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第八章 重点题型_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第八章 重点题型_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第八章 重点题型_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第八章 重点题型_第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第八章 重点题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第八章 重点题型.精品文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第八章重点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一只猫在桌边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向右滑离水平桌面,若鱼缸刚要滑出桌面时所有的外力全部消失,则鱼缸将( )(考察点:牛顿第一定律)A、沿竖直方向向下落到地面B、失去惯性C、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D、沿曲线落到地面2、用手捏着一支粉笔静止于空中,现将手松开,假设在松开手的同时,粉笔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 )(考察点:牛顿第一定律)A、粉笔将静止于原来位置 B、粉笔将竖直向上运动C、粉笔将竖直向下运动 D、粉笔将沿水平方向

2、运动3、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 )(考察点:惯性)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考察点:惯性)A、行驶的车突然刹车,乘客前倾,说明车有惯性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它的惯性越来越小C、跳绳时加大摇绳的速度,可以增加绳的惯性提高成绩D、骑电动车戴头盔,可减小摔倒时惯性带来的伤害5、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考察点:惯性)A、标枪

3、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6、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察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A、由于受到惯性力,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B、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C、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D、小车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力的作用7、质量为M的滑块甲和质量为m的滑块乙(M>m),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继续运动。假设水

4、平面足够长,那么两个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将( )(考察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C、保持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8、如图所示,在车厢中的a是用绳拴在底部上的氢气球,b是用绳挂在车厢顶的金属球,开始时它们和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忽然刹车使车厢做匀减速运动,则下列几个图能正确表示刹车期间车内情况的是( )(考察点:惯性)9、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察点:合力与分力)A、合力与分力是物体同时受到的力B、合力比分力大C、合力是对各分力共同作用时产生效果的等效替换D、两相互作用的物体间的一对作用力的合力为零10、关于同一直线上两

5、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察点:合力与分力)A、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B、合力为零时,二力的三要素一定相同C、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变D、合力一定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11、F1和F2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已知F2的大小为40N,关于F1的下列说法正确的( )(考察点:合力与分力)A、大小一定是70NB、大小一定是10NC、方向一定向右D、F1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12、小红课间活动时踢毽子,以下对毽子上下飞舞时所受合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考察点:合力与分力)A、上升过程合力方向向上B、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C、下落过程合力越来

6、越大D、上升过程合力大于下降过程合力13、一个重为3N的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受到大小恒为1.2N的空气阻力作用。在下落过程中,苹果所受合力大小为( )(考察点:合力与分力)A、4.2N B、0N C、3N D、1.8N14、工人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没有推动。关于木箱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察点:力的平衡)A、推力大于摩擦力B、推力小于摩擦力C、推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D、推力与摩擦力方向相同15、如图所示,用线将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当灯静止时,灯所受拉力的平衡力是( )(考察点:力的平衡)A、线所受的重力B、灯所受的重力C、灯对线的拉力D、线对天花板的拉力16、用两种物质分别

7、制成棱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甲乙,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 : p乙为( )(考察点:压强)A、8 : 1B、4 : 3C、4 : 1D、1 : 217、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考察点:压强)A、FA<FB,pA=pBB、FA>FB,pA=pBC、FA>FB,pA>pBD、FA=FB,pA>pB18、关于图中液体,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盐水的密度为1.03

8、15;103kg/m3)( )(考察点:压强)A、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B、a,b两点的压强相等C、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D、b,c两点的压强相等19、如图所示,一台水压机大活塞的半径是小活塞半径的2倍,如果在小活塞上加500N的压力,则大活塞能顶起物体重量为( )(考察点:压强+帕斯卡定律)A、1000N B、2000NC、250N D、125N20、下列装置工作时,不能看作连通器的是( )(考察点:压强+连通器)A、血压计 B、液位计 C、船闸 D、茶壶21、如图所示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考察点:大气压)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

9、,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D、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22、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考察点:大气压)A、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B、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C、用吸管喝饮料D、活塞式抽水机23、有四位同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托里拆利实验,其中有两人不小心使玻璃管内混入了一些空气,有人把管放斜了,只有一人操作完全正确。他们记录到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分别为:725mm,733mm,749mm,760mm,那么,实验地点当时的实际大气压与下列哪种情况的水银柱

10、产生的压强相同( )(考察点:大气压)A、725mmHg B、733mmHgC、749mmHg D、760mmHg二、填空题1、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用绳子拉小车做直线运动,当小车的速度达到4m/s时,绳子脱落,这时小车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小车的运动速度是 。2、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运载水泥管的货车车头受到所载水泥管的冲击,严重挤压变形,这起事故发生在汽车突然 (填“加速”或“减速”)时,水泥管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致。这些水泥管的惯性如此之大的原因是因为它的 (填“质量”或“速度”)大。3、一根绳子的最大承受拉力为4000N,现用此绳来拔河,若两边都用3000N的拉力,则绳子将 (选填“

11、会”或“不会”)断。水平放置的台秤上放有一个重10N的物体,当我们用6N的力竖直向上提重物时,台秤的示数大小是 N。4、一名跳伞运动员重为600N,其随身的跳伞设备总重为200N,他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为 ,方向 。5、当一架直升机静止在水平停机坪上时,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当直升机在竖直方向加速升空时,飞行员受到的合力 (选填“向上”“向下”或“为零”)。6、让客轮逐级通过梯级船闸:如右图所示,当下游客轮进入闸室,关闭闸门B后,先应关闭阀门 ,再打开阀门 ,待闸室内水位稳定后,打开闸门A,让客轮行驶至上一级闸室。该船闸利

12、用了 原理。7、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在竖直、倾斜放置时的现象如图所示,则此时此地的大气压相当于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对应压强单位为mmHg)。某次量血压时测得收缩压为100mmHg= Pa(g取10N/kg,水银=13.6×103kg/m3)。三、作图题1、重200N的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50N竖直向上的力提水桶,则水桶受到的合力为 N。在图中画出水桶所受到各力的示意图。2、一个轻质小球从高处匀速竖直下落,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到各力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甲、乙木板上分别铺有毛巾和棉布,丙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让小车从相同

13、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 “慢”)。(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2、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4、”。(1)将连接卡片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大小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旋转一个角度,此时,拉着卡片的两根细线 (选填“必须”或“可以不”)平行,观察卡片 (选填“刚释放时”或“最终”)是否保持平衡。(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 。3、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图甲、乙、丙所示。(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丁中海绵和木板受到的压强p丙、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