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替的认识_第1页
工学交替的认识_第2页
工学交替的认识_第3页
工学交替的认识_第4页
工学交替的认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学交替,走出中国职业教育新路子2005 年 11 月 7 日,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 学生可以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既可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毕业后也容易找到工作。 ”一时间,工学交替成为职业教育热门的话题。毫无疑问,工学交替是职业院校各种办学模式的最佳模式,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熟练,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然而,根据目前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要实现工学交替并不容易。因为它牵涉到学校和企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如一个又一个“瓶颈”,如果解决不好, 工学交

2、替就很难实现。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经过探索和改革,很好地解决了一系列问题,使得工学交替取得了显著成效。我校在 2009 年提出了“工学交替” “以产业上专业,以专业带产业,产业专业同发展,共命运”的新的教学改革方案,实行两年来,取得了卓越的成果,现就这一成果谈一下本人的看法。一、工学交替的定义与内涵工学交替是职业学校一种新的培养模式,也称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对于工学交替,理论界至今尚无明确的定义。所谓工学交替,一般把它理解为学校学习和生产岗位做工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 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两个过程并交替进行。工学交替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实质是产学合作、

3、联合育人,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一)工学交替的基本特点1、是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学用紧密结合;2、是企业参与了育人的过程;3、是学生具有双重身份;4 是具有两个教学场所。(二)工学交替的适用范围从学校培养人才的角度考虑,适用于技术要求比较高,学生需要较长时间企业实习才能掌握生产实践技术的专业;从企业的角度考虑,适用于企业所需的工种,一般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为宜;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适用于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同时也适用于在校学习目的不明,没有学习兴趣而想暂时离开学校的学生。二、工学交替的可行性工学交替的运行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4、这些条件主要有:(一)是社会条件,企业、家长与学生有相应的需求;(二)是学校理念条件,领导与教师需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三)是学校的办学条件,包括师资队伍条件、实训设施条件与课程改革条件。我们只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学校实施工学交替是有条件的,是可行的。1、社会需求旺盛。2、办学理念先进。“企业是水,学校是鱼,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牵着企业手,跟着市场走。”这些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的先进职教理念已经逐步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开始根植于头脑之中。先进的办学理念的确立为实施工学交替提供了理念条件。3、办学条件许可。我校已经形成了具有15000 在校生的培养规模;一支

5、具有高技能的师资队伍已经初步形成;与当地产业对接的实训设备与设施正在走向完善;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课程改革,改革了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以替代学分与过程学分为标志的学分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符合工学交替要求的课程体系、课程实施机制及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这些改革为实施工学交替提供了相应的办学条件。只要我们稍加调整,就能建立一套适应工学交替的教育教学制度。三、工学交替的类型根据本校及其他一些职校实施工学交替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将工学交替分为固定学制下的工学交替、弹性学制下的工学交替和弹性学分制下的工学交替这 样三种类型。(一)固定学制下的工学交替。此种类型的工学交

6、替不推延毕业时间,在三年时间内实施工学交替。一是以 半个学期为期,每个学期抽出一半时间到企业顶岗工作;二是以一个学期为期, 每一学年第一学期在校学习,第二学期安排在企业中工作。这种类型有一个明显 的缺点,那就是在校学习的时间太少,仅有一年半时间,不利于文化知识与专业 理论知识的教学与专业技能的训练。 没有一定文化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 我们的 职业教育就会变成职业培训。并且职业技能的训练与顶岗生产并不是同一回事 情,要提高专业技能,顺利地考取技能证书,需要专项的训练。(二)弹性学制下的工学交替。为了弥补第一种类型的缺陷,保证学校的教学时间,于是产生了弹性学制下 的工学交替。学生因到企业顶岗生产而

7、耽误的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教学时间, 用延 长学制的方法解决。一般规定可以延长三年。这种弹性学制下的工学交替,其时 间安排还是由学校安排的,或以一年为期,或以一个学期、半个学期为期。以上两种方式都是按照学校教学需要, 方便学校教学进行安排的,并没有从 企业的需要进行考虑。因为学校这种人为的时间安排与企业生产的需要往往会发 生冲突。企业生产的旺季与淡季并不是这样有规律地循环,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 工作的时间,可能刚刚是企业的生产淡季,企业不愿意接收。而学校安排学生在校上课的时间又可能恰巧是企业的生产旺季,企业很希望学校派一些学生去顶岗。这两种类型的工学交替由于不符合企业的需要,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开展

