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浙江江省省宁宁波波市市矿矿产产资资源源规规划划(2016-2020 年)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2目目 录录一、总一、总则则.1(一)规划目的、依据和定位.1(二)指导思想.2(三)基本原则.2二、现状与形势二、现状与形势.4(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4(二)矿产资源现状.5(三)矿产资源形势.9三、规划目标三、规划目标.13(一)规划期目标(2016-2020 年).13(二)展望期目标(2020-2025 年).14四、地质矿产勘查四、地质矿产勘查.15(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15(二)矿产资源勘查.16(三)地质勘

2、查管理.17五、五、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18(一)开发矿种和矿山数量调控.18(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区.19(三)新建矿山准入条件.22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3(四) 江北区、镇海区“三区”划分方案 .23(五)矿产资源开发管理.25六、矿山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保护六、矿山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保护.27(一)矿山转型升级.27(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28(三)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9七、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创新七、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创新.31(一)完善采矿权市场化配置机制.31(二)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3

3、1(三)深化地矿信用体系建设.31(四)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制度改革.32(五)推动地质资料信息集成与共建共享.32八、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八、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33(一)加强规划约束,严格目标考核.33(二)加强组织协调,实现规划衔接.33(三)加强监测评估,严格监督管理.33(四)加强规划宣传,营造良好氛围.34九、附则九、附则.35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4附表附表1、宁波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2、宁波市主要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3、宁波市探矿权现状表4、宁波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5、宁波市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6、宁波市江北

4、区、镇海区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7、宁波市江北区、镇海区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8-1、宁波市重点治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规划表8-2、宁波市一般治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规划表9、宁波市级规划禁采区域一览表附图附图1、宁波市矿产资源分布图2、宁波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勘查现状图3、宁波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4、宁波市江北区镇海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5、宁波市江北区乌石山石料开采区(KC1)规划详图6、宁波市镇海区杜夹岙石料开采区(KC2)规划详图7、宁波市镇海区蔡家岙石料开采区(KC3)规划详图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

5、年)1一、总一、总则则(一)规划目的、依据和定位(一)规划目的、依据和定位“十三五”时期,我市将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着力打造港口经济圈,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着力构建宁波都市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下坚实基础,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十三五”期间,我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仍将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 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第三轮市、县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 浙江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规

6、程 、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015 年修编) 、 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 、 宁波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 宁波市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宁波市生态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在总结上一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成效、分析研究“十三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形势基础上,编制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 (以下简称规划 ) 。规划阐明了“十三五”时期我市矿产资源监管工作目标、基本任务和主要举措,有序安排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矿山转型升级和绿色发

7、展进行全面部署,统筹安排矿山生态环境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2保护与治理,明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本规划是浙江省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专项规划之一,是我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是我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依据。其中江北区、镇海区的矿产资源规划内容纳入宁波市级规划。规划基准年为 2015 年。规划期限:2016 年2020 年,并展望到 2025 年。规划适用于宁波市行政区域范围。(二)指导思想(二)指导思想认真贯

8、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八八战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突出“绿色”发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优化建筑石料等矿产保障为目标,以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为主线,按照“生态优先、供需平衡、布局合理、扩能压点、矿地统筹”的总体思路,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矿山转型升级,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美丽宁波建设协调发展。(三)基本原则(三)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严格执行规划分区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矿山数量,提高准入门槛,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从源头上把矿产开发对周边环境及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

9、最低,促进矿产开发与其它自然资源开发、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3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坚持需求导向,统筹布局。坚持需求导向,统筹布局。根据全市矿山数量、资源储量科学统筹矿产勘查开发布局与时序,合理设置采矿权,形成协调有序的资源开发保护新格局。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对建筑石料等矿产需求。坚持依法行政,从严管矿。坚持依法行政,从严管矿。不断提高矿政管理队伍的政策水平、业务素质、监管能力和服务意识,严厉打击非法采矿、私挖乱采,增强矿业权人依法采(探)矿意识,促进矿产勘查开发规范有序发展。坚持公众参与,共治共

10、享。坚持公众参与,共治共享。结合“两路两侧” 、 “四边三化” 、“三改一拆” 、 “五水共治”等专项行动,矿地综合利用、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矿山地质公园建设等工作,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矿山规划、治理和利用,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共享体系,实现治理成果全民共享。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4二、现状与形势二、现状与形势(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宁波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舟山群岛,南依三门湾,西接绍兴市,北濒杭州湾。下辖 6 区 4 县(市) ,陆域面积 9816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8232.9 平

