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细胞信号转导选择题1.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不具有的特点是A.在细胞膜的特定区域进行B.形成有被小窝和有被小泡C.吸入大量的细胞外液D.胞吞速率比液相胞吞快2 .细胞摄入微生物或细胞碎片进行消化的过程称为A.吞噬作用B.异噬作用C.入胞作用D.吞饮作用3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第二信使A. cAMPB. IP3 C. DG D. AC4 .能使细胞内cAMP 升高的 G 蛋白是A. GiB. Gs C. GpD. Gt5 .能结合并活化磷脂酶 C,导致PIP2分解,生成IP3和DG的G蛋白是A. G sB .GiC. GpD .Gt6 .动物细胞中cAMP 信使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活化A.蛋白
2、激酶C B.蛋白激酶AC.蛋白激酶K D. Ga2+激酶7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胞内信使A. cAMPB. cGMPC. DGD. EGFR8 .包围在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称为A.细胞膜 B.细胞表面C.细胞外被D.细胞外基质9 . 微管和微丝大量存在于A.细胞核 B.细胞外被C.细胞膜D.胞质溶胶10 . 细胞表面中具有识别功能的部位是A.细胞膜 B.细胞外被C.膜脂双层D.胞质溶胶11 .衰老红细胞能被巨噬细胞吞噬,是因为其表面失去了A.半乳糖B.唾液酸C.甘露糖D.葡萄糖12 .衰老红细胞的糖链常暴露出A.半乳糖B.唾液酸C.甘露糖D.葡萄糖13 .细胞膜含量最多的化
3、学成分是A.磷脂B.胆固醇C.糖类D.蛋白质14 .细胞膜结构的基本骨架主要是由哪种分子形成的A.磷脂 B.胆固醇C.糖类D.蛋白质15 .在细胞膜中对脂质的物理状态具有维持和调节作用的分子是A. 磷脂B. 胆固醇C.水D.蛋白质16.构成膜受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 磷脂B. 胆固醇C.糖类D. 蛋白质17.参与构成细胞外被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 磷脂B. 胆固醇C.糖类D.蛋白质18.细胞膜上能与细胞外的化学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并引起胞内特定反应的结构称为A.膜受体B.通道蛋白C.载体蛋白D.膜抗原19 .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属于A.膜受体B.通道蛋白C.载体蛋白D.膜抗原20 .细胞对大分
4、子物质及颗粒状物质的转运方式为A.易化扩散B.通道扩散21 .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都属于A.易化扩散B.通道扩散22 .钠钾泵所进行的物质转运属于A.易化扩散B.通道扩散C.被动转运D.膜泡运输C.被动运输D.膜泡运输C. 主动运输D. 膜泡运输1423 .膜上的载体蛋白在ATP 供能的条件下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小分子物质转运为A.易化扩散 B.通道扩散C.主动转运D.膜泡运输24 .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B.通道扩散C.主动运输D.易化扩散25 .不消耗代谢能(顺浓度梯度进行),但需要通道蛋白协助完成的是A.自由扩散B.通道扩散C.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26 .广泛分布于
5、各种管腔上皮细胞之间,由相邻细胞膜突起点状融合而成的封闭连接称为A.桥粒连接B.紧密连接C.间隙连接D.粘着连接27 .细胞之间形成的粘着带或细胞与胞外基质形成的粘着斑属于A.桥粒连接B.紧密连接C.间隙连接 D.粘着连接28 .相邻细胞间形成的纽扣状的连接称为A.点状桥粒连接 B.紧密连接C.间隙连接D.半桥粒连接29 .上皮细胞与基底层之间形成的仅细胞基底面膜内侧具有胞质斑的连接装置为A.半桥粒连接 B.紧密连接C.间隙连接 D.通讯连接30 .以连接子为基本结构单位形成的细胞间连接装置称为A.桥粒连接B.紧密连接C.间隙连接D.粘着连接31 .属于细胞间通讯连接方式的是A.桥粒连接B.紧
6、密连接C.间隙连接D.粘着连接32 .能封闭上皮细胞间隙,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封闭带,保证组织内环境稳定的细胞连接是A.桥粒连接B.紧密连接C.间隙连接 D.粘着连接33 .膜蛋白的分布是A.相对不对称B.不太对称C.完全对称D.绝对不对称34 .生物膜的流动性不受哪一种因素的影响A. 脂肪酸链的长度和不饱和度C. 内质网的分布B.胆固醇的含量D.卵磷脂/鞘磷脂的比例35 .下列哪一结构为高脂性膜A.线粒体膜B.高尔基复合体膜C.神经髓鞘 D.内质网膜36 .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的组成中,效应部是A. 磷脂酶 cB. 具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受体C. 腺苷酸环化酶D. G 蛋白37 .环磷酸腺苷信号系
