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文言文练习测试_第1页
初二文言文练习测试_第2页
初二文言文练习测试_第3页
初二文言文练习测试_第4页
初二文言文练习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灭烛绝缨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烛灭,乃有人引美人手,美人援绝其冠缨气以告王。王曰:“今已饮,不绝缨者 不欢。”令百官皆绝冠缨,乃出火,遂名之曰“绝缨会。”居二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首, 王怪而问之。对曰:“昔者绝缨会上,蒙王不杀之辱,思以头血溅敌久矣!”遂克晋。【注释】美人:指楚王的爱妃许姬。冠缨:指帽上的带子。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引美人手(2)遂名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王怪而问之。 12、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中加点的“恩”的具体内容。(3分)13、概括故事主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待人要宽宏大量

2、B .做人要知恩图报 C .遇事要沉着冷静D .战争要取信于民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势利鬼吴生有吴生者,老而趋势。偶赴盛宴,见一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意色殊傲。已而见,主人待之甚恭,私询之,乃张伯起 也。吴生更 欲殷勤致礼,张笑曰:“适已领过半揖,但乞补还即可,勿复为劳。 ”时人嗤之。【注释】 酬其揖:鞠躬还礼。张伯起:张凤翼,明朝著名戏曲作家,字伯起。10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见主人待之甚恭 ()(2)更欲殷勤致礼()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时人嗤之。12 .吴生“略酬其揖”的原因是 ,“更欲殷勤致礼”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

3、3 .哪个成语用以概括吴生对张伯起的不同态度最为准确? (2分)A.趋炎附势B.前倨后恭C.刮目相看D.见风使舵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宋太祖怕史官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恕,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口弹雀。”上愈怒,以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 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 对日:“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注释】弹雀:拿弹弓打小鸟。尚:还是。于:比。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徐:自当有史官书之当: 精心整理13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4、注意加点词含义(3分)上怒,诘其故。14 .从文中看,上“惧”的是 , “说”的是 (2分)15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是个贪玩又专制霸道的昏君B.是个专制但知错就改的明君C.是个胆小又笼络人心的昏君D.是个有大胸怀大气度的明君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 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 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日:“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勤勤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

5、耳,傥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选自容斋随笔)【注释】勤勤,恳切至诚。万钟,优厚的俸禄。傥,假如。|一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县尉谢生遗.以袭衣()(2) 卒辞之()12:下列对划线句翻译正碑.的一项是.( j (3分)A、有客人到他家拜访后,.都会高兴地邀请他去作客日有客人到他家拜访,他都会高兴地迎接客人进门。C、有客人到他家商谈事情后,都会高兴地邀请他去作客。H有客人到他家商谈事情,他都会高兴地迎接客人进门。13、无论是“卒不以求人”,还是“卒辞之”,周日章都遵循着自己做人的准则:。(用原 文回答)(2分)14、联系全文,“县尉谢生遗以袭衣”的原因是什么?(用

6、自己的话回答) (3分)(2)J Vx 飞五、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张元饲弃狗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 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 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 叔父已不省人事。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12、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惶惶于阡陌间阡陌: 遂许焉许: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3分)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14

7、、用自己的话概括张元养弃狗的原因: 215、阅读全文,从最后“叔父视犬如亲”中可看出,张叔元是一个 (3分)A.关爱动物的人B. 知恩图报的人 C. 易于感动的人 D.重视亲情的人精心整理六、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日:“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日:“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日:“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顾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注释:发,启封。岁:年成,收成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使使者不说说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

8、句子(3分)苟无民,何以有君?14、赵威后说的“本”和“末”在文中是指 和。(2分)1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书未发”赵威后即询问齐使看,她是一个热情、不懂礼仪的人。B、从“使者不说”并发问赵威后看,他是一个虽鲁莽但能据理力争的人。C从赵威后与使者对话中,可看出她是一个有民贵君轻思想的人。D文章紧扣题目中“问”字,把一个咄咄逼人的赵威后形象跃然纸上。七、阅读 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骂鸭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 一人告之日:“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

