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 目 快速成形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摘要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要求企业必须快速响应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变化,促使工业生产越来越向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快速成形技术作为诞生仅十余年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功地实现了快速原型制造,目前正向决速模具制造方向迅速发展。论文首先对快速成型技术的特点和几种典型工艺作了介绍,并分析和探讨了快速成型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对于快速制模技术主要介绍了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模具快速制造的间接法和直接法的特点和问题,阐述了快速模具技术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前景。通过对硅橡胶模具设计技术的特点、实施方法和步骤的研究,探讨了尺寸补偿
2、、分型方向确定及分型面设计、脱模斜度选取、浇口设计等相关的关键技术。为了深入了解影响硅橡胶模具加工的因素,本文进行大量的工艺试验,完成了对工艺参数的优化。关键词:快速成型技术;快速制模技术;硅橡胶模具。TheTeehnologyofRaPidToolingBasedonRaPidProtoytPingAbstaretThe growing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enterprises must quickly respond to the demands of the market and user needs change, to promote indust
3、rial production to more and more and more variety, low-volume, high-quality, low-cost way. 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 is only as the birth of more than ten years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s successfully achieved a rapid prototype manufacturing, currently being must speed the directio
4、n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ld manufacturing.First of all papers on the 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ypical process was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the analysis and 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 research, the main problems and trends. The rapid tooling technologies, i
5、ntroduced i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rapid analysis of the mol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ndirect and direct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n a rapid tooling techn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its applications. The silicon rubber mold design charact
6、eristics of the technology, methods and step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udy to examine the size of the compensation, and to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the sub-surface design, select the gradient release, the gate design of key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silicon ru