7、统组成中,效应部是A. 磷脂酶 C B.cAMPC.G 蛋白D. 腺苷酸环化酶38 .凝血过程中,血小板相互聚集属于A. 同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B. 同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C. 异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D. 异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39 .器官移植产生排斥反应属于A. 同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B. 同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C. 异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D. 异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40 卵细胞结合属于A. 同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B. 同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C. 异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D. 异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41 .细菌感染动物,被动物的巨噬细胞吞噬属于A
8、. 同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B. 同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C. 异种异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D. 异种同类细胞之间的细胞识别42 .配体闸门通道开放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配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B.Ga2+增多C.膜电位改变D.膜流动性增加43 .电压闸门通道开放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配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B.Ga2+增多C.膜电位改变D.膜流动性增加44 .表皮生长因子(EGF)通过下述哪一个信使系统传递信息A. 环磷酸腺苷信号系统B. 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C. 具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受体信号系统D. Ga2+与钙调蛋白45 .关于细胞膜上Na+- K+离子泵,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Na +- K
9、 +泵具有ATP 酶活性B. Na - K 泵将 Na 离子泵入细胞,将K 泵出细胞C. Na+- K+泵的本质是蛋白质D. Na+- K+泵通过反复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进行工作46 .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的第二信使是A. cAMPB.三磷酸肌醇(IP3)C.甘油二酯(DG) D. IP3和DG47 .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与下述哪一因素有关A. 膜内载体功能异常C. 膜内相关受体功能异常B.细胞连接数目减少D. Na+- K +泵异常48 .肾性糖尿病的发生与下述哪一因素有关A.细胞膜上相关载体蛋白异常改变B.细胞连接数目减少C.膜内相关受体功能异常D. Na+- K+泵异常49 .遗传性高胆固醇的发生
10、与下述哪一因素有关/鞘磷脂比值高不饱和脂肪酸)连接方式,可将整个组织细胞连成一个整体C、桥粒 D、半桥粒A. 细胞膜上相关载体蛋白功能异常C. 膜流动性增加50 .不属于细胞膜成分的是A.糖类B.脂类51 .可增大膜流动性的因素是A. 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C. 增加蛋白质含量52 .( )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A 、温度升高B 、卵磷脂C、膜蛋白D、53 .细胞内中间纤维通过(A 、粘合带B 粘合斑8. Na+- K+泵异常D. 细胞膜上相关受体数量减少C.蛋白质D.核酸B. 增加脂肪酸链的长度D. 增加鞘磷脂含量54 .孔(道)蛋白的功能类型是(E )A、细胞骨架 B、基因活化C、结构 D、自我
11、识别 E、运输55 .PKC 在没有被激活时,游离于细胞质中,一旦被激活就成为膜结合蛋白,这种变化依赖 于( )A、磷脂和 Ca2+B、IP3 和 Ca2+ C、DG 和 Ca2+ D、DG 和磷脂56 .下列通讯系统中,受体可进行自身磷酸化的是()A、鸟甘酸环化酶系统B、酪氨酸蛋白激酶系统C、腺甘酸环化酶系统D、肌醇磷脂系统填空题:1 .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有 、,构成膜主体的化学成分是2 .细胞膜中包含三种主要的脂类是 、, 它们都是 分子。3 .脂类分子在构成膜脂双分子层时,其 头部在而 尾部在 O4 .膜脂分子运动的方式有 、5 .膜蛋白可分为 和 两类,膜糖类可分为 和 两类。6 .
