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考试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病理学考试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病理学考试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病理学考试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病理学考试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习题及答案第1章 绪论名词解释:1.病理学 (Pathology) 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 2.活体组织检查 (biopsy) 简称活检,从患者病变处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的方法。第2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习题及答案一、 A 型题 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现的钙化是: A. 营养不良性钙化 B. 转移性钙化 C. 补 Ca + D. Ca + 排出减少 E.VitD 摄多 2 细胞水肿时,细胞内: A.H 2 0 多、 Na + B. H 2 0

2、 多、 K + 多 C. H 2 0 多、 Ca + 多 D. H 2 0 多、 Mg + 多 E. 以上都对 3 心肌脂肪变性(虎斑心)最明显表现在: A. 左心室乳头肌 B. 左心室前壁 C. 左心室后壁 D. 室间隔 E. 左心房 4 肝细胞脂肪变性时所形成的细胞内圆形滴其主要成分为 A. 类脂 B. 脂褐素 C. 脂蛋白 D. 中性脂肪 E. 胆固醇 5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是 A. 核碎 B. 自噬泡增多 C. 核染色质深染 D. 胞质染 E. 核糖体减少 6 不属于凝固性坏死的病变是 A. 干酪样坏死 B. 肝阿米巴病严重变质 C. 肝细胞嗜酸性小体 D. 脾梗死 E. 肾梗死

3、7 区别机体组织,坏死与尸体组织自溶时,最无诊断价值的病理变化是: A. 核碎裂、核溶解 B. 间质纤维蛋白样坏死 C. 坏死灶呈楔形 D. 中性粒细胞浸润 E. 充血反应带 8 细胞坏死过程中核变小,染色质浓聚,被称为: A. 核碎裂 B. 核溶解 C. 核固缩 D. 核内包涵体 E. 核裂解 9 中枢神经系统的坏死常为: A. 脂肪坏死 B. 坏疽 C. 干酪样坏死 D. 凝固性坏死 E. 液化性坏死 10 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可发生: A. 梗死 B. 凝固 C. 坏疽 D. 栓塞 E. 凋亡 11 不称为玻璃样变的病变为: A.Rusell 氏小体 B.Negri 氏小体 C.A

4、schoff 小体 D.Mallory 小体 E.Councilman 小体 12 不发生机化的病灶是: A. 息肉 B. 坏死 C. 血栓 D. 血肿 E. 赘生物 13. 下列萎缩中不属于病理性萎缩的是 A 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肝 B. 晚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肾 C. 老年女性的卵巢 D. 截瘫病人的双下肢 E. 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脑 14. 气球样变的细胞最常见于 A. 心 B. 肝 C. 肾 D. 脑 E. 脾 15. 结缔组织、血管壁及细胞内透明变性的共同点是 A. 发病机制相似 B. 肉眼形态相似 C. 组织学形态相似 D. 后果相似 E. 全部都是蛋白质蓄积所致 16 全身性营养不

5、良时,最早发生萎缩的器官或组织是 A 脂肪组织 B 骨骼肌 C 心肌 D 肝 E 脑 17 萎缩的心肌细胞内常可出现 A 橙色血质 B 疟色素 C 脂褐素 D 含铁血黄素 E 黑色素 18 引起脑萎缩的常见原因是 A 颈内动脉分支栓塞 B 颅内压升高 C 乙型脑炎 D 结核性脑膜炎 E 脑动脉粥样硬化 19 不伴有细胞增生的肥大器官常是 A 乳腺 B 心脏 C 肾 D 扁桃体 E 前列腺 20 不能根据形态改变而加以确定的坏死为 A 凝固性坏死 B 坏疽 C 纤维蛋白样坏死 D 液化性坏死 E 酶性脂肪坏死 21 属不可逆性的病变是 A 水样变性 B 线粒体肿胀 C 脂肪变性 D 内质网扩张

6、E 核碎裂 22 下列哪种情况下,增生和肥大同时发生? A. 左心室肥大 B. 妊娠子宫和哺乳乳腺的增大 C. 骨骼肌增粗 D. 乳腺纤维束性变 E. 子宫内膜的囊状增生 23 下述属于细胞的适应,但除外 A. 萎缩 B. 增生 C. 肥大 D. 化生 E. 机化 24 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 A. 心肌 B. 脑 C. 肝 D. 横纹肌 E. 脂肪 25 下列哪种情况不能称之为肥大 A. 胃腔高度扩张致胃体积增大 B. 狭窄上方肠段肠壁肥厚 C. 肝脏部分切除后,残留肝脏的增大 D. 运动员的粗状肌肉 E. 前列腺肥大引起的梁状膀胱 26 下列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细胞