7、bber mold processing elements, the paper carried a lot of trial process, completed the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Key words: rapid prototyping; rapid tooling technology; silicon rubber mold.目录摘要-2第一章 绪论-31.1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31.2快速成型技术-4第二章 快速制模技术-52.1快速制模技术的提出-52.2快速制模技术的分类-62.2.1直接制模法-72.2.2间接
8、制模法-7第三章 软质模具工艺及设计-83.1硅胶模工艺-83.2硅胶模设计-83.2.1技术特点-83.2.2尺寸补偿-93.2.3分型方向的确定及分型面设计-103.2.4脱模斜度选取-113.2.5浇口、排气口的设计-113.3硅胶模实验分析-123.3.1工艺过程-123.3.2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12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134.1结论-134.2展望-14参考文献-14第一章绪论1.1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工艺装备,在某些产品(如塑料件)的批量化成形加工中,模具成形甚至是唯一的加工工艺。模具在成形工艺中对成形件尺寸、形状精度和内在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9、1。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产品的开发能力2。由于用模具加工零件具有生产率高、质量好、节约原材料和成本低等一系列优势。因此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应变能力,模具成型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80年代以来,中国模具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这些年来,中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巧%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传统的模具制
10、造要用到车、铣、刨、钻、磨、电火花等加工方法,才能得到所需的模具形状和尺寸。要设计和制造出一副合格的模具,往往需要经过由设计、加工到试模的多次反复,因此模具制作成本高、周期长,而且精度不易保证,有时甚至造成模具的报废。针对传统的机械加工模具制造技术的上述缺点,近年来研究开发了适用于新产品、样机试制和中、小批量规模生产的基于快速原型技术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快速模具的基本技术特征是非机械加工型腔复制,其关键技术之一是母模原型件的设计与制造。传统的快速制模一般采用己有制件或机加工件作为母模,对于较复杂的和精度要求较高的快速模具,传统的母模设计制造模式显得束手无策,己成为制约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发展的瓶颈
11、。基于快速原型制造的快速模具技术集成快速原型制造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非机械加工型腔复制技术,发挥各自优势,己成为产品快速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及中、小批量生产的有效手段之一3。现代工业的发展,对模具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综观现代模具技术,正向1)高精度2)寿命长3)高生产率4)结构复杂方向发展4。传统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根本不能满足市场对模具的要求。因此,研制和开发新的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势在必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被开发出来的,并在现代模具的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快速制模技术与传统的机械加工相比,具有制模周期短、成本低、精度与寿命又能满足生产上的使用要求,快速响应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产品
12、快速投放市场,特别是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中小型模具,具有比较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在快速制模技术中,制造出尺寸精度比较高的快速原型是前提,但大部分快速成型得到的原型因材质和成型工艺的限制,不能直接作为模具使用5。只有解决好快速原型向达到使用要求的模具的转化,并且保证在每次工艺转换过程中的尺寸精度要求,才能真正实现模具的快速经济制造。1.2快速成型技术快速成形技术是一项集激光、材料、信息及控制等于一体的高新制造技术,其突出特点就是不需要任何工装夹具便能根据产品的CAD数据快捷地制造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原型甚至产品,它是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数字控制(CNC)、
