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纪传体史书_第1页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_第2页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_第3页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_第4页
第三章纪传体史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整理ppt整理ppt第三章第三章 纪传体史书纪传体史书整理ppt第一节 概 述 中国纪传体史籍,创始于西汉司马迁著史记。 所谓纪传体,即由纪、传(世家)、表、志(书)组成,以记载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裁。 纪传体史籍的主体为“正史”。所谓正史,指历朝政府认为 “义与经配”,“悬诸令典”,所规定的纪传体书。 整理ppt纪传体的优点 纪传体的优点在于融五体之长为一体,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记事“显隐必该,洪纤靡失”。(刘知巍史通二体) 清代赵翼评价史记所说: “司马迁参酌古书,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

2、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廿二史札记) 整理ppt纪传体的缺点 纪传体的缺点在于它以人物为中心。因而记事时,“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刘知几史通二体) 而且在记述人物时,以类相从,不以时为序,不便读者了解大背景和前因后果。 这也是史籍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与纪传体并存的基本原因。 整理ppt正史集结的过程自史记、汉书创立纪传体,魏晋以来,编著史书者甚多,惟有史记、汉书和东观汉纪三书最受重视,后来后汉书代替了东观汉纪,“三史”之名在唐以前甚为流行,唐科举中设有三史科;唐初修撰隋书经籍志,第一次将“正史”列为史部子目,列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

3、志为正史,后称为“前四史”;整理ppt正史集结的过程 唐中期增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九部史书,合称“十三史”; 宋时增新唐书、新五代史、南史、北史、合为“十七史”,十七史之名在宋代很通行; 明朝又将宋、辽,金、元四史列为正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乾隆时,又将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列为正史,合为“二十四史”; 民国九年(1920)新元史撰成,次年,民国政府明令将其列为正史,合称“二十五史”。 清史稿1929年刊印发行,因此有了“二十六史”之称。 整理ppt正史集结的过程整理ppt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二十四部歷史書合起來的統稱。這是一套卷帙浩繁的巨著,由二十四部

4、極具規模的史書組成。 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記錄了從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黃帝開始,直到清朝滅亡大約5,000年的歷史進程,構成了一個前後銜接、連續不斷的整體。 二十四史是一部包羅萬象、貫通古今的百科全書式資料寶庫。整理ppt二十四史 各史本紀部分連貫起來就是一部中國編年史;歷代食貨志就是一部中國社會經濟史;歷代經籍志、藝文志就是一部中國學術史;歷代職官志、百官志就是一部中國職官制度史;歷代方伎傳方伎傳加上天文、曆法等志就是一部科學技術史;歷代本紀中的有關內容和民族傳可以編成中國民族發展史;歷代外國傳是編寫中外關係史的重要資料;五行、祥符等志是研究歷代災異、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珍貴資料。整理ppt二十四史

5、因此,二十四史是中國兩千多年來積累而成的一套有系統的史書,是中國歷史事實之薈萃,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整理ppt第二节第二节 前四史前四史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整理ppt史记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 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

6、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整理ppt史记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 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整理ppt史记 史记,不但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开创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为我国古代文化建立了不朽的丰碑。 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

7、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整理ppt汉书汉书是东汉时期(公元25年公元220年)最重要的历史著作,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起自汉高祖刘邦,止于平帝、王莽,写了西汉王朝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班固的父亲班彪,继史记之后,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班固继承父业,完成汉书一百卷。班固死时,其中,表8篇和天文志没有完成,后来由他的妹妹班昭和扶风人马续相继补撰而成。因此汉书撰成,共经四人之手,即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整理ppt汉书 汉书大体上沿袭史记的体例,只是把史记的世家并入列传,改书为志,共分纪、表、志、传四类。汉书十志的

8、规模比史记的八书更宏大,其中刑法、五行、地理和艺文四志,是史记没有的。 整理ppt后汉书后汉书是纪传体的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断代史著作,一百二十卷,分为纪十卷、传八十卷、志三十卷。其中的纪、传作者是南朝宋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的司马彪,一般称为续汉志。 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南)人,生于公元398年,即晋安帝隆安二年,做过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康的参军,后升任尚书吏部郎。432年,宋文帝即元嘉九年,由于触犯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从此受到压制,便开始著书,但写完后汉书后,又卷入刘义康与宋文帝刘义隆之争,在元嘉二十二年被杀。司马彪,字绍统,晋宗室高阳王司马睦的长子,死于晋惠帝末年。

9、 整理ppt后汉书 在范晔写后汉书之前,后汉史书已经有了很多种,从东汉的明帝到灵帝,经过班固、刘珍、伏无忌和蔡邕等几代人的努力,写就纪传体的东观汉记,主要记载光武帝到灵帝之间的东汉历史。 后来,吴谢承、晋薛莹、司马彪和刘义庆等人都有著作面世。 有了前人的成就,范晔便参考各家内容,融会贯通,写成后汉书。范晔原来想学习汉书,写成十志,因为被害而未如愿。由于范晔的著作叙事简明扼要,内容全面,所以其成就超过了前人,受到后世的重视。 整理ppt三国志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整理ppt三国志 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

10、就受到赞许。 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 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书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因此,其它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整理ppt整理ppt宋史 宋史撰修于元朝末年,全书有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计四百九十六卷,约五百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整理ppt宋史 宋史是在原宋国史的基础上删削而成的。两宋时期,史官组织完备,雕版印刷术广泛应用,书籍流传和保存都较为便利,积累了大量史料。这就为元修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由于

11、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二年半时间),在史料的裁剪、史实的考订、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存在不少缺点,如一人两传,无传而说有传,一事数见,有目无文,纪与传,传与传,表与传,传文与传论之间互相牾等, 这使它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芜杂乱之称。 整理ppt宋史 尽管宋史存在不少缺点,但是它卷帙浩繁,仅列传就有二千多人,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叙事详尽,就史料的学术价值而言详胜于略。 同时宋史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书,这些史籍现在几乎全部佚失了,而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和私家史料最有系统的一部书。 整理ppt明史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 它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整理ppt明史 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设立明史馆,纂修明史,因国家初创,诸事丛杂,未能全面开展。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从第一次开馆至最后定稿刊刻,前后经过九十多年,是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