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兀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目标: 1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 计算。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的关 系,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物体的表面积。3、理解体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并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会根据实际情况 计算长方体的体积。4、理解容积的含义,认识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及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物体的容积。教学课时:19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7-29页的内容。(长方体的认识)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会根据需要进行简单的计
2、 算。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是什么图形吗?生:长方体,那咱们这节课就 一起学习“长方体的认识”。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有信心达到这节课 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27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 自学指导(投影出示)。认真看书27页一29页,看图看文字并填空。1、看例1,重点完成表格中的内容。2、 看例2,思考:(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种?(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3、识记: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
3、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做一做:过渡语:(4芬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 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 是()形,()的面完全相同。(2)长方体有()条棱,可以分成()组,()的棱长度相等。(3)长方体有()个顶点。(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分别叫长方体的长、宽、高。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
4、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 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2、讨论(议一议):、过渡语:某某同学的进步真大,敢写出自己的答案很好,继续努力呀!下面,我 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认为6个面对的举手,谁能来摸一摸?追问2:认为长方形对的举手,有没有特殊的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追问3:认为12条棱对的举手,谁能来摸一摸?(两个面相交的线段。)追问4:认为分3组对的举手,为什么?追问5:认为8个顶点对的举手,为什么?思考:如何求棱长的总和?棱长总和=(长+宽+高)X4抽一名学生说说例1中表格里填
5、写的内容。总结1: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 立体图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总结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七、当堂训练(练一练)1、判断:(1) 、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立体图形一定是长方体。()(2) 、一个棱长和是60厘米的长方体,长、宽、高的和是15厘米。() (3)、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2、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
6、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五:1、4题八、板书设计 总结1: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 立体图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总结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0页的内容。(正方体的认识)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并会根据需要进行简单 的计算。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那咱们这节课就一起学习“正方体的 认识”。二、揭示目标:过
7、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有信心达到这节课 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30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 自学指导(投影出示)。认真看书第30页的内容并填空,思考:正方体的面、棱各有什么特征?长方体、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不同点?(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做一做:过渡语:(4芬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 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练习五
8、第1、2题。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 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2、讨论(议一议):、过渡语:某某同学的进步真大,敢写出自己的答案很好,继续努力呀!下面,我 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认为长方形对的举手,长24厘米,宽9厘米对的举手,为什么?追问2:认为第二问对的举手,为什么?(学生上台摸一摸)追问3:认为上下面对的举手,为什么?追问4:认为正方体对的举手,
9、为什么?3、 评议板书和正确率。4、同桌交换互改,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七、当堂训练(练一练)2、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练习五:6、7题思考题:用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体,至少要用() 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八、板书设计长方体的六个面相等,十二条棱相等。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五(第28题)学习目标:熟练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会根据需要进行简单地计算。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练习“长方体、正方体认识的练习课”这节课
10、的学习目标是:同上。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的努力!下面我们来检测。二、检测过渡: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31页(第4题、第6、7题),我想请两名同学上 台板演,有勇气上台的请举手!三、做一做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 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议一议1、认为对的举手。2、 若对: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若错:让学生说出错在哪?3、重点评议:、第2题提醒学生注意:各组棱相互平行;每条棱都有三条棱和它平行且相等。、第6题,分析:工人倶乐部的房屋形状是长方体,房
11、屋四周的边就相当于长方体的长、宽、高。求至少需要彩灯线多长,就是求4个高、2个长、2个宽的长度和。、第7题,注意:单位换算。4、评议板书、正确率。(看一看,今天谁得了 100分,在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 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5、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继续加 油。)五、练一练下面我们用今天学的知识来作业。课时练第19页思考题:李叔叔用1米的长的木条制作了一个正方体框架,还剩4厘米。这个正方体框 架的棱长是多少厘米?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334页的例1及相关习题。(长方体的表面积)学习目标: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