11、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594.4 公里,大小岛屿 614 个,面积 262.9 平方公里。宁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地面积占陆域的 24.9%,丘陵占 25.2%,台地占1.5%,谷(盆)地占 8.1%,平原占 40.3%。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6.4,年平均降水量 1480 毫米左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1850 小时。2015 年底常住人口 782.5 万人,其中市区面积 2462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232.1 万人。宁波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际贸易物流港、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先进制造

12、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是“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5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011.5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02475 元,完成财政总收入 2072.7 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为3.649.047.4;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 8.90 亿吨(宁波港 5.1 亿吨) ,居全球港口首位,集装箱吞吐量 2063 万标箱(宁波港 1982 万标箱) ,跃居全球第四。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5(二)矿产资源现状(二)矿产资源现状1、

13、矿产资源禀赋、矿产资源禀赋宁波市矿产资源情况基本查明,列入浙江省矿产资源表的矿产 14 种,矿产地 18 处(见附表 2) 。矿产资源特点是:建筑石料矿产资源丰富,陶土、叶蜡石、珍珠岩、沸石、萤石、石英岩、地热等资源具有一定的远景,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少,能源矿产资源缺乏(见附表 1) 。(1)金属矿产。主要有铅、锌、多金属、铁、金、银、钨、钼等矿种。仅宁海储家铅锌矿为小型矿床,其余均为矿(化)点,因品质偏低目前均未开采利用。(2)非金属矿产。相对丰富,其中建筑石料、石材(梅园石等)资源储量较大,质量优,是宁波市的优势矿种,开发利用潜力大;其它矿种有萤石、陶土、石英岩、高岭土、叶蜡石、沸石、明矾石

14、、珍珠岩、膨润土、饰面板材、建筑用砂、粘土等。主要非金属矿产如下:建筑石料建筑石料 分布在低山丘陵区,主要由火山岩组成,石质优,资源潜力大。建筑石材建筑石材有梅园石、虎斑石等特色石材和其它一般石材两种。梅园石分布于海曙区鄞江镇梅园村,岩性为浅灰色粉砂岩,色泽均匀,石质细腻,块度大,可制作石狮等工艺雕刻和定型石。虎斑石产于宁海县西店镇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体中,可作饰面板材。一般石材分布于鄞州区五乡镇、东吴镇,奉化区松岙镇和宁海县长街镇等地,岩性为浅灰色玻屑凝灰岩,块度大,可制作石板、石柱和块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6石。建筑用砂建筑用砂有河砂

15、、海砂、机制砂 3 种。河砂主要分布于奉化区的剡江、县江、东江流域和宁海县白溪中下游,经多年开采,河砂资源量日趋减少。海砂主要分布于北仑港区附近海域、穿山半岛东侧海域,目前已禁采。适于加工机制砂的花岗岩、凝灰岩资源极为丰富。萤石矿萤石矿主要分布在余姚市、鄞州区、象山县、北仑区等地,有中型矿床 1 处,小型矿床 3 处。陶土陶土主要分布于宁海县王爱、道士桥等地。叶蜡石叶蜡石主要分布于宁海县深甽、茶山等地,有中型矿床 1 处。石英岩石英岩主要分布于镇海区九龙湖一带,有小型矿床 1 处。此外,还查明鄞州区横溪镇凤凰山明矾石矿及黄铁矿、镇海区庄市膏盐矿、象山县高塘乡珍珠岩矿、宁海县牛台沸石矿、鄞州区酒

16、埕岩高岭土矿等。()能源矿产泥炭泥炭 主要分布于镇海区骆驼、海曙区望春一带,未详细勘查。()天然矿泉水、地热天然矿泉水天然矿泉水 零星分布于余姚市、奉化区、宁海县、象山县、鄞州区、北仑区、镇海区等地,资源较丰富,查明矿泉水水源地 17处。地热地热 查明宁海县深甽镇温泉 1 处,井口水温 43.547,日涌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7水量 9501300 立方米;余姚市陆埠镇 1 处,井口水温 3436,探明可开采量为 350 立方米/日;杭州湾长河凹陷、象山县爵溪街道经钻探证实,有地热利用潜力。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矿产资源开发利

