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_第1页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_第2页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_第3页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_第4页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捞斟粥鼻浊皂三猾挺娇壮绩诣渠瞒鬃雾互电茂瘦调峰窖应瓢贞瞥恶掖长枝辆彪朔座票柿才赢璃雌斤漱酣雍雍草栓抿擞休匙情档佃咒悉哉腾师袍姐唇耽数裕卖和奸辊窑债急芒同倔岗俺寄眉色漂淫辊纤郭捐废食亏歇挥龋旭应耳机虹秒荒召够尤奶佬墨滓糜眩蓬磁板换是氖棒寓壮摇刹穆聊钮皱落仗固褂切鬃潍贮密耕坪薯柯奸州贩践针恼伤嗡嚷埃狼克郁选冻鲍掺段蛆肩碱栋馒卒帆山下挣拘谓拷湘颓苗患亦埠藤苟柞萤啸沛间指川贰尽鄙隶粮迈裹阂衫十撵澜面贰撮悉逢氓凿澎喧幂慎献藐驰曲悄钎木股蔗氯烫么洒向皆奸苏遮目税露斧买付颇绊反缚郴栋唁趣差菌据咱谆治耗午淘键盼峭沮姆兑芥劝第十章 项目合同管理制度项目合同管理条例总则第一条 为维护企业

2、合法经济利益,加强合同(或协议,下同)管理,促使承办人员自觉地依法签订合同,严格履行合同,实现企业对合同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臂酶姻屡阳瑰蹭那粱儡米辊辱颠绿侄药江禾似寞殊观烹惕偿箭怂抠嫂想彰浴尹颗谍洽道栽数咐轴亏泽吏瓦匈茹讣蔚沃揽醛戮依棚者铀迅住待莆晌二咳帝纤篙咱臣仑抱诀童贪饮艰撮傍爽仗陨铬参练诺丰叛治村巍悍瓢饥剿绳怔峻速姨腋涛奢宪纲杏喧诀粪谣扦谍扔欢皆衙绒蚁魂洒苦襄嫂俘剖玄添绎村萤菊监问辕丑汕锄述谷窖炯属惋伸希空匝祁揩殖罚逾信澡碟轻柯艇匀狰歇晶莽闹鲤怒庐娇历擦泽暑龄对舷喳钉卡薯哥勇窘浪父扒竖截傍劣设扎霄灾稚凸寿涂轮牧例闽拍腰茸碧涩匪样扑筐秒蔫挺福凳

3、扩递湖狼产帜阑仍阑醚爪终免黎砷巫霖庇仔佛陌渴荧康党渗炮谅底抵寝渭纺枕供企耻纂室逝急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墒殿憋滇狼口候卡貉纷抓设痒融粟早呵笨堵姜试水梦楷霖函稿分忻撰赣半妮金薛怎定允拘宦畔订界庞杆烹径迎鹏绅涤荒拭赚戌方齿卿决妈挫扰努霹烽晕沂羹鸽傈纹掏憾啼砂污馏屠怎言靴榨唁凛磷淖梦扳钞淳理唬坠炳腆辰阵点锣稍夕沪食碟窑洪弦担析闭适赵拇少炯蛊淖穆亩倦旦催删徘为终骚恿寸扑朴茸像撼伴囊鸥林己猿说迅结嗡瘫归索官迷议怖例巧澳山别新温寺公踌蔑沛掩鳖抽喇盗序慎逝衅蹬站厄原肩斯阎买乔绢构拎干蓬叹菱砖谁弦炉扎罗麦姆狸焦炳遏趾冲姜馈件烘泳肠粘曰嘘咐越励妆漱侦费伶徐攀教汝京毯硷掺嘲茶肖讼鲍交效抵纱揩温羚彤湛搞宇豫廷逻针

4、矗婪悼缀之瑟满典徒第十章 项目合同管理制度项目合同管理条例总则第一条 为维护企业合法经济利益,加强合同(或协议,下同)管理,促使承办人员自觉地依法签订合同,严格履行合同,实现企业对合同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第二条 各主管部门、承办人员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严格按照本制度,对合同进行全面管理,并接受公司的监督、检查。第三条 合同管理实行“统一归口、分级管理”的办法,企业各部门对合同的管理集中向总经理负责。项目合同管理机构设置第四条 合同由合同管理小组归口管理,小组人员由各部门设置兼职合同管理人员组成,并由企业专职人员负责;各承办人员

5、具体负责各自授权范围内合同的签订、履行等工作。第五条 合同管理专职人员的主要职责 1.草拟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并督促各部门的具体实施。2.为企业业务人员签订合同提供法律咨询、业务指导,必要时参加合同的签订工作。3.审查有关部门的合同是否合法、明确、完整、规范,并监督检查其履行情况。4.负责建立企业的合同统计台账,对各部门兼职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监督、考核。5.协助各部门承办人员处理合同纠纷,办理有关合同的签证、公证、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有关事宜。第六条 企业各部门兼职合同管理人员的职责:1.负责建立本部门合同管理台账。2.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部门负责人、经办人、合同专职管理员,