12、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物 体的表面积。教具:长方体框架或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你们会计算出这些长方体的表面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长 方体的表面积”。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有信心实现这节课 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33到34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认真看课本第3334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1、看第33页的内容,标明正方体、长方体展开图中的六个面。思考:哪些面的面积相 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13、2、看34页例1并填完书上的空,思考:如果用s表示表面积,用a、b、h表示长、宽、高,s=()(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做一做:过渡语:1"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 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第36页第3题。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 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
14、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2、讨论(议一议):、过渡语:你们的字体都有进步,继续加油!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 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认为算式列对的请举手?为什么?适时板书:50X78表示:前面面积=长X高50 X 40表示:上面面积=长X宽 40 X 78表示:左面面积=宽X高追问2:为什么要乘2?追问3: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出示小结。追问4: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结合算式:小结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2强调: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长方体都有6个面,所以,在计算时应根据实际条 件和题中的要求做题。、评议板书
15、和正确率。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七、当堂训练(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练习六:5、7题 练习:练习五:1、2、4、6、题思考题:用两个长5厘米,宽3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这 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最小是多少平方厘米?八、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2教学反思.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的例2及相关习题(正方体的表面积)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灵活
16、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你们会计算出这些正方体的表面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正 方体的表面积”。二、揭不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有信心实现这节课 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35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 自学指导(投影出示)。认真看课本第35页的例2,将例题补充完整。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
17、学。2、做一做:过渡语:T"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 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1、一个正方体纸箱,棱长为5dm,这个纸箱的表面积是多少?2、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鱼缸的上面没有盖)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 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2、讨论(议一议):、过渡语:你们的字
18、体都有进步,继续加油!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 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认为算式列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师板书: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X棱长X6 追问2:认为算式列对的请举手?为什么?(理解:少算一个棱长X棱长,因为没有盖。) 强调: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正方体都有6个面,所以,在计算时应根据实际条 件和题中的要求做题。追问3:认为结果对的请举手?、评议板书和正确率。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六、当堂训练(练一练)1、一个正方体的饼干盒,棱长8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 纸的面积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
19、2、一*个正方体畜水池,棱长2. 5m,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六第4、8、9题练习:练习六第2、10题七、板书设计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X棱长X 6教学反思:第六课时教学内容:练习六(第211题)学习目标:熟练掌握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物体的表面积。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练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练习课”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齐读目标)。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的努力!下面我们来检测。二、检测
20、过渡: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37页(第8题、第9题),我想请两名同学上台 板演,有勇气上台的请举手!三、做一做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 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议一议1、认为对的举手。2、若对: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若错:让学生说出错在哪?3、重点评议:、第8题提醒学生注意:底面不粉刷。 、第9题,分析:重叠部分不涂漆,涂红漆是3个上面和4个左右面(合在一起相当于中间长方体左右面),涂黄漆部分是三个长方体的前后两个面。、第10题,分析: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左右两个面各是边长4厘
21、米的正方形,所 以应在长的中间切一个和左右两个面平行的面。截完后,多了2个侧面。、第11题,分析:三个涂色的小正方体应在大正方体的顶点处;两个涂色的小正方 体在大正方体的棱上;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应在大正方体的面上;剩余的则是没有涂色 的小正方体。4、评议板书、正确率。(看一看,今天谁得了 100分,在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 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5、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继续加 油。)五、练一练下面我们用今天学的知识来作业。课时练第21、22页思考题: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2厘米,把它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现在这个正方体 的表面积是()平
22、方厘米。教学反思:第七课时教学内容:课时练第23页、第24页 学习目标:熟练掌握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物体的表面积。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练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练习课”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的努力!下面我们来检测。二、检测过渡:请同学们把学巩打开,翻到第23页、第24页,发现不懂的请举手。三、议一议1、生提疑,师解疑。2、重点评议:、第24页第5题,提醒:单位不统一,要注意单位换算。、第6题,分析:有3种不词的摆法,但要求表面积最大,只能是横着一排摆6个, 一共有26个
23、面。3、生改错,同桌互查。五、练一练下面我们用今天学的知识来作业。课时练第24、25页思考题:要把4本同样的长10厘米,宽7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辞典堆放成一个大长 方体,使面积最少,应怎样放置?教学反思:第八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及相关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学习目标:认识体积及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会正确的体积单位 填空。教具:长方体框架或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你们能算出长方体的体积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