17、用与保护现状(1)上一轮规划实施的主要成果)上一轮规划实施的主要成果开采总量实现有效供给,有力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开采总量实现有效供给,有力保障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开采建筑用石料约 4.72 亿吨,其中 2015 年开采9490 万吨、销售额 19.92 亿元,年度产量继续高位平稳运行,有效保障了宁波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轨道交通、城区快速路、水利围垦等重大工程和民生设施的顺利建成,发挥了基础保障作用。在满足市内需求的同时,有部分建筑石料外销上海、江苏、天津等地。矿山数量有效控制,矿山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矿山数量有效控制,矿山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全市矿山数量一直

18、保持逐年减少的态势。经营性石料矿山由2009 年底的 142 家大幅减少到 2015 年底的 62 家。矿产开发逐步规范,矿山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大幅提升,石料矿山年均生产规模由 2009 年的 53 万吨提高到 2015 年的 106 万吨,大中型矿山占45%。矿山开发布局趋于合理,开发秩序更加规范。矿山开发布局趋于合理,开发秩序更加规范。通过严格实行“禁采区” 、 “限采区”和“开采区”的三区管理,全市石料矿山进一步向海曙区高桥及鄞州区东部,慈溪市南部,余姚市西部,北仑区峙头,象山港北岸和象山东部沿海地带的规划开采区集聚。矿业权交易全部在省、市两级交易平台进行网上交易,市场环境更加公开、

19、公平、公正。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矿山越界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8开采得到有效遏制,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全面好转。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稳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成效明显。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稳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成效明显。全市累计投入资金 2.02 亿元,完成了 156 处废弃矿山生态治理,是原治理计划 103 家的 151%。建成绿色矿山 37 家,其中省级 9 家、市级 12 家、县级 16 家,建成率达到 71%。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全面落实,截至 2015 年底,全市累计收取治理备用金 7.05亿元,支出 0.96 亿元,结

20、存 6.09 亿元。地勘工作稳步推进,地热勘查有所突破。地勘工作稳步推进,地热勘查有所突破。 “十二五”期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省政府实施意见,市政府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签订了宁波市地质环境综合监测与管理示范区科技合作协议,加快推进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完成了宁波市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一期) ,15 万力洋镇、石浦镇标准图幅环境地质调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矿产资源勘查稳步开展,截至 2015 年底,登记探矿权 12 个,其中金属多金属6 个、萤石 4 个、地热 2 个(见附表 3) ,特别是地热勘查在余姚市陆埠、杭州湾长河凹陷、宁海县深甽和象山县爵溪等地取得突破。

21、(2)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矿产资源开发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矿山布局仍然不尽合理。小型矿山比例仍然较高,占到总数的 55%,不少矿山仍处于主要交通干线可视范围内,矿山布局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矿山规范化开采有待加强。部分矿山没有严格按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矿山“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的要求落实不到位,矿山开采技术水平偏低。三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9护亟需强化。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和矿地综合利用任重道远,绿色矿山建设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建设成效需要巩固和强化。表表 1 1 上一轮矿产资源规划主

22、要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上一轮矿产资源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规划内容基准年(2009 年)2015 年规划目标2015 年完成情况指标属性产值(亿元)9.0612.1419.92矿产经济利税(亿元)1.201.701.99建筑石料(万吨)8623120009490建筑石材(万立方米)6.387/开采总量矿泉水及地热(万吨)0.80.833预期性矿山总数(个)20326198经营性建筑石料(个)14213062工程性建筑石料(个)207627矿山数量其中其他矿山(个)41559新建矿山最小规模建筑石料(万吨/年)205085%为 50万吨/年以上露天开采回采率(%)959595资源利用水平综合利

23、用率(%)909598废弃矿山治理数量(个)/103156约束性废弃矿井治理(个)02222绿色矿山建成率(%)35471矿山生态环境矿地综合利用(亩)69220003511预期性(三)矿产资源形势(三)矿产资源形势1、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坚定实施“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实现动力转换。宁波将进入从中等收入向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10高收入地区迈进,从城镇化快速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变,从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向全面创新驱动转型的发展阶段。为此,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必须超前谋划,主

24、动适应新形势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发展绿色矿山、强化资源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发展绿色矿山、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约集约利用。 “十三五”期间,宁波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促进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要求全面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矿产资源和矿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环境治理的全过程中,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开发与高效利用,提高湿法、全封闭等粉尘防控技术,推进资源深加工,强化矿山尾矿资源化利用,着重抓好矿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基本建设高位运行,要求加强石料等基础建材的有效供应。基本建设高位运行,要求加强石料等基础建材的有效供应。“十三五”期间,我市将聚焦港口经济

