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1页
2022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2页
2022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3页
2022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小古文阅读。孔融让梨融四岁时,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_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_,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注释)值:遇到,碰上。盈:满。置:放。遂:于是,就。故:原因,缘故。从容:很镇定的样子。道:道理。1根据意思选词语。(填序号)A宾客盈门 B唯己独小 C各得其所 D尊老敬长(1)每个人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_)(2)尊敬老人和比自己年长的人。(_)(3)唯独自己的梨子是最小

2、的。(_)(4)来了很多宾客。(_)2下列加点的“故”与文中“何故”中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为精卫。B.他无故缺勤。C.故人西辞黄鹤楼。D.我的故乡在福建。3结合古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1)猜一猜:孔融会按什么方法分梨呢?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文中处横线上。A高矮胖瘦 B长幼次序 C距离远近(2)想一想:孔融回答了什么让父亲“大喜”?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文中处横线上。A树有高低,人有老幼 B先来后到,公正合理4孔融( )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A.懂得谦让B.体谅父母C.有礼貌D.拾金不昧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王冕求学(节选)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

3、,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牧牛陇上_(2)窃入学舍_2翻译句子。已而复如初。_3画线的句子让我们想到另一位古人也是这样刻苦读书的,你知道他的名字和他的故事吗?_4你认为王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3. 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勿 贪 多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握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儿/伸手/入瓶B.儿伸/手入瓶C.儿伸手/入瓶2“拳不能出”最主要的原因是( )

4、A.瓶口太小B.取之握满C.手痛心急3选出与“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的启示相近的事例( )A.我跟同桌说了许多好话,终于吃到他的一点点美食。B.吃东西时,奶奶对我说,少食滋味好,多食滋味少。C.妈妈给我报了好多个课外班,想让我得到全面培养。D.我坚持练了四年的书法,在全区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滥竽:不会吹竽。充数:凑数。使:让。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为:给,替。说:通“悦”,对感到高兴

5、。廪(ln)食:拿粮食供养他。廪:粮食。食:供养。立:继承王位。好:喜欢。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中“请”的意思是( )A.邀请B.请求C.请示D.请教2根据句子的意思,下列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A.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B.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C.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D.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3“处士逃”最主要的原因是( )A.湣王讨厌南郭处士B.南郭处士犯法逃亡C.湣王不喜欢听吹竽D.南郭处士不会吹竽4“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写下来。_5. 阅读理解。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

6、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解释下面的词。弃:_ 是:_ 方:_2文中加点的“之”指代_。3翻译下面的句子。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4由文中的这个故事衍生出来的一句俗语是:_5说说这篇短文给你的启示。_6. 课文回音壁。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写出加点词的意思。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是吾剑之所从坠( )遽契其舟,曰( )求剑若此( )(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故事中的楚人“求剑若此”,能得到剑吗?为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_

7、(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7. 课内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下列词语尝:_ 竞走:_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主要讲了王戎在其他孩子争着去摘路边的李子时不为所动,并推断李子必苦的故事。B.读文言文,要注意音节的变化,适当停顿。“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儿竞走/取之,唯/成不动”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无误。C.看到路边李树果实累累,诸小儿“竞走取之”,而王戎“不动”,两相对比并结合王戎的回答可以看出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3王戎为什

8、么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_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8. 课外阅读。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1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_)A一群儿子B一群孩子C一个叫群儿的孩子(2)彦博以盆取水。(_)A所以B于是C用2“群儿谋取之”中的“之”指的是_。3球掉进树洞之后,群儿和文彦博分别是怎样做的?(用原文回答)(1)群儿:_(2)文彦博:_4你认为文彦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5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_9.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

9、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溺而不返:_(2)故为精卫:_(3)以堙于东海:_2翻译下列句子。(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_(2)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_(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3读完文章,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样的精神?_10. 课内阅读。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判断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解释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A.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抛弃)(_)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这)(_)2下面对“太白感其

10、意,还卒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感动她的意志,回去完成学业。B.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C.李白感谢她的意志,最终完成了学业。3“问之”是_向_提问,他可能会这样问:“_”4下面成语中与“铁杵成针”意思相近的是( )A.水滴石穿B.恍然大悟C.点石成金D.粗中有细11.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女娃。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1按原文填空。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_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_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_1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

11、丘舍去。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父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注释)(1)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2)陈太丘:陈寔(sh),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古地名。(3)期行:相约同行(4)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舍:舍弃,抛弃。(5)尊君在不(f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1陈太丘与朋友约定_(时间)同行。因为_,元方斥“友人”无信,因为_,元方斥“友人”无礼。在与元方的交谈中,友人的心情经历了从_到_的转变。2陈太丘与友期行和王戎不取道旁李都出自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_。(书名)3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门外戏_(2)日中不至_4如果你是文中“友人”的朋友,听说了这件事,你对他有何建议?_13. 课内阅读。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解释下列词语。曰:_故:_溺:_为:_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_3这个故事,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故事中人物的精神是什么?_14. 课内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