13、精密伺服驱动、激光和材料科学等先进技术集于一体的新技术。快速成型技术的成型过程包括:前处理(三维模型的构造、三维模型的近似处理、三维模型的切片处理)、分层叠加成型(截面轮廓的制造与截面轮廓的叠合)和后处理(表面处理等)。其基本成形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快速成型的成型过程快速成型技术特点如下:(l)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的产品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使设计模型快速生产出来。(2)成型速度快。(3)设计制造一体化。(4)高度柔性。(5)自由成型制造。(6)制造费用低。 (7)材料的广泛性。(8)技术的高度集成。因此快速成型技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快速成型技术的主要用途:其应用范
14、围己拓展到家电、汽车、玩具、轻工、造船、建筑、航空航天、兵器、艺术、考古和影视等行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它的主要用途如下:(1)新产品研制阶段的验证。(2)新产品投放市场前的调研和宣传。(3)快速制模快速制模是快速成型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目前,采用快速成形制造技术的快速模具制造主要用于制造铸造模具和塑料模具。制模方法可分为间接制模和直接制模两种方式,这在下一章将详细叙述。(4)医学上的辅助手术确诊和仿生。(5)RPM技术用于微型制造的研究开发。(6)新材料的研究。(7)集成的快速制造技术与反求工程6。快速成型技术的几种典型工艺:液态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SLA);分层实体制造(LOM);粉
15、末材料选择性烧结(SLS);丝状材料选择性熔覆于(FDM);粉末材料选择性粘结(3DP)。第二章快速制模技术2.1快速制模技术的提出以母模或样件为基础制造各种模具现有很多方法,其共同特点是速度快、成本低。但是母模的获取是这些技术的“瓶颈”,特别是复杂形状的母模,用传统的机加工方法制造母模不但速度慢而且受到加工机械本身的限制。如果用现成产品做母模,这样只能仿造而不是创新,同时现成的母模难以补偿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尺寸收缩。基于这样的情况,一种应用快速成型方法快速制作工具或模具的技术产生了,我们称为快速制模具技术,目前它己成为快速成型技术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由于传统模具制作过程复杂、耗时长、费用高,往
16、往成为设计和制造的瓶颈,因此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快速经济制造模具成为该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而用快速成型技术直接制造金属零件或模具更是RP领域研究人员的目标,目前也己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尚不能应用于实践。因此需要金属零件或进行批量生产时,还需要将快速成型技术与各种转换技术相结合,间接制造金属零件或模具。2.2快速制模技术的分类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实现快速制模按功能用途可分为注塑模、铸模、蜡型的成形模及石墨电极研磨母模;按制模材料可分为简易模和钢质硬模;根据不同的制模工艺划分有直接制模法和间接制模法两种(下面重点介绍);根据其强度、表面硬度、使用温度以及加工制品的个数(使用寿命)又可分为软模和硬模。软
17、模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使用寿命低于硬模,适合于小批量塑料的低压浇注和常温固化成型,模具材料有环氧树脂、硅橡胶材料、低熔点合金、锌合金和铝合金。软模的成本较低,制造方便、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较高。硬模多由金属材料制造,模具强度、表面硬度、耐热性和使用寿命均比软模高,主要用于塑料注射加工模具,目前的发展方向是制造高精度、应用范围广阔的硬模7。具体分类见下图图.基于快速成型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体系2.2.1直接制模法基于RPM技术的快速直接制模法是利用快速成形技术直接制造模具本身,再经过一些必要的后处理和机加工以获得模具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该法既不需用即系统制作样件,也不依赖传统的模
18、具制造工艺,而是直接用快速成型件做模具,对金属模具制造尤为快捷,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制模方法。直接制造的快速模具尺寸精度高,结构精巧,设计灵活,例如流道系统、冷却或加热管路的布置可以更为合理,制造速度更快。直接制模材料大多是专门的金属粉末或高、低熔点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也可使用专门的树脂。目前有代表性的直接制模法有:利用SLS、SAL、3DP、LNES、DMLS等工艺来制作模具。2.2.2间接制模法间接制模法是利用RMP技术制造产品零件原型,此原型做为母模、模芯或制模工具(研磨模),再与传统的制模工艺相结合,制造出所需生产零件的模具。随着即原型制作精度的提高,这种间接制模工艺己基本成熟,其方法则
