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算书_第1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算书_第2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算书_第3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算书_第4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2013.12第一部分 设计要求设计目标:20m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形梁;设计荷载:B级车道荷载,人群2.5kN/m2;主要尺寸:标准跨径 L=20m 计算跨径 Lf=19.5m 梁长 L=19.96m;设计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桥梁截面尺寸拟定与桥梁横断面布置图见图1。图1内力计算结果见下表:第二部分 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形梁设计一、截面计算尺寸确定考虑截面翼缘处承托的影响,截面翼缘的厚度为:hf,=80+(60×690×0.5×2)/(1600-200)=109.571mm为便于计算

2、取hf,=110mm。 对于简支T形梁,翼缘有效宽度bf,取下列三者中较小值:(1)计算跨径的1/3;bf,=19.5×1000/3=6500mm(2)相邻两梁间平均间距;bf,=790×2+20=1600mm(3) bf,=b+12hf,。bf,=200+12×110=1520mm综上,截面翼缘的有效宽度bf,取1520mm。二、各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值计算与控制设计组合值的选取(1)1号梁跨中截面弯矩组合值:Md,L/2=1.2×751+1.4×595+0.8×1.4×55.3=1796.14kNmL/4截面弯矩组合值:M

3、d,L/4=1.2×562+1.4×468.5+0.8×1.4×41.30=1376.56kNm跨中截面剪力组合值:Vd,L/2=0×1.2+1.4×51.50+0.8×1.4×2.84=75.28kN支座截面剪力组合值:Vd,0=1.2×154+1.4×122.8+0.8×1.4×15=373.520kN距支座h/2截面剪力组合值Vd,h/2=1.2×143.733+1.4×118.047+0.8×1.4×14.189=353.64k

4、N(2)2号梁跨中截面弯矩组合值:Md,L/2=1.2×765+1.4×537.20+0.8×1.4×34.80=1709.06kNmL/4截面弯矩组合值:Md,L/4=1.2×573+1.4×422.70+0.8×1.4×26.20=1308.72kNm跨中截面剪力组合值:Vd,L/2=0×1.2+1.4×46.50+0.8×1.4×1.79=67.105kN支座截面剪力组合值:Vd,0=1.2×157+1.4×127.40+0.8×1.4&#

5、215;44.00=416.04kN距支座h/2截面剪力组合值:Vd,h/2=1.2×146.533+1.4×122.010+0.8×1.4×41.186=392.78kN(3)3号梁跨中截面弯矩组合值:Md,L/2=1.2×766+1.4×484.90+0.8×1.4×30.50=1633.22kNmL/4截面弯矩组合值:Md,L/4=1.2×566+1.4×382+0.8×1.4×22.80=1239.54kNm跨中截面剪力组合值:Vd,L/2=0×1.2+1.

6、4×41.90+0.8×1.4×1.57=60.42kN支座截面剪力组合值:Vd,0=1.2×155+1.4×136+0.8×1.4×47=429.04kN距支座h/2截面剪力组合值:Vd,h/2=1.2×144.667+1.4×129.727+0.8×1.4×43.971=404.47kN由上述计算结果选择控制设计组合值,出于对全桥5片梁的安全考虑,并兼顾预制时的标准统一,控制设计组合值选取上述各梁计算结果中的最大值。对于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选择1号梁的计算结果作为控制设计组合值:

7、Md,L/2=1796.14kNm Md,L/4=1376.56kNm对于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选择3号梁的计算结果作为控制设计组合值:Vd,L/2=60.42kN Vd,0=429.04kN Vd,h/2=404.47kN三、建筑材料的选取(1)材料选取拟选用C30混凝土,主钢筋与箍筋均选用HRB335钢筋(2)材料性质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cd=13.8Mpa;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d=1.39Mpa;混凝土弹性模量: EC=3×104Mpa;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sd=280Mpa;钢筋弹性模量:Es=2×105Mpa;钢筋与混凝土弹模比Es=6.67;界限受压区高度

8、b=0.56。四、跨中正截面配筋计算考虑到T形梁的腹板宽度较小,拟采用两片焊接钢筋骨架配筋,假设as=100mm,则有:h0=h-as=1300-100=1200mm首先利用x=hf,的界限条件来判断截面类型,若满足0Mdfcdbf,hf,(h0-hf,2)则截面为第一类T形。代入数据得:0Md=1.0×1796.14=1796.14kNmfcdbf,hf,h0-hf,2=13.8×1520×110×1200-1102=2641927200Nmm fcdbf,hf,h0-hf,2=2641.927kNm通过计算可见满足界限条件,为第一类T形截面。由0Md

9、=fcdbf,x(h0-x2)求解混凝土受压区高度:1796.14×106=13.8×1520x(1200-x/2)解得x=73.615mm<bh0=0.56×1200=672mm满足界限受压区高度限制,且x<hf,=110mm 证明按照第一类T形截面求解是正确的。利用所求的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值x求解跨中正截面所需的钢筋面积:AS=fcdbf,xfsd代入数据得:AS=13.8×1520×73.615÷280=5514.815mm2,选择436(外径40.2mm)与422(外径25.1mm)供给钢筋面积AS=5592mm2