25、圈、城市国际化、宁波都市区、创新型城市等四大重点,谋划安排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城乡统筹、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重大建设项目 1450 个,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 1.7 万亿元左右,2020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5%。为此,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在布局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根据产业布局、重大建设等要求,做到应保尽保,并进一步增强供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国土空间的战略性、精细化布局,要求进一步优化矿实现国土空间的战略性、精细化布局,要求进一步优化矿山布局。山布局。 “十三五”期间,宏观层面上,我市将打造“一核两翼、两带三湾”多节点网络化的现代都市格局,建设集约高效、绿色智慧、宜居宜业的品

26、质魅力都市;微观层面上,市域将按照城镇、生态、农业三类空间进行管控。矿山布局既要在宏观层面上规避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视觉敏感区等保护红线,又要在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11微观层面考虑资源有效保障,实现市域范围内矿山的优化布局。增强创新驱动力,要求加快矿产资源领域的改革创新。增强创新驱动力,要求加快矿产资源领域的改革创新。要顺应国家在资源领域的改革导向,从当前我市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热点、难点出发,勇于改革探索,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市场配置、行政审批和信息化监管、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等方面的制度和技术创新,完善矿产资源开发

27、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体制机制。争创更高品质的民生幸福城市,要求优化矿产资源开发的争创更高品质的民生幸福城市,要求优化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在日益重视社会公平、区域协调、生产生活和谐等背景下,要求在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生产生活负面影响的同时,更加重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镇、村、群众等各方利益的协调,构建矿区与社区的和谐发展机制。2、矿产资源需求预测与保障能力分析、矿产资源需求预测与保障能力分析根据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2014-2020 年) 等提供的相关数据,对 “十三五”期间我市普通建筑石料和建筑用砂的需求与保

28、障能力进行预测分析,见表 2:表表 2 宁波市规划期内建筑石料需求量预测表宁波市规划期内建筑石料需求量预测表序号工程类型碎石(万吨)宕碴(万吨)砂或机制砂(万吨)总量(万吨)1围垦工程38833000194188242港口1817140490841293铁路121693960827634机场2041571024635高速公路及国省道508639302543115596其它30202334151068647零量工程150070030025008外销预测65786578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12合计2330412464791243680普通

29、建筑石料:普通建筑石料:预测建筑石料规划期内总需求量约 4.4 亿吨,年均需求约 8800 万吨。2015 年,全市持证矿山生产规模为 12852万吨/年,实际产量 9490 万吨,达产率 74%。 “十三五”期间,只要按时序正常投放采矿权,严格控制外销,能够有效保障市场需求。地热资源:地热资源:为了发展休闲度假产业,市场对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意愿依然强烈,将继续做好余姚市、宁海县、杭州湾新区等地热勘查开发的引导、支持和规范工作。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13三、规划目标三、规划目标(一)规划期目标(一)规划期目标(2016-2020 年)年

30、)“十三五”期间,确保矿产资源有效保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更趋完善;矿山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明显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矿业权市场规范有序,矿产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规划期目标见表 3。建筑石料保障有力,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建筑石料保障有力,利用水平逐步提高。根据规划期内石料需求情况,合理投放开采区块数量,保障全市工程建设需要;资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建筑石料矿山的资源利用率达到 98%以上。矿山布局更加合理,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矿山布局更加合理,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矿山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全市经营性石料矿山数量控制在 50 家以内;扶持大型建筑石料矿山,逐步淘汰年产 100 万吨以下的中小型

31、建筑石料矿山(石材矿山和边远地区除外) ,力争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 80%;矿山企业在资源开采、产品加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和装备进一步提升。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矿地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矿地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 90%以上,矿山粉尘防治全部达标;规划期内关闭的矿山按照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等完成治理,确保不欠新帐;全市 195 家未治理的废弃矿山,治理率达到100;深入推进矿地综合利用,完成矿地综合利用 500 公顷以上。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更加完善,监管水平显著提高。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更加完善,监管水平显著提高。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矿业权出让

32、收益分配、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地矿信用监管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取得成效,矿产资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14源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管水平显著提高。表表 3 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主要指标表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主要指标表类别指标名称单位基准年(2015 年)2020 年指标属性产量开采量万吨94908800预期性建筑石料个6250经营性矿山其它个915项目用地红线内工程性矿山个13按需设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财政投资项目配套工程性矿山个14合理保障约束性新建矿山准入规模建筑石料万吨/年50100约束性大中型矿山比例建筑石