8、。于是我们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弹性学分制下的工 学父替万式。(三)弹性学分制下的工学交替。即是根据企业的需要安排顶岗工作时间, 实行弹性学分制。实践证明这种类 型具有很多优点:首先是符合企业的需要,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在实践中容易实 施;其次是保证了文化课与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时间,保证了培养质量;其三是满足学生及其家长的需求,受到了学生及其家长欢迎。因而弹性学分制下的工学交 替应该是我们今后的正确选择。关于工学交替的类型,如果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划分,还可以分为学校统一组织型、学生自由选择型、学生自主工作型。四、弹性学分制下的工学交替实施办法(一)签订工学交替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事先与学生、

9、企业签订工学交替协议,规范和约束学校、企业、学生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与学生及家长约定: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工学交替,在入学时暂时免收学费, 只收住宿费和代管费。到企业顶岗生产时有相应的工资,用自己赚取的工资抵交学费。与企业约定:在其需要生产工人时,由本校派出学生顶岗,在顶岗期间应付学生给相应的工资。(二)根据企业需求,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需要和学校开展工学交替的需要,达到校企双赢,学校应该调整了各种课程的先后顺序,实行“三先三后”一一先上专业课,后上文化课;先上技能课,后上理论课;先上企业文化课,后上学校文化课。根据工学交替的需要,学校应该随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把文化课与专业理论

10、课放在企业生产淡季来上。只要企业生产需要,我们就马上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在其不需要时,我们安排学生回校上课。这样,教学计划就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尽管这样做是麻烦的,然而根据服从企业需要的原则又是必须如此的。当然如果参与工学交替的学生有足够多,可以组成一个乃至几个班级,而对应的企业规模较大并处在常年正常生产中,那么学校可以把学生分成数量相等的两批,一半到企业工作,一半在学校上课,定期进行轮换。这样能够减少学校经常调整教学计划的麻烦。(三)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校本教材教学内容必须符合相关企业的需要,教材改革是实施工学交替的一个重要条件。 我们应该在保证专业需要的基础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改革课

11、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十分注重校本教材的开发,努力加强教材建设。1 、改编教材。根据当地先进企业的情况,对原有的教材或其他学校已编写的教材进行改编。在保留课程门类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删改,删除原有教材中过深、过难、过繁或不适用的内容,删难就易,删繁就简;针对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的弊端,对教材进行整合,减少课程门类,形成综合化的教材;对教材进行拓展补充,补充若干反映当地实际的具体案例,进一步加强教材的地方性和教育性。2 、新编教材。根据工学交替所对应的企业,编写诸校本教材,使学生学习后就能顶岗生产。(四)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根据企业的需要与工学交替的需要,我们应该突出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应用

12、技术能力。要努力改善实训条件,增加实训时间,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专业技能;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主要五金产品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各种产品的结构、原理与制造、修理方法;把企业文化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受到永康企业文化的感染与熏陶。我们应该根据企业的需要,改革教学方法。改变“填鸭式”、 “满堂灌”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实例(情境、模拟)教学法、多向互动教学法、研究性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转变。我们应该根据企业的需要,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大力开展特色课与巡回课教学。(五)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实行弹性学分制评价

13、机制有着导向、激励的功能,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必须有相应的评价机制支撑。 为了顺利实施工学交替,我们必须改革评价机制,在实施替代学分与过程学分的同时,实施弹性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学分银行”的主要内容为累积学分,不管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学完一门算一门学分,学完一章算一章学分,然后按每门课程学完应得学分累计。允许学生不按常规的学期时间学习,像在银行存款一样,学习时间可集中也可中断,即使隔了几年,曾有的学习经历仍可折合成学分。只要修足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弹性学分制的实施,使学生在学习时间、空间上有更多的弹性,学生在企业顶岗生产不受时间的限制,可长可短。五、工学交替的意义工学交替的重

