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感悟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感悟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感悟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感悟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感悟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感悟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我越来越认识到“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句话的内涵。而在语文教育高扬人文精神的今天,一个源自远古至尽弥香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感悟!感悟!感悟!语文教学的灵魂!所谓感悟,就是感受语言。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它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它能通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郭沫若曾经说过: “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 ”语文

2、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一、感悟的内容语文学习过程既是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过程,更是学生情感体验、个性张扬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受体会,与言语对象发生共鸣、体味谚语对象表达的独特之处。1、感悟形象感知形象就是抓住语言文字描绘的画面的“表象”, 运用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人物的外貌、活动细节及变化过程;景物的层次、方位、距离;事物的动静、色彩、音像等进行形象的感知,在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立体画面。2、感悟意境感知意境比感知形象更进一层,要求体会出语言文字背后蕴涵着的语境和情调。叶老早就有“作

3、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的名句,可见,对语文的感悟最要紧的便是“披文入境”,进而便是“明象体情”。3、感悟情感感知情感是通过语言文字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感知,初步把握其特征。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有的能培养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的能启迪儿童潜在的智慧、有的能熏陶儿童的伦理道德、有的能陶冶儿童的审美情趣,我们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点点滴滴滋润学生幼小的心灵,使我们的学生从小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二、感悟的方法1、以读为本感悟,顾名思义是先感后悟,只有充分地感知对象,才能心有所悟。因此,要让学生感悟课文,首先应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自主阅读课文。可是,事实上,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有这

4、样的例子。学生初读课文几分钟,甚至直接进行教学,就让学生回答: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读生来的?然后就让 学生读一读,老师再教学这一段。 认为这样,就是以学定教。 但学生由于对课文没有深入地读,回答是支支吾吾,不知所 云;或找由文章中的句子,一读了事之所以由现这样的 情景,是因为孩子缺乏阅读和思考的时间。现代阅读理论认 为,阅读是读者和作者进行对话的过程,作品的意义是在对 话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只有让读者亲密地接触作品,和作 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获得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我们提倡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读书,但不是说只有多读 了,感悟的就越深,理解的就越透。我们应该有目的地读。 我们经常说要注重读

5、的层次性,要让学生一遍有一遍的收 获。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多读,还要注意读 的目的。我市教研员丁华芳老师指由:“低年级教学中读的层次性表现在:初读读正确,二读读通顺、读流利,三读读生 语气。中高年级的阅读层次性表现在:初读扫清文字障碍, 二读理解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方法,三读为美读,品味 文本的内涵。”这些浅显易懂的阅读要求中体现了读书的层次 性,体现了学生由不会读到会读,由读不好到能读好。围绕 着这一阅读的要求,教师可再设计读的形式,如自由读、指 名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我市唐娟老师执教的台湾的蝴蝶谷中这样设计了 多层次的读,板书课题后激发读书欲望:你想

6、了解什么呀?快读读书,看书上告诉你了吗?这一遍的读,是整体感知的读。 “再读课文, 找出生字宝宝。多读几遍,看怎样才能读好。这是为学生字的读。 “生字宝宝认识了,自己试试看课文读好了吗” “谁来读给大家听”(开火车检查读)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段?读给大家听”“谁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呀,你读的太好了,让老师看到了蝴蝶谷的美景。老师谢谢你。谁也能想她那样读给大家听”“大家想看一看吗?(播放动画,老师范读)“你有什么感受?你感觉自己是小蝴蝶了! 呀, 你说的太好了,老师奖励你读一遍(播放动画,生读)“”大家想读吗?你们也把自己当成小蝴蝶来读一读(继续播放动画,生在意境中再读) ”整个一节课,课

7、堂中书生琅琅,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文字内涵,在读中感受意境之美。2、注重教师“讲”的作用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不能“因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就不敢点拨、指导,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自读自悟。现在可以说谈“讲”色变,似乎一提到“讲”就是“满堂灌”, “讲”就是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有限,他们对课文的感悟总是肤浅的、不全面的,或者是朦胧的,难以言传的。所以在教学中,适当的讲还是有必要的。在最近的文章 “讲”也要有艺术中,我看到朱华良老师执教小马过河中就恰当地运用了 “讲”

8、的艺术性。在学生 认识到小马“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的缺点后,教师引 导“同学们,事物往往是具有两面性的,小马有优点吗?”学 生再读书,找到小马很礼貌,小马很勇敢等,然后教师让学 生“你能有礼貌地读一读吗,你能像小马一样勇敢地读吗”等, 通过再读,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我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 就是在适度的“讲;适当地点拨、 指导,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错误、阻 塞的时候,我们教师就应当及时的点拨、指导。再如田忌赛马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还是原 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曲场顺序, 就可以转败为胜”时,我故 意少写了一个“只”字。当学生在读时,提由疑问:“老师,你漏了一个只字。

9、我故作轻松地说:“没什么,漏了就漏了,这 个字不重要。你们读读看,这两句话中,有只字和没只字 是不是一个样?”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提由疑义:“两句不一样,有只字强调了调换顺序这个方法的简单,突生了孙膑的 足智多谋。”我想这种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体现了教师主导 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读中品味了语言文字,感悟 到了文本的内涵。再如还是在田忌赛马中,学习中,学生提由了 “孙膑 第二次比赛中,调换了生场的顺序违反了比赛的规则”的疑 义。结合学生的回答我由示有关句子“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 ”引导学生再读这些有关比赛规则的句子后

10、,他们仍然认为是违规了。怎样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从语言文字中读懂文章呢?我在“各自”两字下面加了符号,提醒学生再读这段文字。这时学生再读书,就有了目的性,发现了“各自”告诉了我们孙膑没有违规。这时我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 “瞧,一个这么普通、不起眼的词,就让我们有了这么大的争议,我们以后读书可不要小瞧每一个字词呀!3、注重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的运用的确能帮助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的恰当就会弥补学生在感悟文本时的缺陷。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遇到这样的困惑,一段文字,本来能突破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可是由于学生认知事物的能力有限,所以仅仅通过多读是不能理解的。而课件的运用,会对感悟有很大的帮助。如六年制教材

11、中放弃射门中有关“人性美”的理解, 学生很难从文本中升华自己的理解。执教教师就精心设计了一组图片来帮助学生感知课文。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学生的心不仅被画面上一个个受伤的足球队员的惨状所震撼!这时教师充满激情地问: “如果福勒踢下去,西曼就像刚 才这些受伤的队员一样倒下。也许西曼再也上不了他喜欢足球场,出场的队员名单中,再也看不到西曼的名字。假如你是福勒的话,你还会踢下去吗?”通过刚才的渲染, 学生真正明白了福勒“关心他人,珍爱生命”的品质,也更明白了体育事业的魅力,进一步体会了“这场比赛让作者感受到了一种人性美”的真正含义。 再让学生读文章,学生就有了另外一种感悟。我想这样的教学效果仅仅通过多读和老师的乏力地讲解上无法达到的。再如说明文世纪宝鼎中关于“鼎的文化”的理解, 这一段只有 50 字的文字,介绍了鼎记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如果用读和讲解也很难体会的。教学中我通过课件突破了难点。随着教师的点击,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张古代青铜器鼎的图片,古典音乐的衬托把学生带进了另一个意境,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