式。其釉色光泽富丽、纹样结构简单、形象较 为抽象,多以莲花瓣、宝相花、缠枝莲等为主要题材。 其中缠枝花的组织结构、形式很完美。此外,多以色 彩斑点构成图案式样,达到美的效果。所以,唐三彩 已成为当时作品的简明、大方、朴素的较好风格。宋代期间,继承唐代的因素,陶瓷美术技巧大大 提高了。瓷器上的“开岩”、“开片”是一种别开心裁的独

4、 创形式,它为装饰结合器型,绘画突出主题提供了更 多的可能。其梅瓶的式样多花卉缠枝、人物走兽的纹样、单道釉青白瓷、红条彩、铁锈花等堆刀、刻印的 手法流行。形象生动而富有生命力,笔法豪迈、奔放、 精致、构图简洁,这些是构成当时形式美的主要特征。形式美发展到明朝的时候,其作品风格更是特征明显:在明代,在“青花斗彩”,“青花五彩”的基础上康 熙五彩又发展成为一种极为成熟的亦是极其美丽的带 有民族风味的形式。在形象上特别看重神情的表现、 线条刚劲有力、造型朴实大方、深厚、色彩对比强烈、 鲜明。其多以单线平涂为主,题材范围极其广泛。在 这种形式的基础上构成了富于民族代表性的艺术风格, 即神形兼备、气势磅

5、礴、热情奔放、纯朴大方,具有 强烈的装饰风味。清朝雍正时期,在古彩即康熙五彩的基础上,釉 上粉彩瓷的造型装饰形式,又另辟历史上一个美的境 地。在造型上除相传了明代造型特点外,又有好些演 变发展。器物各部分的衔接很含蓄、精细、形与线均 匀,优美秀丽。在装饰形式上,近于国画手法的绘画 形式很为流行、并显成熟,立为一格。这时色彩已经 非常丰富,题材范围极为广泛。用线亦柔软、婉秀, 淡雅,构图则工整精细,加之多种色彩的创新,使之 作品琳琅满目,又富有高雅的格调。这亦是当时粉彩 瓷风格美的特征。清末民初,“珠山八友”创新了一种瓷上绘画,且 完全是国画的形式,颇为成熟,对后代影响很大。陶瓷美术的历史发展到

6、近代,各种造型装饰的形 式及其风格:如,造型上的各种瓶、壶、碗、罐等式 样的特征以及装饰上的青花、五彩,粉彩等的特征,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已经比较成熟,趋于定形并成 为其传统特征。而且一直对现代的造型、装饰形式和 作品风格起到深远的影响,并产生了新彩、刷花等形式,既接受了瓷上色、形、体、面组合形式的长处, 又渗入了我国没骨法绘画的表现手法。其鲜明的民族 特色,正趋向于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从我国陶瓷美术走过的各个历史年代、各个历史 发展时期、造型、装饰形式与作品风格的关系来看, 完全可以断定美的形式发展足以构成某种美的风格, 并使之相对固定下来,成为一种传统形式。并深远地 影响到后代。同样

7、,我国陶瓷美术的优良传统风格, 亦给陶瓷美术作品的形式以具体的规定性。比如,我 国南、北方各产瓷区的作品,由于造型装饰各具风格 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美化形式上亦构成鲜 明的差异。改革开放,正是我们陶瓷美术工作者竭尽全力求 得陶瓷美术事业发展进步推陈出新的时候,对于我国 历史上陶瓷美术的各种风格以及各产瓷区的传统风格都务必进行研究、继承与发扬。当我们着手研究各种 “美的风格”的时候,就必须首先研究构成这种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一“美的形式”。当然在研究的同时,亦 不应孤立地从形式着手,而是应该与其风格的内容特 征有机地结合起来。形式美在任何艺术创作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装 饰性强的艺术品则更

8、强调形式美。因此,它成为探讨 装饰美术形式规律的核心问题。人类的一切社会实践、 生产实践和艺术实践都离不开“美”的追求。爱“美”可 以说是人类的本能之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 西。然而,“形式美”更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它 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在漫长的艺术发展 过程中,人类是依附着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自觉或 不自觉地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着这些美的规律。工艺 美术在形式美方面,则更加要求严格,同样是创作出 来的陶瓷作品,有的却无人去欣赏问津,而有的则可 以作为艺术珍品永久珍藏。它们的不同区别就在于其 艺术性,在于其形式美。风格一一则是形式的特征体现,风格是依附着形式 的,不同的形式,则有不同的风格。艺术作品的风格 之所以百花齐放,是由于其形式的丰富多彩而产生的。 风格与形式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关系,它们互相 影响、互相制约。如果没有万紫千红的艺术园地、没 有繁花似锦的艺术风格和多彩多姿的艺术形式,那么 就体现不了作品的时代气息,体现不了作品的精神风 貌,使作品趋于平调、雷同、生硬、呆板、缺乏生机、 死气沉沉,没有生命。当代陶瓷美术作品则更是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各式各样的造型、装饰、彩绘、 雕塑技法的运用产生,使瓷器市场琳琅满目、一片繁纵观我国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陶瓷文化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