33、料%4580预期性数量个3745绿色矿山建设建成率%7190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矿山粉尘防治达标率%60100约束性数量个156195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治理完成率%100100废弃矿山治理矿山土地综合利用面积公顷234500约束性注: 新建矿山准入规模不适用于工程性矿山、边远地区矿山和石材(含块石)矿山。(二)展望期目标(二)展望期目标(2020-2025 年)年)全面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格局,矿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全面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废弃矿山治理全面完成,矿产资源开发方式得到根本转变,真正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34、矿业权有形市场规范运行,科学高效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更加完善。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15四、地质矿产勘查四、地质矿产勘查(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认真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推进浙江省地质调查战略合作协议”和市人民政府与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省地质勘查局签订的“宁波市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合作协议”,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亨、促进发展”为目标,推进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在宁波中心城区、宁波杭州湾新区、宁波南部滨海新区等开展 15 万和 11 万等高

35、精度综合地质调查,构建宁波城市可视化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开展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为城市规划开发、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支撑。开展海岸带地质调查。开展海岸带地质调查。围绕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开展海岸带区域地质环境、地质资源调查与评价,开展海岸带地质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基础性地质资料。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完成宁波市主要耕地分布区15 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进一步摸清耕地质量、生态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发展地方特色富硒生态农业提供依据。开展清洁能源调查。开展清洁能源调查。深

36、入开展宁波市浅层地温能、地下水等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监测工作,充分挖掘地热资源潜力,推进宁波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16盆地、杭州湾新区等地热资源勘查,寻找大、中型地热井,努力为宁波旅游开发做好地质资源保障。(二)矿产资源勘查(二)矿产资源勘查1、公益性矿产勘查、公益性矿产勘查宁波位于浙东沿海银铅锌非金属矿床 III 级成矿带的北端,IV级成矿区分别属嵊州象山银、铅、锌、硅藻土、萤石成矿远景区和上虞丁宅镇海银、铅、锌、萤石、明矾石、高岭土成矿远景区。根据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矿产资源赋存特点,准许中央资金和省地勘基金开展地热、铜、金、银、叶蜡

37、石等资源勘查。2、商业性矿产勘查、商业性矿产勘查完善商业性矿产勘查机制,引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活动,重点鼓励地热、矿泉水等矿产的商业性勘查,规划重点在以下区块进行地热勘查。杭州湾新区重点勘查区(杭州湾新区重点勘查区(ZT1) 。位于杭州湾新区,面积 9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 650 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250 平方公里,主要地热资源类型为新生代沉积盆地碎屑岩孔隙亚型,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及增温梯度,具有勘查开发前景。2012 年,勘探完成长热1 井,井深 1800 米,水温 53.5,水量 528 立方米/日。宁波盆地重点勘查区(宁波盆地重点勘查区(ZT2

38、)。位于宁波盆地西北侧基岩山区,含部分沉积平原区,呈北东向条带状,面积 1400 平方公里。最重要的断裂构造为澥浦-樟村断裂,是宁波盆地控盆断裂,沿断裂有小规模霏细斑岩出露,判断该区深部有大片花岗岩裂隙热储存在,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17具备一定的地热勘查价值。(三)地质勘查管理(三)地质勘查管理1、勘查矿种实行分类管理、勘查矿种实行分类管理禁止勘查矿种:硫铁矿;限制勘查矿种:铅、锌、钼、钨、稀土、萤石等;允许勘查矿种:禁止、限制勘查以外的矿种。将地热列为重点勘查矿种。2、依法依规设立探矿权、依法依规设立探矿权拟设探矿权位于宁波市生态保

39、护红线规划中除禁采区域外的环境敏感区域,必须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联合踏勘确认,组织开展论证,相关部门签署审查意见后,按规定程序办理。对于商业性低风险矿产勘查,实行招拍挂出让探矿权;对于商业性高风险矿产勘查,按照“依申请在先”方式登记探矿权。3、加强地质勘查项目监管、加强地质勘查项目监管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监管体系,制定地质调查工作监督考核办法,将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单位与项目组人员纳入地矿信用管理体系,并与资质年检、升级等挂钩。加强地质勘查项目督察,进一步规范探矿权管理。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18五、五、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