7、的适应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病理变化 B. 细胞的适应不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病理变化 C. 细胞的损伤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病理变化 D. 细胞的适应和损伤都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病理变化 E. 以上叙述都不正确 27 从肉眼形态上判断心脏萎缩的最主要根据是 A. 颜色呈棕褐色 B. 心脏体积小 C. 心肌质地硬韧 D. 心脏变形,表面血管绷直 E. 心脏外形不变,表面血管弯曲 28 子宫内膜增生症是 A. 生理性增生 B. 肿瘤性增生 C. 内分泌性 D. 不典型增生 E. 代偿性增生 29 下列哪一器官的增生不受激素的作用 A. 唾液腺 B. 前列腺 C. 肾上腺 D. 甲状腺 E. 乳腺 30 脑萎缩

8、的标本,脑表面的特征性改变是 A. 脑沟变窄,脑回变平 B. 脑沟加深,脑回增宽 C. 脑沟加深,脑回变窄 D. 脑沟变窄,脑回增宽 E. 脑沟变浅,脑回变窄  二、 型题 31 下列哪些损伤因素,可直接损伤细胞: A. 遗传因素 B. 社会心理、精神障碍因素 C. 生物因素 D. 化学因素 E. 免疫因素 32 影响化学性损伤的重要因素包括 A. 化学物质的毒力 B. 剂量 C. 吸收、蓄积部位 D. 代谢或排出部位 E. 代谢速度的个体差异 33 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发生原因是: A. 三磷腺苷增多 B. 甘油三酯输出障碍 C. 脂肪酸氧化障碍 D. 中性脂肪合成过多 E. 脂蛋白合

9、成减少 34 可发生纤维蛋白样坏死的组织是: A. 血管壁 B. 骨组织 C. 胶原纤维 D. 神经纤维 E. 肌纤维 35. 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萎缩的原因有 A. 局部缺血 B. 局部长期受压 C. 左下肢骨折长期卧床 D. 慢性消耗性疾病 E. 长期饥饿 36. 不属于病理性萎缩的有 A. 脑动脉粥样硬化时的脑萎缩 B. 青春期后的胸腺萎缩 C. 老年妇女的卵巢萎缩 D. 脑出血后的下肢萎缩 E. 输尿管结石所致的肾萎缩 37. 心肌萎缩的超微结构变化有 A. 自噬小体增多 B. 线粒体增多 C. 高尔基体增多 D. 内质网增多 E. 脂褐素增多 38. 下列那些器官体积增大与内分泌有关

10、A. 双侧甲状腺对称性增大 B. 前列腺增生症 C. 高血压的心脏肥大 D. 妊娠期子宫增大 E. 运动员的与运动有关的肌肉肥大 39. 消化道的坏死组织分离、排出后,可形成 A. 糜烂 B. 溃疡 C. 空洞 D. 窦 E. 瘢痕 40. 组织、细胞发生坏死时,其形态改变多样,包括 A. 核固缩、碎裂、溶解 B. 胞质嗜酸性增加 C. 基质和纤维裂解 D. 炎细胞浸润 E. 细胞结构、轮廓保存 41. 可发生坏疽的器官或组织是 A. 皮肤 B. 肺 C. 阑尾 D. 脾 E. 子宫 42. 淀粉样变病灶的病理形态特点为 A. 呈嗜酸性 B. 刚果红染成橘红色 C. 集中分布于细胞内 D. 电

11、镜显示原纤维结构 E. 内含淀粉类物质 43 萎缩心肌的电镜形态特点包括 A. 自噬泡增多 B. 线粒体减少 C. 溶酶体增多 D. 内质网减少 E. 肌原纤维增多 44 易发生化生的组织为 A. 关节软骨 B. 支气管粘膜 C. 横纹肌 D. 宫颈粘膜 E. 胃粘膜 45 好发鳞状上皮化生的部位有 A. 宫颈 B. 肾 C. 支气管 D. 阴道壁 E. 口腔粘膜 46 脑实质萎缩可发生于 A. 脑动脉粥样硬化 B. 脑积水 C. 脑脓肿 D. 乙型脑炎 E. 脑动脉栓塞 47 心脏萎缩在大体上表现为 A. 体积缩小 B. 心室内膜呈虎斑状 C. 冠状血管迂曲 D. 心肌呈褐色 E. 乳头肌变

12、粗 48 下列哪些器官发生的增生与激素作用有关 A. 乳腺 B. 甲状腺 C. 肾上腺 D. 唾液腺 E. 扁桃体 49 下述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中,哪些可以癌变 A. 代偿性肥大 B. 鳞状上皮化生 C. 过度增生 D. 肠上皮化生 E. 萎缩 三、名词解释 50. 适应( adaptation ) 51. 损伤( injury ) 52. 萎缩( atrophy ) 53. 肥大( hypertrophy ) 54. 增生( hyperplasia ) 55. 化生( metaplasia ) 56. 变性( degeneration ) 57. 脂肪变性( fatty degenerat