24、习目标),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 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38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 自学指导(投影出示)。认真看课本38页至39页,边看边画出重点,识记体积概念。思考: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有多大?(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做一做:_过渡语:(4芬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师:我 先让一个同学说说他画的重点是什么?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
25、自学效果。请看 检测题:第40页“做一做”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 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2、讨论(议一议):、过渡语:看某某同学写的过程多清楚呀!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 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1、i人为1厘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的举手!2、认为1平方厘米是计量面积的单位的举手!3、认为1立方厘米是计量体积的单位的举手!4、认为不同对的举手!(测量范围不同、意义不同、计算方法
26、不同。)5、 认为第2题对的举手,为什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图1由9 个组成,体积是9立方厘米。图2由8个组成,体积是8立方厘米。)、评议板书和正确率。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七、当堂训练(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练习七1、2题.练习:练习七4、5题八、板书设计体积和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教学反思:第九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0-42页的内容及相关题(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学习目标: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27、推导过程,并灵活运用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具:长方体框架或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咱们能不能用同一个公式来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一 起来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有信心实现这节课 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40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 自学指导(投影出示)。认真看课本40-42页例1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完成41页的表格。思考:长方体的体积怎样求呢?(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
28、: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做一做:过渡语:(5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 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43页做=撤的第1题第1小题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 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讨论,看看到底哪种 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
29、,发言最积极。追问1:认为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依据是什么?追问2:认为计算结果对的请举手?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总结: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字母表达式vzabh、评议板书和正确率。、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七、当堂训练(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七:第8题第5题 选做题:课时练练习题思考题:红星农场运来720立方分米的沙子,现在把这些沙子铺在一个长24分米、 宽20分米的沙坑里,能铺多厚?八、板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长
30、X宽X高字母表达式v=abh 教后反思:第十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2-43页的内容及相关题(长方体、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学习目标:掌握正方体、长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并灵活运用体积公式解决设计问题。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咱们能不能用同一个公式来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呢?这节 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统一运用”。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有信心实现这节课 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42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 自学指导(投影出示)。认真看课本4
31、2-43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完成例2的空,重点看红底色部分的内容。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怎样求呢?识记正方体、长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做一做: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 老师就来检_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43页做1故第1题第2题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
32、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 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2、讨论(议一议):、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 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认为第1题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追问2:认为计算结果对的请举手?追问3:认为第2题列式对的举手?为什么?师:拿出长方体演示横截面等于底面积,长相当于高。追问:为什么用v=sh呢?(因为长X款=底面积)总结: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字母表达式v=sh、评议板书和正确率。、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拓展练习由一
33、个长方体铁块,底面积是32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把它锻造成一个截面是正方形 的长方体,截面成是4厘米(锻造的过程中没有损耗),求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七、当堂训练(练一练)1、练习。由一个长方体铁块,底面积是32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把它锻造成一个截面是正方形 的长方体,截面成是4厘米(锻造的过程中没有损耗),求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2、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 练习七 6、8题八、板书设计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字母表达式v=sh 教后反思:第十一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七(第
34、28题)学习目标:熟练掌握正方体、长方体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物体的体积。41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练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练习课”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同上。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的努力!下面我们来检测。二、检测过渡.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45页(第8题、第7题),我想请两名同学上台 板演,有勇气上台的请举手!二、做一做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 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议一议1、认为对的举手。2、