12、钠钾泵每水解一个 可将3分子 排出细胞外,将 2分子 摄入细胞内。7 .细胞排出大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 ,细胞摄入大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摄入液体和小溶质分子进行消化的过程称为 ,摄入固态的大分子进 行消化的过程称为 。8 .低密度脂蛋白进入细胞时先与 结合,可诱使未结合的受体向 处移动, 其内陷形成,脱掉网格蛋白并与其它囊泡融合形成 。9 .细胞膜信号传导的受体可分为 、和 三种类型,其化学成分主要是。10 .细胞膜受体的生物学特性是 、 O11 .小肠上皮细胞借助 Na+离子梯度驱动对葡萄糖进行主动运输,其运输的系统是由、和 组成,运输的动力不是直接来自水解产生的能量而是来自 的浓度梯度。12
13、 .目前认为,细胞识别的分子基础可能的作用方式有 、13 .膜的流动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当脂肪酸链短时,膜流动性 ,脂肪酸链 中含的饱和脂肪酸增多时,膜流动性 。14 .膜的流动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当脂肪酸链长时,膜流动性 ,脂肪酸链 中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增多时,膜流动性 。15 .衣被小泡的衣被主要由 和 组成。16 .主动运输是一种需要消耗 、梯度的转运方式。17被动运输是一种不消耗 、梯度的转运方式。18 .易化扩散是指 物质借助于 的帮助,不消耗细胞代谢 能、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19 .在电镜下,生物膜均显示两暗一明的三层结构,称为 ,它的厚度约 为。20 . Na+- K+
14、ATP酶又称为 或 。21 .磷脂酰肌醇信号传导系统中,第二信使分别是 和 。22 .吞噬和胞饮作用的特点是不具明显的特异性,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的特点 是、和。23 .膜蛋白分子的运动有 和 两种形式。24 .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大致可以分为 25 .物质穿膜运输的两大基本类型可依据是否消耗 ATP 而分 为、。26 .被动运输包括 、 和。27 .主动运输包括 、和。28 .和细胞膜有关的物质运输活动有两种形式,即 、。29 .膜泡运输可分为 、 。30 .胞吞作用可分为 、 。31 .吞噬作用形成的囊泡称为 ,胞饮作用形成的囊泡为 ,受体介导 的胞吞作用形成的囊泡称为 。32 .细胞通过
15、的作用,认识自我和非我。细胞识别的结果将引起不同 的。33 .细胞识别所引起的细胞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34 .细胞识别是以糖蛋白上的 为决定簇,由于各种细胞表面寡糖链中的不同,使糖链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它象“指纹”或“接受天线” 一样,能识别细胞外 ,其中对细胞识别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细胞识别的基础。35 .正常红细胞表面有 覆盖,因而不能被巨噬细胞识别而吞噬掉。36 .巨噬细胞只能识别衰老的红细胞,而不吞噬正常的红细胞是因为衰老红细胞表面的糖链 丧失了 ,暴露出了 ,这是巨噬细胞识别的标志。37 .细胞的受体分布于t或 内。38 . 是细胞的、有选择性地识别外来信号并与之结合而发生继发信
16、号、产生相应 的细胞效应的结构。39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细胞识别、信号传导功能都与膜上的 有密切的关 系。40 . 一个完整的膜受体应包括三部分,即 、。41 .受体的作用包括两方面,即 和。 判断题1、可用荧光免疫标记技术来证明膜的流动性。()2、质膜对带有电荷的分子都是高度不通透的。()3、桥粒与半桥粒的形态结构不同,但功能相同。()4、亲脂性信号分子可穿过质膜,通过与细胞内受体结合传递信息。()5、动物细胞内低 Na+、高K+的离子环境主要通过质膜的离子通道来完成。()名词解释:1、细胞表向2、细胞外被3、兼性分子4、载体蛋白5、通道蛋白6、主动运输7、被动运输8、简单扩散9、易化扩散