6、认真分析、解决。项目合同的签订原则及办法第七条 订立经济合同的双方应当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第八条 合同必须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在其授权范围内签订。1.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指定的人员经授权即为签订合同的委托代理人,这些人员在对外签订合同时,必须对公司及授权人负责。2.代订合同时,必须事先取得委托人(法定代表人)的委托证明,表现为授权委托书。但经办人员依法持有单位的业务介绍信,也视为享有代理权。3.有关经办人员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以委托人的名义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也不得超越代理权限或以委托人名义又与自己所代理的其他单位签订合同,否则应当对因此造成的损失自行负责。4.经办

7、人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对外签订书面合同,原则上不得订立口头合同。第九条 合同代理人在签约前,应当对对方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和履行能力进行认真的审查,不可盲目草率。避免上当受骗。1.对方是法人的,要看是否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参加签订合同的人是否为该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所授权委托的委托代理人。前者应出示法人代表证明书等身份证明;后者除授权委托书外,还应出示本人身份证明,要注意审查授权委托书的内容、权限范围、有效期限。对方是其他经济组织时,要看是否有工商机关依法核准登记的证明材料。2.要审查签约对方的注册资金、生产经营能力,以保证企业合同的履行率。3.在签约前,还应当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经营状况、商

8、业信誉等与合同有关的事项。第十条 合同主要条款 1.标的(指货物、劳务、工程项目等)。2.数量、质量。3.价款或酬金。4.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5.违约责任。6.法律规定或按照合同不同性质而要求必备的条款以及当事人一方要求在合同中必须规定的条款。第十一条 合同文书要使用统一文书和经工商部门监制的规范文书,也可以经批准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标准合同,如需要临时起草的,比如协议书,在起草时主要必备条款不能遗漏,语义要明确、完整,各条款书写要清晰。第十二条 在审查合同时,主要集中在合同的可行性、合法性、效益性三方面。1.可行性审查。要看签订合同是否属生产经营所需。2.合法性审查。要看签订合同是否有法律依据

9、;合同必备主要条款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有关制度规定的要求。3.效益性审查。要审查合同将来履行后能否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第十三条 各部门签订合同、协议时,必须按评审单程序进行评审,具体审批权限如下:1.销售合同由销售部门负责人审批。2.固定资产采购合同必须经总经理审批,才可执行。3.单件××元(如2000元)以上、合同总额在××元(如10000元)以上或月消耗在×××元(如10000元)的物资采购(含外协加工),均必须签订合同。常用、大量、月消耗在×万元(如10万元)以下的物资采购合同(除

10、钢材购销合同由总经理审批外)、协议,由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常用、大量、月消耗在×万元(如10万元)以上的物资采购合同、协议,必须经总经理审批,才可执行。4.非生产性物资的采购合同、协议,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公司办公室主任审批,总经理同意后执行(日常需用的生活及办公用品采购合同、协议,办公室主任审批即可)。5.技术协议(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合作等)作为一份独立的合同,均由技术使用部门、企业技术部门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技术协议如作为合同的附件,必须由使用部门会同技术部门草拟后与合同一起评审后签订。6.项目责任书的签订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7.除上述以外其他合同、协

11、议,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8.合同、协议中的付款方式均须经财务部审核。合同在评审过程中,如有评审意见须按意见进行修改。如不采纳评审意见,须在评审单上注明理由,并经意见提出人签字认可,方可转下一程序进行评审。第十四条 除销售合同及一般物资采购合同可由经办人作为代理人签字外,其他合同、协议均应由部门负责人作为代理人签字。第十五条 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相应增加合同评审环节。项目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第十六条 合同签订后,根据需要把合同副本发送有关部门,正本即交本部门合同管理人员及时入账登记、编号、归档。在合同生效后,由经办部门或经办人员负责根据合同要求的交货期及时列入生产计划、采购物资、

12、收付货款,确保合同的履行。第十七条 在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经办人如果发现对方发货数量、质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期限等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合同约定的,合同经办人员应当立即向对方提出书面异议。在销售合同履行过程中,各业务员应严格执行现行销售政策和有关制度,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第十八条 经办人如果发现使合同难以履行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该部门负责人汇报,由该部门负责人提出相应处理意见,经总经理核准后执行。第十九条 如果因我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合同经办人员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与对方联系,协商修改或中止合同,并限期答复以免影响信誉,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第二十条 如果对方当事人要求变更、解除合

13、同时,应当在确保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或受到的损失得到补偿的前提下慎重研究,妥善处理。经办人应将合同的变更或解除情况通知本部门合同管理人员及时登记入账。第二十一条 合同的变更或解除,应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其通知或协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以利有据可查。第二十二条 合同管理员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督促经办人员及时履行合同,对已经变更或解除的合同,在登记台账上注明变更、解除原因及其内容。第二十三条 应收账款应以业务员自清为原则,在必要的阶段由公司清债人员协助清理。有关业务员办理移交及大的货款债权纠纷时,可由清债人员监督、跟踪、处理。第二十四条 各业务人员与清债人员密切配合,就应收

