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农业易错题1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农业易错题1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农业易错题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三农业易错题1(2019·江苏高考)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2.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A B C D橙是一种柑果,喜温,不耐寒,不耐涝,生长土壤pH值为5.57.0较好。新平县嘎洒镇位于元江上游嘎洒江沿岸,地形以河谷与山地为主,青山绿水。近年来,在当地政府鼓励下,将荒地承包出去,种植褚橙

2、,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冰糖橙生产基地之一。褚橙主要种植在河谷地势较高的滩地上,收获后一部分直接销往市场,其余搬运到山腰存放。下图是云南省新平县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近年来新平县嘎洒镇种植褚橙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 B机械化水平提高C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D政府政策倾斜4.下列有关新平县嘎洒镇发展褚橙的有利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A河谷地形不易散热,热量丰富B西北部有山体阻挡冷空气进入,受冷空气影响较小C河谷地势较高的滩地,有冰川融水补给,灌溉水源充足D位于河流沿岸公路沿线,交通便利5.嘎洒镇橙农将部分褚橙存放在山腰的主要原因是()A山腰地区靠

3、近褚橙种植基地方便储存B山腰风速较大,利于褚橙储存水分C山腰属于迎风坡降水多,空气湿度大,利于褚橙水分保持D山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褚橙不易腐烂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68题。6.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A技术要求高 B劳动力投入大C种子成本高 D单位面积产量低7.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A提

4、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B开发特色旅游产品C建设特色商品基地 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8. 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 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C丙类村地形较平坦 D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2019·重庆高考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2题。9.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C临近市场 D资金雄厚10.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A BC D11.图中湖泊对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A夏季降水增多 B夏季气温降低C冬季降水增多 D冬季气温增高12.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

5、响主要是()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C入湖泥沙量降低 D草原生产量降低下图为澳大利亚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1314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

6、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3.根据三个流域的地理条件,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A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乳畜业D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14.随着农业的发展,流域内灌溉用水不断增加,对流域内的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湿地增加 B灌区地下水位降低C河口泥沙淤积加重 D河流藻类大量繁殖贵州省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是根据当

7、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形成的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水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耕作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甲图为稻鱼鸭生产景观图,乙图为稻鱼鸭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影响“稻鱼鸭系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A植被 B水源 C地形 D土壤16.下列关于该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了粮食商品率 B减少了农田生物的多样性C减少了农业污染 D降低了土壤肥力“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

8、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1.D2.A3. D4. C5.D6.D7.B8.A9.C10.B11.A12.B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