40、产资源开发利用(一)开发矿种和矿山数量调控(一)开发矿种和矿山数量调控1、禁止开采、限制开采和允许开采矿种、禁止开采、限制开采和允许开采矿种根据国家和省禁止、限制的开采矿种,结合宁波矿产资源特点,确定允许开采、限制开采、禁止开采矿种。一是禁止开采矿种,包括海砂、泥炭、砖瓦用粘土等;二是限制开采矿种,包括稀土、明矾石等;三是允许开采矿种,除禁止和限制开采以外的其他矿种,包括建筑石料、石材、矿泉水、地热等。2、矿山数量指标控制、矿山数量指标控制规划期末,全市经营性采矿权(除地热)总数控制在 65 家以内,其中经营性建筑石料矿山控制在 50 家以内,各区县(市)矿山控制指标,见表 4。普通建筑石料优

41、先满足本市建设需要,严格控制外销型石料矿山设置。表表 4 各区县(市)各区县(市)2020 年矿山数量控制指标表年矿山数量控制指标表2015 年采矿权数量(家)2020 年矿山控制数量(家)序号区县(市)经营性采矿权经营性建筑石料采矿权经营性采矿权经营性建筑石料采矿权1海曙区752江北区22213镇海区21214北仑区55445鄞州区1411536奉化区19171297余姚市12101298慈溪市55669宁海县548610象山县7776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19合计71626550(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区(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

42、划分区1、规划分区原则、规划分区原则按照五项原则,划定规划“禁采区” 、 “限采区”和“开采区”:一是遵守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上级规划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 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等基础性规划,并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利用等相关规划衔接的原则;二是遵循成矿地质规律和资源禀赋的原则;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原则;四是遵循资源分布与行政区域划分相结合的原则;五是遵循合理继承,依法管理的原则。2、分区管理要求、分区管理要求规划“禁采区”是指在规划期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及资源保护的要求或国家特殊需要等,受经济、技术、安全、环境

43、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禁止进行矿产资源开采的区域或地段。 “禁采区”内禁止任何固体矿产开发活动,地热、矿泉水等液体矿产在“禁采区”开发利用须严格论证,并征得相关管理部门同意。因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地质灾害治理等工程施工或建设项目在工程红线范围内施工需要设置采矿权的除外。线性“禁采区”表述为“禁采地段” 。规划“限采区”指在规划期内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及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或国家特殊需要等,受经济、技术、安全、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实行一定限制的区域。 “限采区”仅允许设置甲类矿产采矿权、工程性乙类矿产采矿权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

44、20 年)年)20和为边远地区建设服务的经营性乙类矿产采矿权。规划“开采区”是指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并有一定开发前景且经济技术条件较好;矿产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已形成规模开采或具备规模开发的基础;资源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或虽有影响但采后易于治理的区域。重点要优化矿山布局,鼓励矿山企业做大做强、节约集约、高效开发。3、市级规划禁采区、市级规划禁采区禁采区(禁采区(JC):):将宁波市绕城高速以内和列入国家及省、市政府公布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湿地、生态公益林、重要自然岸线、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军事要地、

45、城镇规划区域,一律设为禁采区。红线规划划定的一类、二类保护区也要设定为禁采区(具体名录参见附表 9) 。禁采地段:禁采地段:指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航道两侧可视范围和线型设施两侧可视范围,以及其它线型设施两侧一定距离内国家或地方规定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区域。三江六岸和境内重要河流可视范围内、城镇和历史名村规划区和可视范围内、生态红线一类、二类保护区域列入禁采地段以下区域一律设为禁采地段。甬台温、杭甬铁路,一环六射高速公路,G329、S213、S214、S215、S216、S311、S318、S319、S320 国省道,轨道交通,杭甬运河、三江六岸和境内重要河流三江六岸和境内重要河流等交通干线

46、两侧可视范围内。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21电力设施水平距离 300 米范围内,铁路线路距离 1000 米范围内,高速公路 500 米范围内,国(省、县)道 100 米范围内,乡道 50 米范围内,与公路渡口和中型以上公路桥梁 200 米范围内。石油天然气管道线 200 米范围内,与石油天然气管道有关的加压站、加热站、计量站、集油站、集气站、输油站、输气站、配气站、处理场、清管站、阀室、阀井、放空设施、油库、储气库、装卸栈桥、装卸场及穿越河流的管道线路中心线距离 500 米范围内,管道专用隧道中心线两侧 1000 米范围内。城镇和历史名村