14、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工学交替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企业,去了解企业。一个职业学校办学的成功,了解企业认识企业是至关重要的。进行工学交替 是让学校了解企业、认识企业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二)工学交替能够促进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我们职业学校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教学内容不符合企业的情况,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的特点,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只有了解了企业,认识了企业, 我们才能找到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校本教材如果真正用于教学,学生不仅能很 快掌握相关原理,并且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很快地到企业顶岗生产。 而这样的校本教材如果都是不了解企业是根本写不出来的。(三)工学交替能够让企业了解

15、职业学校、认识职业教育。试想,如果当企业在急需“赶货”而缺少生产工人时,我们的学生来了,来 到了急需的生产岗位上,企业的老总将会把我们职业学校视作救星,当作及时雨; 如果当我们的学生在一些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岗位上顺利地完成生产任务, 企 业就会对职业教育赞赏有加。当企业了解职业学校、认识职业教育时,当他们都 说“职业教育好”时,职业教育教会迎来发展的真正春天。(四)工学交替能够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由于我们的许多教师从高校来到职业学校,他们不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普 教观念甚浓,动手能力不强,致使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如何 培养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我们的教师在

16、企业的实际 岗位上锻炼一段时间,让他们了解企业、懂得企业。我们的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 工学交替时,实际上教师自己也在实行“工教交替”,帮助自己了解企业认识企 业。(五)工学交替能够帮助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一方面企业缺少优秀的技术工人,一方面职业中学担心招不足学生。这其中 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些老百姓的孩子因为没有钱而不能完成学业。而工学交替能够把这些学生招到学校里面来,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同时还 能够缓解中西部合作出现的学生交不起学费的瓶颈。中国企业实际上是需要职业教育的,然而他们却又并不关注职业教育的现实 情况。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我们不得不承认, 问题还是主要出自职业教育的内

17、部。如何让企业关注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确实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假设我们通过工学交替,得到企业的关注,我们职业教育就会有生存与发展的肥沃土壤, 我们职业教育的明天就会更加灿烂辉煌。毫无疑问,工学交替是职业院校各种办学模式的最佳模式,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熟练,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深受 用人单位的欢迎。然而,根据目前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要实现工学交替并不容 易。因为它牵涉到学校和企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就如一个又一个“瓶 颈”,如果解决不好,工学交替就很难实现。但是我们相信一点:苦难是暂时的,点子是想出来的,只要我们每一个恒星 人都能够用自己的行动来切实贯

18、彻学校 “工学交替”改革模式,我们的职业教育 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我们的未来不是梦,一切让我们拭目以待!商务学院市场营销教研李振中水恩,乃幸福之源也。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亲人和朋友,当你处于逆境和灾难时,帮助你一臂之力,渡过难关的人,都是你的亲人和朋友。吃水不忘挖井人,度过苦难,不能忘记援助过你 的人。知恩图报,善莫大焉。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必须懂得感恩。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顺境里给你帮助的人,不能全部称作朋友,但是能够在你逆境时依然愿意援助你,走出困境的人,一定是你要用一生去感谢和珍惜的人。唐代李商隐的晚晴里有这样一句诗:天意怜

19、幽草,人间重晚晴。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辉而平添生意。当一个人闯过难关的时候,一定要记住那些支撑你,陪你一起走过厄运的朋友和亲人,这个世界谁也不亏欠谁,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如古人所说: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 如血。学会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学会感恩朋友的帮助之情,生活里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你要知道,父母,永远是你最亲近的人,是最爱你的人,不管他们的方法怎么错误?可是爱你的心,都是一样的。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私心,而忘记感恩。我们常常希望别人都对自己有情有义,可是想得到别人你真情,首先你必须先付出真情。你帮助别人,不要记在心里,别人帮助你,你要懂得感恩和感动,而不是当做理所当然。你要知道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侍父母,要孝顺,对朋友,要真诚。不管你生活的精彩或者混沌,孝顺父母,颐养天年。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中华很多的美德都在逐渐消失,做子孝为天,但是总有一些人,自己活在天堂,硬生生的把父母扔进地狱。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鱼离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