19、根据模具材料、生产成本和零件生产批量大小而不同。依据材质不同,间接制模法生产出来的模具一般分为软质模具(SoftTooling)和硬质模具(HardTooling)两大类。尽管直接快速模具制造在制造环节上比较简单,但它在模具制造精度和性能控制上比较困难、特殊的后处理要求也增加了设备的投入。与之相比,间接快速模具制造,通过快速成形与传统成型技术的有效结合,比较易于控制模具的精度、表面质量、机械性能,而且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还可以使用不同复杂程度和成本的工艺,因此目前工业界多数使用间接快速模具制造。比较典型的技术有硅胶模工艺、金属冷喷模工艺、快速精密铸造工艺、Keltool工艺和电铸模工艺等8。第三
20、章软质模具工艺及设计我们选用硅胶模工艺来说明软质模具工艺及其设计。3.1硅胶模工艺目前,制模用的硅橡胶是双组分的液体硅橡胶,分为缩合型和加成型两类。目前,这两种模具硅橡胶材料己在国内外许多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一般来说,缩合型模具硅橡胶的撕裂强度较低,在模具制造与使用过程中易被撕破,因此很难适用于花纹深且形状复杂的模具。在用缩合型模具胶制造厚模具的过程中,由于缩合交联过程中产生的乙醇等低分子物质难于完全排出,致使模具在受热时硅橡胶降解老化而显著影响其使用寿命;同时由于乙醇等低分子物质的排出致使硫化胶的体积收缩。因此,缩合型模具硅橡胶大多用作塑料与人造革生产中的高频压花模具或用于一些尺寸要求不精密
21、的工艺品制造。硅橡胶模具的制作是TR技术中间接制模方法的一种。硅橡胶模具由于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弹性,对于结构复杂、花纹精细、无拔模斜度或具有倒拔模斜度以及具有深凹槽的零件来说,在制件浇注完成后均可直接取出,这是硅橡胶模具相对于其它模具来说所具有的独特的优点。同时由于硅橡胶模具具有耐高温的性能,因此它在塑料制件和低合金件的制作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一般情况下硅橡胶模具常用于浇注塑料,即硅橡胶模具常被用做注塑模具。由于硅橡胶模具具有良好的复制性和脱模性,所以在制作形状复杂,纹理精细的产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的主要优点有:(1)制作周期短,(2)成本低,(3)高柔性,(4)耐高温,(5)弹性好工件易于脱
22、模。它的主要缺点有:(1)不能用于热注射成形,(2)导热性较差,(3)使用寿命不长。3.2硅胶模设计3.2.1技术特点在设计硅橡胶模具时,首先要求硅橡胶模具CAD模型工作表面的形状、尺寸必须满足最终制件的功能形状要求,而且其公差与表面粗糙度必须满足最终制件的精度要求。考虑到利用硅橡胶模具制造零件时的各种热胀冷缩变形、模具磨损、硅橡胶材料应力蠕变以及液体材料固化收缩等物理化学现象,在从最终制件的CAD模型到硅橡胶模具的CAD模型进行特征映射时,必须给出一定的尺寸补偿。其次,要求硅橡胶模具的CAD模型必须满足脱模斜度、分型方向及分型面、浇口等模具加工工艺形状要求9。在硅橡胶模具的制造过程中,SAL
23、原型的形状特征、精度特征直接决定硅橡胶模具工作表面的相应特征,故在获得了硅橡胶模具的CAD模型后,还必须采用特征映射技术获得SAL原型的CAD模型。换言之,基于SAL技术的硅橡胶模具设计的最终目的与关键环节是获得SAL原型的CAD模型,这是基于SAL技术的硅橡胶模具设计的根本点。由于存在LSA原型的制造误差、后处理余量以及利用原型制造模具时的热胀冷缩变形、液体硅橡胶材料硫化收缩等因素,在从硅橡胶模具的SAL模型到SAL原型的CAD模型进行特征映射时,也必须给出一定的尺寸补偿。硅橡胶模具设计实施步骤如下图所示。以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RPO/E为)平台,首先获得最终制件的三维CAD模型;其
24、次根据尺寸补偿规律,采用特征映射技术. 获得硅橡模具工作表面的形状特征、精度特征;接着依据最终制件的几何信息,采用可见性理论,自动确定硅橡胶模具的分型方向,并合理设计分型面;然后根据硅橡胶模具工作表面的上述信息,设计硅橡胶模具的外表面形状与尺寸,从而获得一个完全封闭的CAD模型;再应用塑料成型CAE软件(MOLD一FLw0、M以、华塑CAE3DRF等),开展液体树脂材料在硅橡胶模具型腔中充填流动的数值模拟,从而实现浇口的优化设计;最后根据尺寸补偿规律,采用特征映射技术获得CAD模型10。图.硅橡胶模具设计图3.2.2尺寸补偿由上图可见,基于SLA技术的硅橡胶模具设计技术包含了两类尺寸补偿。第1
25、类是从树脂制件的三维CAD模型映射为硅橡胶模具工作表面的三维CAD模型时的尺寸补偿,第2类是从硅橡胶模具工作表面的三维CAD模型映射为SLA原型的三维CAD模型时的尺寸补偿。其目的是使硅橡胶模具能够尽量多地制造出合格的树脂零件,因此直接或间接影响树脂制件尺寸精度的因素都应列入尺寸补偿的研究范畴11。影响树脂制件尺寸精度的因素很多,树脂制件尺寸误差的产生是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它导致快速制造的树脂零件难以达到注射件那样的精度。仅从硅橡胶模具设计和制造的角度看,影响树脂制件尺寸精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模具成型部分的制造误差A1。该误差与SAL原型的制造误差、后处理余量以及利用原型制造