17、10、伴随扩散11、膜泡运输12、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3、胞吞作用14、胞吐作用15、配体16、膜受体17、细胞识别18、第一信使19、第二信使20、单运输21、共运输22、质膜23、生物膜24、化学信号25、信号传导26、膜抗原27、细胞质28、细胞质基质29.吞噬作用问答题:1 .生物膜主要由哪些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在膜结构中各有什么作用?2 .试述质膜的基本特性及其影响因素。3 .试以钠钾泵为例说明细胞膜的主动转运过程。4 .简述内膜系统的区域化作用。5 .何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具何特点?以细胞对胆固醇的摄取为例,简述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6 .细胞膜具有哪两大特性?简述产生这两大特性的分
18、子基础。7 .简述Na+ -K + ATP酶(Na+-K+泵)的作用、结构及工作过程。8 .何为细胞识别?请简要说明为什么巨噬细胞只吞噬衰老的红细胞而不吞噬正常的红细胞。9 .目前较为普遍认同的细胞膜分子结构是怎样的?10 .简述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11 .何为离子梯度驱动的主动运输?以小肠上皮细胞借助Na+梯度驱动 的葡萄糖的主动运输为例,简述运输系统的组成及运输过程。12 .简述由细胞识别所引起的细胞反应类型。13 .膜受体可分为哪几个功能不同的部位?14 . 目前认为细胞识别的分子基础是什么?其可能的作用方式有哪几种?15 . 对绝大多数组织细胞来说,信息的跨膜传递(信号转导)有哪几种
19、主要的信号传递体系?16 .cAMP 信号通路的组成成分有哪些?17 . 简述cAMP 信号通路的传递过程。18 . 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组成成分有哪些?19 . 请简述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的传递过程。20 . 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受体信号通路的组成成分有哪些?其效应部位于什么位置?21 .什么因素影响质膜的流动性?22 . 简述吞噬作用的生物学意义参考答案选择题:15CCACC610CBBDA1115DDDDC1620ADBCB2125DBDBB2630AAABD3135CAADD3640CCCBB4145AAACC4650BDCCA5155DBBAC5660ACCBB6165CADDA
20、6670CCECB填空题:1 . 脂类、蛋白质、糖类,脂类和蛋白质2 . 磷脂、胆固醇、糖脂,兼性分子3 . 亲水、膜外面,疏水、膜脂双层中间4 . 伸缩运动和振荡运动、旋转运动、侧向扩散运动、翻转运动5 . 膜内在蛋白、膜外在蛋白,糖蛋白、糖脂6 . ATP 、钠离子、钾离子7 . 胞吐作用、胞吞作用、胞饮作用、吞噬作用8 . 受体、有被小窝、有被小泡、内吞体9 . 离子通道受体、和G 蛋白偶联受体、具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受体,蛋白质10 异性和非绝对性、可饱和性、高亲合性、可逆性、具特定的组织定位11 .同向转运的载体、单运输的载体、Na+- K+泵、ATP、Na +12 .相同受体间相互
21、作用、受体与细胞表面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相同受体共同连接一个大分子13 .增大、减小14 .减小、增大15 .笼状蛋白、多肽16 .能量、逆浓度17 .耗能、顺浓度18 .非脂溶性或亲水性、载体蛋白19 .单位膜、7.520 . Na+- K+泵、离子泵21 .三磷酸肌醇(IP3 )、甘油二酯(DG)22 .高度选择性、转运速度快、传递量大23 .侧向扩散、旋转扩散24 .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非胶原蛋白25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26 .简单扩散、离子通道扩散、易化扩散27 .离子泵、离子浓度梯度驱动的主动运输、膜泡运输28 .穿膜运输、膜泡运输29 .胞吞作用、胞吐作用30
22、.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31 .吞噬体、胞饮体、有被小泡32 . 细胞膜表面受体, 细胞反应。33 . 三 , 由识别导致受体进入细胞内,由识别导致黏着,由识别导致信息传入细胞引起细胞生理生化性质和行为改变。34 . 寡糖链 ,单糖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结合方式, 各种信息分子,唾液酸35 . 唾液酸36、唾液酸,半乳糖基37. 细胞膜,细胞内38. 受体39. 受体40. 识别部、效应部、转换部41. 识别外来信号,激起继发效应。判断题1. V 2. X 3. X 4. V 5. X名词解释1 .细胞表面(cell surface -指由细胞的质膜、质膜外表的细胞外被和质膜内