35、若对: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若错:让学生说出错在哪?3、重点评议:、第7题,分析:把蛋糕的体积平均分成4份,方法有多种,顺着长把它平均分成4 份,顺着宽也可把它平均分成4份,只要符合条件即可。、第8题,分析:要注意单位换算。(24平方分米=0.24平方米)4、评议板书、正确率。(看一看,今天谁得f 100分,在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字 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5、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继续加 油。)五、练一练下面我们用今天学的知识来作业。课时练练习题思考题: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周长为1.6米的正方形,高是5分米,这个长方杯的体积 是多少立方分米
36、?教学反思:第十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的内容及相关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学习目标.理解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体积的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互化。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那么相邻两个体 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二、掲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有信心实现这节课 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46到47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认真看课本第46-4
37、7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重点看黄底色和粉红底色的内容并填空。 思考:1、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2、体积单位之间互化时,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的的方法是什么?相反呢?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做一做: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 老师就来检丨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47页做故 48页2题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
38、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芷时用黄色粉笔。2、讨论(议一议):、过渡语:你们能把自己不同的想法写出来,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 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回答的最精彩。追问1:认为这两个同学填对的请举手?为什么?你是怎样知道两个体积单位间进率的? 师适时板书:1米=10分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追问2:认为第二小题对的举手,为什么?追问3:结合这两题体积单位高级单位改低级单位的方法是什么?追问4:认为第3题对的举手,为什么?(同方法评第4题)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总结1:高级单位低级单位乘进率 低级
39、单位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总结2: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单位名称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长度米、分米、厘米10面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体积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000(2)、评议板书和正确率。、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拓展练习8立方米=()立方厘米70000000立方厘米=()立方米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七、当堂训练(练一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练习八2、5、6题 练习练习八1、3题思考题:一段方钢,长2. 5米,横截面是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已知1立方厘米的 钢重7.
40、 8克,这段方钢重多少克?八、板书设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高级单位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_级单位除以进率单位名称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长度米、分米、厘米10面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体积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000教后反思:第十三课时教学内容:练习八(第37题)学习目标:熟练掌握正方体、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物体的体积。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练习“体积单位间进率的练习课”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齐读目标)。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的努力!下面我们来检测。二、检测过渡: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48页(
41、第3题)和第49页(第6题),我想请 两名同学上台板演,有勇气上台的请举手! ZUL /iJL二、做一做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 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议一议1、认为对的举手。2、若对: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若错:让学生说出错在哪?3、重点评议: 、第3题,分析:先算出心愿墙的体积和小正方体的体积;用心愿墙的体积除以小 正方体的体积,就得所求的块数。计算时要单位换算(6米=600厘米2. 7米=270厘米)。、第6题,分析.先算出这堵墙的体积,再用体积乘每立方米用砖的块数,就是
42、所 求的块数。、第7题:分析:先求出长方体的总棱长,再除以12求出正方体的一条棱长。第二 问再求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得到正方体的体积大。4、评议板书、正确率。(看一看,今天谁得了 100分,在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 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5、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继续加 油。)五、练一练下面我们用今天学的知识来作业。同步解析与测评第28、29页思考题:学校要铺垫长60米,宽50米的长方形操场,先铺5厘米厚的煤渣,然后铺8 厘米厚的三合土。需要煤渣、三合土个多少立方米?教学反思:第十四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的内容及相关题(容积
43、和容积单位)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容积的意义和容积单位间的进率,能正确进行计算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之间的换算,并会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容积。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你们会计算老师这个水杯能装多少水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容积和容积单位”。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有信心实现这节课 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50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 自学指导(投影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50页和第51页例5的内容,重点看红底色和黄底色部分的内容并填空, 识记容积的意
44、义和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想一想: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容积?(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做一做:过渡语:(5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 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2.4L= () ml500ml=( )L一个长方体水池从里面量长90cm,宽50cm,深60cm,它的容积是多少升?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
