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默写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默写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默写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默写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默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默写第一单元第一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1 、举例说出一些生命现象?说出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2、科 学 探 究 常 用 的 方 法 ; 科 学 探 究 的 基 本 过 程 包 括六个过程;在做探究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哪些原则?3、显微镜的基本构造有哪些?各部分的构造有什么作用?4、学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一只手握住镜壁,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位置。( 2) :一转(转动,使 _对准通光孔);再转(转动,使 _对准通光孔)。一看(睁开双眼,用_注视 ), 又转(转动) ,结果:看到的视野。( 3)放置切片标本:一放(放置_,使对准)一压(切片的两端用_压

2、住)。 ( 4)观察:一看(从_看物镜) 一转(顺时针转动) ,直至物镜接近切片;再看(用左眼注视,)再 转 ( 反 向 转 动 ) , 直 至 看 清 物 象 为 止 , 如 果 物 象 不 清 晰 , 可 转 动, 使物象清晰。( 5)由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移动 至中央 转动 ,将 转换为 转动 ,使物象清晰转动 使视野变亮。(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不能调节的是)显微镜下成像成的是,把物象旋转;物象不在视野中央,应该怎么移动. ( 6)收镜:注意:高倍物镜和低倍物镜比:( 1)亮度 ( 2)数目 ( 3)物象 5、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金鱼生活的适合水温是:; 实验变量是;实

3、验中水温升高或降低的范围是 : ; 将 水 温 调 节 好 后 , 再 放 入 金 鱼 。 待 金 鱼 安 静 后 记 录的次数,试验后对金鱼怎么处理?第二单元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 、生物生活的环境:是指生物的 以及其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和的各种因素。2、举例说明环境(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存?(至少两个)3、举例说明生物影响环境?(至少两个)4、举例说明生物适应环境?(至少两个)第三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 、生态系统是指在内, 与 形成的统一整体。2、生态系统包括和 .其中生物成分分为:、 和3、生态系统的类型:( 1 )自 然 生 态 系 统 : 生 态 系 统 ( 涵 养 水 源

4、, 保 持 水 土 等 , 有“ ”“之称) _ ” ; 生态系统(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 之称) ” 、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2)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人起主导作用)、 城市生态系统( 是主要的消费者)4、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以及所有适合生物生存环境的总和。5、生物圈的范围:主要包括、 、 。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7、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圈?如何保护生物圈?第三单元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实验中的步骤是:1 、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1 ) :取一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小时。目的是:( 2)遮光:将几片叶片的一部分

5、正反两面都用黑纸片盖住。( 3)光照:将这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小时。( 4)脱色:剪下遮光处理的叶片,去掉黑纸片。将叶片放入盛有的烧杯中,隔水加热,脱色成黄白色(脱色原理:) .( 5)漂洗:用漂洗( 6)染色:清水漂洗后,放在培养皿中,滴加。 (碘液可以使淀粉变)冲洗后,观察现象观察到的现象是:遮光部分,未遮光部分.得出结论:。2、光合作用概念: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 等有机物,同时把转变成 储藏在所合成有机物里,并放出 ,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1 )、光合作用的公式:( 2)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实质(两个变化):无机物合成; 太阳能转变成。3、举

6、例说出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有哪些应用?(光合作用强度和、 有关)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5、光合作用意义?6、无土栽培:人们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将水和不同比例的配置成植物培养液,用来栽培植物,这种方法就是无土栽培。无土栽培优点:( 1 ) ( 2) ( 3) 7、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缺少了 植物表现为: .缺少了 植物表现为: .缺少了 植物表现为: .8、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的主要作用:( 1)固着 ,( 2)从土壤中吸收; ( 3)储藏,繁殖等9、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根 尖 的 结 构 : 从 上 往 下 顺

7、 序 、 、 、。各个结构的功能:10、根对水和无机盐吸收的原理:(水往高处流)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植物细胞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第五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1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 、 、 、 .( 1 )糖类: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体的主要。( 2)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必不可少的物质,可用于组织细胞,提供能量。( 3)脂肪:是人体的贮能物质,作为备用能源。4)水:在人体内含量最多,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是人体内最好的和 。( 5) 无机盐: 构成人体组织的材料.缺钙会患,应多吃 等食物。缺铁会患,应多吃

8、等食物。缺碘会患,应多吃等食物。缺锌会患, 应多吃 等食物。( 6) 维生素: 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含量少作用大。缺维生素A 会患 ,应多吃 等食物。 缺维生素B 会患 , 应多吃 等食物。缺维生素C 会患 ,应多吃 等食物。缺维生素D 会患, 应多吃 等食物。( 7)膳食纤维:(课本 70 页)2、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 1 )糖类用 鉴定,鉴定原理:.( 2)蛋白质用 方法鉴定,鉴定原理:.( 3)脂肪 用 方法鉴定,鉴定原理:。3、 合理膳食:每天摄入一定数量的各种营养物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比例合理30%、40%、 30%左右。青少年的合理膳食原则有哪些?(5 点)5、食物

9、的消化过程: 人体摄 入的食物必须经 过 消化 作用 ,使 原来 、的物质,转变成、 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吸收是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壁进入的过程。6、人体的消化系统由 和 组成消化道:,咽,食道,、 、 和 。消化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唾液腺(分泌,可初步消化 )胃腺(分泌,可初步消化)肝脏(分泌,流入 ,参与 的乳化)胰腺(分泌,流入 用于消化)肠腺(分泌,参与 等营养物质的消化)7、营养物质消化的过程:淀粉:在中 ,被 初步消化,后进入内,被 等消化液彻底消化。最终的消化产物是:。蛋白质:在中 ,被 初步消化,后进入内,被 等消化液彻底消化。最终的消化产物是:。脂肪:在中

10、 ,先被 乳化,后被 等消化液消化。最终的消化产物是:。8、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场所:胃:吸收小肠:吸收大肠:吸收小肠绒毛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脂肪分解产生的部分被吸收,其余的各种营养物质都由小肠绒毛中的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9、小肠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 )( 1 )细且 长 :增加营养物质停留时间,有利于和 ( 2)内表面积大 :皱襞和绒毛多,增大了营养物质与黏膜的接触和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 和 ( 3) 多: 小肠内消化液的种类多(、 、 等)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 4) 薄 : 小肠绒毛上有丰富的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管壁只有构

11、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第六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1 、食物链: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关系所形成的的联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2、食物链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 )食物链通常是由开始的; ( 2)食物链的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 3)位于第三环节的生物是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环节。3、食物网:多条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网状结构,这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 1 )物质循环特点:( 2)能量流动特点:不循环,随着营养级别升高而逐级,不可逆。( 3)有毒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 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5、生态系统中生物体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动物最终的食物来源是.第 7章能量的释放与呼吸1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 )概念:生物体的细胞分解, 生成 ,同时释放的过 程。(2)表达式:(3)实质:分解,释放。(4)意义: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 释放出去,一部分以 形式贮存起来,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5)影响因素:温度: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呼吸作用强度 氧气:一定范围内,氧气浓度升高,呼吸作用强度 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呼吸作用水分:植物细胞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