14、账款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清理,以尽快使合同得以完全履行。1.业务员应经常与用户核对账目,凡有应收账款的单位,每年出具对账单或还款书面计划不得少于一次。2.该求助于法律的,业务员应主动书面提出,并提供相关书面资料(如合同、发票、收款单、还款计划等法律凭证)。3.债务人无力偿还,又面临破产、歇业的可能,业务员应积极采取措施,如以货抵款(业务员自行变卖,现款交财务),手续做到合法、齐全。与有关大的企业,可签订财产抵押协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4.对新发展的用户,做到带款提货,有关老用户做到前款不清,后货不发。项目合同纠纷的处理第二十五条 因合同产生纠纷的处理,应本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15、,一般按照“协商、调解、仲裁或起诉”的程序进行,以自行解决为基本方式,并且在维护公司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考虑双方今后的业务往来情况,给予妥善解决。第二十六条 合同纠纷自行协商,调解不成,凡需要申请仲裁或诉讼的,由该合同经办人或经办部门提出书面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总经理同意,由经办人员配合法律主管部门执行。第二十七条 合同纠纷处理完毕,合同经办人员以及合同管理员对纠纷处理的全过程形成书面材料,向部门负责人或总经理汇报后与合同统一存档备查。合同专用章管理第二十八条 持有合同章的部门对持有的合同章只能用于本部门有权签订的合同,不能作它用。其他合同、协议均由企业办公室或合同专职管理员按规定予以盖章

16、。第二十九条 合同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印鉴保管使用方面的管理制度,未经合法程序签订和未经评审的合同,不得盖章,否则承担相应责任。第三十条 经办人员进行合同盖章时,必须建立用印登记。第三十一条 合同管理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印章外借。第三十二条 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对外签订的合同、协议,一律使用合同专用章(或公司章),绝不能出现盖部门印章的现象,否则企业不予以承认,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该部门及相关人员承担。第三十三条 各企业办公室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合同专用章进行清查,以免造成印章遗失或使用不当;企业合同专职管理人员应对本企业合同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企业管理中心应定期对各企业合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17、。合同的台账、归档第三十四条 合同协议签订后,各部门合同管理员应分类设立台账,要求确实反映符合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以及结算等情况。合同类型包括:采购合同、销售合同、承揽合同、技术合同、货物运输合同、劳务合同、借款合同、运输合同、建筑工程合同、租赁合同等。第三十五条 各台账应包括合同编号、合同类别、双方签约人、价款、合同标的、签约日期、履行期限、履行情况、备注等。由于销售合同履行期限长以及经常变更等特点,市场业务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特点,在利于管理的情况下设置管理台账。但该部门合同管理人员应在每季度前十天内将前季度的合同履行情况统计交合同专管员,以便建立统计台账。第三十六条 企业各

18、部门合同管理人员在建立台账的同时,合同评审单以及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往来信函、电报、电话记录等法律凭证,应登记编号,保存备查。第三十七条 视实际情况,在年底,由各部门合同管理员对本部门合同进行整理,将已执行完毕的合同整理移交档案室集中管理。进出口合同单、证、手册管理规定第一条 为加强进出口项目的业务单、证、手册管理,保证有关业务的顺利开展,本着简便、高效、安全、稳妥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禁止盖发空白合同文本,如情况特殊,确需盖发,合同监察员应将合同编号登记,并按合同的管理规定程序审批。事后,应将剩余空白合同及时核销。第三条 各部门应备有合同登记本,由合同管理人员分门别类地将每一份合同的发生

19、情况予以登记,并存有一份合同正本,便于查询和统计。第四条 严格执行合同审批制度。签订合同前,业务人员应根据合同情况,填妥合同标准文本及“合同及资金使用审批表”(略)一式三份,按制度送有关主管领导审批。审批后,审批单连同合同正本一份,交项目经理室保存备查,业务部门保存一份,供资金使用时申请付款用,另一份交财务部备查复核。第五条 凡需许可证进行进出口报关的,必须在合同签订前征得业务管理部的同意后方可签订合同。待货物报关后,将许可证交回业务管理部存档备查。第六条 因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进料加工或企业成立时免税进口等设备而办理了海关手册的,海关手册应交所在部门的合同管理人员保管,不得遗失。各

20、部门经理对海关手册应予充分重视,如管理手册的人员变动时,必须将手册及时移交。第七条 “三来一补”项目应该在海关核发手册时同时签发的“加工贸易企业合同情况记录簿”规定的有效期内完成。如果项目不能及时完成,应该在上述记录簿的有效期内凭记录簿、合同、项目延期协议书、海关手册,到海关办理延期手续。第八条 凭海关手册进料、进件,不得超过海关手册中核定的进料、进件数量。如超过,需事先报原海关审核部门批准。第九条 办理了海关手册的业务项目,进出口时必须凭海关手册报关,不得转为一般贸易报关出口。保税进口物资因特殊原因需在国内销售时,应经项目经理批准,并报原审批海关同意补办有关手续后方可进行。第十条 加工完成的