10、组成两片焊接钢筋骨架,每片四根。所需腹板的最小宽度为:bmin=2×30+55+40.2×2=195.4mm<200mm此时实际的as=30+2×40.2+2×25.1÷2=95.3mm此时实际的h0=h-as=1300-95.3=1204.7mm五、跨中正截面承载力复核按实际配筋结果确定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x=fsdASfcdbf,=280×5592÷13.8÷1520=74.645mmx<hf,=110mm且x<bh0=0.56×1204.7=674.63mm截面配筋率:=ASbh0

11、=5592÷200÷1204.7=2.32%>min=0.45ftdfsd=0.45×1.39÷280=0.22%正截面抗弯承载力:Mdu=fcdbf,xh0-x2=13.8×1520×74.645×1204.7-74.645÷2=1827825430Nmm=1827.825kNm>0Md=1796.14kNm通过计算可见,正截面的抗弯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六、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对于腹板宽度不变的等高度简支梁,距支点处的第一个计算截面的截面尺寸控制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0.5×10-3fcdbh

12、0<0Vd<0.51×10-3fcu,kbh0按照构造要求,仅保持钢筋骨架最下面两根36通过支点截面,则支点截面处h0=1300-30-0.5×40.2=1249.9mm。则有:0.5×10-3fcdbh0=0.5×10-3×1.39×200×1249.9=173.74kN0.51×10-3fcu,kbh0=0.51×10-330×200×1249.9=698.29kN由剪力图直线关系可以求得,距支点h/2处计算截面的剪力值为Vd=404.47kN通过计算可见,距支点h/2

13、处计算截面的剪力值满足上面的上下限要求,证明截面尺寸满足要求,但需要配置箍筋与弯起钢筋。(1)剪力图分配支点处剪力组合值为:0Vd0=429.04kN跨中处剪力组合值为:0VdL/2=60.42kN其中0Vd<0.5×10-3fcdbh0=173.74kN的部分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箍筋按构造要求配置。不需进行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的区段半跨长,为:距支点h/2=1300/2=650mm处计算截面的剪力值为Vd1=404.47kN其中应由混凝土与箍筋承担的剪力值为: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值为: (2)箍筋设计 由下式确定配筋率: 式中:纵向钢筋配筋百分率,按最下面两根钢筋(

14、236)伸入支点计 受压翼缘影响系数,取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取用HRB335箍筋,则取代入数据后得:所得的箍筋配筋率略小于最小配筋率要求min=0.0012,则取=0.0012选用直径为10mm的双肢箍筋,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为78.5mm2,箍筋间距为:考虑到最大箍筋间距的要求,取sv=400mm,在从支座向跨中一倍梁高范围内取sv=100mm。(3)弯起钢筋设计根据桥规(JTG D62)规定,计算第一排弯起钢筋时,取用距支座中心处,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即。第一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由公式求得:由下部纵筋弯起236提供钢筋截面积2036mm2。计算第二排弯起钢筋时,应取第一排

15、弯起钢筋起弯点处,即距支座中心,其中44mm为架立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22.7mm为架立钢筋的外径,30mm为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40.2mm为纵向钢筋的外径。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按比例关系求得。第二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为:加焊228提供钢筋截面积1232mm2计算第三排弯起钢筋时,应取第二排弯起钢筋起弯点处,即距支座中心,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按比例关系求得。第三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为:由纵筋弯起222,提供的。计算第四排弯起钢筋时,应取第三排弯起钢筋起弯点处,即距支座中心,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按比例关系求得。第四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

16、积为:由纵筋弯起222,提供的。计算第五排弯起钢筋时,应取第四排弯起钢筋起弯点处,即距支座中心,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按比例关系求得第五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为:加焊228提供钢筋截面积1232mm2计算第六排弯起钢筋时,应取第五排弯起钢筋起弯点处,即距支座中心,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按比例关系求得Vsb6<0。无需再设置第六排弯起钢筋。弯起钢筋配置如下图:七、裂缝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宽度计算,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的影响。荷载短期效应组合: 荷载长期效应组合:跨中截面裂缝宽度按公式计算:式中:,取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得:计算裂缝宽度

17、小于允许值0.2mm,满足规范要求。八、变形计算(1)跨中截面换算截面的几何性质按第一类T形截面求解换算截面的受压区高度:bf,x022=EsAS(h0-x0)代入数据得:1520x02/2=6.67×5592(1204.7-x0)解得x0=219mm>hf,=110mm,应按照第二类T形截面重新计算换算截面的受压区高度:bf,x022-(bf,-b)(x0-hf,)22=EsAS(h0-x0)代入数据得:1520x022-(1520-200)(x0-110)22=6.67×5592(1204.7-x0)解得x0=254.49mm由此可以求得开裂截面换算截面惯性矩:(2)跨中截面全截面换算截面的几何性质全截面换算截面面积:全截面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