13、ion or fatty change ) 58. 营养不良性钙化( dystrophic calcification ) 59. 坏死( necrosis ) 60. 凝固性坏死( coagulative necrosis ) 61. 干酪样坏死( caseous necrosis ) 62. 坏疽( gangrene ) 63. 液化性坏死( liquefactive necrosis ) 64. 机化( organization ) 65. 包裹( encapsulation ) 66. 凋亡( apoptosis ) 四、问答题 67. 试述细胞水肿的主要原因、发生机制、好发器官和病变

14、特点。 68. 试述肝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后果。 69. 简述坏死的过程及其基本病理变化。 70. 变性与坏死有何关系?如何从形态学上区别变性与坏死? 71. 坏死对机体的影晌与哪些因素有关?举例说明。 72. 坏死与凋亡在形态上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一、 型题 1.A 2.A 3.A 4.D 5.A 6.B 7.B 8.C 9.E 10.C 11.C 12.A 13.C 14.B 15.C 16.A 17.C 18.E 19.B 20.C 21.E 22.B 23.E 24.E 25.A 26.D 27.E 28.C 29.A 30.C  二、型题 31 .CDE 3

15、2.ABCDE 33.BCDE 34.AC 35.ABC 36.BC 37.AE 38.ABD 39.ABE 40.ABCD 41.ABCE 42.ABD 43.ABCD 44.BDE 45.ABC 46.AB 47.ACD 48.ABC 49.BCD 三、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50. 细胞、组织或器官;耐受刺激作用;存活的过程;形态: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51. 细胞和组织;不能耐受有害因子刺激;结构改变;形态:变性或细胞死亡。 52. 发育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实质细胞体积缩小和或数量减少;间 质增生。 53. 实质细胞的细胞器增多;实质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5

16、4. 实质细胞增多;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55.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刺激因素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发 生于同源性细胞;未分化细胞向另一种分化。 56. 可逆性损伤;代谢障碍;细胞质内或细胞间质内呈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增多。 57. 非脂肪细胞;胞质内三酰甘油蓄积;心、肝、肾等。 58. 变性、坏死组织或异物;固体钙盐蓄积;钙、磷代谢正常。 59. 活体内;局部细胞死亡;细胞崩解、结构自溶;急性炎反应。 60. 坏死细胞蛋白质凝固;保持原组织轮廓;肉眼呈灰白、灰黄;好发于心、肾、脾。 61. 属凝固性坏死;不见原组织轮廓;肉眼观似奶酪;多见于结核病。 62. 大范围坏死;腐败菌

17、感染;与外界相通的组织、器官;分干性、湿性、气性三种。 63. 坏死组织呈液态;蛋白质少、脂质多的组织或溶解酶多的组织。 64. 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物或其他异物。 65. 较大范围坏死和异物;肉芽组织包裹。 66. 活体内;单个或小团细胞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细胞不自溶;无急性 炎反应。 四、问答题 67. ( 1 )原因:缺氧、感染、中毒。 ( 2 )机制:钠一钾泵功能障碍。 ( 3 )好发器官:肝、心、肾。 ( 4 )病变特点: 1 )肉眼 体积增大、颜色变淡; 2 )光镜 细胞肿胀,胞质淡染、清亮,核可稍大; 3 )电镜 线粒体、内质网等肿胀呈囊泡状。 68. ( 1 )原因

18、:缺氧、感染、中毒、营养缺乏。 ( 2 )机制: 1 )肝细胞质内脂肪酸增多; 2 )三酰甘油合成增多; 3 )载脂蛋白减少。 ( 3 )病理变化: 1 )肉眼 肝大、边缘钝、色淡黄、质较软、油腻感; 2 )光镜 肝细胞体积大、胞质内有圆形或卵圆形空泡,可将核挤至一侧,肝索紊乱,肝窦扭曲、狭窄乃至闭塞。 ( 4 )后果:重者肝细胞坏死,继发纤维化。 69. ( 1 )过程:细胞受损细胞器退变,胞核受损代谢停止结构破坏急性炎反应坏 死加重。 ( 2 )基本病变: 1 )核固缩、碎裂和溶解; 2 )胞质红染,胞膜破裂,细胞解体; 3 )间质内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液化,基质解聚; 4 )坏死灶周围或坏死灶内有急性炎反应。 70. ( 1 )关系:坏死可由变性发展而来,坏死可使其周围细胞发生变性。 ( 2 )区别: 1 )变性:胞质变化;胞核改变;可恢复正常。 2 )坏死:胞质改变;胞核改变;有炎症反应;不能恢复正常。 71. ( 1 )坏死细胞的生理重要性(如心肌细胞坏死较纤维细胞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