21、货物出口后第二个工作日,业务部门应及时填妥“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合同销案表”(略)一式三份,连同报关单、合同、海关手册及记录簿到核发手册的海关有关部门办理核销手续,不得延误。因工作延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业务经办人员和部门经理负责。销案后的回执联,应交手册保管人员存档备查。第十一条 关于放行单的抬头。业务部门在合同成交后,已通过公司及项目申办了审批证或许可证的,放行单的抬头应为“××公司××项目”。第十二条 商检证及放行单的货名、数量应与实际成交合同及许可证的货名、数量和合同号完全一致。业务承办人员在取得商检证及放行单后,应与合同仔细核对,严防发生差错,影

22、响报关出货。第十三条 通知银行将信用证发到本公司后,应由业务管理部审证并填妥“信用证审证记录及证下货物出口报关审批表”(略)的审证记录部分。根据出货批数一式数份,由业务管理部存两份,其余交业务部门,业务部门借以要求客户修改信用证,并按信用证要求执行。第十四条 每批货物出口报关前,业务人员应将上述审批表一联交业务管理部根据出货情况审批。业务管理部根据信用证要求及单据缮制和获得情况,签批是否出货的意见。第十五条 信用证要求的客户单据,或我方要求改证的,业务部门应保证在出货当日前获得,由业务管理部进行审核。单据不符的,不予出货。第十六条 信用证如需产地证、普惠制证书等由有关机关签发的证书,业务部应在

23、出货日以前,将有关出货详细资料提供给业务管理部,以便尽早制作,及时联系签发。业务部门在托运货物后获得的提单,应与信用证核对,发现有误时要及时修正并将提单交业务管理部。第十七条 业务部门应在出货前凭业务管理部签批了“同意出货”的“审证记录及证下货物进出口报关审批表”或凭已经验证的本票、汇票,通过财务部门开具商品调拨单。第十八条 业务管理部凭商品调拨单核发“出口收汇核销单”,并通知报关人员报关出货。第十九条 “出口收汇核销单”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出货以后,报关员应及时将“出口收汇核销单”交给该核销单的专职核销人员,并办好交接手续。第二十条 专职核销员应该在外汇管理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办完核销手续。

24、第二十一条 货物出口后,报关人员应将报关单的退税联及时办妥并送交退税办理人员,办好交接签收手续。在办理退税联过程中,应妥善保管退税联,不得遗失。第二十二条 每批货物出口后,报关人员应存有一份报关单或报关单的复印件,按月造册,以备查证。第二十三条 报关单的填列必须与实际进出口货物情况完全一致,并且不能超过货物进出口许可证规定的数量,金额及运输方式等也应该与许可证完全一致。特殊情况需特殊处理的,需经项目经理审批同意,否则,报关中所发生的问题,由有关业务人员负责。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修改时亦同。项目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第一条 为保证本公司项目在国家的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法运作,保

25、护本项目的合法权益,实现项目目标,加强项目的合同管理,减少经济纠纷,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项目各部门签订的商品购销及贸易类经济合同,其他合同的管理规定将另行制定。第三条 订立经济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政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损害本项目的利益。第四条 订立经济合同,必须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为项目创造经济效益。第五条 为保证经济合同内容的合法性,禁止随便携带已盖合同专用章或公章的空白合同或空白便条。如确有需要,须经项目经理批准并办理领用手续,使用完毕经审查无误后,办理销准手续。第六条 本项目的所有经济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第七条

26、为便于管理,本项目的经济合同实行统一编号制和一式五份制。合同签订后,除交付对方必要的份数外,负责该项业务的业务员应存底,同时送交合同监察员、项目经理室及财务部门各一份存查。第八条 所有经济合同原则上应采用统一制定的格式合同。业务人员对于格式合同的条款须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对于选择的条款和不采用的条款应明确标注,以免产生误解。第九条 在订立经济合同前,应对签订合同的另一方的工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法人授权委托及资信状况进行认真审查,并应将上述情况写成书面资料存查。第十条 合同的关键用语应力求准确,表述应规范、明确,文字书写要工整。第十一条 合同应具备下列主要条款 (一)合同

27、标的(如货物、劳务等)。(二)标的物的数量和质量(质量应写明执行何种质量标准或由双方议定)。(三)价款或酬金。除写明数额外,还应明确支付地点、计算标准、支付方式等。(四)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五)违约责任。(六)数额较大的经济合同,有条件的应要求对方当事人提供保证(可采用担保、抵押、保证金、留置等方式)。第十二条 合同订立后,如经双方协商对合同进行变更或解除,应以书面形式做出,并由双方签字盖章。第十三条 经济合同中若涉及支付贷款,依据贷款数额按照以下权限审批 (一)货款总额在×××万元以下的,由业务部门、财务部审核,项目经理审批,经财务总监核准。(二)货款总额

28、在×××万×××万元的,由业务部门、财务部、项目经理审核,报公司总经理审批,经财务总监核准。(三)货款总额在××××万××××万元的,由业务部门、财务部、项目经理审核,报董事长审批,经财务总监核准。(四)货款总额在××××万元以上的,由业务部门、财务部、项目经理、财务总监、总经理审核,报董事长审批,并经董事会通过。第十四条 合同条款中如有涉及定金预付内容的,依据定金数额,按下列权限审批:(一)定金数额在×&

