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易错专项练习题_第1页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易错专项练习题_第2页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易错专项练习题_第3页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易错专项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易错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读诗,回答下列问题。白雪遗韵华广生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桃花过小桥,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毛衣未温黄梅雨,雨滴红梨分外娇。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绦结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聊推纱窗叹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西河有断桥,桥边种碧桃。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_2. 完成练习。1把古诗补充完整。2敕勒歌是_朝民歌。诗歌表达了草原牧民赞美草原、热爱家乡的

2、情感。3请你在诗中用横线画出属于动态描写的诗句。3. 延伸小阅读。四时田园杂兴条(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l)落无人过,惟有蜻蜓峡(ji)蝶飞。1诗中表示颜色的词有_、_,表现了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情态。2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事物?_3这首诗描写了_时节江南农村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_。4. 快乐阅读。夜宿山寺危楼高,摘星辰。敢高,恐惊。1补充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我们还学过他的古诗:_。3_,_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寺的高。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的意思。_5. 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你拍七,我拍七,竹林在嬉戏。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动物都

3、有。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1按课文原文填空。2这首儿歌告诉我们要()。(填序号)A.和动物住在一起B.保护动物3编一编。你拍一,我拍一,动物世界真有趣。你拍二,我拍二,小狗猫咪是朋友。你拍三,我拍三,_。你拍四,我拍四,_。6. 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年的模样鞭炮噼里啪啦响,饭菜满街满巷香;对联喜气洋洋贴,灯笼红红火火亮;年画上墙满屋美,老歌出口大家唱;衣服新新鲜鲜美,笑声家家户户淌。(1)这首小诗描写的节日是( )A.元宵节 B.春节(2)这首小诗中描写了哪些习俗?放鞭炮 贴对联 划龙舟 挂灯笼 贴年画 吃水饺_(3)过年的时候,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请

4、写下来。_7. 古诗阅读。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用_来比喻_。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景物?根据你的理解描述一下。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8. 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不应人。(1)这首诗描写了小儿()的情景。放风筝河中洗澡钓鱼(2)小儿“不应人”是因为()他不想和陌生人说话他怕声音大会将鱼吓跑9. 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回答问题。云儿哪里去了(英国)伊丽莎白我想知道云儿哪里去了,我想知道风儿在说什么,我想知道天上为什么下雨,我想知

5、道乌儿怎样飞回,我想知道花儿怎样生长,才使世界有这么多的颜色。1照样子连一连。云儿怎样飞回风儿怎样生长天上哪里去了鸟儿在说什么花儿为什么下雨2诗人面对着云儿、_、_、_和_等几种自然景物产生了探索的兴趣。3照样子写一写。我想知道云儿哪里去了,我想知道_,我想知道_。10.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_,_。(1)把诗句补充完整,写在横线上。(2)这首诗是朝诗人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时写的。我还知道也是他写的。(3)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香炉峰在阳光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挂在山前。(4)根据不同的环境运用诗句。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

6、当我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那么壮观,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5)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_11. 读文段,完成练习。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秋天叶儿红,()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水杉活化石,()开花满院香。1文段共有(_)句话,其中第(_)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2从文段中找出下列各字的反义词。暖(_)南(_)3请把下列四种树的名字填到文中括号里。(填序号)金桂银杏松柏枫树4照样子写句子。例:梧桐树叶像手掌。_像_。12. 课内古诗文阅读。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7、楼。注: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1联系古诗文,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依( ) 穷( ) 千里目( ) 欲(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13. 课内同步阅读。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解释下列词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爱:枫林晚:霜叶:二月花:(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_(3)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还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怎样?_14. 请你阅读古诗找到合适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