9、色。某诡告翁日:“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日:“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异史氏日:“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注释】邑:县城。茸生:柔密丛生的样子良已:果真痊愈了异史氏:作者自称。攘:偷窃。11 .依次对文中四个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领会终于更加实行B.能够去世好处实行C.得到终于更加做D.发现终于好处做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 ! F、 i

10、.|T I * f13 .翁从“不骂”到“骂”,是因为某“ 丁:"万而 .14.我们曾学过的狼也是异史氏作品,所以异史氏就是 (人名)这篇故事,异史氏特地设计了雅 量的“邻翁”责骂偷窃者并使之病瘠的情节,其实是喻示了 的道理。(4分)八、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 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 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 ,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窗 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

11、而退。【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京师:京城。馔亿hu cn):准备食物。果蔬:泛指菜肴。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窗 (lu:切成小块的肉。啖:吃。精心整理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觉饥甚而不敢去 (2)果蔬皆不具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12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的原囱层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3 .这则故事表现出王安石为人处事的 (3分)A.寡情吝啬B.谨慎严谨C.简朴节约 D.勤俭刻苦九、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濯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 路。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 。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数千,

12、罗拥在后,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值几钱?”答曰:“七八千。”颇遂开囊取绿,立偿之。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须叟,车轻得.进,群噪而前。绿:线织品,此处的。(2分)(2分)【注释】瓦瓮:陶制的小口大腹容器。向:将近、将近的意思。铃铎:代指车马。 用作货币的代用品。结络:捆扎瓦瓮的绳子。12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1)文中,两处加点词“于”的意思是的;两处加点词“得”的意思是A.相同B.不同(2)根据文意,“属天寒”中“属” 一词的解释,应选的一项是A“同“嘱”,嘱托。例一一“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B-类,一类。例一一“忠之属也”(曹刿论战)C、适逢

13、,适才。例一一“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史记留侯世家)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颇遂开囊取缴,立偿之。14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载瓦瓮车“进退不得”的原因 、和。 (3分)15 .从刘颇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个性特征中的两大亮点: 、。(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回答)(2分)十、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唐临为官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不啬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日:“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

14、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注释】万泉:古县名。丞:此处指辅助县令的从属官员。稼不啬:耕种与收获。明公:对县令的尊称。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合暮春时雨(-)(2)吾自当,其罪()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一(3分)A. “囚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系上绳子。B. “囚犯”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被关押。C. “囚犯”都是因为没有收入而被关押的。D. “囚犯”因为没有收入不能缴税被关押。13 .县令“不许”的原因是“”。(2分)(用原文语言回答)14 .选文有关唐临的语言描写共两处,前者表现了唐临 的想法,后者表现了唐临的品格,“临由是知名”中的“是&quo

15、t;指的是 这件事。(3分)H一、阅读 下文,完成1215题(12分)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 帝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若不称职,臣受其罪。”精心整理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有删节)【注释】郎:职官名称。吏部的下属官员。虎贲:武士。收:逮捕,拘押。妇:指许允的妻子。语出论语子路。不:同“否”。12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4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主可以理夺()(2分)(

16、2)下列“寻”与“勿扰,寻还”中的“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乃入吴寻二陆B.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C.未果,寻病终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举尔所知14 .许允最终获释的主要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5 .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允接受魏明帝质问时巧妙应答,显示出他的才情。B、许允是听从他妻子的劝诫后在举贤能时任人唯贤的。C、从许允之妻的言行中看出她机智聪明与不凡的气度。D、许允的妻子是一个擅长“作粟粥”并料事如神的人。十二、阅读 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桓公知士齐桓公深知宁戚,将任

