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丁伟)_第1页
开题报告(丁伟)_第2页
开题报告(丁伟)_第3页
开题报告(丁伟)_第4页
开题报告(丁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湖 南 工 业 大 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013届)题 目 名 称:年产200万吨冷连轧带钢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学 院(部): 冶金工程学院 专 业: 金属材料工程 学 生 姓 名: 丁 伟 班 级: 材料094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杨素军 职称 讲 师 2012年 12 月30 日题目 年产100万吨冷连轧带钢生产车间工艺设计1. 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1.1 冷连轧带钢的概述1.1.1 冷连轧带钢生产的工艺流程根据产品和原料的规格与品种,冷轧带钢生产一般流程有以下步骤:酸洗 利用酸溶液去除钢铁表面上的氧化

2、皮和锈蚀物的方法称为酸洗,生产工艺中用连续酸洗机组去除热轧带卷的表面氧化铁鳞。目前常用的酸液是硫酸和盐酸,酸洗前先行焊接并卷,有的还经连续“黑退火”,钢铁零件一般在10%20%(体积)硫酸溶液中酸洗,温度为40。当溶液中含铁量超过80g/L,硫酸亚铁超过215g/L时,应更换酸洗液。冷轧 采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一般不经中间退火。一般来说,五机架连轧机冷轧主要轧制厚度0.33mm的搪瓷板,汽车板和镀锌板,总压缩率一般为6080 。轧制过程中各道次的压下量分配根据轧机的功率和速度以及产量、质量等因素综合制定。工艺润滑 在加工时利用润滑剂减小模具与变形材料

3、接触面摩擦的工艺方法,起润滑和冷却作用。随着现代化多辊轧机、单机架冷轧机和冷连轧机的建成和投产。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建成了冷轧工艺润滑的科研生产基地,完善了国际通用的轧制润滑。退火 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使钢板再结晶软化,具有良好的塑性,改善切削加工性,降低硬度,;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退火方式有用罩式炉成卷退火和用连续炉退火。但目前大多采用罩式炉退火,虽然处理周期长,但因使用灵活,炉子数量多,投资节省。平整 主要通过平整改善板形、消除屈服平台、获得用户需要的板面微观结构。平整轧机有单机架可逆式和双机架两种,平整压缩率为0.54。

4、平整机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持给定的延伸率,提高机械加工性能。镀层、剪切和包装 在这些步骤做好后的成品板带,在经检查分类后,涂防锈油包装就可出厂。1.12 冷连轧带钢生产的特点 冷连轧带钢生产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加工温度低,可提供大量性能优良和高精确度的钢板和带材。经冷轧的产品表面质量优越,尺寸精确,厚度均匀,带钢的厚度差一般在0.01到0.03之间,完全符合产品的要求。冷轧带钢具有很好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比如较低的屈服极限,较高的强度等等。冷连轧可实现全连续轧制和高速轧制。1.2 冷连轧带钢发展历史1.2.1 冷连轧带钢生产的发展历史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他自己的发展史,冷轧带钢也不例外。钢的冷轧是19

5、世纪中叶始于德国,当时只能生产宽度20-25mm的冷轧带钢。1880年以后冷轧钢带生产在德国、美国发展很快,并逐步建立了附属设备,如剪切、矫直、平整和热处理设备等,产品质量也有了提高。1951年原苏联建设了一套2030 mm全连续式五机架冷轧机,年产250万吨,安装在新利佩茨克。 我国的冷连轧带钢生产开始于1960年,首先建立了1700mm单机可逆式冷轧,机组由左右张力计,左右卷取机,中间张力计,4/18辊可换冷轧机,4辊冷轧机,上卷,卸卷小车,左右测厚仪,联合齿轮箱及激光测速仪等组成。1988年建成了2030mm五机架全连续冷轧机。现在我国投入生产的宽带钢轧机有18套,窄带钢轧机有418套。

6、1.2.2 冷连轧带钢生产工艺设备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消费量以超过GDP增长的速度快速增长。在强劲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的冷连轧带钢的生产工艺也发展迅速,生产工艺设备也日益更新。这里主要介绍退火工艺设备和酸洗工艺设备。 冷轧带钢在轧制过程中会发生加工硬化,为了消除加工硬化需对冷轧后的带钢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一般有罩式炉退火和连续炉退火两种方式。我国目前大型钢铁企业的冷轧厂退火设备基本采用连续退火方式,例如宝钢、鞍钢、武钢、马钢等,因为连续退火设备多、技术复杂、投资巨大,几百米长带钢在连续退火时发生问题很难处理,不适于小批量、多品种带钢的生产。而在小型的民营钢铁厂则选用罩式炉退火。 酸洗主要是