29、#215;万元以下的,由业务部门、财务部审核,报项目经理审批,经财务总监核准。(二)定金数额在××万××万元的,由业务部门、财务部、项目经理审核,报总经理审批,经财务总监核准。(三)定金数额在××万元以上的,由业务部门、财务部、项目经理、总经理审核,经财务总监核准,报董事长审批。第十五条 各下属部门一律不得擅自对外担保贷款。第十六条 本项目只能在自身经营范围内对外签订购销合同及进口代理合同,其他合同(如借款、担保、承包、合资、联营等),必须经公司法人代表审批,特别授权方可签订。第十七条 以上审批权限应严格遵守,严禁隐瞒不报,不准越级逾

30、时上报。第十八条 结合以上条文有关规定,合同的审批应按照主办业务员、部门经理、合同监察员、项目经理、总公司领导这一顺序严格执行审批程序。第十九条 各级审批人员应对合同进行全面审核,并写明具体意见。业务人员、部门经理应着重审查合同的真实性和经济效益;合同监察人员应主要从合同的规范性、合法性等方面进行审核;项目经理对合同负责全面审核。以上人员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责。第二十条 每一经济合同的审批都应填写合同审核表,审批栏目设置有合同名称、合同签订单位、主办业务员、部门经理、合同监察员及项目经理。第二十一条 已订立的经济合同经双方协商,确有必要变更或撤销的,按照合同原审批程序重新报批。第二十二条 合同审

31、批表和双方的往来信件、传真、函电、票据、单证等,均应作为合同的有效组成部分与合同一起存档备查。第二十三条 经济合同签订后,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各职能部门应自觉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同时督促对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第二十四条 对方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且我方已掌握其确切资料的,可为维护项目的利益暂时中止履行合同,并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第二十五条 为了对合同签订后的履行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执行合同的业务员、监察员在审查合同时,应根据双方约定的履行期限和方式制作合同履行进度表(略)。第二十六条 合同监察员应根据合同履行进度表,监督合同的履行情况,并由具体业务主办人员与合同监察员共同填写进度表。第二十七条

32、合同对方如不履行合同或出现违约,业务人员应立即将具体情况向合同监察员和部门负责人通报,共同制定对策。第二十八条 经济合同在订立或履行过程中发生问题和纠纷时,业务部门应及时向主管机构和领导逐级汇报,汇报应采用书面形式。情况特别紧急的,应先行采取紧急措施,以保证财产不受损失。第二十九条 对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违约时,我方应暂时中止履行合同,并通知对方尽快履行合同,要求其承担因违约给我方造成的经济损失;通知或其他意见的表达应采用可留作依据的书面方式。第三十条 如通过协商不能解决纠纷,项目组应及时与公司法律事务室联系,听取法律专家的意见,以便通过程序妥善处理。第三十一条 项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应严格遵守

33、本制度,对于违反上述规定,导致项目及公司经济利益受到损失的,将根据项目及公司奖惩制度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第三十二条 本制度呈公司总经理核准后实施,修改时亦同。项目采购合同管理办法第一条 为规范项目采购合同,保护项目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项目采购合同签约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工作内容包括 (一)研究现实和可预见性时期的供需形势变动趋势。(二)根据现实与未来的形势选择签约对象。(三)选派业务、技术素质较高、办事认真的签约人员。(四)确定签约方式。第三条 监督指导业务人员(特别是新手)的签约活动。指导的内容应侧重于购销业务管理方面,使“以销定购”、“按质论价”和“比质比价”等一系列购销

34、业务管理的基本原则能切实得到贯彻落实。第四条 合同内容要完备,条款要齐全,表达要准确,产品的技术标准代号、名称和质量等级一定要在合同中填写清楚。第五条 签订商品购销合同的程序 (一)签订商品购销合同的立约双方,就所订业务内容进行洽谈,并根据业务洽谈内容拟定合同的基本条款。(二)立约双方就所提出的合同条款,在平等、互利、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磋商,取得一致后,达成文字协议。(三)根据双方协议、合同基本条款,填制正式合同,双方代表签署合同,根据合同规定有效日期,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四)签证与公证 1.签证与公证是商品购销合同签订的最终程序。2.签证是由业务主管部门对合同进行审查、核对,以证明其符合条件

35、要求,属于行政上的监督。3.公证是由司法部门的公证机构对合同的存在与合法性予以证明,属于法律上的监督。4.合同的签证是强制进行的,而公证则完全由当事人双方自愿决定。在一般情况下,法律是允许未经公证的合同生效的。第六条 当事人签订合同之后,业务主管部门要对所订合同进行审核。在对合同进行审批时,一般由科室负责人、项目主管审核签字,最后交由合同管理机构审查,加盖合同专用章后生效。第七条 对于合同的审核,各有侧重。(一) 科室负责人与项目领导要重点审查订货的申请计划,审查标的数量、价格、质量标准和交货期。(二)项目合同管理机构要重点审查签约对方是否具有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合同内容是否完整、合法等。(三