23、面的膜下胞质溶胶层所构成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还包括细胞外表的微绒毛、纤毛和鞭毛等特化结构。其功能很复杂,与细胞的支持保护、运动迁移、识别和粘着、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应答、能量转换、分裂分化、衰老病变等多个方面有密切关系。2. 细胞外被(cell coat) 也称为细胞被,广义的说,所有细胞膜外面的覆盖物都可以看作是细胞外被,狭义的说是指与质膜相连接的糖类物质,起保护细胞和细胞识别的作用,另外 ,还具有细胞粘着、信号接收、通讯联络、免疫应答等多种功能。3. 兼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 也称为双亲媒性分子 ,指细胞中存在的那些具有双重性质的生物小分子或大分子。如构成细
24、胞膜的脂类物质(磷脂、胆固醇、糖脂等)均为兼性分子 ,它们都具有一个亲水的极性头部和一个疏水的非极性尾部,这种分子在水溶液中能自动形成双分子层结构,即疏水的尾部相互靠拢位于中央,亲水的头部则位于上下两侧与水相接触。4. 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 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区中分布的一类镶嵌蛋白,其肽链穿越脂双层,属跨膜蛋白。载体蛋白转运物质进出细胞是依赖该蛋白与待转运物质有专一性的结合位点,结合后引发空间构象改变而实现的。膜中的载体蛋白依其发挥功能是否直接消耗能量又可分为两类,一类需消耗ATP 对物质进行主动转运;而另一类则无需代谢能进行被动转运,所以载体蛋白既能主动转运,又能被动转
25、运。,5. 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 细胞膜上的脂质双分子层中存在的一类能形成孔道供某些分子进出细胞的特殊蛋白质(跨膜蛋白)。 这种亲水性的蛋白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成充满水溶液的通道,适宜的溶质分子便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故通道蛋白只进行物质的被动转运。在细胞膜上有些通道蛋白是持续开放的,而另一些则受闸门控制呈间断开放。影响闸门开启的因素有配体刺激、膜电位变化。通道蛋白对特定分子的转运速率高于载体蛋白。6.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又称主动转运,是细胞膜利用代谢能(ATP)来驱动物质逆浓度梯度方向的运输。完成这种物质转运过程的基本条件有:细胞膜
26、上具有特定的载体蛋白:需消耗代谢能。也可以说,主动转运是细胞膜上某些载体蛋白的基本功能,如Na+、K+泵就是一种典型的主动转运装置。主动转运可分为离子泵驱动的主动运输、离子梯度驱动的主动运输两种基本类型。7.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又称被动转运,是细胞膜无需消耗代谢能(ATP)而顺浓度梯度进行的物质运输,其动力来自于膜内外存在的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差所具有的势能。根据所需条件不一,被动运输又可分为简单扩散、离子通道扩散和易化扩散。8.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又称自由扩散,属被动转运的一种。指脂溶性物质或分子量小且不带电荷的物质在膜内外存在浓度差的条件
27、下顺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现象。分子或离子的这种自由扩散方式的跨膜转运,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无膜蛋白的协助,如02、N2、C02、水、乙醇、苯、尿素、甘油及番类激素等物质都可以该方式转运。实际上 ,不同种类的小分子物质跨膜转运的速率差异极大,即细胞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具有很大不同,如02、N2、C02和水等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而离子的通透性就较低。9.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也称帮助扩散 ,属被动运输的一种。指小分子物质在细胞膜的两边存在浓度差以及膜中特定蛋白质的条件下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该过程不需消耗细胞的代谢能,但必须有载体蛋白的协助。以这种方式