45、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 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2、讨论(议一议):、过渡语:你们真是好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 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认为第1题填对的请举手?为什么?板书:lL=1000ml追问2:什么叫容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投影出示。追问3:认为第二小题填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小结:把升化成毫升乘以进率1000,把毫升化成升除以进率1000。追问4:认为第二题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容积的计算
46、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追问5:为什么要从里面量长、宽、高(因为容器有厚度)。追问6:认为结果对的请举手?为什么?板书:lcm3 =lml1dm3二1L、评议板书和正确率。、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有误的让 生说出错因。六、当堂训练(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祕J永威学校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下)螓*费1、 1.02 升二()毫升200 毫升=(0.2m3 二(7104m3 = () ml2、作业 练习九2、3、4题 练习 练习九1、5、8题思考题.小红家厨房里有一个长方体水槽,其最大容积是30升。小红从里面测量, 水槽的长是4分
47、米,宽是3分米,你知道该水槽所容纳水的最大深度吗?七、板书设计容积和容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教后反思:第十五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51页的内容及相关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学习目标:理解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你们会计算老师这个水杯能装多少水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二、揭示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有信心实现这节课 的学习目标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51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
48、自学指导(投影出示)。认真看课本第51页例6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红色字体的内容,思考: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4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2、做一做: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 老师就来检丨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52页做二做第2题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五、后教:1、更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 可以举
49、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2、 讨论(议一议):,、过渡语:你们真是好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 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认为算式列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追问2: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利用有刻度的量杯记录下放入不规则的物 体前后水位的刻度,水面上升的那部分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评议板书和正确率。、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七、当堂训练(练一练)1、一个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40厘米的鱼缸
50、中水深25厘米,放入几条鱼后,水面 上升了 3厘米。这几条金鱼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 练习九第7、8题 练习 练习九 第6题 思考题.第55页第16题八、板书设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利用有刻度的量杯记录下放入不规则的物体前后 水位的刻度,水面上升的那部分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后反思:第十六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九(第9一12题)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容积单位互化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练习“容积和容积单位的练习课
51、”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的努力!下面我们来检测。二、检测过渡: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54页(第9、10、11题),我想请三名同学上台 板演,有勇气上台的请举手!- /JJ- /K二、做一做1、请三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 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议一议1、认为对的举手。2、若对: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若错:让学生说出错在哪?3、重点评议: 、第9题,分析:先单位换算(700毫升=0.7升),再算14里有几个0.7。、第10题:分析:
52、炉腔内部尺寸就是微波炉的长、宽、高。计算时要单位换算。、第11题.理解:大体积里有几个小体积,注意:用进一法求游泳池的个数。4、评议板书、正确率。(看一看,今天谁得了 100分,在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 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5、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继续加 油。)五、练一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永威学校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下)令#謬場下面我们用今天学的知识来作业。课时练第2930页思考题.有一个长12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石块,浸没在一个长方体的水 箱中。取出石块后,水的高度下降了 1.5厘米。这个长方体水箱的底面积是多少?教学反思:第十七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九(第1316题)学习目标:熟练掌握长方体容积计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练习“容积和容积单位的练习课”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生读目标)。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的努力!下面我们来检测。二、检测过渡: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55页(第13、14、15题),我想请三名同学上 台板演,有勇气上台的请举手!三、做一做1、请三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年第一学期幼儿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创先争优个人学习心得体会模版
-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护理
- 社保委托代表协议
- 重力教学设计
- 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品质管理系统
- 猫咪输液护理常规
- 部编本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 7S管理培训体系精要
- 批评不可怕课件
- 金蝶K3-ERP系统管理制度
- 厨房用电安全知识
-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流程
- 具身智能项目建议书(参考)
- AI系列培训课件-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课件第1章
-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 DBJT13-369-2021 福建省装配式建筑非砌筑内隔墙技术标准
- 艺术治疗在精神康复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低空准备项目申请报告
- XX市路灯照明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