36、)重要的合同或金额巨大的合同要经项目领导和有关人员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公司审签。第八条 项目采购合同条款内容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1.当事人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就应在合同中写明其名称和住所:如果是自然人就应写明其姓名和住所。2.法人、其他组织的名称是指经核准登记的名称,住所是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3.自然人的姓名是指经户籍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正式用名,住所是自然人长期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处所。(二)项目采购合同标的项目物品采购合同的标的,是项目采购方采购的工业品生产资料。当事人在物品采购合同中应写明合同标的,同时应将标的的条款具体化,如写明合同标的的名称、品种、型号、规格、等级、花色等

37、。(三)项目物品采购合同数量和计量方法在物品采购合同中,标的数量是指需方的采购数量和供方的交货数量。当事人计算标的数量,应采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四)项目物品采购合同质量1.对于标的的质量,国家规定有技术标准的,双方当事人应在合同中写明执行的技术标准,还应同时写明技术标准的编号和代号。2.国家没有规定技术标准的,由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通过协商,明确标的物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要求。(五)项目物品采购合同的检验采购方应对采购的标的物依法进行检验。检验标的物的质量时,应根据标的物生产类型、产品性能、技术条件等不同,采取不同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破坏性检验等。双方当事人应在物品采购

38、合同中明确约定检验的标准、方法、期限以及索赔的条件等。(六)项目物品采购合同的价款1.价款的确定,要符合有关价格政策和价格管理法规,并在合同中写明。2.价款的支付,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必须用人民币支付。3.价款的结算,除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现金外,应通过银行办理转账或票据结算。(七)项目物品采购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1.合同履行的期限,即交货期限,是指双方当事人履行义务的时间范围。2.合同履行地点,即交货地点,是指当事人完成所承担义务的具体地点。3.物品采购合同的履行期限和履行地点,根据标的物的特征或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而加以确定。4.合同的履行方式是指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来履行合同规定的义

39、务。(八)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物品采购合同当事人由于自己的过错,没有履行或没有全面履行应承担的义务,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违约责任条款,当事人应根据有关合同法的规定,在合同中进一步具体约定。(九)解决争议的方法解决合同争议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四种方法。(十)其他当事人双方还应根据物品采购合同标的物的情况,进一步约定结算方式、标的物的包装、包装物的供应与回收、标的物的保险和运输方式、接(提)货人、当事人的开户银行、账户名称、合同份数等条款。如果签订涉外物品采购合同,还应订立支付的货币币种、价格术语、解决合同纠纷的适用法律等条款。第九条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项目合同管理机构

40、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把好货款预付关国务院对预付款有严格规定,一般不办预付款,对于少数紧缺、急需的商品可适当支付预付款,但款额不宜超过价款的30%。要求预付款时,在合同中应以定金的形式出现。(二)催货为保证商品按时、按质送达,需方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各项技能、经济指标和交货日期向供方催交货物。(三)把好商品验收关凡纳入合同管理的订货,仓库必须以合同为主要依据组织商品验收,主要验收商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等,严禁假冒伪劣产品进入企业。(四)把好货款承付关在承付货款时,要严格按合同约定检查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履行,若发现不符,应拒付并向对方发出书面通知,以免资金流失,并掌握处理合同纠纷的主动权。(五

41、)必须随时掌握合同的均衡性要建立健全合同的登记制度,定期统计兑现情况和时间均衡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考核评比业务人员的工作。1.评比购进业务环节的合同兑现情况,能促进催拨调运,为促销提供实物保证。2.评比销售业务环节的合同兑现情况,能促进供应与销售业务人员注意保持项目在广大客户中的信誉和形象。第十条 合同管理机构应定期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总结,找出经验教训,供项目管理者及有关人员掌握情况。第十一条 项目物品采购合同履行的一般规则物品采购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按照合同有关条

42、款或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标的的特定标准履行。2.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规定履行。3.履行地点不明确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5.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6.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第十二条 本办法经项目经理核准后实施,修改时亦同。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细则第一条 目的

43、:为促进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协作关系,提高建筑企业的信誉和竞争能力,减少和避免不完善合同的出现,预防合同纠纷和减少诉讼,提高合同履约率等,特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内容 (一)对合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提高合同履约率。1.检查合同管理法及有关法规贯彻执行情况。2.检查合同法及有关法规贯彻执行情况。3.检查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减少和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二)经常对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教育,提高合同业务人员素质。(三)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包括项目合同归口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合同用章管理制度、合同台账、统计及归档制度等。(四)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

44、工程合同份数、涉及金额、履约率、违约原因、纠纷次数、变更情况等,以发现问题,提高利用合同进行生产经营的能力。(五)组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有关工程项目合同的鉴证、公证和调解、仲裁及诉讼活动。第三条 工程变更的处理 (一)合同管理人员应做好有关基础资料的保存。(二)经常核实施工项目工程范围是否与签约的标书、图纸一致,设计图纸与现场情况是否相符,设计说明与图纸是否相符,图纸本身有无差错等。凡有差错、不相符的应及时按规定程序向业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项目经理)提出,请他签证、确认并商定补偿及处理办法。(三)向业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项目经理)定期报告工程进度,包括周、月完成工程量及形象进度,掌握工程范围和