26、模具时的热胀冷缩变形、液体硅橡胶材料硫化收缩等因素有关。(2)模具成型部分的表面磨损A2。该误差与硅橡胶材料的物理化学组成及硫化成型条件、树脂材料的物理化学组成及固化成型条件、树脂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等因素有关。(3)模具成型部分的应力蠕变A3。该误差与硅橡胶材料的永久压缩变形性能、树脂制件的固化成型条件、树脂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关。(4)由树脂材料收缩率波动所引起的树脂制件的尺寸误差A4。该误差与不同种类树脂材料标准收缩率的变化、不同批树脂材料固化成型收缩率的差异、树脂材料中水分以及挥发和分解气体等因素有关。(5)模具上下两部分的安装误差A5。该误差与分型方
27、向的确定、分型面的设计等因素有关。由模具原因致使树脂制件产生的误差为以上误差的总和,即A=A1+A2+A3+A4+A5因此,为了设计出尺寸合理、使用寿命长的硅橡胶模具,在从树脂制件的三维CAD模型到硅橡胶模具工作表面的三维CAD模型的映射过程中,在进行尺寸补偿前,宜开展液态树脂材料在硅橡胶模具工作型腔中固化成型的CAE研究12。3.2.3分型方向的确定及分型面设计在设计树脂制件时必须要确定成型时的分型方向以及分型面的位置,并在硅橡胶模具的三维实体造型中设计分型面的形状,而不必在SAL原型制造完成后,硅橡胶硫化成型前由人工确定,这样可以减少人工干预,保证信息流的畅通,从而为并行工程的实施创造良好
28、的条件。分型面设计是否合理,对树脂制件质量、工艺操作难易程度和模具的设计制造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保证模具上、下两部分安装精度的前提下,分型面的形状应尽可能简单,以便于制件脱模和模具制造。根据分型面的不同方位,树脂制件可以全部在下模内成型,也可以全部在上模内成型,还可以在上、下模内同时成型。具体采用哪种形式成型,要根据树脂制件的几何形状、模具浇口以及树脂制件质量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13。分型面位置的确定既要符合传统模具设计中最大投影面,保护制件外表面光滑或转角圆弧过渡,保证重要尺寸等选择原则,又要考虑基于SAL技术的硅橡胶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预设分型面位置标志,手工刀剖分型等特点14。上述原
29、则可能不会一一满足,甚至会发生冲突,这时应当以模具制造的方便性、可行性为原则,以利于硅橡胶模具零件易脱模和具有较高精度为主要目标,使之尽可能地合理。3.2.4脱模斜度选取从本质上说,硅橡胶模具是一类弹性体,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强度性能,故与金属模具相比呈现出优异的脱模性能,即使对于小脱模斜度、无脱模斜度的树脂制件,甚至具有一定倒脱模斜度的树脂制件,也具有一定的脱模性能15。但是随着脱模斜度的数值从正值到负值的逐渐变化,在脱模过程中,硅橡胶材料受到的脱模力越来越大,其变形量也越来越大,导致其成型部分的应力蠕变也越来越大,同时加速了硅橡胶模具工作表面的磨损,导致其成型部分的表面磨损也越来越大。因此,为
30、了延长硅橡胶模具的使用寿命,在满足树脂制件功能形状与精度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时应尽量保证硅橡胶模具工作表面具有足够的脱模斜度。硅橡胶模具的脱模斜度与树脂材料的品种,制件的形状与尺寸以及模具的结构、性能等有关。一般情况下,脱模斜度取20一1°。在选取具体的脱模斜度时,应注意以下原则:(l)在满足树脂制件尺寸公差要求的前提下,脱模斜度可取得大一些,这样有利于脱模。(2)在树脂材料冷却与固化收缩率都较大的情况下,应选取较大的脱模斜度。(3)当树脂制件壁厚较厚时,因成型时制件的收缩量大,故也应选取较大的脱模斜度。(4)对于较高、较大的树脂制件,应选取较小的脱模斜度。(5)对于高精度的树脂制件,
31、应选取较小的脱模斜度。(6)对于具有较大的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的硅橡胶模具,应选取较大的脱模斜度。(7)对于具有高弹性、高强度性能的硅橡胶模具,应选取较小的脱模斜度16。3.2.5浇口、排气口的设计考虑到利用SLA原型制造硅橡胶模具以及利用硅橡胶模具制造树脂零件的方便性、可行性原则,在面向树脂零件快速制造的硅橡胶模具的结构中,浇口宜采用直接浇口形式,以达到引导液体树脂材料从模具上表面进料口流入模具型腔的目的。就该功能而言,硅橡胶模具的浇口等同于普通注射模中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等构成的浇注系统。排气口的位置原则上在型腔最后充满的位置。排气口的形式有:直排气口、侧排气口、利用分型面等。排气口
32、的大小依材料的粘度、浇注量而定,排气口的数量越少越好17。在浇口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等参数中,形状和尺寸参数主要影响树脂制件的外观,而位置参数对树脂制件的内部质量影响很大,在确定浇口位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l)浇口应设置在能使型腔各个角落同时充满的位置。(2)浇口应设置在树脂制件壁厚较厚的部位,使树脂材料从厚断面流入薄断面,以利于补料。(3)浇口应选择在能避免树脂制件表面产生熔合纹的部位,当无法避免熔合纹产生时,浇口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到熔合纹产生的部位是否合适。(4)浇口应设置在不影响树脂制件外观的部位。因此,在设计硅橡胶模具的浇口时,应首先开展液体树脂材料在模具型腔中充填流动的CAE研究,以优