28、通过膜的物质主要是非脂溶性的或带有电荷的小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和一些金属离子。可分为单运输和协同运输(又分为共运输和对运输)。10. 伴随运输溶质分子与钠离子相伴进入细胞内的主动运输现象,11. 膜泡运输细胞对大分子及颗粒性物质如蛋白质、 多核苷酸、多糖等的跨膜转运方式,细胞在转运这些物质的过程中,需要ATP 供能,涉及到一些有界面的小囊泡有顺序地形成和融合。包括内吞作用、外吐作用。12.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recepter-rnediated endocytosh) 需要膜受体参与的吞噬或吞饮作用 ,是某些大分子物质或颗粒性物质进入细胞的特殊方式,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其基本过程是胞
29、外的大分子或颗粒物(配体先与细胞膜上特殊部位膜下附有称为衣被的笼形蛋白的受体结合,然后质膜内陷形成有被小凹,进而与质膜分离形成由笼形蛋白包被的有被小泡。例如胆固醇与其载体低密度脂蛋白(LDL) 结合而成的LDL 颗粒就是以土述方式进入细胞的。13. 胞吞作用是细胞表面发生内陷,细胞膜将胞外的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包围成小泡,脱离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转运过程。根据吞入物质的状态、性质及大小,可将胞吞作用分成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4. 胞吐作用又称外排作用或外吐,是与胞吞作用相反的过程。细胞内合成的肽类激素、抗体、粘蛋白以及细胞消化作用后形成的残质体等均以此方式排出细胞。其基本过程是
30、要输出的物质先由内膜包被后形成小泡,小泡再移至质膜下方,最后,小泡膜与质膜发生融合并形成一裂口将内容物排出胞外,小泡膜并入质膜上成为其中的一部分。15. 配体 ( ligand) 能与细胞膜受体结合的化学信号分子称为配体。 包括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药物及抗原等,它们分别与膜受体特异结合后将导致细胞内发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16. 膜受体(membrane receptor)受体是一种能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基的生物大分子。膜受体是指细胞膜上分布的能识别化学信号(配基)的镶嵌蛋白质。具有很强的特异性 , 能选择性地与胞外存在的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药物及抗原等化学信号分子结合 , 最终使细胞内产生相应的化学反应或生物学效应。膜受体大多为糖蛋白,在一种细胞膜上往往存在多种不同配基的受体,而同一种受体在不同细胞膜上分布的数目也有较大差异。膜受体在化学信号的传递、入胞作用、细胞识别等方面起重要作用。17. 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 )指细胞通过膜受体对同种和异种细胞的认识和鉴别以及对各种化学信号分子(配基)识别或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例如巨噬细胞对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各科目2025年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总结
- 2025年电工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 一建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 茅台医院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皮肤科常见皮肤病诊断治疗能力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内科疾病诊治综合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流行病学流感疫情防控策略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全科医学常见疾病综合诊断能力检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绥化中考试题化学及答案
- 民办学校财务管理体系构建与制度汇编
- 助理医师题库及答案
- 食品关键控制点知识培训
- 中医肠道健康课件
- DZ/T 0275.1-2015岩矿鉴定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
- 纸箱委托加工合同协议书
- 竞选青协笔试题及答案
- 智能导购创业计划书模板
- 医院核心制度流程图
- 抗抑郁症临床用药分类
- 百货公司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