47、规划区和可视范围,学校、敬老院、居民住宅、职工宿舍等长期有人居住的生活设施相关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因各种原因目前暂不能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地。4、市级开采基地、市级开采基地为了引导全市建筑石料矿山科学布局,根据全市石料区域需求状况,确定市域范围布置三个建筑石料开采供应基地:一是宁波中心城区外围供应基地。在鄞州、海曙、奉化、镇海、北仑合理设置一批采矿权,供应宁波中心城区及矿山周边地区。二是余慈片区供应基地。在余姚南部、慈溪南部合理设置一批采矿权,供应余慈地区城乡建设。三是南部片区供应基地。在象山、宁海合理设置一批采矿权,供应南部两县涉海项目和城乡建设。5、县级规划分区要求。、县级规划分区要求。根据矿

48、产资源条件、允许开采范围、开发利用现状,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规模开发、集约经营的原则,在上一轮规划开发布局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调整。县级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22分区划分为“禁采区、限采区、开采区” ,三区必须覆盖区县(市)陆域的全域。各区县(市)石料规划“开采区”设立既要与上一轮规划开发布局相衔接,又要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布局、交通运输条件、生态环境保护、矿地综合利用等因素,尽可能选择资源条件好、环境影响小、区位较隐蔽的区域。(三)新建矿山准入条件(三)新建矿山准入条件新建矿山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49、必须具备以下六项准入条件:一是规模条件。一是规模条件。新建矿山必须有查明资源储量,并有一定开发前景,矿山可采资源储量必须与生产规模、服务年限相适应。除工程性建设、治理性开采、边远山区和石材(含块石)外,新建经营性建筑石料矿山规模应达到 100 万吨/年以上,服务年限达到 10 年以上。边远山区设置采矿权需报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批复同意。二是布局条件。二是布局条件。新建矿山必须符合本规划分区要求,应优先设置在原采掘区域和生态环境治理区域,除整体移平外,自然原始山体原则上不得新设经营性矿山。矿界划定应符合相关规定,按照少留或不留边坡的原则整体一次性划定,不得分割设置,最终边坡应一次确定,以便于“边开采

50、边治理”。矿山底盘标高应根据便于矿地利用的原则确定。新划的开采区块范围必须包含未治理的原采掘宕口。三是审查条件。三是审查条件。采矿权设置必须经国土、安监、公安、环保、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23林业、乡(镇)街道等部门单位联合踏勘,并一致同意。要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安全生产的前置审查。四是出让条件。四是出让条件。经营性建筑石料采矿权一律挂牌出让,出让前政策处理由当地政府负责落实,满足“净矿”出让要求;工程性协议出让矿山的设置应满足用料平衡要求,不得外销;采矿权按规定在省、市两级矿业权交易中心出让。五是资质人员条件。五是资质人员条件。矿山

51、企业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应配备地质、测量和采矿技术人员,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专(兼)职环保人员。六是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条件。六是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条件。矿山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必须具备与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相适应的污染物处理能力,落实生态保护措施,按开发利用与安全设施设计方案配备相应的防尘降尘及安全装备,鼓励工厂化全封闭方式生产;必须履行安全生产审批手续,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四)(四) 江北区、镇海区江北区、镇海区“三区三区”划分方案划分方案1、规划三个禁采区、规划三个禁采区(1)江北区慈城古镇保国寺禁采区(JC1)位于江北城区和慈城镇,面

52、积 60.21 平方公里,占江北区总面积的 28.8%。主要保护对象有生态防护林、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国寺、宁波地震台、慈城古镇、荪湖休闲度假旅游区、英雄水库、毛力水库、荪湖水库、五婆湖水库等。(2)镇海区九龙湖禁采区(JC2)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24位于镇海区九龙湖镇西部丘陵区,面积 31.14 平方公里,占镇海区陆地面积的 13.14%。主要保护对象有九龙湖景区、九龙湖水库、朗家坪水库、小洞岙水库、三圣殿水库等。(3)镇海区招宝山灵山禁采区(JC3)位于镇海区招宝山灵山一带,面积 169.23 平方公里,占镇海区陆地面积的 71.

53、41%。主要保护城镇建设区、招宝山名胜风景区、历史海防遗址和文物古迹、军事设施、国道线、铁路线、轻轨线、海岸小丘及平原区等。2、规划三个开采区、规划三个开采区(1)江北区乌石山石料开采区(KC1) 。位于江北区慈城镇乌石山一带,面积 1.05 平方公里。区内出露上侏罗统高坞组熔结凝灰岩, 是良好的普通建筑石料。现有石料矿山 1 家,服务年限至 2016年 12 月 31 日,年生产规模 200 万吨,为省级绿色矿山,矿产品主要供应江北区工程建设。开采区自然条件较好,交通运输方便。(2)镇海区杜夹岙石料开采区(KC2) 。位于镇海区九龙湖镇杜夹岙应家一带,面积约 0.75 平方公里。出露上侏罗统