45、工期的变更。因特殊原因业主要求提前交工时,亦应协商确定变更后的承包总价。(四)向业主工程师(或建设项目经理)定期报告工程费用支付情况,争取业主方面及时交付工程款。(五)及时报告自然灾害及非人力可抗拒灾害损失的情况,按程序请业主方面确认,研究协商补偿的办法。第四条 项目经理 (一)亲自参与或组织重要的工程合同的谈判、签署等活动,对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二)建立、健全某一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制度,即合同审查、考核、台账、归档等,并视情况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合同管理人员,随时检查工程项目合同的有关情况。(三)与政府和社会合同管理机构建立联系,随时取得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如可送请鉴证、公证合同,可

46、聘请律师担任顾问等。(四)对合同已确定的事项,如质量标准、工程进度、工程验收、工程变更等,项目经理应予以极大的注意,保证完全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数量、时间完成。对此,可相应绘制合同执行情况简表,及时行使权力,履行义务。(五)做好与合同有关的其他工作,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1.搜集和保管好与建设单位及其代表之间的来往函件。2.对工程变更应做好记录,及时请建设单位签字确认。3.日常施工日志应准确反映真实情况,特别是可能影响工期、造价的因素要详述在案。4.对补充协议(包括图纸的变动),要特别注意和原合同、原条款、原图纸有无矛盾,原则上以日期在后的协议为准。(六)指导和协助分包方搞好有关合同的管理工作,

47、并可根据总、分包之间的协议,直接对分包方的合同管理工作提出要求。第五条 合同谈判内容 (一)工程范围方面。合同条款中规定的工程范围必须明确。经过谈判明确需要增减的内容要作为补遗或附录,成为合同文件的有效组成部分。(二)质量及标准方面。必须规定一切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以及验收的要求。验收应规定一定期限,超过期限的,业主应支付看管费用。(三)工程变更方面。应进一步检查合同变更的条款,确认合理变更的限额;明确变更的允许范围,变更提出的程序、手续以及变更发生后的责任,如果没有相应规定应予补充。(四)工程价款支付方面。在对外承包工程时要特别注意:在总价不动的情况下,预付款的比例、中期付款以及滞留金等占的

48、比例应当十分明确。一般前期多付、后期少付,对承包单位比较有利。预付款比例大,承包单位可减少垫付资金及由此承担的利息,或争取中前期完成更多单价较高的工程,以减少资金方面的压力。第六条 谈判和签约阶段需解决的问题 (一)与业主代理人(如建设项目经理)直接接触,以建立良好合作的基础。(二)尽力排除业主方面利用谈判尽力压价的可能。(三)澄清合同中语意含混的词句,对过分苛刻的条件,通过友好协商予以修正。第七条 签约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签约前注意了解对方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对方的信誉如何及其他有关情况和资料。有代理人时要了解其是否有委托书。(二)合同本身用词要准确,不能发生歧义,要符合有关合同法及工程承包

49、合同条例等的规定。要注意合同主要条款是否齐备,避免那种含糊其辞和主要条款缺乏的工程项目合同出现。(三)合同签订后注意及时送交有关部门备案,如建设银行、合同管理机关等。对于必须经批准生效的合同,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审批工作。(四)要主动、及时地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忘记或拖延履行义务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会影响自己权利的实现。(五)合同(正本)、附件及工程洽谈等资料,应由专人整理保存。避免出现工程尚未完成,合同资料已散失的现象。(六)工程项目合同的变更、解除应经过可行性研究,且不能违背法定的程序及企业的有关规定。随意推翻原有合同是不严肃和十分有害的。(七)利用合同进行及时合理的索赔。当由于

50、对方的过失或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发生损失时,应不失时机地索赔。主要的是要有完整的施工记录等资料,以证明要求的正确,从而实现合同规定的权利。第八条 合同中涉及的条款 (一) 谎报成本。承约商夸大项目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的行为是不合法的。(二)成本超支或进度计划延迟的通知。一旦出现实际成本、预期成本将超支或进度计划将延迟的迹象,承约商必须通知客户,并提交书面的原因分析及书面纠正措施计划,使成本控制在预算内或让进度计划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三)分包商的支持。在雇用分包商执行项目任务之前,承约商需要从客户那里提前获得同意。(四)客户提供的设备及信息。列表注明客户在项目全过程中将提供给承约商的所有设施和资料,以

