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练习。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_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_3.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_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句诗?_5.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句。_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7.体会“绝胜”二字在诗句中的作用。_2. 课外阅读。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注释: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清气:清香的气味。乾坤:天地。1判断对错。(1)“不要人夸好颜色”中的“人”指的是王冕。(_)(2)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这两句诗标示的节奏是正确的。(_)2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_”。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_”。3写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的意思。_4这首诗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誓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3. 课外阅读。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对这首诗词的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

3、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2)本诗开头两句,以“   ”修饰离愁,以“   ”衬托离愁。(3)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C.“落红”含义有三: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

4、它是非分明;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4)从第三、四句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我还能写出意思类似的名句:   ,   。(5)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寄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   也有   ,更有   。4. 课内阅读。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

5、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   庭院的墙壁上的。(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书:     茅檐:   无苔:    成畦:   排闼:   (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多选)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

6、,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C.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5. 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七八个”说明了_,“两三点”说明了_,这与上阕的清幽夜色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2“忽见”的意思是_,从中可以看出_。6. 课内古诗。江南春杜 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就体裁而言,这是一首描写江

7、南风光的_。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用了寥寥七个字形象地勾勒出了江南的无限风光。B.第二句描写更加别致,用七个名词构织了一幅江南美景。C.第三、四句描写了烟雨中的寺院楼台,给人一种神秘美。D.这首诗以疑问作结,表达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叹和向往。7. 课内阅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_代的_。体裁是_,“卜算子”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_。2“才始送春归,又送

8、君归去”抒写了词人_。这句既写送_,又送_,表达了词人对_的留恋,对_的深情。3“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写出了词人_溢于言表,对友人鲍浩然的_也隐藏在词句中。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几句中,词人把水比作_, 把山比喻为_,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_。8. 朗读浣溪沙,完成练习。_,_,_。_,_。_。_?_!_。1默写古诗。2苏轼是_朝的诗人。我们学过他写西湖的诗_  ,其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是_,_。他写的哲理诗_有两句_,_。常用来说明 “_,_”的道理。我们这个学期学了他写的词浣溪沙, “浣溪沙”是_。这首

9、词还有“序”,是:_,_,_。3这首词,上片以谈疏的笔墨_,景色_,_;下片既以形象的_,又即景抒概中_,_,_。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_、_的人生态度,_,_。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哲理而叹息。D.

10、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_不住,_出墙来。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和柴扉久不开。2“怜”的意思是_。3诗人猜想“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是()A.主人没有在家B.叩击柴门的声音太小,主人没听见C.主人担心自己的本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4补充诗句。_关不住,_出墙来。这句诗的意思是:_。5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如果说前两句是在写冷清,那么这两句就是在写繁华。B.因为没有受到主

11、人的接待,所以诗人想象出一片繁华自我宽慰。C.作者景中寓理,告诉人们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D.诗人觉得虽然柴扉久不开,但是能领略到美景也不虚此行。10. 古诗阅读。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注释)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肥:指果肉肥厚。麦花:荞麦花。菜花:油菜花。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惟有:只有。蛱(jiá)蝶:菜粉蝶。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2诗中用   、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3“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12、   )A. 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B. 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4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暗尘:_   (2)逐人:_(3)游妓:_   (4)金吾:_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描写了什么景物?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_3“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_4这首诗表现了作

13、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5请你写两句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句。_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人借助山、水、_抒发了_的感情。2传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才用了“绿”。那么他为何要用“绿”字?_13. 古诗阅读。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释)断桥残破的桥。无主无人过问。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一任任凭。零落凋谢。(注释)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身世的缩影。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A. 雄奇阔达 B. 苍凉悲壮 C. 落寞凄清 D. 清新飘逸2下阕则写出梅花(   )的品质。A. 高洁 B. 卑微 C. 畏惧风雪 D. 不畏酷暑3“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