33、化浇口位置。3.3硅胶模实验分析3.3.1工艺过程由于零件的形状、尺寸不同,对硅橡胶模具的强度大小要求也不一样,因而制模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所述采用的是常温、常压下的制模方法18。硅橡胶模具的制造工艺流程具体过程如下:(1)安放原型制作好围框,把准备好的光固化原型放置到围框里并固定好,并使原型周围距模框的距离均匀。设定浇口,在模框内表面及平板上涂刷脱模剂。(2)硅橡胶造型计算所需调配的硅橡胶的体积,再加上一定的损耗系数,进行硅橡胶的调配。调配均匀后,放入抽真空装置中排除硅橡胶混合体中的气泡。之后将硅胶沿边框倒下。(3)硅橡胶固化浇注好的硅橡胶模具,放到起真空注型机内抽空,使里面没有一点气泡,
34、然后取出放到自动恒温电煽炉内固化。(4)分模修型拆除浇注框,切除浇注件上的毛边,并在其表面描绘分模线,用刀沿分模线向粘贴的胶带纸方向,将浇注件切开,用夹钳使上、下模撑开。切割时,使靠近硅橡胶模外缘的切口呈波浪状,靠近母模处的切口比较光滑,凸凹波浪能使上、下模精确地对准、定位。如果发现模具有少量缺陷,可以用新调配的硅橡胶修补,并经固化处理即可。(5)浇注生产工件使硅橡胶上模与下模对准,并用工业装订机使它们相互定位;将硅橡胶模加热至约70后将热硅橡胶模置于真空浇注机的模具升降器上:配备多元醇与异氰酸脂,将其分别置于真空浇注机的量杯A与B中;使多元醇与异氰酸脂混合,然后注入硅橡胶模中。在此过程中,须
35、同时抽真空,以便排除气体。浇注完毕,继续固化后打开模具并取出工件。3.3.2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根据硅胶模加工成型的分析,我们知道成型件精度的因素很多。例如:设备的系统精度、浇注材料的特性、两种组份的混合比例、真空抽气泡的程度、浇注的速度、固化的时间等都与成型件的精度密切相关,即影响成型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表面精度。当实验确定后,其设备本身的系统误差一定了,只能通过合理的选择成型工艺参数来提高成型件的精度。先研究一下浇注材料的特性,粘度是指流体内部抵抗流动的阻力,衡量标准为每秒流动速度/距离。依化学成分而定,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粘度越低;粘度的高低将影响反应速度;操作时间是指将混合材料浇注到围
36、框或硅胶模具的时间,本实验必须在5分钟之内浇注完毕,时间过长则混合物将凝固而导致实验失败。操作时间的长短将影响到反应的速度;树脂混合比例是指A、B两种成份的混合比例。实验要求为:11,精确度百分之五到十;真空抽气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成型件的质量,实验要求混合物里尽量没有气泡,这主要由实验者的经验决定19。第四章结论与展望利用RP技术设计制造出产品的原型,然后用硅橡胶制造其模具,这对于结构复杂、花纹精细、无拔模斜度(甚至有一定的倒拔模斜度)或带有深凹槽的产品,在新产品试制或者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具有以下优点:(l)硅橡胶可以在常温下固化,用硅橡胶制模,少则一天,多则几天便能完成,这有利于大大缩短
37、产品试制周期,同时修改模具也很方便。此外,由于硅橡胶模具具有弹性,对凸凹部分浇铸成型后均可以直接取出,这是它的独特之处。(2)利用硅橡胶制造模具,可以更好地发挥RP技术的优势。由于光固化原型机械性能差以及耐温性低,因此在利用它制造其它快速经济模具时受到了限制;而利用光固化原型制造硅橡胶模具能够克服这些缺点,这样就可以利用光固化原型制造各种复杂零件的模具20。4.1结论本文首先介绍了快速成型技术和快速制模技术的特点、工艺和发展现状,并针对快速成型工艺进行研究。其次,利用SAL快速成型制件,对硅胶模工艺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具体的工艺实验,分析了硅胶模工艺中混合物的比例、浇注速度和树脂粘度等的影响,并对实验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景区开店转让协议书
- 气体配送转让协议书
- 排迁工程补偿协议书
- 旧房水暖改造协议书
- 提前解除房租协议书
- 村村支部联建协议书
- 暑假护校安全协议书
- 渔业资源补偿协议书
- 游戏买卖账号协议书
- 村民林地调换协议书
- 山东省滨州地区2024届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 知识创业思维与方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 MOOC 急诊医学-山东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体格检查病历示范范文16篇
-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司家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意见书
- 国家开放大学《Python语言基础》实验2:基本数据类型和表达式计算参考答案
- 2024统编本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
- 国家婚检培训课件
-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及应用研究
- 数据库性能优化策略
- 年产10万吨铝电解车间设计(毕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