17、之以政。群臣争谗之,曰:“宁戚卫人,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若果真贤,用之未晚也。 公曰:“不然,患其有小恶者,民人知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乃夜举火而爵 之,以为卿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桓公可谓善求士矣。【注释】爵:大摆筵席九合:多次联合一匡 :安定统一'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将任之以政 ()(2)以为卿相 ()13.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是 (3分)A.宁戚是卫国人,(卫国)离开齐国不远,您可以派人去调查他。B.宁戚是守卫者,到齐国上任不久,您可以叫人去问问他的情况。C.宁戚保卫人民,消灭齐国时间不久,您可以让人调查这件事了。D.宁戚是卫国人,(卫国)

18、与齐国距离不远,您可能派人问过了吧。14 .齐桓公认为“失天下之士”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2分)15 .从这件事看出,齐桓公比群臣高明之处在于 (3分)十三、阅读 文,完成1114题(12分)吕蒙正不受镜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注】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鉴:镜子。饲:找到、等到。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 用。李卫公:李靖,官为宰相,唐朝功臣。11、词语积累。(4分)精心整理(1)选

19、择符合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的一项()昔贤之所难也A 、nm,不好 B > n cn,灾祸 C > ndn,不容易(2)选择与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D 、属予作文以记之A、以其境过清 B、以为妙绝 C、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13、“其弟伺间从容言之”的“之”具体是指(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吕蒙正“不受镜”的根本原因是(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十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田子为相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得金百两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

20、曰:“为相 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 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感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注释】归休:休假回家。馆:这里指"家"。造:往或者到。1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为相三年不食,乎? ()(2)田子愧惭走,出()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3分)子安得此金?13、“治官如此,而雨也中一的“嗫晨在文中指:(3分)(1) (2) 14、“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表现了:(2分)十五、阅读 下文,完成12 15题(12分)王敦 有废明帝 意,

21、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之不孝,皆云温太真所说。及.温来,敦便奋其威容,问温:“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使温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正色曰:“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注】王敦:东晋大臣,有谋权篡位之心。明帝:司马绍,即后文的太子。温太真:东晋政治家,曾任太子的近侍官。钩深致远:指学识广博精深12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及温来()欲使温从.己()13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人物没法估量君子德行。B .我没有资格估量君子的德行。C.小人物无法测量君子德行。D.我没有凭借测量君子的德行。14 .文中能体

22、现温太真有胆识的语句是 (2分)15 .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表现主人公王敦的有勇有谋。B.称赞明帝的广博学识与孝顺。C.表现真正勇者的威武不屈。D .赞扬温太真的智慧与善辩。精心整理十六、阅读 下文完成11 14题.(12分)王家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注释】:王家兄弟:指王徽之(字子猷),王操之(字子重),王献之(字子敬),三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谢 公:即谢安。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相关链接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

23、屋顶)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鞋);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 扶凭(互相依靠着)而出,不异平常。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1)王家兄弟三人俱诣,谢公()(2)多论俗事(.)12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善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B. 吉祥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C.善良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D. 吉祥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13 .谢公认为“小者最胜”的具体依据是(2分)14 .结合相关链接,说说王子敬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十七、阅读 下文,完成1215题(12分)使人索回书蒋堂初为淮南转运使 ,冬至日,各县致贺书,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索回书,

24、左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左右曰:“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令必 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注释:蒋堂:人名。淮南转运使,官职。使人:使者,即下文的“皂隶”(衙门中的听差)。延誉:为 他人扩大声望。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皆投书即还.()(2)后卒为名臣()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乃为一简答之,方去。14皂隶“如此野狠”的具体表现是(1) (2) (2分)(用原文回答)1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加点词“不敢慢”的“慢”和快慢的“慢”同义。B蒋堂为县令“延誉”是因为“使人”的“野狠”。C文中“令必健” 一句的意思是说县令做事必定严格。D选文主要表现了蒋堂是个判断力强,有识人之明的人。十八、阅读 下文,完成1215题(12分)张孝基仁爱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