7、为了去除原料卷表面氧化铁皮,酸洗技术按酸槽深度的不同有浅槽酸洗、深槽酸洗和紊流酸洗。20世纪80年代,发展了浅槽酸洗,直到1983年德国MDS公司开发了紊流酸洗,紊流酸洗在酸洗时间、能耗及酸洗质量等方面比其他酸洗方法具有优势。1.3 冷连轧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世界第1套冷连轧机组于1924年在美国建成,形式为四辊3机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冷连轧机组以四辊或六辊轧机构成,生产速度超过1000m/mi,可生产0.153.5mm厚的冷轧扳。日本川崎制铁千叶2号冷连轧生产线生产速度超过2800m/min,是世界上轧制速度最快的机组之一。目前,冷轧带卷的质量已达40t,个别的达到6

8、0t,以带钢单位宽度计算的卷重达到30-36kg/mm。 目前,冷连轧生产发展到将不同生产工序连接起来,构成联合生产线进行生产。例如酸洗-冷连轧联合生产;冷连轧-连续退火联合生产;酸洗-冷连轧-连续退火联合生产等等。目前,新建和改造的冷连轧生产线大多采用酸洗-冷连轧联合生产线。为了适应薄规格热轧原料卷的特点,一种双机架可逆式冷轧机出现并得到应用。冷轧的表面光洁度可以很高,不存在热轧温度变化和温度不均的弊病,还可根据要求赋予各种特殊表面,冷轧带钢生产主要有2种形式:单机架可逆轧机及多机架连轧机组。今年以来,二冷轧通过对20余项工艺制度进行优化和技术攻关,有效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9、。原料宽度改进攻关历经5次试验,使DQ1J、SPCC钢种整卷成材率达到95.5以上;增加镀铬辊的使用攻关,降低了轧制油消耗,总反射率平均在68以上。另外,优化连退机组平整机换辊周期、镀锌机组增设清洗段喷淋系统、气刀控制优化、制订锌液管理制度、GA产品生产中设计、安装带钢边部烧嘴等项目也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冷连轧带钢的生产技术是钢铁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冷轧生产最初是在二辊轧机、四辊轧机上进行的。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需要更薄、质量要求更高的带材,尤其是仪表、电子、通讯设备上需要极薄带材。四辊轧机往往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这样便出现了新型结构的轧机,如六辊轧机、十二辊轧机、二十辊轧机、偏八

10、辊轧机和其他复合式多辊冷轧机。目前主要采用三机架到六机架四辊冷连轧机,这种轧机的特点是生产率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冷轧带钢生产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机组和轧机的速度,20世纪50年代大都在20m/s左右,60年代以来已逐步提高到30m/s左右,最高轧制速度达37.5m/s。增加钢卷质量,钢卷质量增大后,可相应地增加作业的时间,而且由于每卷带钢长度的增加,带钢在稳定速度下轧制的时间也相应增加,机组的速度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提高自动化程度,实现了钢卷对中、带钢边缘纠偏、机组中带钢速度的自动调整、剪切钢板的自动分选等自动化操作和控制。改进生产工艺,不断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提高

11、冷轧带钢的精度和节省能量。今年以来,冷轧产品开始批量进入国内知名汽车生产厂家,向26家汽车厂家提供23个钢种牌号、178个规格的认证料,提供优质冷轧及镀锌汽车用产品15.28万吨。参考文献: 1 赵志业主编,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论,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 熊及滋主编,压力加工设备,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3 温景林主编,压力加工车间设计,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4 赵家骏,柳谋渊,热轧带钢生产知识问答(第2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5 王廷傅主编,板带材生产原理与工艺,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6 张景进.板带冷轧生产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

12、06,2. 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2.1选题依据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述冷连轧带钢生产的发展历程、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参照国家标准,深入研究冷轧生产技术,使机械设备更好的发挥,也为新建厂提供正确的建厂原则 ,真正做到高质,优产,低消耗。2.2主要研究内容本毕业设计结合武钢2800mm及湘钢3800mm轧机,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确定产品方案的编制和金属平衡表,及有关技术条件。 2、确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车间平面布置。 3、典型产品的工艺设计方案(原料选取、压下规程、张力制度、速度制度等)。 4、选择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并确定其参数。 5、轧制力能参数的计算与

13、强度校核(各道次力能参数、咬入条件、轧辊强度、和电机发热校核等。 6、轧制图表和生产能力的计算。 7、绘制主要零件图、车间平面布置图。2.3研究思路及方案1) 查阅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方案;2) 制订设计方案,包括技术条件、金属平衡表、产品大纲、工艺路线等;3) 选择工艺线的生产设备;4) 生产工艺设计和轧制规程设计;5) 主要工艺参数、力学参数选定、计算与校核;6) 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7) 绘制设计平面布置图等相关图纸;8) 答辩。3. 工作进度及具体安排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内容第13周3.43.24毕业实习,收集资料第4周3.253.31制订设计方案第5周4.14.7选择生产设备第6周4.84.14生产工艺设计和轧制规程设计第78周4.154.28主要力能参数计算第910周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