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怎么引起的_第1页
心脏病是怎么引起的_第2页
心脏病是怎么引起的_第3页
心脏病是怎么引起的_第4页
心脏病是怎么引起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脏病+关注心脏病(heart disease)是一类常见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循环系统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在持续升高,其中冠心病已逐渐成为最常见的心脏病。二病因1.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期心脏发育异常所致,病变可累及心脏各组织。2.后天性心脏病出生后心脏受到外来或机体内在因素作用而致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脏病、内分泌性心脏病、血液病性心脏病、营养代谢性心脏病等。三分类1.按病因分类可分为先天性、风湿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性、肺源性、感

2、染性、内分泌和代谢性、贫血性、中毒性等多种类型。2.按病理解剖分类可分为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病变、心内膜病变、心包病变、心脏肿瘤以及心脏和大血管各种先天性畸形等。3.按病理生理分类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肿、心源性休克、乳头肌功能不全、阿-斯综合征等。四临床表现1.症状常见的自觉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咯血、胸痛或胸部不适、水肿、少尿、晕厥等。还应注意风湿热、咽炎、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性病、吸毒、家族史等情况,了解这些病史,有助于疾病的诊断。2.体征常见体征有:心脏增大、心前区搏动、心前区震颤、异常心音、心脏杂音、心律失常、脉搏异常等。(1)望诊 

3、 如左心室扩大时可见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并呈弥散性;左心室肥厚时心尖呈抬举性搏动;而自幼患心脏病的患者,可见心前区隆起。(2)触诊  震颤是器质性心脏病的表现。如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可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连续性震颤,而室间隔缺损的患者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收缩期震颤。(3)叩诊  通过叩诊可了解心脏浊音界的大小,进而了解心脏的扩大情况。(4)听诊  包括心音性质的改变,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和心律失常等。(5)周围血管体征  在动脉上主要表现为脉搏异常,如水冲脉、双峰脉、交替脉、奇脉等。在静脉上主要观察颈静

4、脉的充盈水平。五检查1.实验室检查除血、尿常规检查外,有多种实验室检查可用于辅助诊断各类型的心脏病。包括反映心肌坏死的生物标志物,包括肌钙蛋白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血糖和血脂检测;反映细菌感染的体液培养;反应各种微生物感染的血清抗体测定(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抗透明质酸酶、C反应蛋白、病毒中和抗体等);血液pH值测定和血气分析;各种内分泌疾病有关的检测;以及肝、肾功能,电解质测定等有关实验室检查。2.辅助检查(1)侵入性检查  主要有心导管检查和与该检查项结合进行的选择性心血管造影。可进行血液动力学诊断,获得心腔内的压力曲线、血氧资料、选择性指示剂(包括

5、温度)稀释曲线、测定心排血量;心腔内心电图检查、希氏束电图检查、心内膜和外膜心电标测;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显像、心血管内镜检查等。这些检查有创伤,但可得到比较直接的诊断资料,诊断价值较大。(2)非侵入性检查  包括各种类型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磁共振、放射性核素检查等。这些检查对患者无创伤性,故较易被接受,但得到的资料较间接,而随着仪器性能和检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提高,其诊断价值也在迅速提高。心电图检查  常见的有普通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动态心电图、食管导联心电图、心前区心电图标测等。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血管超声诊断方

6、法和技术目前主要有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心动图、彩色室壁运动显像技术、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等。X线检查  如透视、平片、CT等。磁共振检查  用于心血管系统的磁共振显像也被称为心脏MR(CMR),能全面显示心脏房室情况,准确判断心脏整体和阶段运动。放射性核素检查  主要包括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血池显像。六诊断借助病史和查体,医生通常基本能确定受检者是否有心脏疾病。完整详尽的心脏病诊断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心功能诊断及并发症诊断。诊断试验用来证实诊断、确定疾病的程度和

7、预后以及有助于拟定治疗计划。很多检查可帮助获得快速、准确的诊断。这些技术包括:电学检查、X线、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显像(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和心导管术等。七治疗1.病因治疗对病因已明确的患者,积极治疗病因可收到良好效果。例如贫血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梅毒性心血管病、脚气病型心脏病等。2.解剖病变的治疗用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可纠正病理解剖改变,目前大多数先心病可用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根治;各种心脏瓣膜病也可以实施瓣膜修补术或人造瓣膜替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实行介入治疗或旁路移植术等。3.病理生理的治疗对目前尚无法或难于根治的心血管病,主要是纠正其病理生理变化,如心力衰竭可用

8、强心、利尿和血管扩张剂等。4.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的心脏病变、年龄、体力等情况,采用动静结合的办法,在恢复期尽早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对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身体健康有良好的作用。在康复治疗中要注意心理康复,解除思想顾虑,加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恢复工作或学习后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化。5.常用药物心脏病常有的治疗药物有九大类:(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3)利尿剂  如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4)有机硝酸酯类药物&#

9、160; 如硝酸甘油、二硝酸异山梨酯;(5)钙通道阻滞剂  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苯地平、氨氮地平、左旋氨氮地平、非洛地平;(6)洋地黄类及非洋地黄类正性变性药物  如地高辛、多巴胺、米力农;(7)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  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美西律、胺碘酮;(8)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和溶栓药  如阿司匹林、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9)调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如辛伐他汀、依折麦布。八心脏病与妊娠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妊娠前已患有心脏病,原有的心脏病通常是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另一种是妊娠诱发的心脏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围生期心肌病等。心脏病患者妊娠期间对心脏威胁最大的改变是体内血容量增加、心排出量增多、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和高凝状态。妊娠期间心脏的负担是逐步增加的,尤其是在妊娠后期、分娩时、产褥期的最初3天,极易发生心力衰竭,是患有心脏病的孕产妇最危险的时期,应加倍重视。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心脏病妇女不宜妊娠,已怀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