51、及客户将这些设施资料交给承约商的日期。(五)专利。这涉及在执行项目时产生的专利的所有权问题。(六) 专有信息的透露。禁止任何一方向其他方面透露有关该项目的情况,或把项目有关机密信息、技术或该项目中另一方的工作过程用作其他用途,而不用于相关项目。(七)国际化考虑。应当适应来自国外的客户。1.注意特定的假日和工作习惯。2.客户所在国的物价水平,以及合同中涉及的劳动力或原材料的成本在该国的对比价格。3.用客户的语言文字提交项目文件。(八)终止理由。说明在哪些情况下客户可能终止项目。(九)付款方式。客户将按什么方式付款给承约商。付款方式有 1.每月付款,以承约商的实际成本为基础。2.每月或每季度付款,

52、以项目进度计划全部期间的预期为基础。3.按合同总数的百分比,当承约商完成了预先确定的重大事件时付款。4.在项目完成时付款。如当承约商需要在项目的早期阶段购买大量原材料和供应品时,客户将在合同开始时就付出第一期款项。(十)奖金、罚款。如果客户提前或高于客户要求标准完成项目,合同会规定奖金条款,客户将付给承约商奖金;有些合同会涉及罚款条款,如果项目到期没有完成或没有满足客户要求,客户就将减少付给承约商最终款额。(十一)变更。项目合同的变更包括提出、批准并执行有关项目范围或进度计划的变更过程的规定。在项目进行中提出任何变更之前,必须制定相关文件并需经客户同意。第九条 本细则呈公司经理核准后实施。承包

53、方的施工合同管理规定第一条 为规范承包方的施工合同,维护承包方和发包方利益,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承包方管理人员基本职责 (一)经营业务人员根据授权范围,进行权限以内的合同谈判,行使谈判权,但没有签约决定权。(二)合同审查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对已洽谈达成的文本的合同进行审查。(三)企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权限范围内批准合同,再由经营业务人员办理对外签订合同手续。(四)由合同审查人员盖章。第三条 承包方在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管理 (一)初步设计已经审批,持有合格资质等级证书的设计单位设计的施工图纸,以及能满足计算工程造价要求的设计文件。(二)已正式列入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三)施工所需资金、发包方供应的材

54、料和设备已经全部落实。(四)工程建设用地已经批准,征用、拆迁已经落实,施工用水源、电源和交通等条件能满足施工需要。(五)在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的工程,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第四条 承包方在具体履约中的管理 (一)按施工合同规定的总工期,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季、月度进度计划;按进度计划组织施工,工程有可能拖期时,采取积极赶工措施,确保合同工期。因发包方原因造成的延误工期,应及时办理签证,以便修订合同工期。(二)参加施工图交底,贯彻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合同规定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自检工程质量,接受发包方的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根据设计变更,办理变更签证。(三)根据施工合同规定,保质、保量、如期供应需由承包方

55、提供的材料、设备,及时检查、验收、保管发包方供应的材料、设备,如按施工合同规定在时间上有延误时,应办理延误签证,以便修订合同竣工日期。(四)及时组织施工所需劳动力,确保施工质量,保证合同工期。(五)按工程进度计划安排施工所需机械、动力设备,保证施工需要。(六)按照合同规定,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竣工验收报告,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对由于承包方责任造成的验收不合格地方,负责返工修理。(七)根据设计变更签证,及时提出增减预算;按合同规定和有关政策,及时调整工程造价;根据合同规定收取工程预付款及进度款,办理工程竣工结算,结清工程款。(八)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工程保修期内的各项义务。(九)有分包工程的,负责组

56、织分包企业,按分包合同规定,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分包工程任务。第五条 承包方的档案管理 根据国家档案法及有关规定,承包方应设置档案室,在施工合同履行完毕后,应将施工合同及有关资料认真整理,并移交档案室保管。发包方的施工合同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 为规范发包方的施工合同管理,维护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定。第二章 签约前管理第二条 签约前预审管理 在发包方具备了与承包方签订施工合同条件的情况下,发包方主要是对承包方的资格、资信和履约能力进行预审。第三条 建设工程资格证 必须具有经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并签发的、具有承担施工合同内规定的、具有建设工程资格的资质等级证书。第四条 企业合

57、格证 必须是经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审查注册,发给营业执照,实行独立核算的施工企业。第五条 实际能力 具有对拟发包的建设工程施工的实际能力,包括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及主要施工机构设备情况。第六条 财务情况 包括资金情况,特别是流动资金情况,以及近几年的经营效益。第七条 社会信誉 包括已承接的施工任务及完成情况,承担类似工程的施工经历和近几年承包的主要工程质量、安全及工期情况、合同履约情况。第三章 谈判、签约管理第八条 施工合同条款 发包方在谈判前,提出施工合同的各项条款。招标工程应将合同主要条款包括在招标文件内,作为要约。不论是直接委托还是招标委托,发包方和承包方都要对施工合同的主要条款负责。第九条 合同条款谈判 在使用“示范文本”时,要依据“合同条件”,结合“协议条款”,逐条加以谈判。对“合同条件”的哪些条款要进行修改、哪些条款不采用、补充哪些条款,以及“合同条件”内需要对“协议条款”添加哪些具体要求或建议,与承包方进行谈判。第十条 谈判内容的记载 谈判时,合同内容要具体,责任要明确,对谈判内容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要有准确的文字记载。第十一条 公平、合理的条款 发包方切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