54、凝灰岩,石质优。现有工程性石料矿山 1 家,服务年限至 2018 年 1 月 6 日,年生产规模 120 万吨,为省级绿色矿山,矿产品全部供应泥螺山北侧围垦工程。开采区自然条件较好,交通运输方便。(3)镇海区蔡家岙石料开采区(KC3) 。位于镇海区九龙湖镇南部大面山-山头黄一带,面积 2.03 平方公里。区内出露上侏罗统熔结凝灰岩及下白垩统凝灰岩, 是较好的普通建筑石料。现有露天石料矿山 1 家,服务年限至 2016 年 3 月 8 日,年生产规模 62 万吨,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25是镇海区内唯一的经营性矿山,现为市级绿色矿山。到期

55、关闭后拟新设采矿权 1 宗,规划生产规模 300 万吨/年,服务年限 10 年。开采区自然条件较好,交通运输方便。3、规划限采区、规划限采区规划禁采区、规划开采区及其它禁采地段以外的区域为规划限采区。江北规划限采区内现有矿山 1 家,到期治理后关闭;镇海规划限采区内无矿山设置。4、采矿权设置区块、采矿权设置区块镇海区划定九龙湖镇中心村大面山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一个开采规划区块,江北区没有划定开采规划区块,具体如下:(1)划定原则和管理要求。镇海区开采规划区块位于蔡家岙石料开采区(KC3) ,属已设采矿权结束后新立。按整体一次性、少留或不留边坡的原则划定范围。应按规定建设绿色矿山,粉尘防治必须

56、达标,实行边开采边治理,终了边坡和矿地应严格按照矿山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进行整治。(2)划定结果。开采规划区块面积 0.54 平方公里,开采标高+127.33+5 米,拐点坐标见附表 7。矿区名称为镇海区九龙湖镇中心村大面山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生产规模为 300 万吨/年,服务年限为 10 年,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出让方式为挂牌出让。(五)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五)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按照“生态优先、供需平衡、布局合理、扩能压点、矿地统筹”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26的要求,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管理。1、优化采矿权设置管理、优化采

57、矿权设置管理建立完善设置区划审查制度,采矿权设置必须符合规划“三区”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切实从源头上抓好前置审查。按照构建大中型矿山为主体的要求,合理调控开采总量、矿山数量和空间布局。做好采矿权实地核查工作,完善“净采矿权”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责任主体和工作要求。2、强化采矿权市场建设、强化采矿权市场建设科学评估采矿权价款,合理确定出让起始价。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新设采矿权除按规定允许以申请在先方式或协议方式出让外,一律以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出让。积极引导优质社会资本进入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提升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的整体水平。3、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能力、

58、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能力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国土、公安、安监、环保、林业等部门应建立联合工作制度,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改革创新监管手段,建立采矿权人信用管理制度,发挥社会监督管理作用。依法查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27六、矿山转型升级与六、矿山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一)矿山转型升级(一)矿山转型升级1、提高矿产资源开采水平提高矿产资源开采水平按矿石类型、矿石质量,分类开采,实现优矿优用。石料矿山要严格采用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开采,临近最终边

59、坡应采用预裂(光面)爆破,利于边坡生态治理,鼓励矿山企业实行“边开采、边治理”的生产模式。矿山开采底盘标高要有利于矿地平整开发,实现矿山开采、矿地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多赢。2 2、加强加工技术和企业管理、加强加工技术和企业管理鼓励矿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采用信息化视频,实现远程作业监控。矿山碎石、机制砂加工应采用工厂化全封闭生产,以及自动化湿法除尘、干法捕尘集尘设备等等,强化粉尘防治。矿山企业应对砂石运输车辆采取全封闭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的遗撒和扬尘。引导矿山企业配备测量、地质、采矿、经济管理、安全管理等专业人才,推进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3、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

60、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引导石料矿山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以及产品系列化,开发新产品,生产条石、块石、碎石和机制砂。积极推进利用花岗岩、凝灰岩开发机制砂及尾矿机制砂加工,石料矿山应做到无尾矿堆放,综合利用率达到 98%以上。创新地热开发利用技术和利用模式,加强地热资源梯级开发利用,引导浅层地温能评价利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浙江省宁波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年)28用,提高地热、浅层地温能等在能源利用中的比重。(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按照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浙江”和“美丽宁波”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统筹协调矿产开发与环境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