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_第1页
高二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_第2页
高二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_第3页
高二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_第4页
高二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审题:王晓玲 命题:舒才有一单选题(60分)1.根据右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BCD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3、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

2、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4. 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体温下降 机体耗氧量降低 皮肤血管收缩 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 B、 C、 D、5.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B、效应B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效应B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D、当同一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效应B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6.人体受到某种抗原的

3、刺激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时(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7.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8.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

4、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9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它病原体感染 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 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ABCD10.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脊髓ABCD11.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

5、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在兔饱足状态下在兔空腹状态下测定血糖含量测定尿液是否含糖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BCD12.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与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与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13. 下列有关番茄代谢或调节的变化趋势图,正确的是( ) 14. 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

6、生的现象是(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15.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16.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

7、机能亢进患者激素分泌过多B缺碘时激素和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铡反馈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17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18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

8、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19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谋影响最严重的是( )编号生态系统采集对象现有生物量年增长率/%年采收量马尾松林马尾松200 000m321 000 m3淡水湖泊鲫鱼10 000kg353 600 kg山地甘草1 000kg20300 kg滩涂沙蚕10 000kg30500 kgA B C D20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

9、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22下列

10、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23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24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年)12345678鼠种群数量(只)18900195001450010500950096

11、0095009600X种群数量(只)100120200250180170180170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调查时间内,物种X种群增 长曲线大致呈“J”型B在第四年,X种群数量最多的原因是种内斗争最弱 C鼠和X种群为竞争关系,X种群数量增加时,鼠种群数量会减少D鼠和X种群为捕食关系,第9年如果鼠群发生疫病大量死亡,X种群数量也会下降25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分解者,腐生生物消费者,自养生物 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A B C D26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

12、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大胆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 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 A B C D27一条4kg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此杂食鱼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按能量流动效率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A、160kg B、140 kg C、120 kg D、100 k 28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原

13、来存在过植被的地方只能出现次生演替B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 C生物多样性的旅游观赏价值是直接价值 D农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高于森林生态系统29下面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作物家畜食用菌蚯蚓太阳辐射排泄物、杂屑(肥料)产品输出产品输出产品输出籽实秸杆(饲料)粪屑杂屑 A能量经过多级利用,实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往复循环 B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获得的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

14、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生产环节的增多,最终也增加了废物和污染30下列不属于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 B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C草原返青时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采食的信息 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二非选择题(40分 )31、(1)(8分)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兔水盐代谢调节的实验,以下为实验报告,请予以完善。实验名称 兔的水盐代谢调节(一)材料与方法(1)家兔12只,2.5kg只,随机分为3组(甲、乙及丙组),每组4只。(2)对甲组兔静脉滴注1.5NaCl溶液,乙组滴注0

15、.9NaCl溶液,丙组滴注蒸馏水。滴注量均为200mI,0.5h滴完。(3)从滴注开始收集测定2h内兔的尿液量。(二)结果与分析(1)甲、乙、丙三组兔平均尿量比较: (2)原因: (三)讨论(1)实验设计时每组兔能否只用1只?为什么? (2)有人认为需要增加1组兔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完善,你认为对该组兔最有必要作何实验处理?为什么? (2)(4分)下图是突触的亚显微镜结构模式图,分析此图回答问题:(1)突触小泡中的物质是 。(2)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3)兴奋通过突触时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因为 。(4)突触后膜上有一种受体可以与突触小泡释放出的物质发生专一性的结合,这种物质最可能是

16、 。32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位“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8分)(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 (至少答两点)。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 曲线。(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

17、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 。33(13分)识图作答: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A为生产者,请据图回答:(1)将A、B、C、D各营养级的名称依次写在图中:A_B_C_D_,E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为_.(2)图中a1代表_(3)图中a2代表._.(4)a3a2的原因是_. (5)根据图中所给的字母,表示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_。(6)初级消费者呼吸消耗的能量b2是不是它自身同化量a2的一部分_.(7)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图中的_,能

18、量流动的总量是_(用字母表示)(8)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34(7分)某校生物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欲设计一实验方案,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一起完成该研究方案:(实验结论略)(1)实验目的:探究生长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研究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3)实验原理:生长素使细胞壁疏松,增加可塑性,从而增强细胞渗透吸水的能力;另一方面,生长素又能促进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使细胞内容物的量随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增多。(4)实验假设: 。(5)实验预期: 。(6)实验设置: A、材料用具:萝卜种子,试管、移液管、培养皿、蒸馏水、滤纸、生长素溶液(浓度分别为100mg/L、10 mg/L、0.1 mg/L、1g/L、0.01g/L) B、步骤: 取 支试管,分别进行编号。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5mL不同浓度的溶液。 取与试管数对应的培养皿编号,每个培养皿内事先都垫上滤纸,将处理过的种子分别放入对应的培养皿中,均匀摆放。盖上培养皿盖,放于暗处培养。(7)观察和收集数据:请设计一表格,统计收集的数据。(2分)答案:1-5DBDDC 6-10ADACD 11-15BBAAD 16-20CCACD 21-25BBBDC 26-30CACCC31 (1)答案:(二)(1)丙组尿量最多,乙组其次,甲组尿量最少(2分)。 (2)甲组血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乙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